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358069570

    1.描寫自然景觀的:方位距離地理形態特徵物產和其它特徵 2.記敘人文歷史的:居民族姓史蹟事件人物傳說 3.寓託思想感情的:歌頌崇仰祝福言志 4.其它命名:古老原始地名移用地名序號地名 (選自《地名學概論》) 【地名的文化意蘊 】 1、地名是人們從事社會交往和經濟活動廣泛使用的媒介。每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離不開地名。 2、地名是文化的傳承。地名文化是祖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人們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僅僅因為杭州的山水美麗,蘇州的園林迷人。全國各地山水好的地方有的是,但許多地方缺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魅力就不及蘇州。杭州的一山一水一路一橋都有美麗的故事和傳說,如保俶塔有吳越王錢俶的故事,雷峰塔和斷橋有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靈隱有飛來峰的傳說,岳廟有岳飛抗金的故事等等,沉澱著歷史文化,給人們一種情操的陶冶,寄託著一種美好的嚮往。因此,繼承和發揚地名文化,對於弘揚中華文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先進文化, 振奮民族精神,打造舟山海洋文化名城,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作用。 中國大部分省名的由來都和地標有關,江西、江蘇、浙江雖都有江字,但這三個省份卻和長江沒有一點關係。因為江西並不在長江的西邊,浙江同長江毫不搭界,江蘇也很難同長江聯絡在一起。 其實江西也是因長江而命名的行省。因唐時江西屬江南(長江以南)西道,故元朝時簡化為江西,叫江西省;江蘇則是取江寧和蘇州兩府首字而得名。江即長江,寧即安寧的意思,寓意長江安寧,江寧府今指南京。選其省內兩府首字的還有福建,是取福州、建州兩府首字;甘肅則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兩府首字;安徽則是取安慶和徽州兩府首字。 浙江省因其境內有條大河錢塘江(又叫富春江或之江)流向曲折,故名浙江,明朝時正式定名為浙江省。黑龍江省因黑龍江而得名,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遼寧因省內有遼河而得名,“寧”寓意遼河“安寧”之意。內蒙古則因北臨蒙古且蒙古族集中並於1947年建立內蒙古自治區。雲南因在雲嶺之南而稱雲南省。 廣東因宋朝時屬廣南東路,明時設定廣東省,相對應的廣西西路清時設立廣西省,1958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始有今名。寧夏宋時屬西夏,元時設定寧夏路,從此省名延續至今。 西藏在清初時分前藏、後藏、喀木、阿里四部,康熙二年合稱西藏,延續至今。 戰國時貴州為楚國黔中地及且蘭、夜郎,漢屬荊、益兩州,唐時設定黔中省。宋開寶年間土著首領率矩州民眾歸順朝廷,因土語中“矩”曰“貴”,始有貴州一稱。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疆,清光緒年間才設省,自然叫新疆了。 總之,中國省名的由來源遠流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且多與地標有關聯。 再談咱們中國的地名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大詩人王勃這首膾炙人口的五言律詩中的“三秦”是指陝西,其稱謂的由來是:秦朝末年,秦亡後項羽三分關中(即今陝西省),以咸陽以西和甘肅省東部地區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咸陽以東封司馬欣為塞王,陝西北部地區封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其三秦名稱由此延續下來。陝西簡稱“陝”或“秦”又稱“關中”,古時指函谷關以西至隴關以東其中間地段,大體上是今陝西轄地。 唐朝著名的僧侶詩人賈島的《下地詩》最後四句是“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地易,孤棹負三湘”。唐代詩人盧綸的七律《晚次鄂州》最後四句“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這裡的“三湘”指的是湖南。《寰宇記》稱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為“三湘”。又一說湘水上游與灕水合流後叫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叫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叫蒸湘,總稱“三湘”。又因湖南盛產木芙蓉,湖南還有個雅號“芙蓉國”。“文革”期間湖南省革委會成立時《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大標題就是《芙蓉國裡盡朝暉》。唐朝詩人崔曙的七律《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其頷聯“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這裡的“三晉”指山西。“三晉”的稱謂由來已久。春秋時晉文公建立了強大的晉國,晉文公也成了五霸之一。到了戰國時三家分晉,分成燕、趙、魏三國,包括今山西、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後來指山西為三晉,山西簡稱為“晉”,因山西全省都在黃河以東故又稱“河東”。 唐朝詩人崔塗的五律詩《除夜有作》中首聯“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這裡的“三巴”係指四川。《華陽國志》記載:漢獻帝建安六年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安漢為巴西合稱“三巴”,四川另有一稱謂——巴蜀,因四川盆地物產豐富還有個“天府之國”的美名。 中國帶“三”字的地名、地域名稱很多,千百年傳承的多種地名給歷代文人墨客吟詩填詞、作畫、寫文章都增添了豐富的詞彙,尤其寫詩詞因多樣化的地名稱謂使其詩韻更濃。地名的多樣化也彰顯了中華文明在地名文化上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 各民族對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的發展都曾做出過獨特的貢獻。新疆的眾多獨特地名就是各民族開發這塊神秘的沃土留下的“活化石”。有趣的是,同一個地名,按不同的民族語言譯釋,往往就有不同的含義。現將所收集到的一部分地名羅列於下: 烏魯木齊: 來源於蒙古語,其意為“優美的牧場”。古代也稱為“迪化”。 烏拉泊: 來源於蒙古語,其意為“紅色靶場”的意思。 克孜勒塔格: 來源於維語,其意為紅山。“克孜勒”即紅色,“塔格”意為“山”。也又“火焰山”的意思! 克拉瑪依: 來源於維語,其意為“黑色的油”。 “克拉”即“黑”的意思,“瑪依”即“油”的意思。為中國主要產油區之一。 烏爾禾: 蒙古語“ 風城” 的意思。 哈密 :由“昆莫”轉音而來,意為“太陽昇起的地方”。另一說則來自突厥語“庫木爾”,其意為“沙子多的地方”。哈密古稱“昆莫、昆吾、伊吾、伊吾盧、哈梅里、哈密裡” 。 哈密的其他來歷還有: 1: “哈勒密”:“哈勒”為“盼望”、“瞭望墩”之意。 2:巴里坤:蒙古語“巴爾庫勒”的音譯,意為老虎腿。 3:巴爾庫爾:為突厥語,意為“有湖”。“巴爾”意為“有”,“庫爾”意為“湖”。 4:伊吾: 來自蒙古語,意為“旋風”的意思;也有“山疙瘩”的意思。 平遙(古陶)來歷 平遙上古時期稱古陶,原址今平遙喬頭村(冀壁),相傳炎、黃二帝阪泉之戰黃帝得勝,確立了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號令天下,大封領地,一日黃帝沿汾河入惠濟河巡視至今平遙喬頭村(冀壁)一帶平原,發現不遠處風景獨秀,但青煙四起,上岸檢視,此地所屬一處(今平遙杜村)製陶規模宏大、古樸而甚精,即封此地為古陶,固有“皇帝封鼎於古陶”之說。 平遙杜村製陶歷史悠久,直至明代。今平遙南神廟,廟牆用琉璃陶有落款“本縣侯敬、侯讓,門人蔡其、張宜,杜村裡匠人造”的款識實物。據說:這些人是明朝弘治年間的平遙琉璃藝人。 西周時北方獫狁族興起,經常南下侵暴周王朝,西周定王頤靜命大軍北伐。西周名將伊吉普北伐後,率大軍駐紮平遙(今平遙古城南軍寨村),平遙城為大軍前營並設防獫狁族不敢來犯。雙方百姓在此貿易形成集貿市場,日益繁華,北魏時平遙商業貿易已成規模,空前繁榮。就選現址為吉地,由平陶城、洪善城、京陵城、中都城、範落城、五城組建平陶城,因避北魏大武帝拓拔燾名諱,改名為“平遙”。由於平遙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形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和貿易集散地,被歷代帝王所重視,經歷明清,特別是清代中期平遙成為全國的金融中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辦!奶腺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