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瓶子
-
2 # 養心
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一人所受教育的重要組成,家庭教育則是後兩者的基礎。
孩子還並不成熟,心理不健全,在得不到愛的環境之下所長大的孩子不會愛別人,自私,貪婪,殘暴。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國外的人文環境與國內差異太大,孩子更應該得到悉心照料,否則孩子受傷或者變化的可能性會更大。
-
3 # 明月入懷618
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一個留日5年、年齡23歲的大學生在母親去浦東機場接他的時候,因為學費問題爭執後竟然用刀子捅了母親9刀,母親的肝、胃當場被刺破,重度昏迷,幸虧一名老外救了她。汪某是私立日本大學經濟學部本科三年級的學生,高考畢業後成績不理想,一直要求去日留學。母親把自己千辛萬苦攢的錢傾囊而出供他留學,隨著日本地震的發生,物價越來越高,母親供他上學的費用基本都是靠求親靠友借來的。他還嫌母親不能及時供應。他在東京的房租是每月人民幣12000元,學費一年8萬元人民幣,再加上其他生活費,每年開銷要30萬到40萬元人民幣。而母親每月工資7000元,比起他的花費來是杯水車薪。估計除了原來的積蓄外,實在借不出了。日本地震發生後,母親恐怕兒子危險或受核輻射的影響,親自打電話讓他回來,並親自去接他,結果這個喪心病狂的逆子竟去用刀弒母。
大家都讀過瘋孃的故事吧,瘋娘什麼都不記得,卻能記得去兒子學校的路。什麼都不記得,卻能記得兒子喜歡吃的果子,而不惜一切去採摘,結果摔在懸崖下喪生。這是一個瘋娘,我們天下的娘為了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多少的辛勞啊!
汶川地震中,搜救隊員在北川縣的廢墟中看見了一位母親,人們看到她倒下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上去慘不忍睹。 救援人員確認她已經死亡,但救援隊長卻在她身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在她身下發現了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裡面包裹著一個大概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母親的庇護,他毫髮未傷,抱出來的時候,還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解開小被子準備做些檢查時,發現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裡,手機螢幕上是一條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到這裡每個人都會淚流滿面,甚至低聲哭泣。
像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我認為每一個母親在生死攸關的當頭都能做到這樣。她們為兒女的成長時刻無私的奉獻著,永不停息的呵護著。再瘦弱的母親也為能兒女撐起一片天,抵擋場場風雨,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她們為了子女甚至熬紅了眼,熬瘦了身,熬幹了血,操碎了心,卻無怨無悔。而做子女的呢?大部分知道感恩,學會了孝敬雙親。其實父母的要求並不高,平時子女一句寬慰的話語,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個小小的禮物,一個深情地擁抱都使做父母的激動地熱淚盈眶,心情盪漾。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懂事,他們常常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肩不擔擔、手不提籃、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遊手好閒,慵懶麻木、惰性十足,聽不進爹、聽不進娘,自我做主張。網咖、電腦、小說受影響,思想扭曲又變樣。動不動大聲斥爹孃,像以上那個孽種多猖狂。
有人說:中國的孩子不孝順,根本在父母,不在孩子。是你們只知道無怨無悔的付出,無私的奉獻,但你給他講過多少你生活的艱辛和艱難,生活的來之不易。又給他灌輸多少禮儀之邦應該具有的“孝道”。讓他從小事做起,怎樣對待自己的爹孃,因為一個對待爹孃都不好的人,走向社會更不會對他人好。正如司馬光說的:德乃才之帥,德才兼備者,謂之聖人;德勝於才者,謂之君子;才勝於德者,謂之小人;德才均不及者,謂之愚人。愚人是智商問題,而小人則是道德問題,“羔有跪母恩,鴉有反哺意”。 動物尚且如此, 我們的孩子連最起碼的人道都不懂,那隻能是一個殘品,一個次品,一個極不受歡迎的人。天下父母們,養這樣的兒女,不更拖累你嗎?你生無安寧日,死無瞑目時。“春光不自留,莫怪東風惡。”
平時,父母要多給孩子做榜樣,常講人道、禮儀、24孝的故事。讓他們先成人,再成才,然然後成傑。讓他們確實都能時時刻刻念著父母。春秋時代,魯國有一位很有名的孝子叫曾參。在古代,交通不便,拜訪朋友都要走很久的路。有一次曾參上山砍柴,正好朋友來找他。曾參的母親為人忠厚,想到朋友遠道而來,假如沒見到曾參,對朋友會過意不去,所以她索性往自己手上紮了一針。這一針紮下去,曾參頓感心痛,心想一定是母親出事了,於是立刻快步趕回家去。一回家見到母親,馬上跪下來說:“母親,到底有什麼事,為何我的心一陣痛?”母親解釋說:“因為有朋友自遠方來,想趕快叫你回來,迫於無奈才這麼做。”所以,古代為人子女者,確實是時時想著父母。
兩千多年的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和文化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珍貴遺產。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為孔子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對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全民教育’,具有強大的公信力和號召力。2005年,經聯合國第34屆大會批誰,從2006年起,由山東省和濟寧市政府在5年中每年出資巧萬美元,以中國政府名義,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設立第一個以華人名字命名的最高級別的國際獎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被譽為“世界教育領域的諾貝爾獎”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南韓成立以來,已有達到300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及歐洲最多),成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及國學的全球品牌和平臺。而中國這個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的大國,卻出現這樣的敗類,這是我們教育的悲哀啊!
梁啟超說:“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爭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還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奉勸天下父母們,奉勸所有廣大同仁們,讓我們一起教育我們的孩子、學生一定要懂得感謝、感激、感動、感恩,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要不也辱沒了文明古國的聲譽,也辱沒了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回覆列表
最近發生的殺害親人的事是一起接著一起,先是少年殺害母親,再是一個男子殺害父母和女兒,到現在的華裔父母被親兒殺害,每件事都是殘忍至極。
這其中有三點需要我們深思。
第一是家庭的教育問題。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為成年人,接觸最早最多的環境就是家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不說能培養出多麼優秀的人才,但起碼能夠讓一個人健康的成長。出現這樣殺害父母的事情,不得不說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從小沒有養成一個健康的心理和正確的價值觀。
第二是個人心理成長的問題。從社會學角度而言,一個人成長總會受到這樣那樣的價值觀的影響。正能量的價值觀能夠讓人積極的成長,到往往對人有吸引力的就是那些負面的誘惑。如果個人不能抵制誘惑,旁人講的再多也沒什麼用,就像以前的網癮少年一樣,家庭和社會都沒有辦法,因為他心理在塑造過程中已經偏離了方向。
第三是社會因素的影響。現在青少年很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他們的好奇心也驅使他們去不斷的嘗試,當有人鼓掌叫好的時候,他們就忘記區分對與錯。現在直播和短影片行業很興盛,就是有很多年輕人看著扭曲的價值觀吸引別人的眼球,透過別人對他的打賞評論等,持續的去做這件事,這也是從眾的一種心理。
所以,一個人的成長,尤其是他的心理成長,是一個塑造性很強的東西,稍有不慎,就會形成不良的心理狀態,那麼發生殺害父母的事情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