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房顫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7
回覆列表
  • 1 # 精靈醫生

    “房顫”和“冠心病”是心內科常見的兩種疾病,前者是心房的跳動發生了紊亂,主要表現為心律不齊,後者則是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了狹窄,導致了心肌供血不足。這兩種疾病雖然發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相互之間也會發生影響,比如很多人的房顫伴有心率曾快,其會增加心肌的耗氧,如果同時存在冠心病則會更容易出現心絞痛的症狀;再比如一些冠心病患者發生狹窄的血管恰恰是累積心臟電傳導系統的部分,因此也更容易導致房顫的發生。

    “心衰”是心臟衰竭的簡稱,多指心臟不能完成其本身向全身泵血的功能。“房顫”和“冠心病”都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心衰”的發生。在“房顫”的時候,心房運動失去了原本的節律,產生的是無效的收縮,進而輔助心室充盈的功能受到了損傷,如果同時合併其他心臟疾病就更容易發生“心衰”。“冠心病”在發展到嚴重的時候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缺血性心肌病,另一種則是心肌梗死,這兩種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心肌的收縮或舒張功能受損,進而發展到“心衰”的階段。如果“房顫”與“冠心病”同時發生則更容易出現“心衰”。

    說道“房顫”的危害,其不僅如前面提到的可以造成心律的紊亂,以及可以導致“心衰”的發生,如果發展為持續房顫則可能由於心臟腔內的血液發生湍流進而產生附壁血栓。這些血栓並不牢固,很容易從產生血栓的地方脫落,進而順血流流向其它器官,並坎墩在相應的小動脈,造成血管梗阻,遠端器官缺血壞死,如果是發生在大腦內則會導致腦梗死。因此房顫影響的不僅是心臟本身,還有其它的器官。

    “房顫”和“冠心病”在臨床上同時出現的病例也並不少見,不過這兩種疾病目前臨床上也都有較為成熟的治療方法,而很快發展為“心衰”和單純造成併發症的病例多出現在未經正規治療的患者之中,因此發生這種情況引起重視並與醫生密切合作治療則非常重要。

  • 2 # 住院醫師阿庫

    答案是肯定的!

    兩種疾病是可以互相影響的。姑且不談相互影響的情況,冠心病與房顫單獨都可以出現心衰。

    冠心病的機制是給心臟供血的動脈,即冠狀動脈狹窄,造成心臟的缺血缺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可造成心臟的電活動紊亂。所以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包括房顫。所以冠心病可以引起房顫。

    房顫也可以加重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前面說到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機制是心肌的缺血缺氧。而未治療的房顫患者心室率普遍較快,這樣心肌會對血氧需求更大,加重缺血缺氧。

    房顫的危害大嗎?

    房顫的危害主要在於快速心室率,還有血栓形成。所有的治療手段都是圍繞這兩方面。

    快速心室率可以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能造成心衰,造成心肌的重構。血栓可脫落造成腦梗,或者其他臟器的栓塞,致殘甚至死亡。

    房顫的治療有:1.手術治療 ①射頻消融術,手術是有適應症的,並非所有患者均適合,花費高,有復發可能。②左心耳封堵術,預防血栓脫落,尚不普及。

    2.藥物治療 ①抗凝治療,預防血栓。常用的有華法林,利伐沙班等。這也是目前採用最多的治療方法。②控制心室率,常用的有,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地高辛,胺碘酮等。

    抗凝治療特別是口服華法林的患者一定要遵從醫生囑咐,定期查凝血功能(監測INR),注意有無出血,如有出血及時就診。

    本期答住心血管病學碩士研究生。

  • 3 # 醫患家

    房顫遇上冠心病,的確有可能狼狽為奸加速心衰的腳步。

    心衰是指心肌收縮力減弱和/或舒張功能障礙,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徵,主要表現是呼吸困難、體力活動受限和下肢水腫等。在造成心衰的病因中,最常見的就是冠心病,特別是對於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心衰,首先應排除是否有冠心病。對於冠心病引起的心衰,改善冠脈供血不足的治療是減緩心衰加重的關鍵。

    而房顫,也是誘發心衰的一個常見病因,研究發現,33%的陣發性房顫患者、44%的持續性房顫患者、56%的永久性房顫患者合併心力衰竭,房顫可增加3倍心衰發病率。其實房顫與心衰也互為因果,研究表明,一方面房顫增加心衰發病率,另一方面 一半以上的心衰也可誘發房顫。合併房顫的心衰患者,死亡率明顯高於單獨房顫或心衰的患者。減少患者對心衰的影響,主要方法有藥物控制心率、復律及射頻消融治療。最新《新英格蘭雜誌》發表的相關研究發現,與控制心室率及心律的藥物相比,射頻消融可有效降低房顫合併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而房顫可以是冠心病引起的,也可以是獨立發生的。對於房顫合併冠心病的患者,既要處理冠脈缺血問題,又要處理房顫的問題,如有指徵可行房顫射頻消融治療。

  • 4 # 中國家庭報

    80歲的蔡老師於上世紀80年代初始感心慌,經心電圖檢查確診為房顫。年輕時候每次發作常可瞬發瞬止,不影響工作生活,便從未注意。75歲那年,蔡老師突覺房顫頻發,1周可發作2-3次,且發作後恢復困難,原本20分鐘即可恢復的症狀竟需1-3個小時才能平穩。或坐或躺均難平復,甚則無法說話,後因房顫頻發引起心衰。哪怕抗心律失常藥物已明顯不能抑制發病,但已下過兩個支架和裝了一個起搏器的她依然遲遲不敢手術。

    治療心衰服用利尿劑期間,蔡老師驚奇的發現,多排尿竟可明顯緩解房顫不適,便有恃無恐起來。馬長生告訴記者,蔡老師的做法正是房顫患者的典型誤區,非常不可取。房顫發作時,心房內壓力增高,心房細胞分泌心房鈉尿肽(即由心房肌細胞合成並釋放的肽類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舒張和促進腎臟排鈉、排水,所以房顫時感覺小便增多反而是房顫加重導致心衰的預警。馬長生說“無論手術風險多大,只要患者獲益大於風險,醫生就應該勇挑重擔盡力為患者施治。”17年末,馬長生為蔡老師成功進行了導管消融手術,預後良好。

  • 5 # 心血管王醫生

    房顫只是冠心病的一個結果,我們很難說房顫遇上冠心病就是房顫這個疾病合併了冠心病,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理解為冠心病導致了房顫。

    當冠心病合併房顫也就是說冠心病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心律失常。

    房顫在一定程度上講是心臟電路系統老化的一種表現。 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60歲以上的人有1%出現房顫,隨著年齡增長髮生率成倍增加, 70歲以上發生率10%。 研究發現房顫患者死亡率較無房顫者高1.5~1.9倍。

    房顫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後果很嚴重,會腦梗死, 快速的房顫也會導致心功能惡化,慢慢出現心衰。

    當冠心病出現房顫也就曾加了一個導致心功能惡化的風險,因為本身冠心病心肌缺血,如果長期大面積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壞死都會導致心功能惡化。現在如果同時發生房顫,那自然是曾加了一個心衰的危險因子。

    對於冠心病的治療,相對比較規範不管是兩個ABCDE,還是各種藥物,介入,手術等等。

    對於單純的房顫就已經比較頭大,因為房顫的藥物治療都不會持久,時間長了,藥物就失效了,射頻效果也一般,左心耳封堵只是預防血栓事件,而對於心律沒有有效干預。對於單純房顫使用的是抗凝藥,不是阿司匹林啊,請大家記住了。

    所以冠心病合併房顫治療起來更加麻煩,最主要的問題是冠心病需要長期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房顫需要華法林或其它新型抗凝藥抗凝。

    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藥物肯定是增加了出血風險。

    所以,房顫遇上冠心病,擔心的不僅是心衰,而且抗血小板及抗凝方案更是讓人頭大。

    總之,當冠心病發生了房顫,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服藥,制定長期治療方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蝙蝠俠為什麼不像鋼鐵俠一樣做個鎧甲,而是用戰車和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