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書科技短影片

    目前國內輿論對於農業病蟲害防治還存在一些誤區,科普工作還做得不是很夠,所以有一些詞彙就很容易被誤解,比如:綠色防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是否施用農藥和化肥成了區分健康和非健康食品的關鍵值。

    根據新聞稿:該專案採取“超級稻+強源活庫優米技術+缽苗機插秧+機械化病蟲綠色防控”技術。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大背景:農業包括“耕、種、管、收”四個方面,其中“耕、種、收”的機械化普及率已經很高。水稻前三項的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已經非常成熟,所以題主關心的“機械化病蟲害綠色防控”,也就是農業中的“管”,其實是目前整個中國農業面臨的問題。

    扯遠了,回到主題,“綠色防控”其實不是不用農藥,而是透過科學手段,多種防控方式配合,從而提高防治效果。

    它包括了至少4個方面:

    ①生態調控技術

    ②生物防治技術

    ④科學用藥技術

    科學用藥分為兩個部分:

    一、農藥

    簡單來說,就是淘汰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環境友好型的農藥,這一部分工作,各大農藥廠商都在做,不過大量小農藥廠在這方面沒有動力,因此從不正規渠道流入市場的高毒農藥(禁藥)都會在長期存在,只是佔有率會逐漸降低。

    二、施藥器械

    終於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了,這也是目前農業行業發展最快的一個細分領域,主要體現在農業植保無人機的快速發展上。傳統施藥器械最大的問題在於無法精準施藥,沒有後臺數據監控,無法進行精準的後期分析。而這些問題,植保無人機目前已經有部分機型可以很好解決,比如極飛科技的P20植保無人機。

    精準噴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飛的精準(RTK航線自動飛行)),二是噴的精準(變數噴灑)。

    先上兩張圖讓大家看看飛的精準有多重要吧

    第一張,普通無人機作業軌跡圖(是不是感覺風中凌亂)

    第二張,極飛P20植保無人機作業軌跡圖(是不是感覺世界都整齊了)

    首先要做到植保無人機飛的精準,就必須使用RTK航線自動飛行(規避飛手打杆導致的速度不均,噴灑不勻),不漏噴,不重噴。我要說第一張圖的無人機能做到精準噴灑,估計連我自己都不信。

    其次,是噴的精準,主要是指的農藥的畝用量要保持精確,實際施藥時,參考的資料是畝噴灑量,傳統裝置因為壓力噴頭的設計原因,只能保證每分鐘的流量固定,遇到因為特殊情況臨時停住,往往會造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約在冬季》哪句臺詞最能打動你的心?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