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芝,又稱為白芝、千層蘑等,屬於擔子菌綱多孔菌科靈芝屬的一種真菌,原產於中國,早在中國明朝就有記載,出現在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雲芝作為一種著名的的木腐性藥材,藥用價值非常不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較好的開發前景。
近年來,野生雲芝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品質及產量均不同程度下滑,使雲芝市場出現供應不足的問題,導致藥農開始採用人工栽培及液體發酵培養獲取雲芝。因此,實現週期短、品質好、產量大的雲芝高產栽培技術越來越受到藥農的關注。
雲芝作為一種喜高溫的藥用型真菌,出芝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在6-8月。在人工栽培過程中,一般在南方地區2-3月份進行制種 , 3 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栽培 , 6-7月即可出芝;而北方地區,要晚1個月,一般3-4月份進行制種 , 4月下旬-5月下旬進行栽培 , 7月下旬左右出芝。為保證雲芝生長髮育,其生長髮育條件如下:
1、營養管理
雲芝作為一種木腐性的真菌,主要以碳源、氮源、無機鹽為養料,其中,碳源主要為單糖和雙糖等有機碳;氨基酸是雲芝能直接利用的氮源;無機鹽主要為鉀、鈉、鈣、鎂、磷、 鋅等微量元素,因此,生產上一般利用木屑、麩皮、玉米芯等進行配製培養料。
2、 溫度管理
雲芝是一種喜高溫的菌類 ,其菌絲適應能力較強,溫度在4-35℃之間均能生長,溫度在24-30℃之間最為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菌絲生長放緩;雲芝在出芝管理時,最適溫度為 24~28℃,溫度控制在24-26℃,可以有效控制芝體生長速度,使芝體質地緊密,提高品質及賣相;溫度長期控制在28-30℃的高溫,可以促進芝體的生長髮育,增加產量,提前採收期,但品質相應會有所降低。另外,出芝期間 , 溫差不易過大,否則,容易導致畸形菇 。
3、水分管理
雲芝的生長對水分需求較高,前期菌絲培育的培養基含水量在60%-70%,可以滿足菌絲的生長需求;在子實體生長髮育過程中,對環境中空氣溼度要求較高,空氣溼度應儘量保持在80%-90%之間。
若空氣溼度過低,會嚴重影響雲芝子實體的生長髮育,一般空氣溼度低於70%,子實體生長開始減緩,空氣溼度降低到60%以上時,子實體將停止生長髮育,漸漸枯死;另外,空氣溼度高於90%以後,會導致空氣含氧量降低,影響子實體呼吸作用,嚴重時,導致子實體窒息,出現大面積腐爛、死亡現象。因此,每天可根據棚內溼度,透過定期噴霧狀水以及通風來調節。
4、光照管理
雲芝菌絲的生長不需要光照,以黑暗環境中生長最為適宜,菌絲遇強光照射會影響菌絲的生長速度,過早生成子實體,降低產量。
其次,雲芝子實體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一般光照度保持在3000lx以上,且光照要均勻,可以滿足子實體的生長需求。 棚內光照增強 ,有利於芝蓋的快速形成,芝柄較短 ,且芝蓋內沉積的色素較多 ,使雲芝具有較好的品相;另外,雲芝向光生長,在子實體生長過程中,應保持光照均勻,不易頻繁移動芝袋的位置或調整光源。
1、培養基配製
①培養基配方:木屑佔比70-75%、麩皮(或玉米芯)24-29%、石膏1%左右,料水比例為 1:1.3左右 。
②拌料方法:先將木屑按比例攤鋪在場地上,然後將輔料麩皮(或玉米芯) 、石膏等按配方比例進行均勻混合,然後加入磷酸二氫鉀混合水,進行充分攪拌,加入適量石灰或石膏粉來調節培養基的PH,使PH值控制在6.5-7.5之間為宜。一般培養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間,培養基手握時,有水分擠出但無明顯滴落為準。
③裝袋滅菌:取規格為長30-35cm, 寬18-20cm , 厚 月0.05cm的高壓或低壓聚乙烯專用筒袋 , 扎住筒袋一頭,將培養料填入,輕輕壓實,使培養料鬆緊適度,無明顯的縫隙或外凸的地方,一般每袋裝培養料250-350g為宜。
另外,在生產中,常採用"常壓蒸汽包"進行滅菌,一般需要滅菌12-18小時,滅菌時,應遵循攻頭 、促尾 、保中間的處理原則 。
2、接種發菌
進行接種時,應優選生長旺盛 、無汙染的適期健壯菌種進行接種 。接種前一天,應對培養場地進行清掃,並用硫磺粉或敵百蟲放在刨花、麥秸等易燃物上進行燻蒸消毒,使培養場地滿足發菌的環境條件。
接種時,採用兩頭接種方式,一般20%-25%的接種量為宜,然後將接種的菌袋搬入培養場地內 ,保持平均溫度在25-28℃之間,避光下進行發菌管理,一般3-4周菌絲就能長滿袋。
1、整地起畦
雲芝的子實體需要在日光溫室中進行培養,以滿足其生長髮育的需求,日光棚根據場地大小進行搭建。在日光溫室中起畦,畦面一般寬80-100cm,畦深在20-25cm之間,畦與畦之間預留30-40cm的間距,壓實作為過道。然後對畦床進行消毒、殺蟲,均勻施撒一層石灰粉,或噴灑2%-3%的石灰水。
提前2-3天準備覆土,覆土存放時間不宜超過一週,應現備現用。覆土一般以疏鬆肥沃、顆粒細小、腐殖質豐富的溼潤砂質土壤為宜,並在覆土中加入2%-3%的生石灰,使土壤pH為弱鹼性 ,同時,用 0.5%多菌靈進行消毒、殺蟲,避免出現雜菌影響品質。
2、出芝管理
菌絲長滿袋後,將塑膠薄膜袋脫去,在菌袋其中一頭保留2-3cm的塑膠薄膜袋,垂直放入畦面上,菌袋排放時間周圍留3-5cm的空隙,然後用事先配製的覆土進行覆蓋,覆蓋厚度一般為2-3cm,覆至袋口0.5cm以下的位置,避免芝面被汙染,影響品質;然後在覆土上面蓋一層大顆粒沙子作為濾水層,進行均勻淋水,沖掉菌袋頭上沾的餘土,待1-2天后將貸口剪掉,並將畦床上菌袋間露菌料處用覆土再次覆蓋好。
覆土並整理後,根據覆土乾溼程度,每天進行1-2次噴水,使土壤溼軟且不粘手即可,空氣溼度保持在80%-90%之間,溫室溫度控制在 24~28℃,每天可進行1-2小時通風;另外,可定期用塑膠薄膜對畦面進行覆蓋,能起到增溫增溼的效果,可以加快菌絲向覆土層中生長髮育,一般15-20天后菌絲可扭結形成原基 。
【經驗總結】: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雲芝作為最有藥用價值的真菌之一,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和應用,但野生雲芝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極易被汙染而降低品質,導致產量遠遠達不到市場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們應積極推廣雲芝人工栽培技術獲取雲芝菌絲體,以確保雲芝種屬,又能不斷提高雲芝產量,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雲芝,又稱為白芝、千層蘑等,屬於擔子菌綱多孔菌科靈芝屬的一種真菌,原產於中國,早在中國明朝就有記載,出現在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雲芝作為一種著名的的木腐性藥材,藥用價值非常不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較好的開發前景。
近年來,野生雲芝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品質及產量均不同程度下滑,使雲芝市場出現供應不足的問題,導致藥農開始採用人工栽培及液體發酵培養獲取雲芝。因此,實現週期短、品質好、產量大的雲芝高產栽培技術越來越受到藥農的關注。
一、雲芝的生長髮育條件雲芝作為一種喜高溫的藥用型真菌,出芝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在6-8月。在人工栽培過程中,一般在南方地區2-3月份進行制種 , 3 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栽培 , 6-7月即可出芝;而北方地區,要晚1個月,一般3-4月份進行制種 , 4月下旬-5月下旬進行栽培 , 7月下旬左右出芝。為保證雲芝生長髮育,其生長髮育條件如下:
1、營養管理
雲芝作為一種木腐性的真菌,主要以碳源、氮源、無機鹽為養料,其中,碳源主要為單糖和雙糖等有機碳;氨基酸是雲芝能直接利用的氮源;無機鹽主要為鉀、鈉、鈣、鎂、磷、 鋅等微量元素,因此,生產上一般利用木屑、麩皮、玉米芯等進行配製培養料。
2、 溫度管理
雲芝是一種喜高溫的菌類 ,其菌絲適應能力較強,溫度在4-35℃之間均能生長,溫度在24-30℃之間最為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菌絲生長放緩;雲芝在出芝管理時,最適溫度為 24~28℃,溫度控制在24-26℃,可以有效控制芝體生長速度,使芝體質地緊密,提高品質及賣相;溫度長期控制在28-30℃的高溫,可以促進芝體的生長髮育,增加產量,提前採收期,但品質相應會有所降低。另外,出芝期間 , 溫差不易過大,否則,容易導致畸形菇 。
3、水分管理
雲芝的生長對水分需求較高,前期菌絲培育的培養基含水量在60%-70%,可以滿足菌絲的生長需求;在子實體生長髮育過程中,對環境中空氣溼度要求較高,空氣溼度應儘量保持在80%-90%之間。
若空氣溼度過低,會嚴重影響雲芝子實體的生長髮育,一般空氣溼度低於70%,子實體生長開始減緩,空氣溼度降低到60%以上時,子實體將停止生長髮育,漸漸枯死;另外,空氣溼度高於90%以後,會導致空氣含氧量降低,影響子實體呼吸作用,嚴重時,導致子實體窒息,出現大面積腐爛、死亡現象。因此,每天可根據棚內溼度,透過定期噴霧狀水以及通風來調節。
4、光照管理
雲芝菌絲的生長不需要光照,以黑暗環境中生長最為適宜,菌絲遇強光照射會影響菌絲的生長速度,過早生成子實體,降低產量。
其次,雲芝子實體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一般光照度保持在3000lx以上,且光照要均勻,可以滿足子實體的生長需求。 棚內光照增強 ,有利於芝蓋的快速形成,芝柄較短 ,且芝蓋內沉積的色素較多 ,使雲芝具有較好的品相;另外,雲芝向光生長,在子實體生長過程中,應保持光照均勻,不易頻繁移動芝袋的位置或調整光源。
二、培養優質菌種1、培養基配製
①培養基配方:木屑佔比70-75%、麩皮(或玉米芯)24-29%、石膏1%左右,料水比例為 1:1.3左右 。
②拌料方法:先將木屑按比例攤鋪在場地上,然後將輔料麩皮(或玉米芯) 、石膏等按配方比例進行均勻混合,然後加入磷酸二氫鉀混合水,進行充分攪拌,加入適量石灰或石膏粉來調節培養基的PH,使PH值控制在6.5-7.5之間為宜。一般培養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間,培養基手握時,有水分擠出但無明顯滴落為準。
③裝袋滅菌:取規格為長30-35cm, 寬18-20cm , 厚 月0.05cm的高壓或低壓聚乙烯專用筒袋 , 扎住筒袋一頭,將培養料填入,輕輕壓實,使培養料鬆緊適度,無明顯的縫隙或外凸的地方,一般每袋裝培養料250-350g為宜。
另外,在生產中,常採用"常壓蒸汽包"進行滅菌,一般需要滅菌12-18小時,滅菌時,應遵循攻頭 、促尾 、保中間的處理原則 。
2、接種發菌
進行接種時,應優選生長旺盛 、無汙染的適期健壯菌種進行接種 。接種前一天,應對培養場地進行清掃,並用硫磺粉或敵百蟲放在刨花、麥秸等易燃物上進行燻蒸消毒,使培養場地滿足發菌的環境條件。
接種時,採用兩頭接種方式,一般20%-25%的接種量為宜,然後將接種的菌袋搬入培養場地內 ,保持平均溫度在25-28℃之間,避光下進行發菌管理,一般3-4周菌絲就能長滿袋。
三、高產種植技術1、整地起畦
雲芝的子實體需要在日光溫室中進行培養,以滿足其生長髮育的需求,日光棚根據場地大小進行搭建。在日光溫室中起畦,畦面一般寬80-100cm,畦深在20-25cm之間,畦與畦之間預留30-40cm的間距,壓實作為過道。然後對畦床進行消毒、殺蟲,均勻施撒一層石灰粉,或噴灑2%-3%的石灰水。
提前2-3天準備覆土,覆土存放時間不宜超過一週,應現備現用。覆土一般以疏鬆肥沃、顆粒細小、腐殖質豐富的溼潤砂質土壤為宜,並在覆土中加入2%-3%的生石灰,使土壤pH為弱鹼性 ,同時,用 0.5%多菌靈進行消毒、殺蟲,避免出現雜菌影響品質。
2、出芝管理
菌絲長滿袋後,將塑膠薄膜袋脫去,在菌袋其中一頭保留2-3cm的塑膠薄膜袋,垂直放入畦面上,菌袋排放時間周圍留3-5cm的空隙,然後用事先配製的覆土進行覆蓋,覆蓋厚度一般為2-3cm,覆至袋口0.5cm以下的位置,避免芝面被汙染,影響品質;然後在覆土上面蓋一層大顆粒沙子作為濾水層,進行均勻淋水,沖掉菌袋頭上沾的餘土,待1-2天后將貸口剪掉,並將畦床上菌袋間露菌料處用覆土再次覆蓋好。
覆土並整理後,根據覆土乾溼程度,每天進行1-2次噴水,使土壤溼軟且不粘手即可,空氣溼度保持在80%-90%之間,溫室溫度控制在 24~28℃,每天可進行1-2小時通風;另外,可定期用塑膠薄膜對畦面進行覆蓋,能起到增溫增溼的效果,可以加快菌絲向覆土層中生長髮育,一般15-20天后菌絲可扭結形成原基 。
【經驗總結】: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雲芝作為最有藥用價值的真菌之一,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和應用,但野生雲芝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極易被汙染而降低品質,導致產量遠遠達不到市場的實際需求。因此,我們應積極推廣雲芝人工栽培技術獲取雲芝菌絲體,以確保雲芝種屬,又能不斷提高雲芝產量,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