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本昌談歷史
-
2 # 雍州致堯
古代應該是黃酒,或者米酒,因為“陸游《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和“王翰《涼州詞二首 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以及“杜甫詩《客至》盤饗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李白《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等。
醅字新華字典解釋為:沒有過濾的酒。
這裡面提到的醅就是黃酒和米酒才有的。過濾直接飲用。
而白酒以前叫燒酒,做白酒的店鋪以前叫燒鍋,燒坊。是蒸餾技術下的酒。而蒸餾技術盛行比較晚。
而且蒸餾酒的發酵液,所謂的這個酒不能過濾直接喝。不好喝的。度數也不高。畢竟是高粱大豆,大麥或者小麥等蒸熟粉碎拌酒麴發酵的。
至於劍南春等說的唐代的窖泥,以及歷史記載陝西鳳翔縣(筆者老家)在唐代宰相裴行儉送波斯王子回國返程的時候,在鳳翔柳林鎮(現四大名酒西鳳酒的西鳳酒廠所在地,古時候燒坊很多,旁邊有條河,建國後公私合營以來才正式建設西鳳酒廠)亭子頭髮現蜂蝶墜地而臥,詢問得知附近發現一罈陳年老酒,醇香無比。寫下詩句:送客亭子頭,蜂蝶醉不舞;三羊開國泰,美哉柳林酒。
可以看到當年主要是喝黃酒與米酒,低度米酒就是今天我們陝西叫醪糟,也叫酒醅,現在西安還有牌子叫皇瑰稠酒,倒出來就是加了桂花的白色的米酒,南方叫米酒。黃酒是更加複雜的釀製後,就已經變黃,不是醪糟即米酒那種清澈比較透明微微帶白色的樣子。
所謂李白的斗酒詩百篇,會須一飲三百杯,要是白酒估計早喝醉了。還寫什麼詩歌。
同時代的杜甫就喝米酒,至於李白琥珀光的酒應該不是白酒,白酒裝在玉碗不是黃色的,琥珀是黃色的,黃色的古代有瑪瑙但不是玉。古代的玉以白色和田玉羊脂玉,低等的漢白玉,甚至於青玉為主。有沒有黃玉我不知道。
所以,我認為,很大程度上,那時候喝的都是黃酒米酒。或許有白酒,但是豪飲白酒的話估計一般人受不了也喝不了那麼多。當然李白可能是特例,首先可能酒量大,再者李白就是喝酒太多身體喝壞了,後來去世的時候年紀不大。
-
3 # 北方人的北
這要從中國酒的發展史來說,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米酒的發展史”。中國古代的酒是釀造工藝,而並非現在蒸餾法,相對來說酒精度度數是很低的,到底有多低呢?
在各類古詩詞中可以經常看到“濁酒”二字,一指的是酒體渾濁,二指的是酒體顏色“淡黃”色。
古代釀造酒的原料多為穀物,米類,釀造法造酒有一個極其關鍵的條件——溫度,溫度絕對不能超過20度的,超過20度的溫度發酵菌就會死亡,酒就會變質,所以想要釀造出口感上品的酒,溫度絕對不能過高,這樣釀造出酒的度數也通常在10-17度左右。在各地發酵菌群的不同,發酵時間長短的不同,氣候溫度不同等條件下導致酒的度數有較大差異。
古代自有“千杯不醉”的說法,這麼看來酒的度數在10度-17度的可能性也是極大的,所以古代的酒基本上與現代的普通啤酒差不多。
按“壇”喝酒的說法也就說的通了,如果是現在的白酒動不動就要30度起,這種度數的酒喝幾壇可是要人命的。
-
4 # 酒風子
目前考古可溯的中國白酒(固態蒸餾酒)是元朝,元朝之前就是釀造酒,釀造酒就像現在的黃酒或米酒,發酵後壓榨取酒,酒液渾濁,所以才有一杯濁酒喜相逢的詩句,不經蒸餾取酒的酒體度數在6-12度之間,豪飲也不是不可能,以福建紅曲黃酒為例,一般人3-5斤不在話下,我親自喝過5斤沒醉意。特別是吃飯喝,用餐時長超過2小時的話,普通人也幾乎沒問題,但很多古人的酒量也是被文學作品刻意誇大了,實際上釀造酒分解得更慢,胃撐不下那麼大的量。
-
5 # 詩云歷史
古人喝的最早的酒,是一種天然果酒,也就是笑傲江湖裡面說過的猴兒酒。
猴兒酒並非金庸先生杜撰出來的。根據考古學家考證,這種酒叫做猿酒,是山果成熟的時候,猿猴們採集果子,將吃剩的果皮果核扔在山間的巖洞石縫裡面,果皮上的天然酵母就會把果實中的糖分發酵,產生酒精,從而形成酒漿。這就是天然形成的果子酒。
野果可釀酒
比如《清稗類鈔》中,就有記載,平樂等府山中,猿猴極多,善採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曰猿猴酒。
所以,人類有意識的釀酒,是從野果自然發酵得到的啟示,人類最早飲用的酒,就是一種果酒。
果酒
而人類進入農耕時代,隨著穀物產量的增加,慢慢發現了,嚼過的穀物會發酵產生酒。比如,明朝有個人叫做陳繼儒,他在《偃曝餘談》中記載,琉球造酒,以水漬米,越宿,令婦人口咀手搓,取汁為之,名曰米奇。意思就是說,琉球造酒,把米用水泡軟,放置一夜,讓婦女用嘴嚼過然後手搓,取其汁液。
感覺這個和某臺酒用少女的腳踩酒麴有異曲同工之妙啊,真是了不起的發明。據說有兩千多種微量元素呢,元素週期表都放不下啦。
穿絲襪踩酒麴,我感覺還是光腳好,那襪子洗了沒?
關於穀物釀酒,還有一個傳說,就是古代有個叫做杜康的人,偶然發現用桑葉把煮熟的飯包起來,放在樹洞裡,然後杜康去幹活兒了,忘記了。過了段時間,等杜康想起來,去拿出這坨米飯,發現已經有了酒氣,就此發明了釀酒。
用穀物釀酒的方法,產生的酒,稱之為釀製酒。但是,這種酒的酒精是由於微生物發酵產生,所以產生的酒度數有限,最多20度。此外,一不留神,發酵過度,酒精就成了乙酸,酒就發酸,成了醋了。
所以你看水滸傳裡面描寫的好漢喝酒,有時候就會遇到發酸的酒,好漢就不耐煩,這是劣酒,給我拿好酒來!
故而,古代人所說的千杯不醉,就是指這種,穀物釀製的低度酒了。這種酒,大多數度數是5度左右,跟今天的啤酒差不多。遇到能喝啤酒的,幾個人就能喝百多瓶,千杯不醉非難事!
而我們今天喝的白酒,那是採用發酵過的酒糟和低度數酒漿,採用蒸餾工藝,得到的高度數酒,又叫燒酒。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卷25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這是說,從元朝開始才有高度數白酒。
但是,水滸中的武松景陽岡打虎,三碗不過崗的那酒,應該是白酒無疑。否則尋常米酒怎有如此威力?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龍縣發現了金代的蒸餾酒器。金代和宋朝大致處於同一時期,所以說,宋代應該已經有燒酒了。
金代蒸餾酒器
在唐詩中,白居易曾經有記載,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這裡的燒酒,應該是把酒加熱燒開飲用的意思,而不是蒸餾白酒。因為考古一直沒發現唐朝蒸餾酒的歷史文物。
而最新的南昌海昏侯墓考古,發現了一件蒸餾酒器,長這個樣子。
如此,據說可以把中國蒸餾酒歷史一下子提到2000年曆史。但是,相信古代這玩意只是供給王公貴族的,平民百姓無緣享受。
就寫到這兒吧。
-
6 # 福天誠酒業
白酒是從清朝開始的,清朝之前幾千年,古代人喝的都是黃酒,別人打虎武松喝十八碗,斗酒詩百篇李白等等,這些古人喝的都是10多度黃酒,所以說古代人號稱千杯不醉。
-
7 # 永O_O恆46496431
最早的酒是用穀物或水果發酵而成的,因為有發酵的雜質所以稱為濁酒,這種酒的度數大概為8、9度,最高不超過15度,後 來宋元時期,酒開始經過二次高溫蒸餾,這種酒度數較高,與今天的酒度數差不多。
-
8 # 飛飛複復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古人千杯不醉,那就要好好了解一下中國的酒歷史了!
首先來說說中國酒的來歷,就是酒祖杜康,杜康放羊時,把吃不完的剩飯藏在樹洞裡了,主要是怕糟蹋糧食,結果就給忘了,剩飯在樹洞裡被雨水浸泡了,天長日久就發酵了,杜康放羊再次經過,在那棵樹下休息,就聞到味道了!然後中國最早的酒就出現了,就是釀造酒。度數低,也就和啤酒米酒一樣,就是雜質多,容易上頭。曹操在詩中寫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三國張飛經常說“把酒篩滿”,這個“篩”就是把糧食過濾掉。宋朝《水滸傳》中,野豬林篇,魯智深說“昨夜多灌了幾碗黃湯,所以來晚了,險些誤了賢弟性命”。
時間來到元朝初期,中國就出現了蒸餾酒了!雜質少了,酒體透明瞭,就是度數高了!所以以後文獻啊,小說啊就很少出現“大碗喝酒”“十八大碗還能過崗”了! 所以中國酒的分水嶺是元初,從釀造酒轉變成蒸餾酒,當然了,為了追求懷舊情結,現在也有女兒紅,花雕酒等等。
還有一個小常識,就是日本清酒的來歷,日本把中國釀造酒全套照搬到日本,他們的米酒和中國一樣,也是黃湯,因為日本老闆拖欠工資,工人為了報復他,往米酒缸裡倒了很多爐灰渣子,因為碳有吸附雜質的能力,就這樣機緣巧合,日本鬼子的“清酒”就出現了!
-
9 # 愛生活的可樂E
古代人,喝的酒度數高嘛?古代人喝酒一喝就是幾大碗,我覺得古代的酒肯定都是純糧食酒,一般的度數都不會太高,而且古代人都特別能喝酒,所以造成古代那麼多人號稱千杯不醉。
-
10 # 坤沙穎
古代的酒度數不高,大多在8-9度。千杯不醉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形容特別能喝,就算度數再低,也沒有人會真正的去喝千杯。
-
11 # 千萬次的看
據說古代酒的度數很低就和啤酒差不多,自從出現了蒸餾酒之後酒的度數才提高了,所以古代那些千杯不醉的人喝酒的度數不高
-
12 # 卿說江湖
古人喝的酒的度數是不高的,不然像現在的白酒,58度,那喝千杯不得醉死。古人喝的酒都是用糧食釀的,而且以前的提純技術不是很好,很多酒就跟現在米酒的度數差不多,現在米酒你肯定可以喝很多杯。
-
13 # 種地一農夫小路
古人喝酒才用盅,度數太低千杯行,
現在度數比早高,人要飲酒杯盅瞧,
有時高興相杯小,變成飯碗把酒嘮,
為了高興人才醉,還有愁事酒當寶,
要是有人招上癮,慢慢走向變陰魂
-
14 # 純鈞RHGL
古人喝的酒,通常度數不高。真正千杯不醉的也沒幾個。但是,那些千杯不醉的奇人也是存在的。畢竟特異人士還是有的。
古代並非沒有高度酒。目前考古學認為,蒸餾酒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當時的蒸餾酒也只有20度左右,真正的高度蒸餾酒還是出現於宋元時期,但也不普遍。因此,可以說至少在元以前,古人喝的酒都是低度酒,這是沒問題的。
但是,低度酒能喝那麼多也屬於很異常了,千杯不醉的人是真實存在的。首先我們說,“斗酒”算不算能喝?其實應該算。
比如唐代,說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按照唐中後期的量制,當時的一斗相當於今天的6000毫升,像李白所喝的梨花春、秋露白那種老酒,度數基本是在15度左右,相當於能喝8瓶高度葡萄酒,這個酒量還是不錯的。
可是,說“海量”,李白還遠遠不夠格。
真正的“千百不醉”者,是在正史亦有記載的“酒狀元”曾棨(qǐ)。曾棨是明代永樂年間的人,確確實實是個狀元。而且當時喝的酒,已經是50度左右的白酒了。
當時有一外國使節臣前來朝貢,以酒挑戰朝中大臣無人能敵,曾棨毛遂自薦,永樂帝朱棣問他:”卿量幾何?“曾棨答:”無論量“,於是讓曾棨出面。曾棨與外華人連喝三天,大勝而歸,朱棣大喜:“且不以才學,只這酒量,亦堪作我朝狀元。”
有一個好事的英國公叫張輔,想試試曾棨究竟能喝多少,於是請他喝酒,以僕人作陪。在量了曾棨的肚子後,張輔做了一個酒桶,曾棨喝多少酒,張輔就命人往酒桶中倒入多少。喝了一天一夜,酒桶連續三次溢位,曾棨還能繼續喝,張輔驚呼:“子棨真海量也。”
按照今天來算,曾棨的酒量至少是一次效能喝35斤以上的50度白酒。這個酒量,完全有資格稱為“千杯不醉”。
我當年去內蒙畫畫,在滿洲里,跟當地一戶蒙古人關係不錯,他們酒量恐怕不輸曾棨。你看沒看過電視劇《狼毒花》?《狼毒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狼毒花”的原型,“酒神”袁長髮,酒量比電視劇裡只高不低。作者權延赤也多次回到內蒙,當地有一個外人看來算是恐怖的接風酒的習俗,這是真實存在的。
是怎麼樣的?一張小方桌,兩排酒杯擺一個X型,對角線,給你接風,你什麼都別說,先把這兩條線的酒全都喝掉。杯子是小一點的口杯,直徑大約在4cm左右,一杯大約是3兩左右的奶酒。幸好不是杯子緊挨著杯子,一桌少則是13杯,多則25杯。權延赤就受過這待遇,你想,就算13杯,那就是3斤多白酒。那個酒我記得是42度,不高但也不低,一般人喝不了這麼多。
我認識的那戶蒙古人,是把酒裝在紅色的塑膠桶裡,吃飯的時候老頭和兒子女婿拿缸子舀著喝,一頓飯,三個男人喝掉不到20斤的白酒,而且喝完之後還能騎機車。他們家的小女孩,還上小學呢,就能喝7瓶啤酒,哈啤。
我告訴你,我當時眼珠子差點瞪出來。到現在我想起那個場面來我腦袋都暈。
所以你也別說千百不醉是假的。我相信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總是有特別能喝酒的奇人異士的。比如許世友將軍,著名的海量,“只有喝多過,從沒喝醉過”。濟南戰役之前跟王建安用洗臉盆喝白酒,還有一次是把副司令劉昌毅喝得醉臥南湖賓館三天,他的酒量絕對能喝三五斤高度白酒沒事,穿越回古代換成低度酒,小不大點的酒盅,千百不醉保證是沒問題的。
回覆列表
中國釀酒的歷史很悠遠,商朝前就早發明釀酒了,當時釀酒的原料主要用穀類和果類,釀造工藝比較落後,釀出的酒度數不高,一般下15度以下,後來隨著釀酒工藝的不斷提高,宋代以後發明了釀酒的二次蒸餾法,才提高了酒的度數,但也釀不出現在的高度酒。
所以古人喝酒了動不動就是幾大碗不醉,其實是當時酒度數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