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庭州行者

    遼國,這個由契丹人建立的幅員遼闊的草原帝國,終北宋一朝,都是趙官家們的噩夢,即使是在遼國大廈已經傾覆,只剩下燕雲殘兵的情況該,北宋軍隊在面臨這些被金兵砍瓜切菜般擊潰的遼國敗軍,依然是一勝難求。既然遼國對於北宋而言,是夢魘一般的存在,那麼,北宋立國初期,為何不徹底消滅遼國,反而要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維持“並尊”的狀態呢?

    說宋朝不想消滅遼國,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但宋朝真的沒辦法消滅遼朝,這也是板上釘釘的。

    遼國建國於906年,當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時,遼國已然存在了五十四年,在這五十四年中,遼國不斷完善國家制度,仿照中原的方式,設立中央官制,重用燕雲地區的漢人進行治理國家;同時,在更北方契丹族聚居的區域,依舊保持其原先的社會組織方式。這種融合了中原文明精髓的漠北少數民族政權,已經完全與之前的匈奴和突厥等少數民族政權不同。遼國建立了稅收制度,鼓勵農業生產,使之在財力和物力方面有了很強的積累,其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已經大大提升;與此同時,其在接受先進制度的同時,保留了自身尚武的精神和強大的武力。這種形態的北方帝國,是之前中原歷朝歷代政權都沒有遇到過的強大的對手。

    宋朝建立之時,遼國境內正在經歷著一系列的動亂,連續兩代皇帝沉迷於享樂而不理政事,導致遼國過早進入了“中衰”階段,因此,當週世宗柴榮北伐之時,後周軍隊勢如破竹,頃刻間便奪去了三州三關。隨著周世宗的突然去世,北伐宣告結束。但這並不意味著如果北伐繼續進行,其便可以成功。因為隨著日漸北進,地勢會越來越不利於後周的步兵作戰;另一方面,柴榮的北伐本身就屬於突襲性質,契丹在沒有做準備的情況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契丹是有強大動員能力的,隨著戰爭的進行,契丹會慢慢回過神來,到那時,後周的軍隊便不會再這麼順利。

    趙匡胤實際上繼承了柴榮的統一戰略,先南後北,先把長城以南的割據政權全部消滅再去北伐——柴榮的北伐實際上具有突然性。此舉一時基於契丹的形態特殊,其已經根基穩固,並且在燕雲地區站穩腳根,因此與契丹的作戰必然是一場消耗國力的持久戰,若欲贏下此戰,則必須將長城以南的所有資源集中起來,方能成功,否則僅僅憑藉中原一隅,是無法與契丹匹敵的,因此,趙匡胤需要先消滅割據政權;再者,為了保證北伐之時後方的穩定,也是要先攘內。

    趙匡胤實際上沒有完成最終的統一,他去世時,吳越國和北漢尚在,這是他沒有料到的一點。在他的設想中,統一是由他本人——一個軍事經驗豐富的將領,去完成,且過程一直比較順利,但四十九歲的趙匡胤突然去世,導致了這一切沒有實現。繼任的宋太宗趙匡義精於內政和權謀,而於軍事方面一竅不通;此時北方遼國的國力,已經在蕭太后和遼聖宗的治理下慢慢恢復。因此,在宋太宗時期,兩國的軍事實力是相當的,但由於宋太宗的錯誤指揮,導致兩場北伐皆以宋朝大敗而告終,二十萬精銳禁軍損失殆盡,宋朝在軍事方面,漸漸處於下風。

    實際上,趙匡胤當時實行強幹弱枝,強禁軍而弱地方軍,也是建立在他本人能夠擊敗遼國的假設之上——一旦消滅遼國,則禁軍全部集中於中央,地方割據的情況便不會再發生,太平盛世便可以預見。但隨著趙匡胤的去世,這一切皆不會實現。

    到了宋真宗繼位時期,宋軍只有防禦的能耐,北伐是完全沒有可能了。所以,對於宋真宗而言,簽訂一個相對平等的《澶淵之盟》,用錢來買和平,對於鞏固其內外部的統治都是最為划算的。

    當然,此篇文章並不是強調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而是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其結構如下:宋朝是五代之後的一個相對統一的王朝。五代時期動亂的直接原因,便是各地軍閥獨立性太強,中央權力過小,由此造成軍事政變頻發。所以,後來的統一王朝——無論是不是由趙匡胤建立的宋朝,都會吸取這個教訓,採取抑制武將的措施,這必然導致軍事實力的衰弱。而遼國作為一個新形態的草原帝國,其經濟基礎已然非常堅實,不再懼怕持久戰。因此,時間拖得越長,隨著中原王朝那些經過戰爭洗禮的精銳老去,勝利的天平必然是向北方草原政權傾斜的。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而趙匡胤,趙光義,蕭綽,耶律隆緒,趙恆,只不過是這個規律的具體體現而已。

  • 2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你也可以問問屁股中箭的趙二,問問他是什麼感受,實際上,宋遼雙方都有把對手捶死再吃掉的想法,但是考慮到雙方實際上面臨的政治問題,雙方又不約而同的選擇承認對方的存在。北宋的問題在於,就是相比於五代時期軍力嚴重衰退,比如,五代時期的軍事特點是重騎兵突擊,這一手主要是沙坨集團的拿手好戲,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父子都曾經被沙坨重騎兵打的狼狽不堪,耶律德光甚至被打的騎駱駝脫險。但是到了北宋,趙二兩次北伐不僅大敗而歸,甚至五代的軍事精英也基本損失殆盡。之後北宋與大遼的各個交鋒也基本是被動挨打,勝少敗多,甚至被契丹重騎兵牆式衝鋒打的不敢野戰,只敢守城。而且此時,北宋的軍事特點就變成了步兵結成工事防禦,極為依賴弓弩等遠射兵種,反而加速了北宋軍力的衰退。

    實際上這就是北宋加強君主集權、打擊武將的必然結果,因為趙家就是軍頭出身,搞兵變黃袍加身,篡了後周的江山。而趙家為了防止再有軍頭玩這一套,就透過各種手斷收回了武將的軍權,並不斷打擊武將的政治地位。為了防止武將在地方上做大,一個功勳卓著的武將政治地位還不如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文官,甚至還比同級文官低一頭,也沒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所以北宋軍力衰退是必然結果。但是對於大遼來說,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大遼並非君主專制王朝,而是一個採取封建制度的共主聯邦。

    大遼治下不僅有契丹人,還有奚人、渤海人、漢人以及其他加入聯邦的各個部落,只要尊奉契丹皇帝的權威併為契丹皇帝服兵役、納稅即可在本族範圍內按照本族的習慣法自治。而且貴族也有自己的封地,可以享受封地內全部的經濟產出,部分契丹貴族甚至還有獨立的行政權和軍權。所以,大遼對北宋的軍事行動,某些程度上更像是契丹皇帝強化中央權威、消耗封建貴族的手段,而並非決意要吞併北宋。就好比檀淵之盟,大遼打出的旗號是要奪取關南之地,也就是黃河以北地區,但是當大遼推進到檀州的時候,出現了兩個意外,一個是遼軍主帥蕭撻凜因位置暴露被宋軍遠端床弩射殺,另一個是宋真宗不情不願得御駕親征。

    對於宋真宗來說,他本人對於戰爭的結果持悲觀態度,只要不割地他願意花錢把遼聖宗禮送出境;對於同樣御駕親征的遼聖宗來說,如果新得了一片不小的土地那就勢必要給貴族封賞封地,比如蕭撻凜的兒子就可以獲得一片不小的封地,而遼聖宗是不願意看到貴族的封地膨脹這一情況。所以,在北宋的心理防線早已崩潰以及遼聖宗兵威正盛的情況下,宋遼雙方很愉快的選擇了相互妥協,只要北宋每年給大遼進貢歲幣就可以維持兩國日後相安無事。之後雙方又很愉快的達成了歲幣三十萬兩匹的共識,也就是白銀20萬兩加上絹10萬匹,之後的細節就是雙方開通邊貿,兩國結為兄弟之國,遼聖宗管宋真宗叫大哥,宋真宗管遼聖宗他媽蕭太后叫嬸母。雖然北宋因檀淵之盟每年要上貢三十萬兩匹的歲幣,但是透過邊貿也都能賺回來,甚至還能翻番。

    所以檀淵之盟本質上是北宋的一次外交勝利,而且還維持了宋遼雙方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女真崛起之後北宋才背盟。同時,遼聖宗也在盟約達成後加緊收拾境內的貴族,還收回了契丹貴族在燕雲地區的封地,使得燕雲地區仍然能維持郡縣制,繼續以漢法自治。

    所以檀淵之盟對宋遼雙方是雙贏,而且雙方對條約執行都不錯,只不過最先背盟的反而是北宋。不過背盟者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被大金拉去行牽羊禮。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應用支援applepen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