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未央樂
-
2 # 高興時痛飲
一、品種鴨的品種很多,按生產用途可分肉用和蛋用兩種。1、肉用品種:(1)“北京鴨”,在較好的飼養管理下,50-60日齡體重達2.5公斤左右,經填肥後體重可達3公斤。(2)“澳洲狄高鴨”生長髮育快,飼養8周體重可在3.5公斤。(3)英國“櫻桃谷鴨”飼養7周達3公斤以上。(4)“番鴨”,原產於南美洲,番鴨生長較慢。10周齡體重可達公鴨3.5公斤,母鴨2公斤。公番鴨與母家鴨雜交產生第一代雜種,通稱“半番鴨”,生長快,體型大,肉質好,生活力強但無繁殖能力。2、蛋用品種:(1)“紹鴨”,原產浙江省,體型較小,年產量250-300枚;(2)“金定鴨”,產於福建龍海。產蛋率高,年產量為260-300枚。(3)麻鴨,中國各地方品種的一個總稱,象麻雀的羽毛,分佈廣,數量多,廣東的中山麻鴨,年產蛋240枚左右;引進的“卡兒康貝爾鴨”,產蛋量也高。二、雛鴨飼養管理1、 育雛條件:(1)溫度:育雛溫度合適而平穩是提高雛鴨成活率的關鍵。一般要求夜間溫度高於白天1-20C,有利於鴨的休息,忌忽高忽低。表一 鴨的育雛溫度 (0C)日齡類別 1-2日齡 3-7日齡 8-14日齡 15-21日齡肉鴨 30 29-24 24-18 18-16蛋鴨 28-26 26-22 22-18 18-16(2)溼度:育雛前期,室內溫度較高,水份蒸發快,此時相對溼度要高些。若溼度過低則腳趾乾癟,精神不振,影響健康和生長,中國南方一般都能達到要求。(3)飼養密度:密度過大,不僅影響健康和生長、發育,也易造成疾病的傳播;密度過小,不易保溫,圈舍利用率低。密度應隨日齡及季節變化而改變。表二 鴨不同周齡的飼養密度 (只/米2)周齡類別 1周齡 2周齡 3周齡 4周齡 5周齡 6周齡以上肉鴨 35-30 30-25 25-20 15-12 12-10 7-8蛋鴨 40-35 35-30 30-25 25-20 20-15 10-12(4)光照:太Sunny能提高鴨的體表溫度,增強血液迴圈,促進骨骼生長,並能增進食慾,刺激消化系統,有助於新陳代謝,若自然光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彌補。2、雛鴨管理要點:(1)飲水開食:培育雛鴨要掌握“早飲水、早開食、先飲水、後開食”的原則,保證其出殼後24小時就可喂肉小鴨科,若是蛋鴨則喂飼蛋小鴨料(最好向有完善的技術諮詢和售後服務系統的飼料公司購買。)(2)餵食次數:少喂多餐,逐漸過渡到定餐,3日齡之前每隔2小時喂一次,晚上二次,逐漸減少到21日齡每日三次。(3)洗浴運動:育雛期內進行洗浴和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促進發育。雛鴨的尾脂腺不發達,初期洗浴的時間短,水要淺。周齡開始每天在淺水中洗浴5-8分鐘,2周齡則可洗浴15-20分鐘,以後逐漸延長。(4)分群管理:不同日齡不同批次的小鴨不能同群飼養,須按鴨的體質和發育情況進行分群,1周齡400-500只/群;2周齡250-300只/群;3周齡150-200只/群。(5)斷啄:為防止鴨群啄癖的發生,可在2-3周齡時斷喙。用切啄器在鴨上啄嘴的中部切。為防止斷緣出血,在切啄前後兩天可在飲料中加維生素K。三、肉用仔鴨飼養管理3-7周齡的鴨稱為中雛(或仔鴨),此階段是鴨生長髮育迅速的時期,對營養需求高,食慾旺盛,採食量大,對外介環境的適應性強。1、飲料與投餵量:用3-5天過渡期,飼料從小鴨料過渡到中鴨料,若是半番本地土雜鴨類,也可用中鴨料,按喂量以自由採食所能消耗的飼料量為宜。2、保持圈內清潔乾燥:仔鴨易管理,要求圈舍條件比較簡易,只要防風,防雨裝置即可,但圈舍一定要保持清潔乾燥,夏天搭蔭棚。
回覆列表
雛鴨的飼養管理是俗稱育雛,是養鴨十分重要的基礎階段。因此,須科學管理,給雛鴨創造適宜的溫度、溼度、空氣、光照、營養和清潔安靜的環境等,儘量減少惡劣應激的影響。 雛鴨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鴨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抓好雛鴨的管理。 及時開食雛鴨出殼1天后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蓆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后,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餵給。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蓆上,供其自由採食。 加強保溫 雛鴨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日齡30度,4-7日齡25度,2周齡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溫方式是,利用雛鴨的自發熱量進行取暖。但是,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則應用火爐等熱源加溫,使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鍛鍊下水鴨子屬水禽。雛鴨下水能促其活動,增加採食量。因此,應在出殼5天后就鍛鍊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將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溫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溼鴨腳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過10分鐘;以後水深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雛鴨何時下“大水”(河溝、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後,要讓雛鴨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預防疾病 育雛室、運動場要勤換墊料,加強通風,堅持定期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乾爽。食槽、水槽需經常洗刷和消毒,以減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此外,還要及時對雛鴨接種疫苗,防治疾病。 育雛方式 根據現有鴨舍的具體情況,可採取多種育雛方式。針對稻田養鴨的具體情況,應集中育雛後,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紹其中幾種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雛 即直接在鴨舍地面上鋪厚墊料,如刨花、粗木悄、幹禾草、幹砂等,在其上育雛,定期清理更換墊料,使之保持清潔乾燥,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雛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網育雛 即鴨舍1/3地面鋪設離地網面,另外地面不鋪網,只鋪墊料。飲水全部放置在網上,這樣舍內地面保持乾燥。注意斜面坡度須小於250。此法成本適中,且利於清潔工作,效果較理想,所以比較常用。 ③紙箱育雛 利用普通大一點的硬紙箱,將雛鴨養於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氣時不用熱源供溫,可自溫育雛,大大降低保溫費用,且簡單易行,投資小。但須注意保持乾燥、衛生和通風,常在紙壁鑿孔以通氣,需適時分群轉移,隨著雛鴨逐漸長大,逐步將部分鴨移出至其它紙箱或育雛舍,使其飼養密度適中並逐漸脫溫。因此法受天氣影響較大,工作繁雜,育雛數量有限,適合小規模養殖。 密度 通常雛鴨群以400-1000只為宜,地面平養時,第一週齡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週齡14只左右,第三週齡以後不應多於10只;網面平養和地網結合飼養時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養1/3。 常見鴨病預疫 1、鴨瘟 肉鴨,7日齡,雞胚億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產生抗體,並保護肉鴨至上市。 2、鴨病毒性肝炎免疫 雛鴨:1-3日齡,雞胚化弱毒苗,0.5ml/只,頸皮下注射,2天后產生抗體,5天達到高水平。 3、鴨霍亂免疫程式: 鴨霍亂的疫苗我為禽巴氏桿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種2日齡以上的鴨群,免疫期達三個半月。禽霍亂氫氧化鋁膠苗,用以2月齡以上的鴨群。每隻鴨肌肉注射2ml,間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個月,禽霍亂油乳劑滅活苗,用於2個月全以上的鴨群,每隻鴨皮下注射1ml。免疫期為6個月,也有報道用鴨巴氏桿菌A製成的疫苗,每隻鴨肌肉注射2ml,可產生4-5個月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