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玩的國學

    楊朱屬於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公共事務管理的思想上,這兩個人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都是屬於極端的理想主義,所以,這二者,哪個也不應該學習,因為理想主義只能存在理想的社會,在現實社會,這兩種思想沒有存在的土壤。

    首先來說楊朱的思想。楊朱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這倒不是說楊朱自私,楊朱的思想,來源於他的重生的思想。楊朱認為,生命最為重要,所以全生養性是人的最高追求。社會上的一切事務,最好和自己無關,自己最好生活在無煩擾的社會。所以楊朱提出,人人都要管好自己,每個人管好了自己,這個社會就和諧太平了。所以楊朱主張,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天下自然有天下的規律,你不需要去多管,就世界按照他原有的樣子去執行好了。

    墨子的思想,是另外一種極端的理想主義。墨子主張,人人都要為世界、社會、他人做貢獻,要愛每一個人,幫助每一個人,要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去愛別人。墨子有個關於愛的保險的理論,墨子認為,我們要是人人能夠愛別人,那麼相應的,你付出的愛,也會在別人身上反射回來,你得到的也是全世界的愛,這樣這個世界也就和諧太平了。

    問題是,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存在於理想中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際之間複雜的關係。誰也不可能單獨脫離這個世界而生活。楊朱的管好自己的理論,固然美好,問題是誰能夠脫離這個世界呢?墨子的思想也很美好,但是沒有誰有這個時間、精力和情感,去無條件地奉獻他人。

    綜上所述,一種理想主義的思想,如果不能在現實的社會中開花結果的話,這個思想將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必將要失敗的。所以,這兩種思想最後很快被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

    但是,這兩種類似宗教情懷般的思想的內涵,一個是管理好自己,另外一個是奉獻社會的思想,在現在這個社會,還是需要的。用儒家學說的一句話,叫做過猶不及,一切以現實為基礎的理性主義,才是可行之道。

  • 2 # 楊朱學派

    楊朱

    一:楊子的主要言論與思想

    楊子的核心思想是“貴生”,“重己。”主張“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外物傷其身”,“拔一毛而利天下,不與也;奉天下與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總之,與墨家為了救天下,甘願腓無拔,脛無毛,甚至獻出生命形成鮮明對比。楊家極其愛惜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楊子還告誡弟子:“行善不為名,而名從之;名不於利期,而利歸之;利不於爭期,而爭及之;爭不於禍期,而禍至之。故君子莫為善。” 楊子又曰:“實無名,名無實。名者,偽而已。”並進行了充分論證:

    昔堯舜偽以天下讓許由、善卷,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齊實以孤竹君讓而,而餓死於首陽山。實偽之辯,如此其省也。 孔子明帝王之道,懸壺濟世。伐樹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困於陳蔡,受屈與季氏,受辱與陽虎。此濟世救民之聖者,慼慼然以至於死。名者,固非實之所取也。

    楊子以此抨擊“實名貧,偽名富”的不公現象。實名者:生無一日之歡,慼慼然以至死。偽名者:欺世盜名,並籍其名,澤及宗族,利兼子孫。 楊子以此告誡我們,要拋棄造作虛偽,不為功名所誤,不為利祿所累。任性縱情,樂生逸身。 一毛不拔的成語,就出自楊朱思想

    二:楊子的師承

    馮友蘭認為早期的道家以“避世”而“欲潔其身。”便將楊子歸於道家,對此鄙人不敢苟同:

    其一:道家非顯學,而楊家無疑是言盈天下的顯學。

    其二:道家行不言之教。旗幟鮮明地反對諸子間的唇槍善戰。老子謂之:“善者不辨,辯者不善。”莊子謂之:“聖人議而不辨,大言不辯。”而楊子天天與人PK,尤其是與墨家針鋒相對。在《列子·楊朱》篇中,記載了一次墨家學者禽滑釐與楊朱的一場精彩辯論。最終楊子及其弟子把禽滑釐駁的啞口無言(稍後作詳細解析)。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楊子的弟子也應該經常去墨家“踢館”。 顯然,馮友蘭之論是不可取的。

    鄙人卻以為,楊子極有可能師承自儒加:

    《呂氏春秋·孝行》與《禮記·祭義》中,都記載了樂正子春的一則事蹟:樂正子春下堂而傷足,瘳而數月不出,猶有憂色。門人問其故。樂正子春曰:“吾聞之曾子,曾子聞之仲尼: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不虧其身,不損其形,可謂孝矣。”

    《呂氏春秋·孝行》中,還有曾子之言:“父母全之,子弗敢缺。故舟而不遊,道而不徑,能全肢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

    《禮記·曲禮》亦曰:“不登高,不臨深。懼辱親也。” 以上諸多言論,皆與楊朱的“不入危城,不處軍旅”如出一轍。

    《禮記·哀公問》中,亦有孔子之言:“君子無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在《孔叢子·抗志》篇中,更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子思曰:“明於死生之分,通於利害之變。雖以天下易其脛毛,無所概於志矣。”這與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與也”一脈相承。

    考慮楊子所處的時代,其當為曾子的再傳弟子,或師承自樂正子春,或師承自子思。

    楊朱繼承了儒家的孝行,珍愛身體,而不以天下易其脛毛。並將其發揚光大,創立了諸子百家中,最珍視個人生命和權益的學派。

    三:楊墨之辯

    在《列子·楊朱》篇中,記載了一次楊、墨之辯。

    墨子的弟子禽滑離問楊朱:去子體之一毛而濟世,汝為之乎?

    楊子曰:一毛不足以濟世。

    禽子曰:假如真能拯救天下,為之乎?

    對禽子之問,楊子不屑回答。其弟子孟孫陽反問道:若侵肌膚而予萬金,子為之乎?

    禽子曰:為之。

    孟孫陽又曰:若斷一肢而得一國,子為之乎? 禽子默然。

    孟陽孫又曰:若梟首而得天下,子為之乎? 禽子啞口無言。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肢。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肢。一毛固一體萬分之一物,奈何輕之乎?

    楊朱及其弟子之論,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全體人民的利益是由一個個人權益組成。若可以損害某一人的利益,就可以損害每一個人的個人利益。最終損害的是全體華人民的利益。

    兩千多年後的德國皇帝威廉一世,便是楊子的超級粉絲。在德國國家工程的拆遷過程中,遇到了一個的釘子戶。拆掉這個釘子戶的磨坊之後,該農夫一紙訴狀,將皇帝告上法庭,要求其重建祖上留下的遺產。最後,威廉一世不但重新修建了農夫的磨坊。還給後世留下了擲地有聲的名言:“即使是農夫最破敗的茅屋,也是他的城堡。風能進,雨能進,國王的軍隊不能進。”

    一個農夫的茅屋在整個國家來說,相當於人體之一毛。只有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才能大治,社會才能進步,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所以,當今社會,應鄙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墨家思想,推崇一毛不拔的楊朱思想。

  • 3 # 平凡2850

    楊朱和墨子,兩個都不應該學習。

    楊朱的學說,取的是道家思想裡,以身觀身的最低層次;

    墨子的思想,脫胎於儒家的化性起偽,但是墨家之偽,過於嚴苛,消除的是人的天性和道德。

    為人當為正道,該學習的,是華夏正統的錨定於這片天地的思想和文化。

    學習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學習仁者愛人的儒家思想,學習循名責實的法家思想。

    這才是正道。

  • 4 # 短髮也能飄飄

    項羽拔劍天下怒,草民拔劍自慰罷了,所以,拔一毛還是拔千毛萬毛,那得看你有多少毛。你一文不名,還特麼成天想著拯救天下,應該去找醫生看看。所謂慈悲為懷拯救蒼生,那必定大徹大悟,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大徹大悟,真正大徹大悟到達耶穌如來地步的必定是歷經人世間的苦難,千轉百回方大徹大悟。我等平民,我想先解決要前小困難更重要吧!與天下所有為生活而奔波的草民共勉

  • 5 # 短髮也能飄飄

    項羽拔劍天下怒,草民拔劍自慰罷了,所以,拔一毛還是拔千毛萬毛,那得看你有多少毛。你一文不名,還特麼成天想著拯救天下,應該去找醫生看看。所謂慈悲為懷拯救蒼生,那必定大徹大悟,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大徹大悟,真正大徹大悟到達耶穌如來地步的必定是歷經人世間的苦難,千轉百回方大徹大悟。我等平民,我想先解決要前小困難更重要吧!與天下所有為生活而奔波的草民共勉

  • 6 # 短髮也能飄飄

    項羽拔劍天下怒,草民拔劍自慰罷了,所以,拔一毛還是拔千毛萬毛,那得看你有多少毛。你一文不名,還特麼成天想著拯救天下,應該去找醫生看看。所謂慈悲為懷拯救蒼生,那必定大徹大悟,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大徹大悟,真正大徹大悟到達耶穌如來地步的必定是歷經人世間的苦難,千轉百回方大徹大悟。我等平民,我想先解決要前小困難更重要吧!與天下所有為生活而奔波的草民共勉

  • 7 # 青衫北望

    兩者學說並無高下之分,前者符合道家無為而治,後者符合實踐出真知。

    前者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取一毛而損天下,亦不為也。主張不利己,也不利他,天下治也。

    後者主張利他,並且言行一致,也是一大學說

  • 8 # 鑑歌行

    《論楊朱》

    古有道名家,楊朱拔毛利天下,不為也。

    拔毛一根損天下,也不為也!

    獨善其身未可誇,隱士學問高,俗人莫學他。

    又有墨子言:摩頂放踵利天下。

    俠義固然高,不可損自身。

    活人先活己,利己先利人。

    兩者取其中,謂之中庸好與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手機上修片,怎樣把照片中人物的腿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