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貪嗔痴等煩惱)緣行(造作諸業),
行緣識(業識投胎),
識緣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末具),
名色緣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人形),
六入緣觸(出胎與外境接觸),
觸緣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感受),
受緣愛(對境生愛慾),
愛緣取(追求造作),
取緣有(形成業因招感未來果報),
有緣生(再受未來五蘊身),
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未來之身又逐漸衰老而死)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學佛者要學習佛法,首先就得認識三寶、四聖諦及十二因緣。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迴;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佛說十二因緣是一大苦聚,我們學習十二因緣就是要明白苦在哪裡?要從十二因緣當中怎樣得到解脫。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故佛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這樣的東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生起;有這樣的東西消滅,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消滅。
一、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過去因到現在果。
過去因:無明是過去迷惑。
行是過去造業。
(1)、無明:我們迷惑無知,對善惡因果不明白,於佛、法、僧三寶不明白,也不知不覺,這就稱為‘無明’。在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
(2)、行: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發動心驅使身,口,意造業,此稱為‘行’。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既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報,使我們投胎輪迴生死。現在果: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苦果。
(3)、識:眾生前生死時,名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散滅,而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好像前世是人,死後轉生為烏龜,那做人的精神活動就滅,轉變成為烏龜的精神活動。因惑業導致,此‘識’重新入胎。此‘識’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處特別指入胎的‘識’。在南傳佛教只說為‘識’,但大成佛教的唯識宗說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我們死後,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識繼續活動,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陰身,它能夠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識’入胎後,身軀及精神組成胞胎。胞胎漸漸長成,物質的身軀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動也慢慢產生知覺。在這成長的過程中,當它六根還沒圓滿生成時,精神活動成為‘名’,身軀的生長稱為‘色’。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稱為‘名’,身軀稱為‘色’;但當胎兒生長時,六根未具,精神與物質的活動,稱之為‘名色’。這是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而特別給予的名稱。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長,六根生出來後,就有‘六入’。因為我們從此得到訊息,知道外境,故稱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為‘六識’從此生起,像樹根能長出樹木,故稱為‘六根’。六根成長依胞胎,成長圓滿之後胎兒就從母胎中出來,此時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觸:根、塵、識和合的心理作用,成為‘觸’。此事一個心理作用,成為‘心所’,並非兩個東西接觸之意。胎兒從母胎中出來後,六根就接觸到外境。胎兒一出世,第一個接觸外境的是身觸,而第一個受是苦受。同樣的,眼、耳、鼻、意,與外境接觸時,也產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和意觸。由識至受皆由過去業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這個觸後,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舍受。十二因緣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一直到‘受’,這些都不是我們所需所要,是因為過去無明造業,現在承受到果報,而使我們擁有之。
第二重因果:現在因到未來果。
現在因:愛、取是現在迷惑。
有是現在造業。
(8)、愛: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於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讓它看東西,肯定它受不了,會覺得很辛苦。眼睛整天愛看東西,對境界貪愛不以受為苦,使我們對這個貪愛產生種種的執著。此貪愛有很多種,主要有兩種:一者、境界愛,比如我們對於所看到的東西起愛染心;二者、自體愛,即是我們貪愛有一個‘我’,貪愛這個身體是‘我’。由此貪愛引發一切煩惱而起種種造作。
(9)、取:由於這個貪愛心加深執著,不願意舍離,稱為‘取’。不止不願舍離,還希求將來獲得更多,即是希求將來有。取可分為四種:一者、欲取:即是我們執著,希望獲得更多自己貪愛的東西,稱為欲取。二者、見取:對於我們的知見、思想起貪愛,追求更豐富的知識,認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優勝的而執著它,稱為見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種貪愛,執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脫,能得福報等等。四者、我語取:此是對我的貪愛。這些執著都是貪,是我們過去的業習,現在顯現出來。比如你有抽菸得業習,現在眼前有一隻香菸,就對他起貪愛;沒有抽菸業習的人,就無此貪。我們過去有種種業習,現在境界當前,就起種種貪愛。在這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無明’之心。無明有貪、嗔、痴等種種的煩惱,但是此十二因緣中特別指的是貪愛,它最嚴重,可以引發業力形成將來的果報。因為我們渴求、貪愛、使到將來它形成果報,固在十二因緣中,貪愛佔很重要的位置,因‘愛、取’故生將來‘有’。
(10)、有:因為我們執取渴求,希望將來擁有許多東西,因執著而產生了將來之‘業有’,稱為‘有’,這個‘有’又稱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業報;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業報;三者、無色有:既是無色界的業報。此(業)有由愛、取(煩惱)所發動之身、口,意三業而生之新業因,令此生死後,再生之識得到滋潤。
未來果:生、老死是將來的苦果。
(11)、生:依愛、取形成的惑業,成為業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繼續發生,我們的身體敗壞後,未來世再從新投胎受生。
(12)、老死:有生故,將來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貪生怕死、厭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說五蘊之十二因緣相續,無有窮盡,它形成一連串的因果。
十二因緣就是因為有無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為造業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識;因為入胎,名色就展開活動,它擴充套件、擴大,就產生了六入;胎兒的六根圓滿後就出世,然後與外面的境界接觸;根、塵、識和合產生觸的心理,有了觸就產生受,過去我們貪愛的業習就會引發出來,愛即生;愛加深就有取,使我們希求它再來、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將來的業,促使我們再來生,再來死。
這十二因緣就是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它的流轉並不是直線式,而是一個輪轉。既是過去的無明,造成現在的受;現在的無明,就是愛、取;現在的愛、取,就是下一世的無明,它一直迴圈不息,週而復始。在十二因緣中,我們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業;造業後我們就要受業的果報—苦果。在受苦果的當中,我們繼續迷惑,繼續造業,造業後又再受報,這樣的迴圈作用,稱為十二因緣的流轉。
無明(貪嗔痴等煩惱)緣行(造作諸業),
行緣識(業識投胎),
識緣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末具),
名色緣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人形),
六入緣觸(出胎與外境接觸),
觸緣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感受),
受緣愛(對境生愛慾),
愛緣取(追求造作),
取緣有(形成業因招感未來果報),
有緣生(再受未來五蘊身),
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未來之身又逐漸衰老而死)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學佛者要學習佛法,首先就得認識三寶、四聖諦及十二因緣。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迴;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佛說十二因緣是一大苦聚,我們學習十二因緣就是要明白苦在哪裡?要從十二因緣當中怎樣得到解脫。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故佛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這樣的東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生起;有這樣的東西消滅,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消滅。
一、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過去因到現在果。
過去因:無明是過去迷惑。
行是過去造業。
(1)、無明:我們迷惑無知,對善惡因果不明白,於佛、法、僧三寶不明白,也不知不覺,這就稱為‘無明’。在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
(2)、行: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發動心驅使身,口,意造業,此稱為‘行’。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既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報,使我們投胎輪迴生死。現在果: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苦果。
(3)、識:眾生前生死時,名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散滅,而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好像前世是人,死後轉生為烏龜,那做人的精神活動就滅,轉變成為烏龜的精神活動。因惑業導致,此‘識’重新入胎。此‘識’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處特別指入胎的‘識’。在南傳佛教只說為‘識’,但大成佛教的唯識宗說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我們死後,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識繼續活動,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陰身,它能夠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識’入胎後,身軀及精神組成胞胎。胞胎漸漸長成,物質的身軀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動也慢慢產生知覺。在這成長的過程中,當它六根還沒圓滿生成時,精神活動成為‘名’,身軀的生長稱為‘色’。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稱為‘名’,身軀稱為‘色’;但當胎兒生長時,六根未具,精神與物質的活動,稱之為‘名色’。這是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而特別給予的名稱。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長,六根生出來後,就有‘六入’。因為我們從此得到訊息,知道外境,故稱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為‘六識’從此生起,像樹根能長出樹木,故稱為‘六根’。六根成長依胞胎,成長圓滿之後胎兒就從母胎中出來,此時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觸:根、塵、識和合的心理作用,成為‘觸’。此事一個心理作用,成為‘心所’,並非兩個東西接觸之意。胎兒從母胎中出來後,六根就接觸到外境。胎兒一出世,第一個接觸外境的是身觸,而第一個受是苦受。同樣的,眼、耳、鼻、意,與外境接觸時,也產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和意觸。由識至受皆由過去業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這個觸後,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舍受。十二因緣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一直到‘受’,這些都不是我們所需所要,是因為過去無明造業,現在承受到果報,而使我們擁有之。
第二重因果:現在因到未來果。
現在因:愛、取是現在迷惑。
有是現在造業。
(8)、愛: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於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讓它看東西,肯定它受不了,會覺得很辛苦。眼睛整天愛看東西,對境界貪愛不以受為苦,使我們對這個貪愛產生種種的執著。此貪愛有很多種,主要有兩種:一者、境界愛,比如我們對於所看到的東西起愛染心;二者、自體愛,即是我們貪愛有一個‘我’,貪愛這個身體是‘我’。由此貪愛引發一切煩惱而起種種造作。
(9)、取:由於這個貪愛心加深執著,不願意舍離,稱為‘取’。不止不願舍離,還希求將來獲得更多,即是希求將來有。取可分為四種:一者、欲取:即是我們執著,希望獲得更多自己貪愛的東西,稱為欲取。二者、見取:對於我們的知見、思想起貪愛,追求更豐富的知識,認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優勝的而執著它,稱為見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種貪愛,執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脫,能得福報等等。四者、我語取:此是對我的貪愛。這些執著都是貪,是我們過去的業習,現在顯現出來。比如你有抽菸得業習,現在眼前有一隻香菸,就對他起貪愛;沒有抽菸業習的人,就無此貪。我們過去有種種業習,現在境界當前,就起種種貪愛。在這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無明’之心。無明有貪、嗔、痴等種種的煩惱,但是此十二因緣中特別指的是貪愛,它最嚴重,可以引發業力形成將來的果報。因為我們渴求、貪愛、使到將來它形成果報,固在十二因緣中,貪愛佔很重要的位置,因‘愛、取’故生將來‘有’。
(10)、有:因為我們執取渴求,希望將來擁有許多東西,因執著而產生了將來之‘業有’,稱為‘有’,這個‘有’又稱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業報;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業報;三者、無色有:既是無色界的業報。此(業)有由愛、取(煩惱)所發動之身、口,意三業而生之新業因,令此生死後,再生之識得到滋潤。
未來果:生、老死是將來的苦果。
(11)、生:依愛、取形成的惑業,成為業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繼續發生,我們的身體敗壞後,未來世再從新投胎受生。
(12)、老死:有生故,將來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貪生怕死、厭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說五蘊之十二因緣相續,無有窮盡,它形成一連串的因果。
十二因緣就是因為有無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為造業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識;因為入胎,名色就展開活動,它擴充套件、擴大,就產生了六入;胎兒的六根圓滿後就出世,然後與外面的境界接觸;根、塵、識和合產生觸的心理,有了觸就產生受,過去我們貪愛的業習就會引發出來,愛即生;愛加深就有取,使我們希求它再來、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將來的業,促使我們再來生,再來死。
這十二因緣就是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它的流轉並不是直線式,而是一個輪轉。既是過去的無明,造成現在的受;現在的無明,就是愛、取;現在的愛、取,就是下一世的無明,它一直迴圈不息,週而復始。在十二因緣中,我們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業;造業後我們就要受業的果報—苦果。在受苦果的當中,我們繼續迷惑,繼續造業,造業後又再受報,這樣的迴圈作用,稱為十二因緣的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