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點兒歷史

    楊廣在位14年(604年——618年)“統一江山”、“修通運河”、“西巡張掖”、“三遊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伴隨著歷史的發展,隋煬帝的功過也是譭譽參半,部分人完全抹黑他,部分人完全歌頌他。但是這樣的歷史態度都是有問題的。

    他之所以被大家所抨擊,一方面是他乾的事情確實很糟糕。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富二代本色。荒淫無道,亡國之君。

    他弒兄奸母,殘害忠良;他巡遊無度,靡費奢侈;一生亂用民力,徵發數千萬人次,民不聊生。這是他一生都不可磨滅的汙點,他逃不掉的。

    但是說他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他同時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平定陳朝,統一天下;他修建東都,遷都洛陽;他修建大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開疆擴土,平定吐谷渾,通絲綢之路,迫使突厥分裂;他開創科舉,重視教育。

    重視科舉制度、開疆拓土等等系類操作,真的可以說是為了後來的大唐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大唐能夠享譽幾百年,和他的操作有很大的關係。

    大概這就是典型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吧,嬴政一家子人用了幾百年的時間終於統一了六國紛亂,但是卻十五年就亡了,大好的天下送給了大漢。

    同樣的道理。一善不能遮百惡,一罪也不能廢百功。對於隋煬帝的評價,我們仍是需要一個客觀的角度。既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和價值觀是批評,也不能站在當時人的角度去說什麼。人無完人嘛。

    至於題主的問題,隋煬帝的“煬”的解釋,這是後人給他封的稱號,意思就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暴君。

  • 2 # 100901160514071985

    煬字隱藏什麼秘密,沒有什麼秘密,熟悉諡法的都應該知道煬是何意,一個只用十多年時間就把一個一個盛世王朝弄得支離破碎,全國戶口數從890萬戶減員到200多萬,戶口數減員約75%,大概三千萬人口,這種完全不顧老百姓死活的垃圾皇帝得到煬字有什麼意外,哪來的隱藏秘密。

    天天說他功在千秋,他確實有點功績,但他的功績跟他的罪孽比根本不值一提,網上說的那些所謂功績不是搶了楊堅的就是水分多多的。

    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都是楊堅創立的,雖然楊廣也對此有所改進但使用無法媲美開創者。

    大運河從春秋吳王夫差開始修,真正是從無到有,運河從浙東修到淮河。從這開始歷朝歷代都會修運河,楊廣時只是在之前運河基礎上連線起來,並不是自己從頭修,南段邗溝江南河更是僅僅是疏通,對大運河的功績遠不如吳王夫差甚至可能還不如後來在隋唐大運河堵死後真正修通京杭大運河的忽必烈?

    至於開疆拓土首次將青海納入版圖,實際漢朝已經在西寧設立西平亭,後來發展到西平郡,還有西海郡,治所在現今青海省海晏縣。而且楊廣從吐谷渾手裡打下的這片土地沒多久就被人家打回去了

  • 3 # 一貳一橙

    在易中天先生所寫的《易中天中華史》中,《隋唐定局》一篇裡有提過,“煬”字是屬於惡到不能再惡的諡號,能比得上隋煬的只有夏桀和商紂這兩位君主。

    “煬”字的《諡法》解釋

    據《諡法》的記載,“煬”字所代表的意思有三種:好內遠禮(貪戀女色不遵禮法),去禮遠眾(破壞禮制背棄大眾),逆天虐民(違背天理虐待人民),前兩個是昏,後一個是暴,楊廣昏暴皆有,這也是後世演義和各種電影電視劇都贊同的看法。

    和“煬”字並肩的是“桀”(賊人多殺曰桀),“紂”(殘義損善曰紂),這三種都是屬於十惡不赦的諡號。

    楊廣被後世的大力抹黑

    繼任前朝的朝代為了彰顯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對前朝不遺餘力的抹黑是很正常,但自楊廣之前,除了夏桀和商紂之外,末代君主所得到的諡號都不算惡諡:像漢獻帝劉協,魏元帝曹奐,晉恭帝司馬德文等,諡號算是較低但還不至於惡。

    這主要是楊廣和他的“難兄難弟”一樣,都是把一個治理得好好的國家硬生生地給他敗光了,對宗室來說他們是罪人,對民眾來說他們則是暴君,所以不遺餘力地貶低他們更能給受苦受難的民眾一點寬慰。至於其他的末代君主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可悲之處,國家到了他們的手上已經是千瘡百孔,無回天之力了。東漢毀於桓、靈二帝,曹魏自魏少帝曹芳起就被司馬家奪了大權,晉朝更是從司馬炎之後就一直被權臣控制,晉恭帝更是十分屈辱地死在了棉被裡,所以對這些君主,我們更多的是惋惜和同情。

    表兄弟李淵對楊廣的諷刺

    “煬”字諡號本來是楊廣給陳後主陳叔寶的諡號,這位陳朝最後皇帝奢侈淫逸,耗費大量民力修建宮殿,供他和嬪妃遊玩居住,在楊廣南渡伐陳的時候,朝廷上下依舊是“奏樂侑酒,賦詩不輟”,好一派“盛世景象”。即使在建康城破的時候,陳叔寶想著都是他的黃巾珠寶和美人,在井下被俘時身邊還帶著兩位美人呢,現在那口井應該還在南京城裡,還有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胭脂井”。

    或許楊廣死都沒想到,他用來批評陳後主的“煬”字居然會被李淵用在自己身上,這可真是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 4 # 海闊天空愛閱讀

    楊廣的廟號為世祖明皇帝,煬皇帝是唐朝對楊廣的追諡。古代使用諡號對帝王將相的生平功過進行評價,“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認為他不違天虐民。按易中天先生的說法,“煬”屬“下諡”,差得不能再差、爛得不能再爛。

    人是非常複雜的個體,使用諸如“好人/壞人”、“暴君/明君”、“奸臣/忠臣”等單一的詞語根本無法正確認識一個人的生平,一個字評價一個人,難免有失公正。普通人如此,遑論帝王?

    自古史書後人寫,罔顧前人功與業。李唐推翻了隋朝,就要為自身的合法性尋找鑑定,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貶低甚至抹黑前朝,“煬”字充分體現了這一意圖。

    楊廣被後世攻訐的過失,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工程建設勞民傷財

    營造東都洛陽。歷時十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但這也是楊廣擺脫關隴集團控制、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對於當時的鼎盛國力而言,營造東都未必一無是處。

    開鑿京杭大運河。歷時六年,耗民力數百萬。至清朝海運發展起來之前,京杭大運河一直都是國家經濟大動脈。興修水利,歷來都是發展經濟的重大民生工程,從任何角度看都是利在千秋;再者,京杭運河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河道和疏通前代河道,並不是“一錘子一錘子鑿出來的”,工程量是否有後世傳言的那樣巨大,還有待評估。

    三徵高麗消耗國力

    612-614年,三次征伐高麗損兵折將,軍資器械損失無數。問題來了,三徵高麗到底有沒有必要?從戰略角度講,我認為有100%的必要。血淋淋的史實證明,高麗所在的北韓半島和東北區域,歷來都是外族侵略中原王朝的天然通道和跳板:

    遼建國後征服這一區域,轉而向南壓長期制北宋。

    金在東北崛起,宋金聯合滅遼,後南下滅北宋。

    元聯合南宋滅金,後南下滅南宋。

    明萬曆日本入侵北韓,明朝援助後國力大損,後金趁機崛起,轉而滅明。

    民國日本再度佔領北韓和東北,發動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幾近亡國滅種。

    可見,東北北韓不安或被佔,中原王朝就遭殃。後來唐太宗高宗耗費三代國力,歷時25年頻繁用兵才終於平定高麗。同一件事,李世民做了就是英明神武,楊廣卻被說成窮兵黷武,不得不說這有失公平。

    好大喜功激起民變

    但作為帝王,楊廣多次巡遊,對於京杭運河這樣的大工程急於求成,勞民傷財,上行下效,導致民變四起,加快了隋王朝的腐敗和毀滅,對此,楊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善不能遮百惡,一罪不足廢百功。如果說他夠不上千古一帝,那他也不應該被黑化成萬世暴君。以一個極具貶義的“煬”字概括楊廣生平,有失公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防治保護地蔬菜連作障礙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