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施家小哥哥

    這個條件可就多了,如果以地球的生命形態為標準的話,從大到小孕育生命至少需要這麼幾個條件。

    1、孕育生命的恆星系必須誕生在一個恰當的星系中。

    例如銀河系這樣“溫柔”的星系。很多星系(尤其是橢圓星系)的恆星十分密集,星系中甚至還存在類星體。處於這樣一類暴力星系中的行星會受到大量來自其他恆星噴發的高能射線,並且很容易遭受來自其他超新星的毀滅。生命演化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即便每隔三五億年才來一次大洗牌也是不可能有生命能夠演化的。

    2、恆星系必須處於某一個星系中恰當的位置。

    我們是幸運的,地球是銀河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因為我們微小的太陽系誕生在銀河系中恰當的位置,如果離星系中心再進一點,我們都將不復存在。銀河系中心的恆星演化非常暴力,它們噴發的高能射線同樣可以毀滅生命。但如果距離銀心太遠,這裡的物質太少,無法形成足夠大的恆星與行星,我們同樣不能生存。

    3、恆星系的周圍必須沒有其它恆星。

    我們的太陽系與眾不同,它僅有一顆恆星。事實上絕大多數恆星都是成對出現的。在宇宙中,最危險的莫過於與其它恆星作伴。當其中的一顆恆星死亡成白矮星時,在距離足夠近的情況下,它會從另一顆恆星上偷取物質。當它偷取的物質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時,便會猛然爆炸成為超新星。如此一來,超新星末日般的光芒會把周圍將近100光年範圍內的所有生命全部毀滅。即便不是這樣,周圍100光年範圍內,只要有一顆單體的大質量恆星自動成為超新星,爆炸產生的力量也會將生命一同摧毀。

    4、生命需要一個恰當的恆星。

    我們的太陽系真的非常的幸運,首先它非常平和穩定,這非常適宜生命的演化。太陽的質量和大小恰到好處,質量太大的恆星,壽命均不會超過1億年,而從地球但是到生命誕生整整花了將近16億年的時間,從微生物到演化出智慧生命又耗費了30億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太陽是一個大質量恆星,在生命誕生之前,死亡的恆星便已經成為超新星,將周圍的一切一同摧毀。而如果恆星太小,散發的熱量不夠,無法為生命提供足夠的能量,因此也無法孕育生命。

    5、孕育生命的恆星系必須有恰當的行星家族。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20公里的隕石撞擊地球,它撞擊的速度高達每小時7.2萬公里,撞擊產生的能量超過了50億顆廣島原子彈。地球上70%的生命付之一炬。如果這樣的撞擊一再重演,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將不復存在。但是無論你相信與否,地球有一個巨型保鏢:木星。木星擁有著巨大的質量和引力,

    木星絕不僅僅是望遠鏡中的美麗星球,事實上它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由於木星的引力巨大無比,也因為它的位置恰到好處。所以能夠保護地球免受彗星和小行星的撞擊。這些天體在太陽的引力下可能撞上地球。當這些天體向地球襲來時,絕大多數都被木星擋出了太陽系。1994年蘇梅克-列維彗星朝著內太陽系衝了過來,但它根本過不了木星這一關。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們都目睹了這一幕,木星將彗星撕得粉碎,並把這21塊碎片拖入自己表面。彗星撞擊木星時產生了比地球還大的火球。如果這些碎片中的任何一塊撞向地球,地球將面目全非。如果沒有木星,地球遭受彗星撞擊的機率將提高1000倍以上。

    6、孕育生命的行星本身要有恰當的條件。

    就像地球一樣,它必須擁有恰當的質量與引力。只有具備了恰當的質量和引力,行星才能夠形成並束縛住大氣層,才能夠有足夠的地熱產生磁場,這些條件對生命的保護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大氣層,沒有磁場。地球上也就不會有生命存在。

    7、生命的形成需要至少一顆衛星。

    對地球來說,這顆衛星便是月球。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就不會孕育出生命。在早期的地球中,月球距離地球只有4萬多公里,因而對地球產生了強大的潮汐效應。正是月球產生的潮汐將海洋中的營養物質充分混合,潮汐同時將赤道溫暖的海水輸送到全球各地,形成穩定的氣候,生命才得以孕育。更重要的一點,月球讓地球自轉起到了剎車的作用。在地球誕生之初,自轉週期只有6個小時,比現在的木星還快4個小時。如果此時此刻的地球仍然以每天6小時的週期自轉,地球上的氣候會變得十分狂暴,想想木星上那時速300公里的狂風隨處可見。如果地球自轉是6個小時,如果沒有月球,地球上的生命即便誕生,也只能停留在微生物的程度,根本不可能演化到智慧生命。

    8、行星必須擁有恰當的軌道。

    這是一個及其關鍵的先決條件。幸運的是,地球有一個完美的軌道。木星保護著我們不受小行星的侵襲。我們離太陽足夠近,因而擁有了液態水。同時我們離太陽又足夠遠,以至於水不會蒸發消失。這樣的安排對生命來說恰到好處。

    而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氧是宇宙中第二豐富的元素。由氫和氧組成的水,在宇宙中自然是無處不在。可以確定的是,宇宙中的水資源儲量豐沛,宇宙中的水無不處在。但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400多顆新行星中,除地球之外還沒有一個行星擁有液態水。因此,地球是非常幸運的。

    9、恰當的水量。

    光有液態水還不行,還必須擁有恰當的水量。事實上,地球誕生之初並沒有水這種物質,地球上的水,其實都是天外來客。它們都來自於40億年前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地球獲得這些水分完全靠運氣,如果地球當時只獲得了現在一半的水量,那麼地表土壤裡的海綿狀組織會吸收這些水分,地球的地表會變得乾旱無比,根本不能孕育生命。但如果地球當時接受到了更多的水,水量是現在的兩倍,那麼地球上的海洋甚至會淹沒珠穆朗瑪峰。這樣的安排是否適合智慧生物生存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高階智慧生物必須在陸地上才能生存。

    當今世界之所以存在,全得益於40億年前撞向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它們為地球的生命帶來了恰到好處的水量。

    10、恐龍滅絕。

    1億6500萬年前,小行星帶上兩顆直徑為80公里的小行星發生了劇烈碰撞,碎成了數百萬塊碎片。其中一個直徑20公里的碎片,似乎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因為它正向著地球飛來。經過了1億年的長途旅行之後,它到達了命運的終點:地球。

    在這個時期,恐龍已經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有一類動物一直在等待時機,它們的發展長期受到了恐龍的制約,這就是哺乳動物。這場天體撞擊毀滅了恐龍,卻讓適應力更強的哺乳動物活了下來。最後全球出現了一萬多種哺乳動物。不過幾百萬年以後,一種最重要的哺乳動物會從樹上來到地面,從哺乳動物的行列中脫穎而出。他們用雙腿直立行走,進化出更大的大腦,最終統治了地球,就像當年的恐龍一樣。

    但與恐龍不同的事,人類徹底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建立了現代化的都市,摩天大樓,發明了可以飛離地球的火箭飛行器,以及可以毀滅地球的核武器。但如果不是1億6500萬年前,那可偶然相互碰撞的小行星,這一切根本不可能發生。只有恐龍滅絕,人類才可能出現。

    11、運氣

    上述是我例舉出的最重要的10個先決條件。要想孕育智慧生命需要很多先天條件以及後天條件有很多。為什麼這些條件偏偏都集中在了地球身上。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運氣。天文學界早有定論,行星的形成除了遵循物理與化學規律之外,更多的是靠運氣。地球恰恰擁有了絕好的運氣,才能夠成為生命的搖籃。數十億年前發生的一連串偶然事件,讓地球成為了生命的搖籃,也讓地球成為了智慧生命的搖籃。

    只有當一切條件都具備後,智慧生命才得以誕生。宇宙中沒有造物主,沒有上帝,這一切靠的都是運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動畫或者遊戲中的音樂脫離ACG圈仍舊配得上“神曲”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