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與美文欣賞
-
2 # 發現音樂
九零年代末時代更替,永珍更新,那是電視時代騰飛的前夜,流行音樂與獨立歌星的烏雲即將籠罩華語樂壇之前的最後時刻。這也恰恰是樂隊浪潮的最後狂歡,那時的初代搖滾代表人物(崔健等)已然封神,二代搖滾的領軍人物(魔巖三傑)離成仙不遠,當人們沉浸在新時代慾望與未來紙醉金迷的幻想中時,中國第三代搖滾“橫空出世”。
當時有六支樂隊被稱作“北京新浪潮”,新褲子、麥田守望者、清醒、超級市場、地下嬰兒、花兒。這些樂隊滿腔熱血的衝進樂壇,但很多看《樂隊的夏天》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這個時間節點誕生的樂隊,日子都不好過,再往後的樂壇就不用說了。中國搖滾樂從炸裂出世到支離破碎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千禧年往後樂壇四小天后出現,偶像經濟誕生。盜版浪潮席捲,廠牌紛紛垮臺。選秀節目爆紅,娛樂時代崛起。營銷方式五花八門,炒作手法令人髮指。綜藝節目大火,唱功成為最高誇讚。偶像經濟騰飛,網紅歌手氾濫……
這彷彿是上帝撕下聖經裡的一張紙,將樂隊文化包裹其中,與世隔絕。這與搖滾所倡導的“真正不受任何束縛,解放靈魂與自由的觀念,並勇敢無畏地表達自我”的精神八字不合,格格不入。樂隊們起初渴望極致的表達令自我瘋狂的自由嚮往,他們年少離家混跡於北京街頭,帶著成為一代大師的夢想與細膩敏銳的靈魂,投身於瞬息萬變的都市洪流裡,卻幻化成一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黃金年代的紙醉金迷陰影籠罩下的塵埃,在他們四周是物慾橫流的世界裡的糜爛墜落,是信仰得不到兌現而做出的不得已決定,令無數年輕人為之嚮往並投身其中的天堂竟是地獄。
這個過程中,無數年輕已然老去,無數放蕩不羈在現實面前妥協,這其中消逝的樂隊不計其數。但同時也應了那個藝術黃金法則:“壓迫會造就藝術的輝煌”。這些年來的不容易,彷彿成為這些樂隊命中註定要渡的劫,火焰在今天得以燃燒。刺蝟樂隊在《白日夢藍》裡唱到,“社會是傷害的比賽,當我醒來時才明白”雖然“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3 # Daybreak古典吉他之旅
講到樂隊,讓我回想起年輕時的一些往事。
80年代,搖滾樂在中國興起,以崔健為代表的一批搖滾樂隊在北京慢慢風靡全國,他們在舞臺上自由的演奏,狂野的演唱,影響了我們這個年紀中的很多人,樂隊文化由此誕生,成了當時一部分年輕人的追求。
當時我和幾個朋友也搞了一個電聲樂隊,我們都有共同的愛好,前面又有像崔健、唐朝這樣的偶像,大家都是刻苦鑽研,努力學習編曲、樂隊融合方面的知識,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模仿這些偶像樂隊的演奏演唱方法。記得1990年夏天,崔健在南京五臺山體育館開演唱會,我和幾個小夥伴們提前幾天跑到南京買票,看演出,幹勁十足,樂此不疲。
後來我們的年紀一天天長大,隨著成家立業,孩子出世,更是因為我們自身的音樂水平不高,做出來的東西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也養活不了自己和家人,慢慢的大家都失去了信心。隨著我們國家市場化經濟的開始,不管你是做什麼行業,做什麼職業都要緊緊的跟市場連線在一起才能夠生存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後選擇了變賣掉當初千辛萬苦買來的樂器,從此離開了當初熱鬧的樂隊生活。
這個應該是昔日輝煌的樂隊文化走向末落的原因吧!
-
4 # 白子音樂現場
在90年代樂隊比較火93,94年是高峰吧,後來隨著唐朝樂隊魔巖三傑香港紅堪體育場的演唱會結束後。臺灣的這個滾石公司撤離了中國大陸,中國火這個部門製作部,專輯開始停止時候,樂隊文化開始想下降。要我說樂隊從來都沒有真正開始過。
因為什麼因為臺灣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廣歌手或者樂團的一套非常合理的方案,這個是國際化的標準。中國大陸從來沒有過。從這一點上來看了就說我們所做的歌手號全部是已經成名的了,可是臺灣不是這樣,他們是發現有潛質的歌手,然後重金培養。直到他能出唱片開演唱會能夠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回報,他們這個整個運作是良性迴圈。
所以我們唱片業起不來的原因就是我們都是在投機,並不是在真正為這個唱片業形成良性迴圈而奉獻也不遵守規則,只是一旦火了就狂撈一段時間,沒人看上臺灣的他們公司一樣,他們仔細認真的做歌手20讓週六才能的人出來,而且並且為他們推廣的時候非常有嚴謹的方式,而且效果非常好,我們從來沒有這麼做過,我們都是靠關係,然後讓歌手出錢給歌手包裝,我們理解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商品,而臺灣人理解的首先要打造成真正的藝術品。而這個藝術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商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回覆列表
一、十年間的光芒萬丈到暗淡無光
九零年代末時代更替,永珍更新,那是電視時代騰飛的前夜,流行音樂與獨立歌星的烏雲即將籠罩華語樂壇之前的最後時刻。這也恰恰是樂隊浪潮的最後狂歡,那時的初代搖滾代表人物(崔健等)已然封神,二代搖滾的領軍人物(魔巖三傑)離成仙不遠,當人們沉浸在新時代慾望與未來紙醉金迷的幻想中時,中國第三代搖滾“橫空出世”。
當時有六支樂隊被稱作“北京新浪潮”,新褲子、麥田守望者、清醒、超級市場、地下嬰兒、花兒。這些樂隊滿腔熱血的衝進樂壇,但很多看《樂隊的夏天》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這個時間節點誕生的樂隊,日子都不好過,再往後的樂壇就不用說了。中國搖滾樂從炸裂出世到支離破碎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很多人把現在搖滾衰敗的原因歸結於“汪峰的選秀與夢想”但那時的汪峰還不足以撼動這棵大樹,並且汪峰的鮑家街也是這個時期的產物,理論上他也是“受害者”。其實反過來看《汪峰的夢想實現史》就是《樂隊衰敗史》我指的是商業運作方面。但審時度勢的不止汪峰一人,大張偉等人都是如此。
二、聽眾與從業人員的審美脫節
大張偉曾經回憶,他當時在臺上表演,演唱花兒樂隊當時的朋克搖滾,臺下觀眾的表情都特奇怪,小姑娘們捂著耳朵聽,因為鼓特別吵,成年人都帶著一種“那人是在幹嘛”的眼神看他們——“就像臺上唱歌的人褲衩上沾了尿”。98年、99年,大陸最紅的歌是《祝你平安》跟《常回家看看》,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平均審美水平。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崔健和魔巖三傑的時代都能被接受,突然“第三代搖滾”人們就欣賞不來了?
時移但世不一定異,電視普及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們現如今的“海草海草”放在20年前就是“紅豆,大紅豆,芋頭”。於是,在“大資料”的幫助下,大張偉放棄朋克寫了《洗唰唰》。十幾年前,那英曾公開批評刀郎的音樂缺乏審美,雖承認“儘管我們都賣不過他”,也是“審美下沉”的結果。
三、樂壇走向與樂隊走向兩極分化
讓我們來細數一下,千禧年往後樂壇都發生了什麼。四小天后出現,偶像經濟誕生。盜版浪潮席捲,廠牌紛紛垮臺。選秀節目爆紅,娛樂時代崛起。營銷方式五花八門,炒作手法令人髮指。綜藝節目大火,唱功成為最高誇讚。偶像經濟騰飛,網紅歌手氾濫……
這彷彿是上帝撕下聖經裡的一張紙,將樂隊文化包裹其中,與世隔絕。這與搖滾所倡導的“真正不受任何束縛,解放靈魂與自由的觀念,並勇敢無畏地表達自我”的精神八字不合,格格不入。樂隊們起初渴望極致的表達令自我瘋狂的自由嚮往,他們年少離家混跡於北京街頭,帶著成為一代大師的夢想與細膩敏銳的靈魂,投身於瞬息萬變的都市洪流裡,卻幻化成一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黃金年代的紙醉金迷陰影籠罩下的塵埃,在他們四周是物慾橫流的世界裡的糜爛墜落,是信仰得不到兌現而做出的不得已決定,令無數年輕人為之嚮往並投身其中的天堂竟是地獄。
這個過程中,無數年輕已然老去,無數放蕩不羈在現實面前妥協,這其中消逝的樂隊不計其數。但同時也應了那個藝術黃金法則:“壓迫會造就藝術的輝煌”。這些年來的不容易,彷彿成為這些樂隊命中註定要渡的劫,火焰在今天得以燃燒。
刺蝟樂隊在《白日夢藍》裡唱到,“社會是傷害的比賽,當我醒來時才明白”雖然“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