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南中公教育
-
2 # 湖北公考小助手
分論點論證中的理證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原因分析,另外一種是影響分析。所謂原因就是分析問題產生的前提條件,而影響則是問題導致的結果(當然結果有兩種:積極和消極)。大家在分析的過程中一般是對原因和影響拓展不開而導致無話可說,其實我們在拓展的過程中可以用層面分析法和主體分析法,下面我們具體來看這兩種方法怎麼用。
第一、主體分析法
主體分析法是指在分析原因或者影響的過程中圍繞闡述的核心問題從問題所涉及的主體出發來進行拓展分析內容。
舉例:完善社會保障有利於解決養老難問題。其中我們要圍繞完善社會保障對養老難問題解決的積極影響來講,其中可能涉及的主體有: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那麼從個人層面來講完善社會保障能夠減輕年輕人的養老負擔同時讓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對於企業來講,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企業進行人文關懷的主要表現同時能為企業凝聚人心。對於政府來講,完善社會保障能夠提升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形象的同時也推動了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對於社會來講,完善社會保障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而且能夠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就是主體分析法的主要運用,核心是圍繞問題點所涉及的主體展開分析和討論。
第二、分析法
層面分析法是指在分析原因或者影響的過程中圍繞核心問題從問題所涉及的層面來出發進行拓展分析內容。
舉例子: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構築民眾舌尖安全。可以從制度,監管,利益,思想意識等層面進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從制度層面來講:當前關於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制度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制度漏洞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從思想層面來講:民眾缺乏維權意識,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往往忽視其危害,另外生產廠家缺乏誠信意識導致食品問題產生。從利益層面來講,生產廠家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從監管層面講,食品安全主管部門由於技術、人員等問題對於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造成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以上就是透過層面分析法來進行原因分析論證的。
回覆列表
一篇較為完整的議論文包含了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從這三部分的結構佈局而言,開頭和結尾應當是略寫的,而主體部分在全篇文章中佔比最高,是需要我們去詳寫的。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主體部分大約要寫六七百字,可見文章主體部分的重要性。與被稱之為“鳳頭”的開頭和被稱之為“豹尾”的文章結尾相比,主體的分論點部分是廣大考生在寫文章過程中比較頭疼的一部分,今天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分論點的寫法。
在寫分論點之前首先需要明確,由於申論文章閱卷時間短、速度快,因此閱卷老師不會逐字逐句閱讀全文。為了方便閱卷,在寫每一個分論點時先寫一句話來概括一下本自然的主要內容,我們把它稱之為段旨句。然後需要圍繞段旨句展開論述,最後需要作出結論,來回扣分論點。簡言之就是:
段旨句+分析論證分論點+作出結論(回扣分論點)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理證法。所謂“理證法”,就是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運用講道理的方法,可以用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們公認的科學原理、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觀點。具體包含影響分析法、原因分析法、政策分析法、名言分析法以及原理效應分析法。
一、影響分析法在寫分論點時可以透過分析影響展開來論證分論點,這種方法在我們寫文章的過程中應用範圍極為廣泛。廣大考生在應用這種方法時,可以圍繞分論點透過正面或者負面來分析影響,比如網際網路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利與弊,亦或者是以主體作為切入點來分析影響,從政府、企業、個人等主體展開,比如大學生就業難帶來的影響。也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影響。例如:
段旨句:城市文化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強勢動力
分析影響:於個人而言,搞好城市文化建設,有利於培養市民良好的社會公德,更在很大程度上透過文化教育提升個人的科學素質,保障其順利就業,也為城市經濟建設提供了人才優勢。於城市而言,重視文化建設,有利於保護當地文化資源,能夠透過產業開發轉變為經濟資源,促進當地經濟轉型,提升當地經濟競爭力。
得出結論:可見,城市文化建設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動力和資源動力,保證了經濟強勢發展。在以後的建設中要注重教育發展和本地文化的發展。
二、政策分析法無論是影響分析、還是原因分析,對於分論點的展開論證都是以自身的觀點作為論據,對於議論文的分析論證而言在說服力上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增強文章的整體說服力,更好地體現出申論考試中的政府角度,考生可以透過引用相關的政策來分析分論點。這裡我們所介紹的政策是宏觀層面的含義,它不單單包含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理論政策,此外一些政府的重要檔案和精神亦或者是領導人講話,我們在文章寫作中都可以將其作為政策來引用。在此基礎上運用政策對分論點進行分析和論證,以增強整個文章的說服力。例如:
段旨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大勢所趨
理論政策: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需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用政策分析現象:從國內現實角度而言,當前中國基本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問題比較突出,並由此使地區間、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在基礎教育、公共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並已成為社會公平、公正的焦點問題之一,更不符合“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需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要求。
得出結論:可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縮小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以及地區間不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大勢之所趨。
三、原理效應分析法除了上面介紹的兩種方法,也可以將平時積累的一些科學原理應用其中,不僅僅能夠體現自身紮實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也能夠豐富內容,讓整個分論點看上去是充實的。因此,建議考生在備考申論的過程中多積累一些常見的科學原理,比如:蝴蝶效應、短板效應、鯰魚效應、羊群效應等,這也是讓文章分論點充實的重要法寶。
段旨句:農村教育衰敗是中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絆腳石”
原理效應:管理學領域的“木桶”法則一直為人所熟知。該法則告訴我們:在發展過程中要下狠功夫抓薄弱環節,否則,整體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用原理效應分析現象:該理論也同樣適用於中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現狀。實施撤點並校後,農村教育衰敗現象越來越明顯,城鄉人才資源差距正在拉大,農村人才的素質令人擔憂。“短板”如此扎眼,何來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一說?
得出結論:故此,放慢腳步,狠抓關鍵環節,重視農村教育才是當務之急,也唯有搬開“絆腳石”,補上“短板”,走上人才建設的“快車道”,方可實現人才強國戰略。
文章主體部分直接決定了整篇文章的充實度,直接決定了整篇文章的大框架,因此,提醒廣大考生需須引起足夠重視。理證法不僅能夠幫助考生在文章寫作中有話可說,而且能讓文章寫得有條理、有邏輯、有文采,為整篇文章增色。因此,建議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多加練習,成熟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