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爾斯20

    小牛電動前傳:胡依林拉投資尋CEO,創立小牛

      大家看到了太多李一男與小牛電動的故事,很少有人清楚這個故事的前傳,此時不得不提到小牛電動的創始人胡依林,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從網管做到小牛電動創始人的經歷堪稱勵志。

      出生於安徽阜陽的胡依林,17歲帶著700元來到上海打工,曾刷過盤子、當過網管。他從小電腦自學成才,在九城和我友網工作過,之後在完全不會英文的情況下透過八輪面試入職微軟中國。離開微軟後,入職設計領域頂級的公司Frog Design。在27歲那年,他由於買不到適合自己的鞋而萌生做鞋的想法,之後便辭去頂級設計公司高薪工作,創立了品牌UTLAB。雖然UTLAB在Kickstarter(知名的海外創意眾籌平臺)創造了14萬美元的眾籌總額,但與投資人意見分歧後,最終放棄所有股份離開了這個行業。

      胡依林再次回到他熟悉的設計行業,與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創新設計公司。在一次騎摩托遊玩過程中,他看到路上很多人都騎著電動車,但那幾年電動車行業沒有太大的發展,所有車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而已。他忽然覺得可以為這個行業做些什麼,於是決定製作商業計劃書,尋求投資以及CEO。胡依林並沒有自己擔任CEO,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他毅然決定尋求更適合的人選。

      最終,胡依林遇見了明勢資本的黃明明,在其引薦下,結識了李一男,由其出任CEO,小牛電動正式宣告成立。

      對於胡依林,明勢資本黃明明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評價道,他的激情和對兩輪電動出行的信念感染了他和其他投資人,也吸引了一批頂尖人才加入小牛,包括劉傳凱、張鵬、何衛華、劉成棟等人,都是在小牛發展和上市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還有他對極致完美的產品體驗的追求奠定了小牛的口碑和品牌。是他賦予了小牛“讓城市出行更美好”的初心,並用他對產品“All in or nothing”這種近乎瘋狂的執著,把初心變成了整個團隊的信仰。

      釋出首款產品,京東眾籌創記錄

      在剛成立的初期,小牛電動發展還算順利,連續拿到了梅花天使創投和明勢資本的天使輪投資,以及紀源資本GGV、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A輪投資。

      2015年6月1日,在北京798藝術區D-Park,小牛電動舉辦了一場“力由心生”的釋出會,正式釋出首款產品——小牛智慧兩輪電動車N1。

      當月,小牛N1在京東眾籌上創下了7200萬的眾籌紀錄,目標只是500萬元,完成率卻達到1400%。並創造了京東眾籌史上的三項第一:眾籌金額7200萬元,史上最大;眾籌線上銷量1.6萬臺,史上最高;3小時40分打破眾籌紀錄,史上最快。

      一切都如此的完美,可是小牛的故事才開始。

      小牛陷入低谷 李彥出任COO

      2015年6月3日,李一男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新品釋出僅兩天,CEO入獄,整個團隊陷入了迷茫,誰也不知道接下去應該怎麼辦。就在小牛跌入低谷的時候,胡依林等高管和明勢資本黃明明等投資人共同組成了“小牛電動工作小組”。工作小組每天都會開會,去應對千頭萬緒的事情:產品細節、銷售渠道、供應商,甚至包括包裝箱、包裝紙等等。

      當然,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小牛亟需一個領導者,在黃明明和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的介紹下,李彥加入了小牛,由其全權負責小牛運營。李彥是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博士,曾在KKR私募股權基金任運營副Quattroporte,負責KKR投資的多個企業的運營管理工作。

      2016年1月,小牛電動正式對外宣佈李彥出任COO。在小牛內部,李彥負責公司管理、企業運營、投融資等工作;胡依林則專心負責產品設計與研發,在“設計大神”劉傳凱加入團隊後,小牛產品在設計方面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多次獲得德國紅點等國際上極具影響力的設計大獎。此時,李彥的管理才能與創始人胡依林的設計天賦開始發生化學反應,使得投資人與小牛團隊又看到了希望,這也是小牛重生的第一步。

      對於為何加入陷入困境的小牛電動,李彥表示,他更看重小牛正在做的事情,他認為一個改變和顛覆兩輪出行行業的機會已經到來,而小牛有希望成為洗牌後行業的領導者。

      對於李彥,他被團隊認為是一位睿智的企業掌舵者,同時也是團隊的連線者,起著粘合劑和鎮定劑的作用。有了領導者,小牛電動再次回到跑道上,這一次,小牛變得更加低調和務實。

      小牛大刀闊斧調整戰略:開拓線下渠道,啟動國際化戰略

      小牛電動在開始階段主要依靠線上渠道銷售,雖然使用者口碑很好,傳播也不錯,但是這個模式帶來的諸多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團隊發現線上產品銷量開始逐漸走向瓶頸。另一方面,當時小牛的線下服務是交由第三方完成的,服務質量不可控。小牛電動釋出N1後,各種質量、售後不完善等問題開始暴露,並引發使用者不滿。

      2016年6月,小牛電動正式成立線下渠道部,當年年底開設了20家授權體驗店。線下渠道的效果開始顯現,銷量和服務評分都有明顯提升。截至2018年6月30日,小牛已在全國共有205個城市合夥人,571家專營店。

      就在小牛國內市場如火如荼大步前行時,李彥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開拓海外市場,小牛電動的品牌會不會得到海外的認可。考慮到小牛電動一開始就定位為要幫助全球使用者提供更便捷環保的智慧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李彥決定開拓海外市場,並且要開拓歐洲這樣的主流市場。

      2016年初李彥開始搭建海外團隊,並親自奔赴歐洲國家,與每個國家的代理商洽談。2016年8月,小牛電動率先把N1S引入德國進行銷售,售價2699歐元(約合2萬元人民幣),主打“高階”市場。

      2017年上半年,小牛在歐洲市場的銷量逐漸爬升,之後進入了東南亞市場。截至2018年6月30日,小牛已經佈局了海外23個國家,共有18個分銷商。據統計,小牛電動目前在歐洲中端電動車市場有11.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李彥正式出任CEO,小牛順利上市

      2017年12月,李一男出獄之後小牛所有職務,只保留股份,並加盟梅花天使創投擔任合夥人,而李彥則正式出任小牛電動CEO。此時的小牛,已經擁有了成熟的管理團隊,並且分工明確,李彥主導公司發展戰略,胡依林把控產品研發,原寶馬設計大師劉傳凱坐鎮上海研發中心負責整個工業設計,供應鏈副Quattroporte何衛華和首席產品規劃師劉成棟在小牛常州工廠把控供應鏈和產品生產規劃。

      小牛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2018年6月12日,小牛在盧浮宮卡魯賽爾廳召開新品釋出會,推出M+、N-GT兩款新車,歐洲市場進一步拓展,海外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8月22日,小牛在上海舉行的“2018小牛電動秋季新品釋出會”上,釋出了輕量產品UM,這是一款針對新國標定製的新產品,也是國內頭部兩輪電動車企業中最早的一批國標車。兩場釋出會立刻讓低調了兩年的小牛再次回到大眾視野中,也讓沒有李一男的小牛再次成為明星企業。

      之後,首席財務官張鵬的加盟讓小牛電動赴美上市提上日程。10月19日,小牛電動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美股上市為小牛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發展空間,對小牛來說不僅僅有財務上的意義,更能提升其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小牛也距離實現為全球使用者提供更便捷環保的智慧城市出行工具,讓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的目標近了一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代子孫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