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羅國希1
-
2 # 商業偵查眼
未來十年人類壽命可人為延長至百歲以上
未來十年最大的投資機會之一將是那些致力於延緩人類死亡的公司,根據美銀美林的分析,這個市場預計到2025年至少價值6000億美元。
像 Illumina 和 Alphabet以及諾華公司這樣的公司正處於前所未有地提高人類壽命的質量和長度的風口浪。
人類壽命在不斷延長
而基因科學、大資料和"健康死亡產品"(包括所謂的健康空間中的可穿戴技術和產品)方面的創新,將很快把人類壽命延長到100年以上。
到2020年,醫學知識將以每73天翻一番的速度增長,而2010年則是每3.5年翻一番。自2003年以來,基因組測序成本下降了99.999% 。這使得精準醫學的新領域進一步延長了人們的預期壽命,預示著一場技術革命的到來。
到2025年,人類基因組學預計將成為一個價值410億美元的產業,並將提供下一代基因編輯技術,為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革命性進展。
同時包括杜邦公司在內,這些公司將利用農業基因編輯來促進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
中國醫生正推動人類生殖邊界
中國的產科醫生張約翰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生產嬰兒的醫生。他出生於中國,在英國接受教育,是一家生育中心的創始人和醫療主任。
2009年,張醫生幫助一位49歲的病人成為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孕婦。不久,他幫助一位60歲的女性也做到了這一點。
2015年,張教授將一個基因異常的胚胎移植到了一名婦女的子宮裡,當時這個婦女已經走投無路了,這讓科學同行們大吃一驚。因為當時的異常胚胎似乎有錯誤的染色體數目,普遍被認為是不能存活的,並被其他生育醫生拋棄。就這樣那位婦女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嬰,促使世界各地的診所重新評估這項技術。
但真正讓張教授出名的是他的突破性實驗。他和一對約旦夫婦一起工作,他們的6個孩子:2個在嬰兒期,4個已經流產均死於雷氏綜合症,這是一種可以遺傳的神經系統疾病,於是他把一種其他人只敢在動物身上試驗的方法付諸實踐。
他提取了這名婦女的細胞核DNA,其中攜帶的生物物質負責諸如外表和其他主要特徵,但不會導致雷氏綜合病。然後,他將DNA插入一個健康的卵子,並與該婦女丈夫的精子受精。接著這個出生於2016年的男孩似乎沒有患上遺傳疾病。
可以說這是21世紀醫學的一個令人高興的奇蹟。張醫生的公司很快開始推廣這項技術。他們提出從老年婦女身上提取 DNA,並將其輸入年輕婦女捐贈的卵子,這樣幾乎任何年齡的婦女都可以生育她們的後代。
企查查顯示,華大基因是一家龐大的基因公司
中國已經允許使用該技術,以便在這個領域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他談到了自己對未來的展望,包括希望他的生物技術公司達爾文生命(Darwin Life)——臨床實踐的衍生產品——將把生育行業的突破帶到其他領域。
也許"優步式"的服務可以在每個月的適當時間為婦女提供生育工具。張計算得出,在人類能夠以超光速旅行之前,乘坐宇宙飛船的乘客將不得不在80多歲時保持生育能力,以完成旅行。
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國,編輯基因和轉移DNA的能力將像科技革命一樣迅速而引人注目地改變世界。
中國克隆了世界上第一隻基因編輯狗
中國科學家不久前宣佈了世界上第一隻基因編輯過的克隆小狗ー但是他們製造出了一隻凝血功能紊亂的小狗,這可能意味著它的過早死亡。
龍龍是一隻比格爾犬,由北京蘋果生物技術公司克隆而成。該公司對比格犬的基因組進行了編輯,使其能夠發展成動脈粥樣硬化,科學家可以推進研究人類疾病。
企查查顯示:這家神秘的基因公司取得重大突破
這隻特意製作的病犬成為了醫生的治療實驗品。雖然動物保護組織的人譴責了這項基因編輯實驗,並稱 研究是"不道德的"。但科學家堅持認為這隻狗標誌著科學家首次將體細胞克隆技術(克隆綿羊多利的方法)和基因編輯工具結合起來。
狗的900種基因疾病中有400種與人類的基因疾病非常相似。基因編輯的狗對製藥公司非常有用。
中國外科醫生髮明瞭大腦移植方法
用螺栓將頭部固定在身體的頸部,向身體發出一陣電流。 這是一個直接出自恐怖電影的場景,但它與中國外科醫生的移植人類頭部的計劃驚人地相似ーー都需要頸部的螺栓和電。
他透過一種叫做聚乙二醇的粘合劑將用來連線志願者的頭部和捐獻者的脊髓。 該計劃是誘導志願者昏迷一個月,同時血液和新的神經網路重建,身體不會排斥頭部——這是所有移植過程中固有的一種風險。
除了脊柱,頭部還必須與呼吸道、食道和血管重新連線。
去年12月,他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切斷了12只狗的脊髓。然後,他對7只狗的切口施以聚乙二醇,並進行電刺激。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治療組的狗恢復了一些運動功能,而對照組的狗則沒有。在早期的動物研究中,任醫生用脊柱融合技術對小鼠、大鼠以及狗進行了完整的頭部移植,所有這些動物都恢復了一些運動功能,雖然它們有些抽搐,不完全正常。
也就是說,還有其他方法可成功地重新接上脊髓,他相信在未來10到12年的某個時候這是有可能實現的。
長生之術目前只服務於私人資本
可惜的是以主權財富基金、私募基金髮起人和家族辦公室為首的大量私人資本,如今主導著生物技術等關鍵增長型行業以及不斷擴大的亞洲市場的資本形成。也就是說,這些技術並不對普通人開放。
在供應方面,隨著新技術對許多行業造成衝擊,風險資本家現在對處於成長階段的科技公司的股權保留時間更長了,從上世紀90年代成功上市之前的大約5年,延長到如今的近9年,透過向私人所有權已經達到規模的公司的戰略買家出售更多資產。
在私人市場,資訊不對稱仍然存在,而且通常基於你所認識的人的知識,仍然可以透過少數富人的資金管理人獲得有前途的投資機會,從而推動業績。
瑞士信貸投行表示:私人資本的增長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這種現象主要集中在生物科技領域,在這個領域,即便是估值很高的公司也寧願讓私人投資者進一步推動增長,而不是向公眾進行季度收益的解釋。
由於最初專注於生物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公司的成功,以及不斷增加的投資倍數和金額,希望進入生物科技公司的資本量激增,從而提高了可以私募的資金數額。 所以現在你看到的是10億美元的首輪私募融資,20億美元的首輪私募融資,40億美元的首輪私募融資。
另外值得觀測的現象,圍繞生物科技領域的明顯特徵是,阿里巴巴、軟銀和騰訊幾乎壟斷了亞洲的生物科技產業投資。幾乎所有中國、印度或東南亞的大型生物科技公司都將把其中一家作為優先基石投資者。他們擁有可供投資的鉅額資本、深厚的行業知識,而且願意投資於全新的、真正具有顛覆性的技術。
同時,智客發現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Temasek)也喜歡入股這項生物科技公司。包括華平、銀湖和凱雷集團,以及加拿大養老基金,也對投資生物科技類的私募股權的興趣越來越大。
回覆列表
生物科技是透過現代科技手段呵護人類減少疾病,健康長壽。資訊科技,為人類提供各自所需的有關知識和訊息,為商界提供通貨行程,爭取相對效豐厚利潤。簡單概括:為人類健康長壽,發財致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