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九隻小豬

    謝謝邀請。江湖流傳一句話: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三十六房,七十二絕技,易筋經等都是武俠迷津津樂道的談資。達摩院,羅漢堂,藏經閣也是多少人嚮往的武術殿堂。可是令人費解的是很多武俠小說中眾多主角的頂級武功非在少林所學或是乾脆與少林毫無瓜葛,這又是為什麼呢?

    筆者以為武俠小說作者創作作品還是想另闢蹊徑,不入俗套,給自己更大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少林在各武俠小說中都是泰山北斗的存在,卻又因為出家人與世無爭,不能隨心而欲,隨欲而為,大大限制了人物和劇情的創作,寫起來難免礙手礙腳,跳不出既定的條條框框。即使是在金庸的《天龍八部》這樣佛性十足的名字下,主角們也僅僅是與少林有些淵源,最後一身的絕世武功卻並非由少林而來,少林武功更像是基礎課而非專業課。少林,武當這樣江湖的泰山北斗也僅僅是在各大武俠故事中充當裁判、和事佬的角色,也符合出家人慈悲為懷,息事寧人,與世無爭的人設。

  • 2 # 採香閣

    武林中盛傳天下武功出少林,但是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當中實力卻不是最強的

    金庸小說中最強的武功都是中原本土武功,而少林寺作為外來宗教,因此天下最精妙的武功又都不會出自於少林,大多數是黃裳,前朝太監,獨孤求敗,王重陽,逍遙子這樣跟道教有聯絡的中原不世高手所創的,這個是金庸小說的一個潛在規則。

    靖康之恥之後河南地區就屬於金人統治之下,金人為了加強對當地的統治力,肯定是會限制少林寺的發展的。少林寺為了保持寺廟存在和實力,不得不低調起來。

    少林寺傳承久遠,一直都有隱居高人,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之後還有覺遠大師,這些都是少林裡面不出世的高手,金庸將其淡化,從而凸顯出中原武功的博大精深

  • 3 # 驛城異客憶鄉人

    在《射鵰》和《神鵰》時期,少林寺確實沒有出現什麼驚豔人物,這其中既有時代動亂的原因,也有作者主觀判定的原因。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把《射鵰》和《神鵰》的故事,發生在歷史中的大概年代說明一下。由於《射鵰》的故事是在《神鵰》之前,而兩部小說的時間線是連貫的,所以我們只需要找到《射鵰》開始的年代和《神鵰》結尾的年代就行了。

    那道人“哼”了一聲,也不理會,取過酒壺,自斟自酌,連幹三杯,忽地解下蓑衣斗笠,拋在地下。楊郭兩人細看道人時,只見他三十來歲年紀,雙眉斜飛,臉色紅潤,方面大耳,目光炯炯。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第一回 風雪驚變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行程35000裡)。(此段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射鵰》出現的一個重要人物是丘處機,丘處機的出現就是《射鵰》的開始,文中說丘處機三十來歲,那麼我們可以判定《射鵰》開始的年代大概是1180年左右。

    楊過低頭避過,飛步搶上,左手早已拾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石塊,呼的一聲擲出,正中蒙哥後心。楊過這一擲勁力何等剛猛,蒙哥筋折骨斷,倒撞下馬,登時斃命。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三十九回 大戰襄陽孛兒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稱“蒙哥汗”。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拖雷長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魯禾帖尼。(此段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神鵰》全書結束在蒙哥死後不久,所以我們可以判定,《神鵰》結束於1259年。那麼《射鵰》和《神鵰》發生的年代大概就是1180年—1259年。(也許有細心的讀者會指出,金庸小說中蒙哥死亡的年代和真實歷史不一樣,沒錯,確實不一樣。金庸先生為了小說劇情的需要,把蒙哥的死亡時間提前了十年左右,但這對於我的這篇問答影響不大,所以暫且預設《神鵰》的故事結束於歷史1259年)

    一、社會動亂下的少林寺宣告不如全真教。

    在這張圖中,1242年發生了一件事,曹洞宗宗師萬松派遣大弟子福裕住持少林寺,這件事有什麼意義呢?

    曹洞正宗起源:歷史資料記載嵩山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是屬於十方選賢住持寺院,曾有佛教禪宗的臨濟、溈仰、法眼、雲門、曹洞等五大宗派僧侶同住和修;元初,雪庭福裕禪師住持少林寺以後,將原有的五大宗派僧侶統一尊立曹洞宗為正宗,創立了少林寺曹洞正宗派別,並撰寫了子孫輩訣,此後歷代少林寺弟子均照此取名,自此嵩山少林寺稱為子孫推賢住持寺院。(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在福裕禪師來少林之前,少林的住持並不是由本寺僧人傳承,而是十方選賢。這樣的好處是,少林住持必然是能者居之,壞處是,人事變動必然很大。而僧人是需要潛修的,當時的社會已處於動亂時期,再加上少林寺方丈的變動,寺內僧人自然無法潛心修煉武學。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這個時期,少林沒有出現傑出的武學高手,必然是金庸先生考慮了當時的時代背景,而做的決定。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陽、馬丹陽(時已去世)像於官觀,並職“高功”,主持了“萬春節”醮事。對皇帝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誡。此時丘處機已名聲大振。(此段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而這個時期的全真教,正值名聲大振,原因是全真教中出現了丘處機這樣一位傑出人物。

    1222年(興定六年)四月,丘處機途經鐵門關抵達“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八魯灣行宮覲見成吉思汗,實現了龍馬相會(成吉思汗屬馬,丘處機屬龍)。成吉思汗稱他為“神仙”。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見丘處機,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丘處機向他以“敬天愛民”、減少屠殺、清心寡慾等為迴應。及後,成吉思汗下詔耶律楚材將這幾次的對話編整合《玄風慶會錄》。(此段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這是歷史上一件很重大的事,這段故事有一個名稱——一言止殺。成吉思汗極為敬重丘處機,丘處機藉機勸誡成吉思汗不要枉殺百姓。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這一番對話,挽救了無數黎民百姓的性命,丘處機的功勞不可謂不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金庸先生把丘處機的恩師——重陽真人,寫成天下第一的武學高手,也是出於對全真教的敬重,這點無可厚非。

    與丘處機這樣的人物相比,少林寺在這段時期是沒有什麼傑出人物的。

    二、佛教和道家,在亂世和盛世時的處世不一樣。

    道家,亂世下山救世,盛世閉關修行。佛教,亂世封山避世,盛世開山迎香火。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見我佛心生憐,並非塵世遮佛眼,原是未獻香火錢。 道長一般都是仙風道骨,瘦骨嶙峋。而佛則是體態豐盈,肥頭大耳。何故?

    很抱歉,我一直沒有找到這段話出自哪裡,然而這段話卻在網上廣為流傳。不管是在悟空問答中,還是在百家問答中,都有人提出過這個問題。

    這段話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不少有學識的人也做了解答,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如有朋友好奇,可以自行在網上搜索。

    如果我們認同這段話的論點,那麼就可以從時代背景中得出結論,少林寺在那個時期必然是封寺避世,而全真教屬於道家,必然是下山救世。從這個角度來看,金庸先生把王重陽寫成天下第一高手,應是敬重全真教的救世之心,也符合歷史。

    金庸先生是一個卓越的小說家,對於真實的歷史甚為重視,書中很多情節的設定,必然是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也正是因為金庸先生嚴肅認真的態度,所以小說中很多細節是值得推敲的,也是經得起推敲的,這點很了不起,值得我們後輩文字寫作者學習。

    先生千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混合氣過濃的處理方法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