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慘的莫過於意式戰列艦了,大口徑高炮數量一雙手差不多都數得過來。
10
回覆列表
  • 1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戰時期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軍艦的防空能力都不咋滴。而且美國也是除了38倍徑的MK-12型高平兩用艦炮好用以外,之前用的25倍徑MK10/11/13型和54倍徑的MK16型高平兩用艦炮防空效能都並不理想,而且MK-12型還是在1943年後投入戰場的VT無線電近炸引信的加持下威力才暴漲的。不然要像是普通的高爆彈,其防空效率也並不比其他國家的高。早期重巡裝備的25倍徑MK10/11/13型高平兩用艦炮

    而在大西洋戰場上,海戰的主要作戰方式還是水面艦艇炮擊為主,而且大西洋海戰爆發比太平洋戰爭早,當時的飛機速度還比較慢,各國的防空壓力並不是很大,所以當時歐洲各國的戰艦,防空火力並不是很多,而同時期的美國戰列艦防空能力也不比其它國家的好。而大西洋戰場的主角主要還是英德兩國義大利只打一下醬油而已,而德國在早期水面艦艇力量損失殆盡,在戰爭中後期便將重點放在水下,所以歐洲各國並沒有太大的防空需求。日本早期也曾將50倍徑的三年是艦炮進行對空射擊,但是發現對空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後面就放棄了這一指標

    而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3年,而此時大西洋戰爭已經打了3年多了,而這三年時間裡各國的航空技術都在發展。當太平洋戰爭爆發時,英國為支援遠東派出了Z艦隊,而當時的威爾士親王號在前往印度洋途中還進行了防空演練,但是他們的防空物件是速度只有200多公每小時的老式劍魚式飛機,但是當他們到達印度洋麵對日本航空力量時卻發現,日本飛機的速度高達400多公里每小時,其軍艦上裝備的“砰砰炮”以及防空指揮儀根本沒辦法應對過來。所以並不是他們不重視防空,而是他們沒有那個需求所以就不發展。

  • 2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二戰期間為什麼軸心國軍艦都很不重視防空方面? 實際上,二戰軸心國軍艦很重視防空,就是防不住而已。

    以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為例子,安裝有12座雙聯127毫米防空炮,45座三聯裝25毫米機關炮,還有155毫米炮和13.2毫米高射機槍,單管25毫米機關炮等等。同時按照了2種雷達系統和測距儀。

    日軍安裝的162門96式25毫米機關炮的實際射速可以達到110發/分,也就是說每分鐘大和號上僅這種火炮就能夠打出17820發炮彈。大和號戰列艦上安裝的高射炮密密麻麻,已經和刺蝟一樣了。

    但是,美軍出動了數艘航母,起飛386架艦載機對其發動了密集攻擊。在這種程度的空中打擊下,大和號戰列艦就是安裝再多的高射炮,其實也是徒勞的。激戰2個多小時,10枚魚雷和24枚炸彈命中大和號戰列艦。

    基本上,大和號戰列艦毫無還手之力,一直靠裝甲硬抗,最後,還是沉入大海。對方如果只有幾十架戰機,大和號戰列艦還能抵抗一下,一下子就來了386架艦載機發動圍攻,再多的高炮也頂不住。

    同時,美國海軍在技術上,還有極大的優勢。至於義大利戰列艦都是樣子貨,裝甲和炮擊能力也很一般,高射炮更是沒有幾門。在地中海擔任護航,也是磕磕絆絆,最終導致北非軍團因為後勤問題戰敗。

  • 3 # 291181

    其實各國在二戰開始前就已經開始相應的研究了但是軸心國的軍艦在防空方面就比同盟國(美國)軍艦差,造成後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德國軍艦設計斷代嚴重,義大利由於是地中海作戰有岸基飛機支援導致防空設計需求就不太高,日本軍艦設計之初就將防空問題交給航母戰列艦防空炮主要目的就是攔截漏網之魚等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軸心國主要國家是最早參加戰爭的,戰爭和裝備研發無論哪一項都要錢,軸心國之中海軍最好的是參戰最早的,這就意味著該國有相當一部分經費用於戰爭裝備研發方面就會吃虧,這一點在雙方軍艦防空裝備作戰效率及服役時間表現得尤為明顯,當日本最好的防空驅逐艦服役不到一年後,美國就已經裝備VT引信並且獲得戰果,當日本裝備少量雷達裝備在軍艦上的時候,美軍艦上的雷達無論質量還是數量早已與其甩開幾條街的距離,至於德意兩國情況雖然差不多但是要多說幾句,首先德國由於在北冰洋活動常年大霧導致英德幾乎不發展艦載機外加小鬍子底下某王牌飛行員干涉導致本國航母成空殼造成軍艦放空壓力倍增,而且小鬍子在宰相沉了以後還把經費往潛艇方面挪了導致水面艦艇幾乎不出港(@北宅)相應的放空改造也就幾乎擱置,義大利上文也說過了也就不必多說了,所以說軍艦防空這方面不是軸心國不重視主要是軸心國被戰爭拖累了,導致相應研究滯後外加其他人為因素導致的結果。

  • 4 # 戰壕

    其實不能說是不重視,主要是早期的作戰思想,以及客觀的武器裝備條件的問題,導致軸心國戰艦防空效果很差,自然就產生了軸心國不重視防空的錯覺。

    其實30年代各國還是相信大炮鉅艦主義,認為飛機不會對皮實的軍艦產生什麼傷害。比如德國的俾斯麥號,竟然僅僅裝備有30門左右的小口徑高射炮,其中還有37毫米單發防空炮這樣的雞肋武器,火力極為薄弱,被英軍劍魚魚雷機重創,最後被英軍擊沉。而英華人的Z艦隊也是在馬來亞作戰中,也是無力對抗日軍飛機,被日軍航空兵殲滅。

    然後就是武器裝備問題了,軸心國的防空武器和技術普遍不如盟軍。像日本海軍,防空武器有著致命缺陷,其嚴重缺乏效能可靠的中小口徑防空武器,而這才是防空作戰中最關鍵的武器(日本陸軍的20毫米高炮效能不錯,但是畢竟軍種矛盾太大,海軍拉不下面子去用)。

    日軍最常使用的96式25毫米高射炮,射擊精度差毀傷能力低,而且由於設計問題,實際火力密度不足,大和號縱使裝備有160門之多96式高射炮,最終面對數百架美軍戰機才僅僅擊落了數架。而與此同時,美軍等不僅有著更好的高射炮,而且擁有包括雷達、無線電近炸引信等先進裝備,防空效果自然更好。

  • 5 # 水鏡曉先生

    在二戰期間,其實不是軸心國不重視軍艦的防空效能,只是剛開始時各國軍艦的防空效能都非常薄弱,對於它的認知還不是很清晰。之後又因為各國的作戰方式的不同,客觀的外界環境因素還有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的限制導致軍艦的防空效能相對比較差,然後就感覺二戰時對防空方面不重視的錯覺。在之後日本與美國在太平洋的珍珠港戰役、菲律賓戰役等戰役,發現軍艦防空效能的強弱對戰爭的輸贏起到了多麼重要作用,也就造就之後美國艦艇防空效能成為當時世界最強,因日本艦艇的防空效能未能比過美國,在後期也就只能被美國碾壓了。

    在歐洲戰場中,大西洋海戰主要交戰國家是英國與德國,義大利算是走走過場,不過他們兩家只隔一個海峽,飛機還沒飛出國就能被對方偵察到,沒必要加強防空效能的裝備。在這同一時期,美國的艦艇防空效能也是一般。

    大西洋戰爭四年後開始的太平洋戰爭,主要是日本與美國的戰爭。日本因為戰略需求而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就這樣日本與美國打了起來。日本在二戰時是軸心國中海軍實力最強的國家,因此美國在與日本交戰時吃了幾次大虧。

    軍事實力比不過別人,美國就打算在武器上碾壓它!美國軍隊在之後改裝了更好的高射炮,在防空效能方面更是加強火力,並且在艦艇上又安裝了雷達、無線電近炸引信等先進的武器裝備。

    美國火力增強時,日本也不會固步自封的,日本艦艇也不斷地改裝武器,不斷的增強防空火力,不過戰爭和武器裝備設施的研發都需要一筆不小的錢,日本經歷那麼多年的戰爭,已經沒有什麼錢可供他們使用,而美國在當時可謂是經濟大國,把錢大部分都投進海軍武器裝中,增加武器裝備,這就意味著日本將在武器裝備上吃虧。美國用幾百架艦載機同時發動進行密集攻擊,日本艦艇根本無還手之力。

    在二戰時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軍事武器上的技術水平都很一般,當時對艦艇的空中威脅主要還是敵方艦艇,攻擊方式基本還都屬於臨空攻擊、目視攻擊。所以對於艦艇防空效能效果的研發成果不會太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時候真心覺得老年人操心太多,怎麼讓他們不要操心那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