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雷神的崇拜,首先可以表現在人們往往將雷與天帝以及人的誕生緊密相連。維柯在其鉅著《新科學》中,認為雷神與宙斯是一回事:“拉丁人首先根據雷吼聲把天帝叫做‘幼斯’(Ious),希臘人根據雷電聲把天帝叫做‘宙斯’(Zeus)”。而在印第安人的眼中,雷神是被作為創造人類的始祖神來看待的。他們盛傳著這樣的故事:當閃電把天空劃破時,鮮血從天上滾下,掉在森林的樹葉上,於是就有了人的產生。其次,在眾多的雷神神話中,人們往往將雷神與鳥的形象聯絡在一起,在美洲、非洲都有雷鳥(Thunder-bird)的傳說。人們認為雷是一種鳥,它拍翅的聲音就是雷聲。而華人也認為雷神具有鳥嘴、鳥爪和翅膀。
在歷史上,雷神的人格化首先體現在其形象由獸形向半人半獸形再向人形的逐次遞變。獸形,是雷神的早期形象。《山海經》中雷神形象基本上以獸形為主。
此後,雷神的形象逐漸演化為半人半獸形,而這一人獸相交雜的形象常表現為“龍身而人頭”或“豕(豬)首而鱗身”。如《山海經》中:“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在民間傳說中,有一種說法認為雷神是黃帝的大臣雷公所化,在《歷代神仙通鑑》裡記載了黃帝與雷公的一次出遊:“至一澤邊,雷公下車,自往掬水解渴,忽翻入澤底。帝急令人撈救,崖上但聞澤中震聲如雷,其人奔起曰:‘直沒至底,見雷公已化為神,龍身而人頰,自鼓其腹而鳴。’”顯然,這兩處的雷神形象綜合了龍與人的特徵。而“豕(豬)首而鱗身”的雷神,在明朝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薈》中則屢屢出現。
而到了明清之際,又出現了“狀若力士”,“臉赤如猴”的雷神,這種雷神:
“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頜長而銳,足如鷹,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
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雷神的形象已更趨豐滿,透過一系列的細節描寫,人們不僅賦予雷神以雙翅,還給他裝備了“楔”、“斧”一類的武器。此後,雷神的形象基本以此為模板,這種形象幾乎成了雷神的“標準像”。
隨著歷史的推進,人們又賦予了雷神形象更多的人的因素,於是,就有了“雷王”的出現。廣東雷州半島的雷神廟,在宋元之時曾被朝廷封為“威德昭顯王”。我們可以在清人的著述中,看到雷王廟中極具世俗王者氣象的雷神形象:“雷神端冕而緋,左右列侍天將€€€€堂廡兩側又有雷神十二軀,以應十二方位,及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像。”
在雷神由獸形向半人半獸形的演變過程中,有一些現象值得注意。首先,先民在構想雷神的形象時,往往將之賦予鳥類的一些特徵。其次,在早期人類的想象世界中,往往又將雷神與天鼓聯絡起來,認為雷的隆隆之音出自天鼓,如:“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顯而易見,這時的天鼓是作為雷神身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其後,由於雷神的人格化,天鼓便脫離了雷神的身體,成為了雷神司雷時役使的工具,而且往往被雷神踏於腳下。
雷神形象的演變軌跡蘊涵著雷神的人格化歷程,雷神名號的變化同樣也是雷神人格化的徵兆。在中國古代,人們有將雷神稱為“雷獸”者,其後,隨著雷神人格化程序的演進,雷神又有了“雷公”、“雷師”、“雷王”等稱呼。
“雷公”,是民間對雷神的一種最為普遍的稱呼。“雷公”這一稱呼,最早見於屈原的《楚辭€€遠遊》:“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在這一文中,屈原將雷公與雨師等自然神等量齊觀。而清人姚福均在《鑄鼎餘聞》中,則認為雷神是一星神:“《開元佔經€€石氏中官佔》引石氏雲:五車東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明代都印的《三餘贅筆》從易學的角度對“雷公”一說進行了精闢的解釋:“《易》:震為雷,為長男陽也。而雷出天之陽氣,故云公。”這一說法顯然受到傳統哲學中元氣論以及陰陽學說的影響。在都印看來,雷乃是出於“天之陽氣”,而陽氣又常常與威猛的男性聯絡在一起,所以喚雷為“公”,順理成章。
“雷師”也是民間對雷神的一種較為常見的稱呼,屈原的《楚辭€€離騷》對雷師也有所記載:“鸞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繼姚福均之後,黃斐默在其《集說詮真》裡,引《文獻通考》所載,以為雷師宜與雨師、風伯同祀一罈:“《文獻通考》載天寶五年詔曰:發生振蟄,雷為其始。今雨師、風伯,久列於常祀,惟此振雷,未登於群望。其已後每祀雨師,宜以雷師同壇。”(14)天寶五年,朝廷下詔將雷神與雨師、風伯同壇祭祀。
雷公信仰起源很古。至戰國,《山海經》中描繪的雷神形象為:“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也。“其《大荒東經》則曰:“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其聲如雷。“皆為半人半獸形。東漢王充《論衡?雷虛》所記雷神形象有了變化,曰:“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基本上已是擬人化了。
民間自古崇敬雷公,流傳許多雷公故事,尤以唐宋為甚。
唐宋文人筆記中,多記大雷雨後,雷神、雷鬼從空而降,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婦等故事,反映出人們對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託主持正義的願望。在這些故事中,唐沈既濟《雷民傳》所記雷公育子事更引人注目,該傳稱:“昔(雷州民)陳氏因雷雨晝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數月,卵破,有嬰兒出焉。自後日有雷扣擊戶庭,入其室中,就於兒所,似若孵哺者。歲餘,兒能食,乃不復至。遂以為己子。(陳)義即卵中兒也。”
元代成書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本《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將上述故事略加改造增益,寫成雷神陳文玉的故事。《搜神記》卷一曰:“舊記雲:陳太建(569~582)初,(雷州)民陳氏者,因獵獲一卵,圍及尺餘,攜歸家。忽一日,霹靂而開,生一子,有文在手,曰‘雷州’。後養成,名文玉,鄉俗呼為雷種。後為本州刺史,歿而有靈,鄉人廟祀之。陰雨則有電光吼聲自廟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廟號‘顯震’,德佑(1275)中,更名‘威化’”
據清《續文獻通考》卷七十九,“宋寧宗慶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為廣佑王。廟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寧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顯,至是封廣佑王。理宗淳佑十一年,再加普濟,恭帝德佑元年,加威德英靈”。
道教亦尊奉雷神,杜光庭刪定的《道門科範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已將風伯雨師、雷公電母作為乞求雨雪的啟請神靈,北宋後的雷法道士又以之為施行雷法的使役神。後者肇始於唐,杜光庭《神仙感遇傳》卷一《葉迂韶傳》載,一次雷雨中,雷公被樹枝所夾,不能脫身。後為葉遷韶所救出,雷公“愧謝之”,“以墨篆一卷與之曰:‘依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我兄弟五人,要聞雷聲,但喚雷大、雷二,即相應。然雷五性剛躁,無危急之事,不可喚之。‘自是行符致雨,鹹有殊效“。
北宋末興起的神霄、微諸派,以施行雷法為事。聲稱總管雷政之主神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師、雷公為其下屬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即假託普化天尊之口,向雷師皓翁講經說法,命對“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者,“即付五雷斬勘之司,先斬其神,後勘其形,……以至勘形震屍,使之崩裂”云云。
舊時各地多有雷神廟,清末黃斐然《集說詮真》雲:“今俗所塑之雷神,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鸇,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執槌,作欲擊狀。自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
對雷神的崇拜,首先可以表現在人們往往將雷與天帝以及人的誕生緊密相連。維柯在其鉅著《新科學》中,認為雷神與宙斯是一回事:“拉丁人首先根據雷吼聲把天帝叫做‘幼斯’(Ious),希臘人根據雷電聲把天帝叫做‘宙斯’(Zeus)”。而在印第安人的眼中,雷神是被作為創造人類的始祖神來看待的。他們盛傳著這樣的故事:當閃電把天空劃破時,鮮血從天上滾下,掉在森林的樹葉上,於是就有了人的產生。其次,在眾多的雷神神話中,人們往往將雷神與鳥的形象聯絡在一起,在美洲、非洲都有雷鳥(Thunder-bird)的傳說。人們認為雷是一種鳥,它拍翅的聲音就是雷聲。而華人也認為雷神具有鳥嘴、鳥爪和翅膀。
在歷史上,雷神的人格化首先體現在其形象由獸形向半人半獸形再向人形的逐次遞變。獸形,是雷神的早期形象。《山海經》中雷神形象基本上以獸形為主。
此後,雷神的形象逐漸演化為半人半獸形,而這一人獸相交雜的形象常表現為“龍身而人頭”或“豕(豬)首而鱗身”。如《山海經》中:“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在民間傳說中,有一種說法認為雷神是黃帝的大臣雷公所化,在《歷代神仙通鑑》裡記載了黃帝與雷公的一次出遊:“至一澤邊,雷公下車,自往掬水解渴,忽翻入澤底。帝急令人撈救,崖上但聞澤中震聲如雷,其人奔起曰:‘直沒至底,見雷公已化為神,龍身而人頰,自鼓其腹而鳴。’”顯然,這兩處的雷神形象綜合了龍與人的特徵。而“豕(豬)首而鱗身”的雷神,在明朝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薈》中則屢屢出現。
而到了明清之際,又出現了“狀若力士”,“臉赤如猴”的雷神,這種雷神:
“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頜長而銳,足如鷹,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
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雷神的形象已更趨豐滿,透過一系列的細節描寫,人們不僅賦予雷神以雙翅,還給他裝備了“楔”、“斧”一類的武器。此後,雷神的形象基本以此為模板,這種形象幾乎成了雷神的“標準像”。
隨著歷史的推進,人們又賦予了雷神形象更多的人的因素,於是,就有了“雷王”的出現。廣東雷州半島的雷神廟,在宋元之時曾被朝廷封為“威德昭顯王”。我們可以在清人的著述中,看到雷王廟中極具世俗王者氣象的雷神形象:“雷神端冕而緋,左右列侍天將€€€€堂廡兩側又有雷神十二軀,以應十二方位,及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像。”
在雷神由獸形向半人半獸形的演變過程中,有一些現象值得注意。首先,先民在構想雷神的形象時,往往將之賦予鳥類的一些特徵。其次,在早期人類的想象世界中,往往又將雷神與天鼓聯絡起來,認為雷的隆隆之音出自天鼓,如:“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顯而易見,這時的天鼓是作為雷神身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其後,由於雷神的人格化,天鼓便脫離了雷神的身體,成為了雷神司雷時役使的工具,而且往往被雷神踏於腳下。
雷神形象的演變軌跡蘊涵著雷神的人格化歷程,雷神名號的變化同樣也是雷神人格化的徵兆。在中國古代,人們有將雷神稱為“雷獸”者,其後,隨著雷神人格化程序的演進,雷神又有了“雷公”、“雷師”、“雷王”等稱呼。
“雷公”,是民間對雷神的一種最為普遍的稱呼。“雷公”這一稱呼,最早見於屈原的《楚辭€€遠遊》:“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在這一文中,屈原將雷公與雨師等自然神等量齊觀。而清人姚福均在《鑄鼎餘聞》中,則認為雷神是一星神:“《開元佔經€€石氏中官佔》引石氏雲:五車東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明代都印的《三餘贅筆》從易學的角度對“雷公”一說進行了精闢的解釋:“《易》:震為雷,為長男陽也。而雷出天之陽氣,故云公。”這一說法顯然受到傳統哲學中元氣論以及陰陽學說的影響。在都印看來,雷乃是出於“天之陽氣”,而陽氣又常常與威猛的男性聯絡在一起,所以喚雷為“公”,順理成章。
“雷師”也是民間對雷神的一種較為常見的稱呼,屈原的《楚辭€€離騷》對雷師也有所記載:“鸞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繼姚福均之後,黃斐默在其《集說詮真》裡,引《文獻通考》所載,以為雷師宜與雨師、風伯同祀一罈:“《文獻通考》載天寶五年詔曰:發生振蟄,雷為其始。今雨師、風伯,久列於常祀,惟此振雷,未登於群望。其已後每祀雨師,宜以雷師同壇。”(14)天寶五年,朝廷下詔將雷神與雨師、風伯同壇祭祀。
雷公信仰起源很古。至戰國,《山海經》中描繪的雷神形象為:“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也。“其《大荒東經》則曰:“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其聲如雷。“皆為半人半獸形。東漢王充《論衡?雷虛》所記雷神形象有了變化,曰:“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基本上已是擬人化了。
民間自古崇敬雷公,流傳許多雷公故事,尤以唐宋為甚。
唐宋文人筆記中,多記大雷雨後,雷神、雷鬼從空而降,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婦等故事,反映出人們對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託主持正義的願望。在這些故事中,唐沈既濟《雷民傳》所記雷公育子事更引人注目,該傳稱:“昔(雷州民)陳氏因雷雨晝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數月,卵破,有嬰兒出焉。自後日有雷扣擊戶庭,入其室中,就於兒所,似若孵哺者。歲餘,兒能食,乃不復至。遂以為己子。(陳)義即卵中兒也。”
元代成書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本《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將上述故事略加改造增益,寫成雷神陳文玉的故事。《搜神記》卷一曰:“舊記雲:陳太建(569~582)初,(雷州)民陳氏者,因獵獲一卵,圍及尺餘,攜歸家。忽一日,霹靂而開,生一子,有文在手,曰‘雷州’。後養成,名文玉,鄉俗呼為雷種。後為本州刺史,歿而有靈,鄉人廟祀之。陰雨則有電光吼聲自廟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廟號‘顯震’,德佑(1275)中,更名‘威化’”
據清《續文獻通考》卷七十九,“宋寧宗慶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為廣佑王。廟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寧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顯,至是封廣佑王。理宗淳佑十一年,再加普濟,恭帝德佑元年,加威德英靈”。
道教亦尊奉雷神,杜光庭刪定的《道門科範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已將風伯雨師、雷公電母作為乞求雨雪的啟請神靈,北宋後的雷法道士又以之為施行雷法的使役神。後者肇始於唐,杜光庭《神仙感遇傳》卷一《葉迂韶傳》載,一次雷雨中,雷公被樹枝所夾,不能脫身。後為葉遷韶所救出,雷公“愧謝之”,“以墨篆一卷與之曰:‘依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我兄弟五人,要聞雷聲,但喚雷大、雷二,即相應。然雷五性剛躁,無危急之事,不可喚之。‘自是行符致雨,鹹有殊效“。
北宋末興起的神霄、微諸派,以施行雷法為事。聲稱總管雷政之主神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師、雷公為其下屬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即假託普化天尊之口,向雷師皓翁講經說法,命對“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者,“即付五雷斬勘之司,先斬其神,後勘其形,……以至勘形震屍,使之崩裂”云云。
舊時各地多有雷神廟,清末黃斐然《集說詮真》雲:“今俗所塑之雷神,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鸇,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執槌,作欲擊狀。自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