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海一滴
-
2 # 哎咿個呀兒呦
先說龐統,此人才智不輸諸葛亮,不過其類似漢初陳平,陰謀詭計多,出的計謀多是非君子而為,然確實有實用,做為君子的劉備多數時認可而不全採用,即使不採用其方案也不敢怠慢,若其因不受重用而離開劉備投奔劉備對手,那將會是個巨大損失,總之龐統是當時政治謀略一流人才。
再說諸葛亮,諸葛亮是半人半神似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經天緯地之才,醞籌惟幄決勝千里,其謀略與政治眼光龐統不相上下,其忠心要比龐統忠心,從謀略看人品,諸葛亮的計都是世人稱道的決勝之計,無道德瑕疵,而龐統的計含有為達到目的而不道德的成分,即使成功也為世人所不恥,比如建議讓劉備取益州,最後劉備還是在猶豫多日後昧著良心的做了,如果慢待龐統,他會另投他人,如果慢待諸葛亮,最多再回隆中,諸葛亮在奇門遁甲占卜法術上要勝龐統一籌,因龐統死的早我們沒見到其在這方面的成就,所以初步印象是諸葛亮與龐統是冠亞之位
-
3 # 瘦叟123
諸葛亮與龐統反差最大的不是智慧謀略,是性格。一個是謹小慎微型,一個是奇謀險招型;一個是謙謙君子,一個是囗無遮攔;一個是算無遺策,一個是劍走偏鋒……
-
4 # 廣德博愛
諸葛亮和龐統的智慧不相上下。只不過諸葛亮謹小慎微,從不弄險。龐統直言不維,兩軍陣前沒有什麼陽招陰招之分。兵不厭詐,只要能取勝,都是好招。但二人都不如師馬懿老謀陰險,曲升有度。進退自如。
-
5 # 鄖陽府
諸葛亮更合適搞政治,治理民生,勸課農桑,使國家富裕,由於他謹小慎微,這樣性格使他在對外作戰上面比龐統要遜色
龐統最適合搞軍事,戰略家,軍事家,不過龐統也是治國安邦的一把好手
-
6 # 月影桂花樹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徐庶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人便能得天下。他們都有治國安邦,經天緯地之才,但是他們二人的外貌長相,性格差異非常大,諸葛亮相貌堂堂,多才多藝。龐統五短身材,其貌猥瑣。在性格上,諸葛亮與龐統反差很大,諸葛亮智慧謀略出眾,事必躬親,謹小慎微。龐統雖然智謀也出眾,但是手段不夠光彩。好使陰謀詭計,心胸狹隘,還有點嫉妒諸葛亮。有詩為證!
《七古.諸葛亮》
火燒博望振威懾,抗曹聯孫赴江東。
舌戰群儒機智諫,瀟灑冷靜巧應哄。
智激孫權下決斷,草船借箭十萬宗。
為借東風喚風雨,塵戰赤壁火助攻。
七擒孟獲剛柔濟,六出祁山逐鹿雄。
失守街亭馬謖斬,空城智退司馬戎。
木牛流馬智慧閃,古今賢相第一忠。
《七古.龐統》
湖北襄樊名龐統,胸懷大志鳳雛號。
高超智慧貌古怪,避亂江東異鄉漂。
徐庶曾對劉備說,得一龍鳳天下昭。
詐降曹操連環獻,赤壁火攻大敗曹。
投奔孫權未重用,復投劉備縣令撈。
喝酒整天政不理,張飛巡視怒火燒。
令統立即政事理,半天解決百件條。
飛稟劉備告原委,委屈鳳雛受寂寥。
劉備拜統軍師副,謀劃西蜀軍馬調。
遲緩玄德沒行動,劉璋乃是備宗胞。
主公之言雖合理,常理拘執擔難挑。
亂離之時兵爭強,你若不取別人要。
弱兼攻昧明智舉,逆取順守湯武堯。
恍然大悟顧慮散,請亮立即議兵敲。
劉璋劉備涪城會,教延舞劍瘋狂飆。
欲殺劉璋備喝斥,嗟嘆而退未奏效。
西川剛入人不服,謀刺劉璋被困牢。
進軍雒城亮觀夜,隱晦將量欲墜搖。
凶多吉少需謹慎,置若罔聞意孤驍。
孔明惑言誤徵蜀,不欲令統成功勞。
心疑則夢何兇有,主公不信明行瞧。
心高氣傲好勝強,心裡問題難理療。
不聽孔明來勸告,落鳳坡道魂殞消。
-
7 # 使用者8462267109968
正解是龐統略勝一籌,諸葛亮強項是內政,後勤這一塊,龐統是軍政,排兵佈陣這一塊,有人會說他那麼厲害怎麼死落鳳坡了,他是給劉備找了個藉口,你把我劉備的軍事殺了,我不滅了你天理難容了,
回覆列表
在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和龐統是並列齊名的。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毫不誇張地說:他們都具備了治國安邦,經天緯地之才。他們的智慧謀略是沒有強弱高下之分,是沒有什麼差距的。都是屬於當時天下的翹楚,超一流的頂尖人才,王佐之才。
諸葛亮和龐統都是來自荊州地區,師出同門,是同窗共讀的同學。都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門下弟子,屬於師兄師弟了。雖然他們的智謀才能都不相上下,旗鼓相當,有得一拼。但是他們在外貌長相方面的差異卻是非常大,有天壤之別。
諸葛亮是一個身材高大偉岸,相貌堂堂,多才多藝,看上去風流倜儻,一表人才的美男子。龐統卻是一個五短身材,形容猥瑣,其貌不揚,不招人待見的醜男子。因此導致了當時有不少求賢若渴的人主,包括孫權和劉備這樣的知人善任,善於識人用人的雄主,都犯了以貌取人的錯誤,看走了眼。差點將他這個出類拔萃,不可多得的蓋世奇才給埋沒了,讓君臣之間擦身而過,失之交臂。
諸葛亮與龐統最大的差別就是:龐統在年齡上要比諸葛亮大幾歲,投靠劉備的時間也要比諸葛亮要晚一些。諸葛亮是在赤壁之戰前,隱居在隆中躬耕壟田時,巧遇了正在招賢納士,擴充實力的劉備。求才心切的劉備,透過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終於打動了渴望得遇明主,建功立業的諸葛亮,答應出山,去輔佐劉備。當時的諸葛亮,還是一個意氣風發,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龐統是在赤壁之戰後,遊走在江東,不受孫權的待見,懷才不遇。後來透過魯肅和諸葛亮的鼎力推薦,自己主動去投奔劉備的。
當劉備一見他的模樣,心裡就涼了一大半,就感到很噁心,很反感他,也不相信他有什麼才能,就沒有重用他,沒有對他委以重任。礙於魯肅的情面,給他安排了一個小小的閒職,讓他去一個小縣裡當了一名縣令。後來有一次,被張飛去基層視察工作時,慧眼識英雄。意外地發現他原來是一個狂放不羈,深藏不露的絕世高人,被嚴重小用的大才。於是極力向大哥劉備舉薦,才逐步獲得了劉備的賞識和重用的。
龐統年齡的比諸葛亮大。投奔劉備的時間比較晚,可他的價值,得到的劉備賞識和重用程度,絲毫都不遜色於諸葛亮。那時的諸葛亮還是一個主管後勤與外交的謀士,還只是一個幕後的角色,還沒有真正式地登上劉備集團的軍事、政治的大舞臺。當劉備決定西征,取西川,奪益州,隨軍帶去的貼身謀士,就是龐統,讓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等留守自己發跡的根據地——荊州。劉備帶著黃忠,魏延,龐統等人西征。劉備對於龐統是信任有加,言聽計從的,龐統也沒有辜負劉備的厚望,是劉備身邊最可靠的首席智囊,首席軍師,首席參謀長。
在奪取益州的戰役中,劉備聽取了龐統的建議,採納了龐統的戰略謀劃,一開始進展得非常順利。遺憾的是,在跟劉璋部下張任一次戰鬥中,龐統率軍攻城,身先士卒,親冒矢石,不幸中箭身亡。劉備失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首席智囊,頓時方寸大亂。進攻受阻,戰況就陷入了僵局,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的劉備,不得不臨時徵召、催促諸葛亮入川,去繼承、完成龐統未竟的事業。完全打敗劉璋,奪取整個益州。
龐統在劉備麾下初步展示出了自己非常優秀的政治、軍事才能,可惜時間太短,如同一顆流星匆匆地劃過,很快就隕落了。因此,他為劉備效力的時間很短暫。死於非命的時候才36歲。當時的劉備,還在打江山,還沒有坐江山。三足鼎立的大勢已基本確定了。
諸葛亮與龐統,各有所長,是劉備身邊的一對雙子星座,左膀右臂。他們應該是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的。不料突然出現了意外。龐統的早逝,意外身亡,就襯托、成就了後來的諸葛亮。他的光芒,他的輝煌,自然就比不上後來一柱擎天,大放異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名垂青史的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