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彬彬吶.

    一、牡丹

    《辛夷塢》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賞牡丹》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思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二、芍藥

    《芍藥》 唐朝 韓愈

    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

    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

    《戲題階前芍藥》柳宗元

    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餘春。

    孤賞白日暮,暄風動搖頻。

    夜窗藹芳氣,幽臥知相親。

    願致溱洧贈,悠悠南華人。

  • 2 # 使用者3767559685544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籲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詩經·國風·鄭風·溱洧》

    這首詩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抄下餘冠英先生所譯的文字:

    溱水長,洧水長, 溱水洧水嘩嘩淌。小夥子,大姑娘,人人手裡蘭花香。 妹說:“去瞧熱鬧怎麼樣?” 哥說:“已經去一趟。” “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邊上,地方寬敞人兒喜洋洋”。 女伴男來男伴女,你說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芍藥最芬芳。

    原來這首詩描寫的是三月上已之辰,鄭國溱洧兩河之畔,男女雜集,春遊歡會的情景,有人說古人用芍藥中的“藥”(此字我們這裡方言還念yue)字代表相約,所以芍藥也成為男女間定情的象徵,詩中的男子將一朵鮮媚的芍藥送到女子手中,愛情之花也在彼此心中綻放。

    這情景,這詩句,打動著千古以來的痴男怨女。《紅樓夢》中的林妹妹,第四十回行牙牌令時表現很有點“失態”,一會說《牡丹亭》裡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一會說《西廂記》中的“紗窗也沒有紅娘報”,最後又來了句“仙杖香挑芍藥花”,這芍藥花,正象徵的蓬蓬勃勃的愛情。

    所以宋人張鎡在詩中讚道:“自古風流芍藥花”。

    姜夔有一首詞,說的是揚州的芍藥:

    側犯·詠芍藥

    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微雨。正繭栗梢頭弄詩句。

    紅橋二十四,總是行雲處。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

    金壺細葉,千朵圍歌舞。誰念我、鬢成絲,來此共尊俎。

    後日西園,綠陰無數。寂寞劉郎,自修花譜。

    北宋時揚州芍藥就極為繁盛,蘇軾有詩:“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當時每年揚州舉辦芍藥萬花會,官吏搜聚絕品十餘萬株觀賞歡宴,一時熱鬧非凡,揚州芍藥就此名聞天下。後來蘇軾見太過擾民,曾一度廢止了這種行為,但只禁得一時,揚州芍藥還是“佳種年深亦多變”,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

    然而到了南宋,金兵南下洗劫揚州(1161年)後,城破人亡,芍藥也無復往日之景。姜夔重過揚州時就寫下了我們熟知的“二十四橋仍在”、“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著名詞句。

    然而,寫芍藥時,還是不得不提起揚州二字,正像寫牡丹離不開洛陽一樣,南宋大奸臣賈似道有詩:

    又是揚州芍藥時,花應笑我賦歸遲。

    滿堂留得春如畫,對酒何妨鬢似絲。

    玉立黃塵那可到,錦圍紅蠟最相宜。

    買山若就當移種,此際誰能杖履隨。

    賈似道人壞詩不壞,這首寫芍藥的詩倒也不錯。要說古時做皇帝也不容易,奸臣也不是個個都是大白臉上寫著“奸臣”二字,單看這詩,怎麼能想到他是奸臣庸臣?

    元末詩人楊允孚《詠芍藥》裡這樣寫道:

    時雨初肥芍藥苗,脆肥香壓酒腸消。

    揚州簾卷東風裡,曾惜名花第一嬌。

    清代塞爾赫有七絕《白芍藥》一詩:

    珠簾入夜卷瓊鉤,謝女懷香倚玉樓。

    風暖月明嬌欲墮,依稀殘夢在揚州。

    到了明清,揚州芍藥規模雖不如宋代,但卻培育出極為罕見的黑芍藥,此品種花朵色深紫近黑。明末清初的揚州,園林極盛,各園中也都廣泛種植芍藥。

    芍藥有養血斂陰,柔肝緩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對於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更是有顯著功效,故有“女科之花”的稱謂。

    好為花王作花相

    芍藥,和牡丹的形貌非常相近,但牡丹是木本,花大枝粗,有雍容華貴的氣象,而芍藥是草木,顯得嬌小柔弱,所以古人評花時以牡丹為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如宋朝陸佃就在《崥雅》一書中寫道:“今群芳中牡丹品評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

    宋邵雍有詩:“要與牡丹為近侍,鉛華不待學梅妝”,方回也說:“可止中郎虎賁似,正堪花相相花王”。所謂“中郎虎賁”,是這樣一個典故,說東漢時的蔡邕(蔡文姬的父親),曾做左中郎將,有一個勇士與蔡中郎長相特別相似。所以後來形容兩人面貌相似,就用“中郎虎賁”。這裡是說芍藥和牡丹的“容貌”相似。

    楊萬里有詩:

    紅紅白白定誰先?嫋嫋婷婷各自妍。

    最是依欄嬌分外,卻緣經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渾無伴,暖豔暗香正可憐。

    好為花王作花相,不應只遣侍甘泉。

    關於芍藥為“花相”一說,還有以下的來歷: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補筆談》中記載了“四相簪花”的故事:

    韓琦於慶曆五年(1054年)上任揚州太守時,其府署後園中芍藥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每朵花瓣上下紅色,中間圍一圈金黃色花蕊,是一種叫“金帶圍”的新品種,韓琦十分高興,又邀了三人,同來觀賞。這三人為大理寺評事通判王珪、大理寺評事僉判王安石、大理寺丞陳昇之,酒至中筵,剪四花,四人各簪一朵。過了三十年,四人都先後當了宰相。因芍藥中“金帶圍”品種與宰相的金色腰帶相似,從此,芍藥便成了“花相”的代表。

    每個朝代的審美標準不大一樣,在盛唐,人們喜歡體態豐腴的美人,所以富貴雍容的花王牡丹更為得寵,劉禹錫在《賞牡丹》一詩中就這樣寫道:“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裡就貶芍藥而重牡丹。

    但是漸漸地到了唐代後期,人們對於芍藥也越來越喜歡了,晚唐詩人王貞白有詩道:“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而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柳宗元這兩位唐代人物都不約而同地喜歡芍藥,柳宗元有詩《戲題階前芍藥》:

    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 3 # 使用者2295658877446

    1.《次韻陳詩郎謝送牡丹》

    人在金華殿角頭,詩情卻遣為花留。

    春風不入癯仙眼,六六峰寒隔幾州。

    2.《浣溪沙》

    三月和風滿上林。牡丹妖豔直千金。惱人天氣又春陰。為我轉回紅臉面,向誰分付紫檀心。有情須殢酒杯深。

    3.《漁家傲·葉重如將青玉亞》

    葉重如將青玉亞。花輕疑是紅綃掛。顏色清新香脫灑。堪長價。牡丹怎得稱王者。雨筆露箋勻彩畫。日爐風炭薰蘭麝。天與多情絲一把。誰廝惹。千條萬縷縈心下。

    4.《芍藥》

    青春愛謝日遲遲,正是群芳掃跡時。

    濃露有情融睡臉,暄風無力困豐肌。

    苦將蕊氣相牽引,若對華燈不自持。

    應似西江明夜火,館娃宮裡醉西施。

    5.《芍藥四首》

    阿姨天上舞霓裳,姊妹庭前剪雪霜。

    要與牡丹為近侍,鉛華不待學梅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脂多長時間檢查一次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