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嘟嘟DUDU

    最早聽到華納要拍一個小丑的獨立電影時,我很是不以為然。

    有什麼意義呢,誰能比上《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的表演?口碑滑鐵盧的《自殺小隊》就很說明問題了——雖然它的失敗不全是一個角色的原因。儘管這麼想,隨著預告片的釋出和上映時間的接近,我對《小丑》的期待值越來越高。不僅是因為各大電影節對它的好評如潮,更因為主角是傑昆.菲尼克斯。

    《角鬥士》,《她》,《你從未在此》……或許正如他早逝的哥Greiz凡所說的那樣,傑昆才是他們家最有才華的一個。

    看過電影后,我發現根本沒有必要拿他去跟希斯萊傑對比:傑昆的小丑和《黑暗騎士》裡的小丑是完全不一樣的。

    put on a happy face

    不可捉摸、神經質……這些特質無疑被保留了下來,但和過去不同,觀眾能夠理解這個小丑,或者說,理解變成小丑前的那個活生生的人。他有一個真正的名字,他叫亞瑟.弗萊克。

    獨自照顧著母親的亞瑟有強烈的自殺傾向,他敏感脆弱、處境被動、毫無政治目的卻成了階級矛盾激化的導火索;他不像其他的小丑那樣野心勃勃、心懷龐大的邪惡計劃。

    幸虧傑昆參演了《小丑》,讓作為影迷的我,在2019年看到了一部劍走偏鋒、引人深思的漫改電影。

    首先讓我迅速地讚美一下《小丑》的攝影與配樂。

    幾乎所有釋出的海報都是電影裡的實際截圖,這足以說明一切了。不是宣傳方想偷懶,隨便一張劇照構圖都很美。燈光,色調,鏡頭的角度……兩個小時下來,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畫面非常之多。

    至於配樂,導演在訪談裡提到過,不像大多數的電影製作那樣,作曲家在拍攝完成後再進行配樂,為《小丑》配樂的作曲家Hildur Guðnadóttir在收到導演寄出去的劇本後就開始了創作。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導演會在片場公放她的曲子,營造合適的氛圍;不行的時候,傑昆會戴上耳塞。

    《小丑》的基調十分黑暗壓抑,絕不是讓人看了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美好”的那類電影。我好多年沒在觀影的過程中感到如此強烈的不適,上一次有這種感覺還是在看《發條橙》的時候。

    並不是因為電影太血腥或恐怖,而是太過真實。

    比如說,前半小時公交車上的那一幕,在現實中發生過無數次。

    亞瑟扮鬼臉逗笑了前座的孩子,但孩子的母親沒有對這個陌生人露出友善的微笑,反而回以充滿厭惡的防備眼神——是這個母親的錯嗎?她是那種罕見的惡毒女人嗎?

    不是的,在一個瘋狂墮落的城市裡,表達善意有難以支付的代價,她這樣的反應才是常態。

    “別煩我的孩子”,她充滿鄙夷的警告道。亞瑟想跟她解釋,可被自己的笑聲打斷了。

    儘管服用了七種不同藥物,亞瑟時不時仍會無法控制地大笑。

    之前我並不知道原來世界上存在這樣的笑聲,麻木而機械,同時又像被喉嚨深處的什麼東西嗆到了;彷彿一臺早已殘破不堪卻強行運作的破損機器,聽著十分瘮人。

    亞瑟明白這是一種異常的行為,他用力捂住自己的嘴,竭盡全力地讓笑聲停止。可惜他失敗了,於是他只能拿出隨身攜帶的小卡片,遞給那位母親,以此來解釋自己症狀並尋求理解與原諒——他甚至不奢求同情或是幫助。他用這樣可悲的方式來告訴旁人,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請不要害怕。”

    這一幕更讓我難過的是,在其他乘客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

    曾經在公共場合遇到類似亞瑟這樣舉止怪異的人,那時的我也覺得害怕,會低頭裝作什麼也沒看到,會希望到了下一站,這個怪人可以離開。

    可我從未想過,那個人或許正忍受著極大的痛苦。

    那樣反常的行為,並不是他/她所選擇的,只是他/她的疾病。

    “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我說話?我的腦海中……就剩下消極的想法。”

    “希望死掉的我比活著的我更值錢。”

    “那我這樣的人,以後要去哪裡開藥?”

    《13個理由》透過劇中角色之口告訴觀眾,如果任何一個人對作為校園暴力受害者的漢娜伸出哪怕一次援手,她就不會選擇自殺。

    某種程度上,《小丑》訴說的是同一個故事。如果亞瑟的同事沒有試圖用那支槍陷害他,如果政府沒有取消對救助組織的資助,如果亞瑟母親的男友沒有虐待他……亞瑟.弗萊克就不會變成掀起哥譚市暴亂的瘋狂小丑。

    講到這裡,我必須要得說,我完全不認同網路某些媒體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危險且具有誘導性”、“美化暴力”。

    是社會的黑暗與不公造就了小丑這樣的人嗎?

    當然。正因如此,我們應當要成為更好的人,組成更好的社會。

    電影只是藝術的表達,它既不能讓良善的民眾拿起刀槍去傷害無辜者,也無法阻止本身就有暴力傾向的惡徒踏上無法挽回的血腥之路。

    說完了亞瑟,講講亞瑟的母親潘妮吧。

    影片的前半部分,她的存在讓觀眾體會到了他作為好人的一面。

    亞瑟對母親可以說是溫柔得過分,為她準備晚飯,幫她洗澡,與她跳舞。他對總是吸引母親注意力的脫口秀主持人穆雷產生了仰慕之前,而對富豪托馬斯.韋恩則感到某種不快與嫉妒。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會發現這對母子的關係遠非表面上的那樣溫暖。

    亞瑟其實是潘妮年輕時收養的孩子,她與有婦之夫托馬斯的戀情也完全是她的臆想。潘妮男友的虐待讓亞瑟的腦部嚴重受創,他那無法控制的笑聲就是後遺症之一。

    回憶中,亞瑟的母親溫柔地呢喃道,我這孩子從來不哭,他永遠都這麼快樂。她是否明白呢,亞瑟的笑聲其實是他的眼淚。

    亞瑟最終也隨著她的死亡而永遠消失,小丑取而代之。

    與每次亞瑟爬上階梯那疲憊不堪的形象截然不同,小丑踏著瘋狂而優雅的舞步走下階梯,光線變得明亮豔麗,響起的音樂有一種讓人感到奇妙的解脫與釋然。

    dance!

    階梯底部的地獄才是他的歸屬,他終於不必像個正常人那樣,為孤獨與冷漠感到悲傷。

    “我不再吃藥了,我感覺很好。我懶得再繼續偽裝下去,那三個人被我殺掉,我一點都不覺得難過。”

    在這部黑暗的影片中,唯一完美的女性大概就是亞瑟的鄰居索菲了,她既漂亮又善良、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有個可愛的女兒。

    然而她帶給他的溫暖,只存在於他的腦海中。

    “你很殘酷。”小丑安靜地控訴道。

    “我怎麼殘酷了?”主持人問道。

    (順便一提,導演說他們沒能按順序拍攝,拍攝的第二、第三週他們拍的是小丑上脫口秀的部分,然後再倒回去拍亞瑟的戲份,導演都感嘆傑昆的演技簡直難以置信)

    亞瑟關於索菲和穆雷的幻想,不禁讓我產生了懷疑,影片結尾的那一幕有沒有發生在現實中?

    小丑被他的支持者崇拜著,在歡呼聲中緩緩站起,彷彿一位扭曲的救世主;他用嘴角的血液抹開一個經典的小丑之笑,在濃煙與暴亂中起舞——這一切說不定只是他在彌留之際產生的最後幻想,畢竟是亞瑟這輩子是那麼的渴求來自他人的好意。

    又或許,亞瑟從來沒有離開過精神病院,整部電影都只是他陷入瘋狂之後的幻覺呢?

    真相究竟如何,其實也不重要了,我們能夠確定的是,曾經的亞瑟已然消失,而這絕不會是最後一位“小丑”。

    最後吶喊一下,如果這部《小丑》算是DC電影的話,希望華納高層今後能夠允許更多有才華的導演和演員們去作出更多的大膽嘗試。畢竟Marvel和迪斯尼已經贏得了低齡化的市場,華納何不嘗試一下往成人化的黑暗風格發展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華為OPPP的無短板水桶機,5000價位誰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