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法

    我認為初二就是要利用寒假部分時間有計劃的做好補短板工作,因為有些科目是弱項,會直接影響初三的學習,也會影響中考成績,做好寒假作業是一種複習鞏固的方式,單憑做老師佈置的作業是不夠的,應該有目的把重點放在補差上。不過中考內容大都是初三內容,所以掌握學習至關重要。能用寒假部分時間預習初三這一年的教材內容很重要。因為這個學年教材內容綜合性較強,不少學生就是在這一年被落下的。學生有了初二的基礎,預習初三教材已經不太困難了,有了良好的預習,對於教材的難點有了初步瞭解,對於接受新學期的教學內容很有幫助,所以初二的寒假一定不要忽略對初三內容的預習。

  • 2 # 無糖心動

    逼自己自律。

    克服惰性心理。

    拒絕拖延

    尋找學習的樂趣

  • 3 # emmysir

    年年歲歲“假”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站在寒假的起點,同學們開始在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的參與下著手製訂自己的寒假計劃。給寒假做一份私人訂製的計劃不僅能充實自己的假期生活,更是用一種儀式感拉開了假期自我規劃和自主管理的序幕。

    制訂計劃並不是難事,執行起來卻狀況百出:有計劃太滿,完成不了的;有計劃太難,半途而廢的;有計劃單一,執行幾天就沒了興趣的;也有總覺得別人的計劃更好,盯著別人比的……

    “訂計劃易,執行起來難”主要有以下四種原因:

    1. 缺少目標與結果的預設

    訂計劃相當於確定了步驟,解決的是“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而目標和結果關注的是“為什麼這麼做、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目標—計劃—結果”是一條完整的行動鏈,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沒有結果預設就無法評價目標的達成,所以計劃就成了空中樓閣,僅僅代表了自己在假期前的美好出發點。

    2. 內容過多過細,沒有變通的餘地

    寒假時間畢竟有限,當我們把所有想要的內容安排進去,就發現計劃制訂得太大、太滿、沒有核心焦點,所以執行起來就不易見成效,沒有成就感。

    假期裡的臨時狀況很多,沒有變通的時間和空間,反而容易引起焦慮。

    3. 忽略了任務的難度係數

    在制訂計劃的時候,我們往往只預期了快樂,卻忽視了這個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比方說,在一天的計劃列表中,我們會將大模組時間設定為學科學習,語數英等科目聯排。對比學校的課表,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計劃對注意力和思維力的要求更高。

    假期中更需要勞逸結合、難易搭配的計劃,否則身心狀態就會疲憊,無法完成既定任務。

    4. 評價機制處於空白檔

    計劃的落實離不開評價,這既包含了自我和父母的評價,也包括了適度的獎懲措施。沒有人是永動機,也沒有人僅靠終極目標就能堅持到底。

    我們需要的是及時性的評價,來自自身和外界的評價,配合獎勵性和懲罰性策略,讓計劃的落實可測量、可評價、可調整。

    怎樣改善這一情況,

    讓自己的寒假計劃更具可執行性呢?

    不妨從這五個步驟入手。

    01

    第一步:明確目標,給自己一幅“自畫像”

    想要目標更明確,你需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1. 寒假一共多少天?

    2. 有什麼技能是你最想在本次寒假中提升的?

    3.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你主要應該完成什麼?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解決了目標和內容的問題,目的是做到要事優先,聚焦成長點。

    舉個例子:如果寒假有20天,你想讀完兩本書,那麼平均每10天就要讀完一本書。但考慮到兩本書的閱讀量差異,也許其中一本多用1-2天,另一本則相應減少,所以你需要提前做好統籌。

    閱讀、運動、學習、娛樂……你希望自己寒假後以怎樣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素養出現在大家面前,把它合理性地“畫在心中”,這就是你的目標。

    02

    第二步:繪製思維導圖,建立內容框架第二步:繪製思維導圖,建立內容框架

    有了目標,就需要具體的內容了。一般而言,假期計劃主要圍繞生活和學習兩大主題展開。

    你可以參考我提供的思維導圖: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內容是大框架,你應該根據第一步確定的目標,選出適合你的內容進行自由組合。

    03

    第三步:根據計劃三要素,列出計劃表

    制訂計劃的三要素包括:與目標關聯,可測量,有時間限制。

    你一定見過類似下圖的計劃表:

    去年寒假,我也帶著學生製作過這張表,特別是在疫情後延遲開學的那段時間裡。可使用一段時間後,效果並不理想,因為這張表格的控制性太強。

    不妨試試這張表:

    這張表格的靈活度更大,更適合假期使用。

    有目標的預設;有達成目標的清單列表;根據列表確定每個大塊時間段需要完成的任務;有評價反饋。

    04

    第四步:運用“後果演繹”法,減少干擾項

    在兩種情況下,你需要用到“後果演繹法”。

    1. 當你知道自己不自律的點在哪裡時。寒假裡,有誘惑性的事物太多了。手機、網路、遊戲、小說、電視、好吃好喝的、癱在沙發上的感覺……任何事情都會讓你不自覺地陷入舒適區,甚至沉迷其中,不可自控。

    2. 當你意識到今天的任務可能無法完成時。如果是出現了突發情況打亂了你的計劃,我們可以順延計劃。但更多情況下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比如是學習狀態過於鬆弛,總是拖延。

    出現上述情況後,你可以倒推結果,問自己——後果是什麼,有沒有能力承擔。

    比如問自己:“如果我一直使用手機,會怎樣麼?”

    自我對話:“如果一直放不下手機,我可能會視力下降,出現脖子前傾、駝背等不良的姿態,影響身體和外形。更嚴重的情況是,我會被手機控制,失去現實生活的能力。”

    經過這樣的對話和演繹,你會更加清楚事情發展的後果,並評估是否能承擔得起,及時止損。

    05

    第五步:堅持每日覆盤,提升計劃迭代

    目標是終點,計劃是步子,步子是否朝向目標走,這就需要覆盤。

    覆盤的過程就是評價的過程,回顧當天計劃的落實情況,做得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如何保持優勢、怎樣調整策略。因為計劃是自己制訂的,所以你會更加主動地對標找問題,不斷更新第二天的計劃。

    覆盤用不了多長時間,也不需要端端正正地坐好。在沙發上閉目3分鐘,腦海裡倒放一下今日影像,就足夠了。

    希望上述五個步驟能幫助大家制訂出可執行性強的寒假計劃。

    我也鼓勵父母每週參與一次假期計劃落實情況評價。作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父母在寒假期間需要承擔更加重要的家庭教育作用。可採取“三明治法”,先誇一誇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再針對一些不足的情況給出建議,最後提出鼓勵並保持對孩子的積極期待。

    過年期間,一家人在一起,也是相互觀察、互相學習的機會。父母更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制訂計劃和執行落實的榜樣。

    家庭是生活化的場所,當我們離開學校,回到家裡,寒假就開啟了另一段成長的旅途。帶上自己的計劃,時刻不忘防疫工作,向著成長目標進發。

    祝大家寒假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巔峰喬丹和巔峰伯德和巔峰約翰遜相遇誰會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