-
1 # 劉丹104630096
-
2 # 小慈美食
黃魚和黃花魚的區別:黃魚和黃花魚是非常接近的兩種魚,黃花魚是黃魚的其中一個種類。黃花魚雖然屬於黃魚,但是它不是黃魚。
區分方法:
1、從大小區分
黃魚有兩種大小的,一種是大黃魚,一種是小黃魚。黃魚的頭部是有兩個比較堅硬的石頭的,黃花魚頭頂的石頭比黃魚要小一些。
2、從功效上區分
黃魚有一定的健脾胃功效,可以治療貧血。而且黃魚含有一種抗老化的微量元素。它可以很好的延緩衰老。
3、從生活環境區分
黃魚主要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它是一種海魚。而黃花魚大部分是養殖的,它屬於淡水魚。
擴充套件資料
黃魚營養價值:
1、黃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對人體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特別是對於那些體質比較虛弱或者中老年人群來說,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滋補食物。
2、黃魚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元素,這種元素能夠幫助清除人體內多餘的自由基,起到延緩衰老、預防疾病的功效。
3、黃魚還具有很好的滋陰養陽的作用,女性食用黃魚可以起到補血、滋潤面板的作用。
-
3 # 小黃魚兒2020
大黃魚能長到50cm,尾巴細長鱗片略小;小黃魚只能長到20cm多,尾巴短鱗片大;梅童魚最大不超過15cm,也叫大頭梅;黃姑魚體背側有許多斜向下的灰黑色波紋狀條紋,不與側線下方的斜條紋相連。黃唇魚體背棕黃色,腹側灰黃色,各鰭色素較深,有時呈灰黑色。黃唇魚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胸鰭腋下有一圓形黑斑。
-
4 # 九阿哥jag
大黃魚、小黃魚、黃姑魚、梅童魚、鮸魚、黃唇魚、毛鱨魚江湖人稱“黃魚七兄弟”,價格相差懸殊,你知道怎麼區別麼?
在東海邊長大的人,多半聽說過鮮美的“黃魚七兄弟”,沒錯,它們就是大黃魚、小黃魚、梅童魚、黃姑魚、鮸魚、黃唇魚、毛鱨魚。
之所以將七種魚稱為“黃魚七兄弟”,是因為它們或者體色金黃,或者是俗稱有“黃”字,或者長得很相似,且都屬於硬骨魚綱的石首科。石首科魚類最大的特徵就是它們的頭裡面都有一對的大大的耳石。然而,說起“黃魚”,大多數人還真不一定分得清楚。
NO.1 大黃魚
大黃魚可以說是“大海第一魚”,因通體金黃而得名。
大黃魚本尊
大、小黃魚雖然是兩種魚,但兩者味道有些相近,確實有點難區分。區別大小黃魚的竅門如下:小黃魚只能長到20多釐米,魚尾短鱗片大;而大黃魚能長到50多釐米,魚尾巴細長鱗片略小。
來張比較直觀的大小黃魚對比圖。上圖為大黃魚,下圖為小黃魚
大、小黃魚曾是東海舟山漁場的四大魚類之一,現如今,隨著漁業資源過度捕撈,野生黃魚卻難覓蹤跡,尤其是大黃魚最是稀少。市面上看到的都是頭圓嘴小腹大、飽食終日養尊處優的養殖黃魚,而野生黃魚經常要為口腹而奔勞,嘴又尖又大,胴體呈瘦長型,這是區別養殖與野生的竅門之一。
野生大黃魚
養殖大黃魚
NO.2 小黃魚
小黃魚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五六行鱗,金黃色。
NO.3 梅童魚(棘頭梅童魚)
市面上常見的梅童魚通常是棘頭梅童魚,因頭部較大又名“大頭梅”,魚如其名,童稚可愛,最大的也不過15釐米,通體金黃,嬌嫩鮮美,在黃海、東海、南海近海海域都有分佈,且越是渾濁的海域,棘頭梅童魚的顏色就越黃。
棘頭梅童魚,大眼萌萌的是不是很可愛
除了常見的棘頭梅童魚,石首魚科梅童魚屬中還有一種黑腮梅童魚,也是很容易和大黃魚混淆的。不過梅童魚屬的頭部鈍圓,整個身體呈蘿蔔型,頭上有棘刺。棘頭梅童魚鰓腔全為白色或者灰色;而黑腮梅童魚的鰓腔上部為深黑色。二者都是黃魚家族的鮮美之物。
再來一張黑腮梅童魚圖示
除鮮食外,梅童魚加工的烤頭叫梅子烤,是烤頭中的上品。
烤梅童
NO.4 黃姑魚
黃姑魚又稱“黃婆子”,當地人稱“黃三”,此名非常形象,因為此魚也是通體金黃,較似黃魚,僅次於大黃魚、小黃魚,位居老三。如今一些嘴刁的食客在養殖的大黃魚和黃姑魚中反而喜好選擇後者。黃姑魚其實也有一個家族,還有白姑魚、黑姑魚、叫姑魚,前兩種從顏色上區分,白姑、黑姑俗名白婆子,但叫姑魚無法辨別。
黃姑魚
長得那麼神似,怎麼區分大黃魚、小黃魚和黃姑魚呢?看鱗片!黃姑魚體背側有許多斜向下的灰黑色波紋狀條紋,不與側線下方的斜條紋相連。
仔細看側線上下方,黃姑魚的鱗片紋理
NO.5 鮸魚
與大、小黃魚、梅童、黃姑魚不同的是,“七兄弟”中的鮸(miǎn)魚長得黑不溜秋,但外形還是與黃魚相似,味道也不錯。
與黃魚一樣,如今鮸魚也在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
紅燒鮸魚頭
NO.6 黃唇魚
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金錢猛魚”,又名“魚高”。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同石首魚科,體長、側扁,尾柄細長。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海洋資源日漸枯竭的今天,大部分漁民可能一生都難捕到一條。這條魚貴在魚膠是高階滋補品,一來稀有,二來價格也被越炒越高。
怎麼辨別是不是黃唇魚呢?
黃唇魚體背棕黃色,腹側灰黃色,各鰭色素較深,有時呈灰黑色。黃唇魚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胸鰭腋下有一圓形黑斑。
黃唇魚胸鰭腋下有一圓形黑斑
回覆列表
大黃魚,硬骨魚綱,鱸形目,屬傳統“四大海產”之一。體長約40-50cm,側扁,金黃色,尾柄細長,鱗較小,背鰭起點至側線間距8-9行鱗,椎骨25-27枚,頭顱內有2塊白色矢耳石。
小黃魚,硬骨魚綱,石首魚科,又名小黃花魚。體型似大黃魚,但有較大,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距5-6行鱗,金黃色。椎骨28-30塊。耳石較大。體長約20餘釐米,體長最長可達40cm。體背灰褐色,腹部金黃色。
花姑魚,石首魚科,又名羅魚、銅羅魚、黃婆雞等等,花姑魚外形與小黃魚類似,一般體長20-30cm,體重300-700克。體延長,側扁,頭鈍尖,吻短鈍,為突出,無頦須也無犬牙,上牙細小,頦部有五個小孔。
梅童魚,鱸魚目,石首魚科。別名梅子魚、大棘頭、大頭寶、廣東地區稱為黃皮頭。浙江舟山地區產量豐盛。體長約40-100毫米,大的可長到200毫米左右。上部灰褐,下部腹側豔黃色,背鰭棘部邊緣及尾鰭末端黑色。體長形,側扁,尾鰭細長,頭很大,粘液腔很發達,吻短而圓。眼較小,口大而斜,口角達於眼的後方。
黃唇魚,屬硬骨魚綱,閩粵人稱金錢猛魚,又名高魚。黃唇魚體長、側扁,尾柄細長,。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屬於二級保護動物。黃唇魚成年後體長1-1.5米,重15-30公斤,最大可長到50公斤。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胸鰭基部腋下有個黑斑,腹鰭和臀鰭淺色。黃唇魚體形呈長的紡錘型,北部隆起,腹部從胸鰭至肛門較平直,臀鰭至尾柄極速向上收窄,魚頭背部呈八字型,中等大,側扁。吻稍尖,吻長大於眼徑,眼徑大於眼間距。口前位,口裂從吻端向下側傾斜,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有齒,尖細。體長為體高的3.4倍,為頭長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