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山湖老漁翁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

    那麼柏拉圖到底有哪些主要思想呢?總結一下,其實就三個核心思想。第一,柏拉圖致力於建立哲學這樣一個獨立的學科。因此提出了“理念論”、“學習即回憶”等觀點,人們現在所說的“哲學”其希臘文的意思就是“愛智慧”。雖然在柏拉圖之前也有很多哲學家研究過大大小小的哲學問題,但一般研究認為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用愛智慧來代指哲學,是從柏拉圖開始的。柏拉圖認為哲學是思考一系列廣泛問題的獨特方式,它與修辭學、詩歌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有著本質的區別。

    哲學用的是“以辯證求真理”,通俗的講就是理不辨不明。柏拉圖著作中的“對話體”正是“辨”這一方法的最佳體現。柏拉圖時代的哲學包羅永珍,大體上涵蓋了關於自然的哲學、社會的哲學、人的哲學等不同的領域,也就是說現在的自然科學、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等內容,幾乎都包含柏拉圖時代的哲學之中。而關於這些領域的真理都要透過“辨”來獲取。但“辨”有一個前提,就是真理必須客觀存在且不會改變。為此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什麼是理念論呢?你可以理解為在萬事萬物背後都有客觀存在的真理,也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理念,理念是神明們造出世間萬物的依據。

    造物主造出的萬事萬物雖然千姿百態,但都不能脫離這個理念,而且世界的萬物都在變化,能夠產生和滅亡。然而理念卻是不生不滅、亙古不變的。舉個例子,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能看到各種各樣不同品種、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花,雖然他們千差萬別,但人們都能認得出他們是花,而不是其他。為什麼?因為在不同的花背後都有一個不變的關於花的理念,神明們創造了完美的世界,也把理念埋在了萬事萬物之中。這些理念就是人們應該努力認識的所謂真理,認識真理也是哲學所要努力達成的目標。

    那麼人們是怎樣學習知識認識真理的?柏拉圖又提出了一個“學習即回憶”的觀點。柏拉圖認為人不同於別的動物,人在出生之時其實就已經具備了各種知識,真理就埋藏在人們心中,人生下來學習走路、學習說話、獲得身體的各種技能,其實都是喚醒自己先天已經具備的能力的過程。學習知識也是如此。以柏拉圖最為推崇的數學為例,柏拉圖認為數學是各種知識中最基礎的。他還曾在柏拉圖學園門口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不懂數學者不得入內”。柏拉圖認為數學上的那些定理,比如“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們華人常說的勾股定理,早就植根在人們心中,只是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最先把他回憶起來,並讓更多的人一起回憶起了這個知識。雖然柏拉圖的基本哲學觀點,比如理念論、學習即回憶等,我們現在看起來不免有些唯心主義,但在當時卻大膽獨特,可以解釋許多人類認識和真理方面的問題。是柏拉圖讓哲學從研究某些問題逐漸演變為一個獨立學科,並逐步確立了西方哲學的基本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

    柏拉圖的理想國思想

    那麼柏拉圖的第二個重要思想,是關於政治和社會方面的。柏拉圖生活時期的雅典城邦,雖然政治更迭不斷,但基本都是民主政體為主的。很多人認為民主政體是最優越的,可恰恰是民主政體下的公民大會判處了柏拉圖的老師,公認的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死刑。這件事讓柏拉圖感到憤怒,又讓他深深的思索,一個理想的人類社會,一個理想的國家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為此他畢生都在思考,還寫下了大量相關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理想國》。在柏拉圖看來,正義是一個理想人類社會的基礎。雖然民主政體下人人平等,但這並不一定能帶來正義的國家。不同型別的人根據其本性的不同,各司其職,這樣的國家才是一個理想的國家,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正義的社會。

    柏拉圖筆下的理想國分為三個等級,第三個等級是生產者,包括農民、手工業者等,他們是社會的最底層,第二等級是武士階層,他們戰時是軍人,平時是統治者的左膀右臂,靠武力保護國家的穩定。第一等級則是統治者,他們應該擁有最高的智慧,是哲學王,要依靠聰明的頭腦。柏拉圖認為這三個等級都是天生的,如果三個等級發生了變化,就可能造成社會和國家的混亂。除了理想國的三個等級模式外,其他的國家模式都會造成社會的混亂並不完美。比如說民主政體,透過選舉有可能讓擁有最高智慧的人管理國家,但也可能造成混亂,作出錯誤的決定。比如蘇格拉底之死,當時雅典城邦就依靠抓鬮選出了500人的陪審團,這500人的陪審團當中很可能就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人,這次審判其實就把本屬於第一等級的管理權錯誤地分配給了另外兩個不同等級的公民。

    所以柏拉圖看來,從民主國家到理想國還有一段路要走,理想國不僅僅是對三個等級進行嚴格區分,還要改變經濟模式。在理想國裡應取消私有財產,實行共產,只有這樣才能消除腐敗和內部矛盾的滋生,這也是最早共產主義社會的雛形。雖然理想國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不過柏拉圖在他晚年的著作中曾描寫了一個虛構的大西洲,也被稱為“亞特蘭蒂斯”,他虛構出的一個擁有完美政體的理想國,不過最終卻因災難而沉沒海底。在柏拉圖之後的2000多年的時間裡,關於理想國和大西洲的話題熱度一直不減,不僅理想國成為了政治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熱點,就連大西洲也成為探險家們一直尋找的世外桃源,並被寫入了許多科幻小說。比如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就寫到:“潛艇在大西洋底找到了沉沒的大西洲”。其實柏拉圖不僅關心國家和社會,他同時也關心作為一個人應該要怎麼去生活。

    柏拉圖的完美生活與愛情的思想

    因此柏拉圖就提出了重要的第三個思想,什麼才是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愛情?很多人都認為完美的生活就是自己覺得幸福,很滿足的生活。其中健康、財富、美貌等等都被看作是完美生活的要素。但在柏拉圖看來,在這些要素之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要素,那就是“美德”。對於個人來說,健康也好,財富也好,他們並不足以使人擁有幸福,還必須依靠美德,把它們用在正道上。所以健康和財富都是雙刃劍,能夠擁有幸福,過上完美的生活,就看我們生活中怎麼運用他們。柏拉圖的這一觀點,也成為現代倫理學解釋幸福的基礎理論。在我們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生活也越來越富有,但整體的幸福感卻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那就是人們忽略了對自身美德的追求與堅持。

    在柏拉圖看來,美德是上天所賦予的,不會改變。上天賦予人的美德,也需要人們後天不斷的自我探求,認識到自己擁有這些美德,並學習怎麼把這些美德運用到生活當中,始終不拋棄上天的恩惠,堅守美德才是完美的生活,才能獲得最終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比如蘇格拉底在被判處死刑後本有機會逃跑,但蘇格拉底認為逃跑是有違德行的事,和美德相悖,所以他依舊選擇了赴死。柏拉圖認為自己老師的選擇就是堅守美德最好的例證,也是完美生活的榜樣。

    那完美的愛情又是什麼樣呢?一提到柏拉圖式的愛情,很多人就理解為男女之間的精神戀愛,真的是這樣嗎?柏拉圖式的愛情確實指的是精神戀愛,但你要以為它是指男女之間的愛情,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柏拉圖原意指的是同性師生之間的感情。比如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他們之間這種超越了年齡與師生關係的精神聯絡,就是柏拉圖式的愛情,但他和人們現在所說的同性戀並不是一回事兒。因為柏拉圖式的愛情更多是指同性之間精神上的交流,重點指的是年長的男性向年輕的男性傳授知識,沒有多少肉體上的關係。其實在古希臘,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同性相戀,都並不為世俗所排斥,比如許多一起出生入死的勇士都是同性戀人,他們結成同性伴侶,互相激勵,奮勇殺敵。不過柏拉圖在這裡更強調精神交流,精神戀愛才是最為完美的愛情。因此,什麼才是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愛情?就是堅守美德,進行精神戀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拉迪波力壓火箭卡佩拉獲得進步最快球員獎項,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