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i王哈哈
-
2 # 海之聲荊門店
心理焦慮是指由心理衝突或個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產生的一種緊張、恐懼的情緒狀態。過度的焦慮會對大學生就業產生消極影響,它不僅會抑制大學生的正常思維,而且使大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明顯減退,從而影響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大學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產生焦慮心理在所難免,但要實現順利就業,就必須認清就業形勢,正視就業現狀,轉變就業觀念,調適就業心態,把握就業機會。大學生要認清就業形勢,正視就業現狀 從2001年到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長了四倍多,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會相當嚴峻。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生只有認清就業形勢,正視就業現狀,方能做到心中有數、處變不驚。 缺少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對選擇職業這一人生大課題產生焦慮屬於正常現象。在現實社會中,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固然重要,但他們的個人形象、氣質、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單位的關注。而考研、突發事件、經濟拮据等不愉快的經歷,都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心理焦慮。事實上,部分大學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相對滯後的問題,有的學生不能正視就業形勢,產生了素質恐慌,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擾,直接影響了大學生順利就業。 只有正視就業壓力,大學生才會迫使自己積極行動起來,適度的心理焦慮能夠使大學生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可以變成動力,它可增強大學生的進取心。但是,如果心理過度焦躁、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時間內調整這些情緒,這些情緒就會成為心理障礙或者心理疾病,會嚴重影響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甚至會埋沒大學生的潛能,給就業帶來額外的困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焦慮心理的評估可以是客觀的,也可以是主觀的。面臨就業,自己正處於嚴峻的形勢之中,這時的焦慮心理是一種正常反應,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正視就業;如果我們對就業形勢作出不切實際的評估,即不能正視就業形勢,則產生的焦慮心理就不是一種適應性的反應,就會使我們自己感到異常緊張,嚴重時會導致焦慮障礙。 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調適就業心態 大學生群體是個體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長過程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集多種特殊性於一身,存在著多重價值觀、人格的再構成等心理內在原因,同時存在著環境中誘發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其他群體要低,一般的觀點認為大學生就業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等。特別是挫折心理,對大學生就業影響最大。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大學生要改變錯誤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加強自我理解與分析的能力培養,以平常心面對就業形勢,冷靜地作出選擇;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諸如不滿、嫉妒、焦慮、恐懼等負性情感對正常思維、決策的干擾;要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就業“一錘定終生”的陳舊就業觀念,建立新型的就業觀,強化擇業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應屆畢業生面對就業形勢,迴避的應對方式雖然可以緩和焦慮程度,但作為一種消極的方式因為沒有真正解決就業問題,長此以往是要付出較大代價的,焦慮源並不會因此自動消失,反而會對本人糾纏不休,不定期還會出現,所以必須隨時戒備。如果我們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繼續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殺自信心;如果我們反覆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帶來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舉步不前。面對全新的社會環境和嚴峻的就業形勢,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廢食,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標籤,徘徊在失敗的陰影中的做法不可取。 大學生要進行心理調適,克服焦慮心理,關鍵是要轉變就業的思想觀念。應屆畢業生要打破傳統的事事求穩、事事求順的思想,樹立市場競爭的觀念。我們生活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競爭就要伴隨自己一生。應屆畢業生求職過程就是競爭過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較理想的職業,如果缺乏競爭意識,不再繼續努力,也會失去這個工作。有競爭就會有風險,確立競爭意識,不怕風險和挫折,焦慮心理就會得到緩解。面對就業焦慮,進行理性思考是基礎,根據情況的變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是關鍵。 大學生要把握就業機會,順利實現就業 就業是大學生人生髮展中的重大轉折點,是大學生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重要階段。大學畢業生擇業認知心理是指他們在擇業過程中對自己、對職業及其周圍社會環境等的認識、瞭解和擇業中對事物的推理與判斷。在許多的情況下,當良好的就業機會到來的時候,大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機會,導致就業機會喪失。 一方面,許多學生自我認知不準確,有的產生自負心理,主要表現為擇業期望值很高,不願承擔艱苦的工作,不願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學校去工作,往往會給用人單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虛誇”的不良印象;有的產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的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評價過低,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不敢主動參與就業競爭,陷入不戰自敗的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對外圍環境認知不確切,對環境估計不足會出現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機會,如果學生思想不切實際,只注重經濟意識和區域觀念,講究金錢第一、環境條件第一,不願到待遇差、條件差的地方,就會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具有理想化趨向的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便會出現決策猶豫心理,從而錯過一些良好的就業機會。 焦慮心理會讓大學生覺得緊張和擔憂,良好的心態有利於他們把握就業機會。在就業過程中,大學生既要適當地放鬆自己,使自己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又要注意把握機會,不能讓就業的機會與自己擦肩而過。把握機會並不是越緊越好,就像我們手中的沙子,你把握得越緊,留下得就會越少。 放鬆心情的有效方法有多種,比如運用想象的方法來減輕焦慮,我們可以想象就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焦慮情景,進而放任自己體驗焦慮心理,同時隨時提醒自己,焦慮心理雖然讓自己不舒服,但沒有多大危險性,至少不會致命,在想象中,我們就可以與焦慮共存了,另外,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也能夠調整緊張情緒。 中國目前的就業體制,有利於拓寬職業選擇面。職業選擇自由度越大,職業選擇行為的責任就越大,擇業心理壓力也相應地越大。把求職的自主權送到學生手中,他們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經濟和各種資訊的刺激,反而往往感到無所適從,不由自主地會產生就業的危機感、恐懼感。實施雙向選擇、自主擇業政策以來,總有一部分人暫時找不到工作,這是正常現象,要找到本人求職願望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點需要時間。 有的同學面對用人單位嚴格的錄用程式,不能放鬆自己的心態,面對筆試時感到緊張,等到面試時感到更加緊張;有的畢業生對自己嚮往的高待遇崗位,參加競爭的人越多,錄用條件越嚴格,他就越失去了被錄用的信心;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影響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重視並儘快解決。
回覆列表
1,調整心態
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告訴自己是可以的,自己很年輕,有能力去闖出一番天地。
2,認識到身份的改變
認清自己現在已經不是學生,別人如果對自己像對成人一樣嚴格要求時,也不要抱怨,我們反而應感謝他們督促在我們變優秀。
2,提前做些調研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一些行業的調研,瞭解行業所需專業知識,著手準備好自己的證件,證明以及各種影印,會使我們心中多一份篤定。
3,幹一行愛一行
本著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認真踏實地從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工作的所能學到的東西,是我們在學校裡完全學不到的。隨後當我們充分了解一些職場規則,又有充分的能力後,那麼我們難道還會沒有擇業的權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