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唐朝教坊的起源
教坊雖是唐朝時期的產物,可最早對教坊的記錄則在三國曹魏時期便已出現。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曾有記載:“又有教坊講肆,才土布列。 新詩變聲,曲調殊別。”
但三國時期戰亂頻發,政權不統一,直到隋朝政權大一統,故其起源也可追溯到隋朝。隋煬帝執政時期,生活奢靡,為政者歌舞昇平,為滿足音樂的發展,便建立坊,將天下優秀樂工聚在一處。
《隋書·音樂志》中記載:“自漢至至梁、陳樂工,其大數不相逾越,及周並齊、隋並陳,各得其樂工,多為編戶。至六年,帝乃大括魏、齊、周、陳樂人子弟,悉配太常,並於關中為坊置之, 其數益多前代。”
隋朝坊的設立,既滿足了上層貴族對音樂的追求,又促使了音樂的發展。唐代又政權統一,社會穩定,經濟文化繁榮,國風開放,不斷吸收周邊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為基礎,終於爆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誌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高峰。
隋朝坊的設立雖不是唐朝教坊的直接源頭,卻間接的給予唐朝統治者靈感,再加上當時唐朝重視科舉制度,導致文人才子層出不窮,也直接推動了唐朝教坊的出現和發展。
(1)唐朝建國之初教坊的發展
唐朝初建,國家尚處在內憂外患之際,無暇顧及音樂發展,所以此段時期的唐朝樂府制度,主要沿襲隋朝。直至唐武德九年,高祖李淵才開始命孝孫修訂雅樂,為振興禮樂,他在蓬萊宮內專設內教坊。因此教坊的初次設立是在唐朝武德後期,當時教坊被稱為“內教坊”,主管雅樂。
《舊唐書》對唐朝初年的內教坊記載說:“武德以來,置於禁內,以按習雅樂,以中官人充使。則天改為雲韶府,神龍復為教坊。”
武則天執政時期,曾將其改名為雲韶府,後來又改回教坊。雖然內教坊經過多次改名,但終歸只是宮人研習傳授音樂的場所。這段時期,社會趨向穩定,因此教坊也逐漸開始完善。
(2)唐朝中期教坊的發展
唐朝教坊真正得以發展,是在唐朝中期,尤其是唐玄宗執政的時期。此段時期的唐朝,社會安定,國家繁榮昌盛,這也是,教坊成長髮展最好的時期。
且唐玄宗酷愛音樂,他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聞名天下,為世人所稱道。唐玄宗在音樂上的天賦和熱愛,更是推動了唐朝教坊的發展。
《大唐新語》中記載:“開元中天下無事,玄宗聽政之後,從禽自娛,又遇蓬萊內側,立教坊,以習優曼衍之戲。”
因此很多人戲謔說,唐玄宗立教坊主要是滿足自己欣賞音樂的私慾。
唐玄宗時期教坊的發展,還得益於當時國力的鼎盛,此時的唐朝與周邊各國關係融洽,在商貿往來的同時,各個國家互相進行文化的交流。
《新唐書》曾有記載唐朝音樂盛況:“周、隋與北齊、陳接壤,故歌舞雜有四方之樂。至唐,東夷樂有高麗、百濟, 北狄有鮮卑、吐谷渾、部落稽,南蠻有扶南、天竺、南詔、驃國,西戎有高昌、龜 茲、疏勒、康國、安國,凡十四國之樂,而八國之伎,列於十部樂。”
為使各種藝術形式獨立共存,唐玄宗下令建立各種教坊,所以此段時期教坊頗多,有沿襲舊制主管雅樂的內教坊,也有主管俗樂的左右教坊。
《教坊記》載 :“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蓋相因習。”
由此可見,左右教坊和內教坊相比,分工明確、各具特長。左教坊擅長排舞,右教坊擅長歌唱,逐漸趨於合理化、專業化。各地音樂匯聚一堂,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音樂的大融合,在唐玄宗的改革下,雅樂與俗樂也被分開管理。
(3)唐朝末期教坊的發展
唐朝教坊的正向發展終止於天保末年,此後唐朝國力衰退,戰亂不斷,教坊的發展備受阻礙。尤其安史之亂的爆發,直接扼殺了唐朝的發展,嚴重摧毀了唐朝音樂文化的繁榮。安祿山攻陷西京後,擄獲兵甲文庫,其中不乏名貴樂器和樂曲殘篇。
安史之亂不僅對樂器樂譜造成破壞,還致使以音樂為生的藝人無以為生,四處漂泊不定。雖然後來唐肅宗收復失地,樂工重歸京師,但此時數量已大為減少。
《安祿山事蹟》也有記載:“祿山以車輦樂器及歌舞衣服,迫脅樂工,牽制犀象,驅掠舞馬,遣入洛陽,復散於北, 向時之勝掃地矣。肅宗克復, 方散求於人間,復歸於京師, 十得二三。”
眾所周知,音樂是在傳承中發展的,這些樂工的流失,無疑是音樂寶庫的失竊,沒有他們,唐朝音樂無以繼續發展。戰亂帶給百姓的還有心理上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音樂成為了一種廢棄品,教坊也逐漸衰退。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歷代帝王也不忍教坊在自己手中沒落,便想盡辦法發展教坊包括補充樂工、樂伎,可縱使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讓教坊回到唐玄宗前期的繁榮鼎盛時期。此段時間仗內教坊與左右教坊規模逐漸變小,最終合併為一處。
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對教坊造成影響,還造成了樂工的減少,這也是唐朝自鼎盛逐漸走向衰落的標誌。國家都衰落了,還談何音樂的發展?所以後來的唐順宗,便對樂工進行過遣散。
《舊唐書·順宗本紀》曾有記載:“三月庚午,出掖庭教坊女樂六百人於九仙門,召其親族歸之。”
到了唐憲宗時期,樂工地位越發下降。唐文宗時期,教坊更是沒落到了極點。“教坊樂官、翰林待詔、伎術官並總監諸色職事中,冗員者共一千二百七十人,並宜停廢。”
唐文宗為感嘆民生凋敝,他倡導勤儉節約,為開源節流,被迫停教坊樂。教坊由盛唐時期的數萬人,銳減到唐玄宗之後的數百人。自此,教坊名存實亡。
衰退原因:
回顧封建時期的歷朝歷代,都歷經了由盛到衰的過程,教坊也是如此。唐代初建,國家政權統一,社會趨向安定,統治者也採取開放的民風政策。再加上又與周邊國家,包括亞歐國家友好往來,吸收各國文化藝術,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交流和發展。
其中這也包括音樂,還誕生了李龜年等一批音樂家。當然,也離不開唐朝統治者對音樂的熱愛和重視。那綜合在這些情況之下,掌教習音樂的教坊,便隨之誕生。
歷史意義
唐代教坊的發展為音樂提供了舞臺,誕生了李龜年等一批音樂家,提高了百姓對音樂的鑑賞能力,豐富了百姓的內心世界。同時教坊從鼎盛到衰退的過程,也見證了國家由盛而衰,側面也反映出戰亂對百姓生活造成的破壞。
教坊不僅是音樂機構的代表,還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它的興衰,也從側面見證了唐朝的興衰。
01 唐朝教坊的起源
教坊雖是唐朝時期的產物,可最早對教坊的記錄則在三國曹魏時期便已出現。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曾有記載:“又有教坊講肆,才土布列。 新詩變聲,曲調殊別。”
但三國時期戰亂頻發,政權不統一,直到隋朝政權大一統,故其起源也可追溯到隋朝。隋煬帝執政時期,生活奢靡,為政者歌舞昇平,為滿足音樂的發展,便建立坊,將天下優秀樂工聚在一處。
《隋書·音樂志》中記載:“自漢至至梁、陳樂工,其大數不相逾越,及周並齊、隋並陳,各得其樂工,多為編戶。至六年,帝乃大括魏、齊、周、陳樂人子弟,悉配太常,並於關中為坊置之, 其數益多前代。”
隋朝坊的設立,既滿足了上層貴族對音樂的追求,又促使了音樂的發展。唐代又政權統一,社會穩定,經濟文化繁榮,國風開放,不斷吸收周邊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為基礎,終於爆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誌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高峰。
隋朝坊的設立雖不是唐朝教坊的直接源頭,卻間接的給予唐朝統治者靈感,再加上當時唐朝重視科舉制度,導致文人才子層出不窮,也直接推動了唐朝教坊的出現和發展。
02 唐朝教坊的發展(1)唐朝建國之初教坊的發展
唐朝初建,國家尚處在內憂外患之際,無暇顧及音樂發展,所以此段時期的唐朝樂府制度,主要沿襲隋朝。直至唐武德九年,高祖李淵才開始命孝孫修訂雅樂,為振興禮樂,他在蓬萊宮內專設內教坊。因此教坊的初次設立是在唐朝武德後期,當時教坊被稱為“內教坊”,主管雅樂。
《舊唐書》對唐朝初年的內教坊記載說:“武德以來,置於禁內,以按習雅樂,以中官人充使。則天改為雲韶府,神龍復為教坊。”
武則天執政時期,曾將其改名為雲韶府,後來又改回教坊。雖然內教坊經過多次改名,但終歸只是宮人研習傳授音樂的場所。這段時期,社會趨向穩定,因此教坊也逐漸開始完善。
(2)唐朝中期教坊的發展
唐朝教坊真正得以發展,是在唐朝中期,尤其是唐玄宗執政的時期。此段時期的唐朝,社會安定,國家繁榮昌盛,這也是,教坊成長髮展最好的時期。
且唐玄宗酷愛音樂,他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聞名天下,為世人所稱道。唐玄宗在音樂上的天賦和熱愛,更是推動了唐朝教坊的發展。
《大唐新語》中記載:“開元中天下無事,玄宗聽政之後,從禽自娛,又遇蓬萊內側,立教坊,以習優曼衍之戲。”
因此很多人戲謔說,唐玄宗立教坊主要是滿足自己欣賞音樂的私慾。
唐玄宗時期教坊的發展,還得益於當時國力的鼎盛,此時的唐朝與周邊各國關係融洽,在商貿往來的同時,各個國家互相進行文化的交流。
《新唐書》曾有記載唐朝音樂盛況:“周、隋與北齊、陳接壤,故歌舞雜有四方之樂。至唐,東夷樂有高麗、百濟, 北狄有鮮卑、吐谷渾、部落稽,南蠻有扶南、天竺、南詔、驃國,西戎有高昌、龜 茲、疏勒、康國、安國,凡十四國之樂,而八國之伎,列於十部樂。”
為使各種藝術形式獨立共存,唐玄宗下令建立各種教坊,所以此段時期教坊頗多,有沿襲舊制主管雅樂的內教坊,也有主管俗樂的左右教坊。
《教坊記》載 :“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蓋相因習。”
由此可見,左右教坊和內教坊相比,分工明確、各具特長。左教坊擅長排舞,右教坊擅長歌唱,逐漸趨於合理化、專業化。各地音樂匯聚一堂,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音樂的大融合,在唐玄宗的改革下,雅樂與俗樂也被分開管理。
(3)唐朝末期教坊的發展
唐朝教坊的正向發展終止於天保末年,此後唐朝國力衰退,戰亂不斷,教坊的發展備受阻礙。尤其安史之亂的爆發,直接扼殺了唐朝的發展,嚴重摧毀了唐朝音樂文化的繁榮。安祿山攻陷西京後,擄獲兵甲文庫,其中不乏名貴樂器和樂曲殘篇。
安史之亂不僅對樂器樂譜造成破壞,還致使以音樂為生的藝人無以為生,四處漂泊不定。雖然後來唐肅宗收復失地,樂工重歸京師,但此時數量已大為減少。
《安祿山事蹟》也有記載:“祿山以車輦樂器及歌舞衣服,迫脅樂工,牽制犀象,驅掠舞馬,遣入洛陽,復散於北, 向時之勝掃地矣。肅宗克復, 方散求於人間,復歸於京師, 十得二三。”
眾所周知,音樂是在傳承中發展的,這些樂工的流失,無疑是音樂寶庫的失竊,沒有他們,唐朝音樂無以繼續發展。戰亂帶給百姓的還有心理上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音樂成為了一種廢棄品,教坊也逐漸衰退。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歷代帝王也不忍教坊在自己手中沒落,便想盡辦法發展教坊包括補充樂工、樂伎,可縱使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讓教坊回到唐玄宗前期的繁榮鼎盛時期。此段時間仗內教坊與左右教坊規模逐漸變小,最終合併為一處。
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對教坊造成影響,還造成了樂工的減少,這也是唐朝自鼎盛逐漸走向衰落的標誌。國家都衰落了,還談何音樂的發展?所以後來的唐順宗,便對樂工進行過遣散。
《舊唐書·順宗本紀》曾有記載:“三月庚午,出掖庭教坊女樂六百人於九仙門,召其親族歸之。”
到了唐憲宗時期,樂工地位越發下降。唐文宗時期,教坊更是沒落到了極點。“教坊樂官、翰林待詔、伎術官並總監諸色職事中,冗員者共一千二百七十人,並宜停廢。”
唐文宗為感嘆民生凋敝,他倡導勤儉節約,為開源節流,被迫停教坊樂。教坊由盛唐時期的數萬人,銳減到唐玄宗之後的數百人。自此,教坊名存實亡。
唐代教坊衰退的原因以及歷史意義衰退原因:
回顧封建時期的歷朝歷代,都歷經了由盛到衰的過程,教坊也是如此。唐代初建,國家政權統一,社會趨向安定,統治者也採取開放的民風政策。再加上又與周邊國家,包括亞歐國家友好往來,吸收各國文化藝術,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交流和發展。
其中這也包括音樂,還誕生了李龜年等一批音樂家。當然,也離不開唐朝統治者對音樂的熱愛和重視。那綜合在這些情況之下,掌教習音樂的教坊,便隨之誕生。
歷史意義
唐代教坊的發展為音樂提供了舞臺,誕生了李龜年等一批音樂家,提高了百姓對音樂的鑑賞能力,豐富了百姓的內心世界。同時教坊從鼎盛到衰退的過程,也見證了國家由盛而衰,側面也反映出戰亂對百姓生活造成的破壞。
教坊不僅是音樂機構的代表,還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它的興衰,也從側面見證了唐朝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