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誰家有個胖胖結實的孩子,就會引來無數媽媽豔羨的目光,心裡頭就開始琢磨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養的,為啥自己家的孩子就細胳膊、細腿的?每天看著孩子不長肉那個心急啊
其實,現在的孩子體型兩級分化的情況比較嚴重,要不就是孩子比較肥胖,要不就是孩子比較乾瘦,身高和體重比例比較好的孩子不太多見。
有的孩子特別瘦,但是面色比較紅潤,肌肉比較結實緊緻,食慾還算不錯,睡眠也比較安穩,精神狀態也不錯,有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有的朝氣蓬勃的生命力。那這樣比較瘦弱的孩子,媽媽就不可以不用太擔心,可能跟家人的遺傳因素有關係,不一定是一種生病的狀態。
如果孩子除了比較瘦以外,存在各種吃不好、睡不好、拉不好或者是長期的打噴嚏、咳嗽的情況,媽媽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孩子可能是真的是生病了。
從典籍記載的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出四肢百骸的發育跟脾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脾胃功能差,消化吸收不好,孩子就容易不長肉。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引起脾胃功能差的呢?
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
脾胃裡的內部環境比較溫熱的話,消化食物的速度才會比較快。而脾胃虛寒的孩子,胃腸道蠕動慢,胃腸道蠕動比較慢,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就比較差,身體從食物中提取的營養物質比較少。人身體裡的能量走勢是,先供應身體的主要器官,然後才往身體的四肢末梢充盈,在整體能量不足的情況下,分佈到四肢末梢的能量就會更加少,缺少能量的滋養,孩子就會顯得比較瘦弱。
脾胃虛寒的孩子會存在哪些症狀呢?
脾胃虛寒的孩子,面色會有些晃眼的白,少氣懶言,手腳常年比較冰涼,小腹和後腰部容易涼,稍微吃些涼的東西就拉肚子,容易肚子痛,按揉後疼痛會減輕些,睡覺比較喜歡趴睡,特別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好長時間不容易好,反覆積食,咳嗽等。
護理思路: 調整飲食、椒鹽包熱敷、運動、熱水泡腳、艾灸、南懷瑾臍貼等,一切溫暖脾胃的思路都可以改善孩子脾胃虛寒的狀態。
1、調整飲食
把這段話翻譯成接地氣的說法就是: 脾胃受傷的人,會影響全身氣血能量的輸送,隨著身體臟腑經絡的日益虧損,人的身體就會日漸消瘦。脾胃受損的人,可以透過調整飲食來達到調理脾胃的目的。
所以,脾胃虛寒的孩子,飲食上就需要選擇相對溫熱的食物,生冷寒涼等容易加重脾胃虛寒的食物,可能就需要少吃或者不吃。
溫熱的食物首選就是米油,米油可以是大米油,小米油或者是二米油,暖暖的給孩子喝上一碗,從脾胃一直溫暖到骨子裡。
2、椒鹽包熱敷
粗鹽放鐵鍋裡炒熱,等到粗鹽有蹦蹦的響聲之後,再放入10~20粒花椒,炒出濃濃的花椒味起鍋,晾一兩分鐘,裝進布袋裡熱敷肚子。可以放到微波爐裡反覆加熱。
注意事項: 孩子有積食熱症的時候不適合使用,比如說口臭,大便臭,手心燙,愛喝水,出汗多等,需要先解決積食的問題,再調理脾胃虛寒的情況。
3、艾灸
艾灸中脘穴,中脘在肚臍上4寸即五個手指的寬度,小孩自己的手指。也就是心窩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小孩胃腸系統的虛寒問題都可以灸,比如,不消化拉稀、受寒拉稀等,積食引起的臭不可聞的,不能灸。如果孩子出現明顯的熱症,比如說頭面部長疙瘩、舌質變紅,舌苔變得比較乾燥,就需要暫停艾灸的方法。
4、南懷瑾臍貼
5、運動
想方設法引導孩子動起來,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是簡單的蹦蹦跳跳也好,追逐打鬧也好,或者是選擇一項孩子感興趣的運動也好。總之,就是讓孩子動起來。
6、泡腳
睡前讓孩子用溫熱水泡下腳,泡個十來分鐘左右,一週泡兩三次。既有助於睡眠,也有助於脾胃消化。
脾陰失調一般是指脾的陰液失調,即脾陰虛而言。是指脾本身出了問題,脾不能正常運化分佈水液,陰虛就容易生內熱。此時可以想象一下水嘟嘟的葡萄放到蒸房裡變成葡萄乾的過程,陰虛的孩子就是不斷在這樣的烘烤中,變得乾巴。缺乏水液滋潤的孩子,就像缺水的小樹苗一樣,很快就會乾枯發蔫。
由此可見,脾陰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跟飲食不節有一定的關係,比如孩子比較喜歡吃辛辣、麻辣的食物,還有牛羊肉等熱性的肉類,導致火氣傷著了脾胃,產生了脾陰虛的情況。
脾陰虛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
脾陰虛的孩子會表現出: 食慾減退、口唇比較乾燥,有些孩子比較愛舔嘴唇,大便乾燥秘結,胃部容易有灼熱感,體形比較消瘦,舌質比較紅,舌苔比較少,有些孩子的舌苔芒刺比較明顯等。
護理思路: 飲食引起的陰虛的狀況,就需要給孩子調整飲食。
調整飲食:
吃些五穀雜糧,五穀雜糧在孩子的身體發育是非常重要的。要學會吃地瓜、紅薯、南瓜、青菜、蓮藕這些。如果透過飲食的調整,孩子陰虛的狀態解除了,熱證解除了,裡邊津液就充足了,那麼孩子乾瘦的情況就會得到緩解。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家長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家庭氛圍不和諧,讓他焦慮、緊張,那麼這個孩子的的脾胃系統就會失常,失常以後身體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就會下降,生長、發育就容易出問題。
我們應該都知道木是克土的,肝屬木,脾屬土,肝木旺就會克脾土。如果肝中的邪火太旺,上躥到了脾,就會影響到脾的功能。脾主要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一旦受到影響,就容易出現不想吃飯的症狀。然後,邪火會灼燒蒸騰掉津液,所以情志不暢,肝火旺的孩子,也會出現比較瘦弱的情況。
護理思路: 疏肝解鬱,讓孩子學會釋放不好的情緒
1、學會溝通
選擇跟溝通相關的繪本,讓孩子懂得有了不好的情緒要表達出來,然後父母根據孩子的情緒,選擇一些發洩的途徑,比如說運動、帶孩子去爬山、去大聲的唱歌,把不好的情緒釋放出來,避免對身體產生淤堵。
2、推拿
清肝:肝經穴,在孩子的食指指尖到指根的這段距離上。用自己的手指的食指和中指八字固定住孩子的手掌,然後用然後用自己的拇指和無名指做一個搭配,將孩子的食指完全暴露出來。然後由指根往指尖方向推,也就是往外推。一分鐘推的頻率是180次
推脾土:
脾土,大拇指外側螺紋處,每分鐘100次左右。
身體整體缺津液引起孩子比較瘦弱的問題,可能處理起來就比較複雜些,需要求助中醫大夫綜合調理。但是調整的思路,都可以嘗試著從飲食上開始,吃合適的食物,做到飲食有節,不過飢過飽對脾胃產生損害,孩子的情況也不會更差的。
孩子比較瘦,常見的是上面三種原因引起的,更多的是存在餵養上的不合適產生的。家長只要意識到跟餵養有關,根據孩子情況調整,孩子都會慢慢改善。當然,也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天生體質比較差,或者是某一方面的疾病引起,就需要面診大夫查詢原因,綜合調理。
這年頭誰家有個胖胖結實的孩子,就會引來無數媽媽豔羨的目光,心裡頭就開始琢磨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養的,為啥自己家的孩子就細胳膊、細腿的?每天看著孩子不長肉那個心急啊
其實,現在的孩子體型兩級分化的情況比較嚴重,要不就是孩子比較肥胖,要不就是孩子比較乾瘦,身高和體重比例比較好的孩子不太多見。
有的孩子特別瘦,但是面色比較紅潤,肌肉比較結實緊緻,食慾還算不錯,睡眠也比較安穩,精神狀態也不錯,有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有的朝氣蓬勃的生命力。那這樣比較瘦弱的孩子,媽媽就不可以不用太擔心,可能跟家人的遺傳因素有關係,不一定是一種生病的狀態。
如果孩子除了比較瘦以外,存在各種吃不好、睡不好、拉不好或者是長期的打噴嚏、咳嗽的情況,媽媽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孩子可能是真的是生病了。
《明醫指掌》中關於脾胃有如此記載:夫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穀之海。然胃主司納,脾主消導,一表一里,一納一消,營運不息,生化氣血,滋榮脈絡,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皆藉此以生養。從典籍記載的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出四肢百骸的發育跟脾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脾胃功能差,消化吸收不好,孩子就容易不長肉。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引起脾胃功能差的呢?
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
脾胃虛寒的原因脾胃裡的內部環境比較溫熱的話,消化食物的速度才會比較快。而脾胃虛寒的孩子,胃腸道蠕動慢,胃腸道蠕動比較慢,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就比較差,身體從食物中提取的營養物質比較少。人身體裡的能量走勢是,先供應身體的主要器官,然後才往身體的四肢末梢充盈,在整體能量不足的情況下,分佈到四肢末梢的能量就會更加少,缺少能量的滋養,孩子就會顯得比較瘦弱。
脾胃虛寒的孩子會存在哪些症狀呢?
脾胃虛寒的孩子,面色會有些晃眼的白,少氣懶言,手腳常年比較冰涼,小腹和後腰部容易涼,稍微吃些涼的東西就拉肚子,容易肚子痛,按揉後疼痛會減輕些,睡覺比較喜歡趴睡,特別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好長時間不容易好,反覆積食,咳嗽等。
護理思路: 調整飲食、椒鹽包熱敷、運動、熱水泡腳、艾灸、南懷瑾臍貼等,一切溫暖脾胃的思路都可以改善孩子脾胃虛寒的狀態。
1、調整飲食
《脾胃論》中說到: 脾土既傷,不能輸運,則氣血精神由此而日虧,臟腑脈絡由此而日損,肌肉形體因此而日削。故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此調理脾胃之良法也。把這段話翻譯成接地氣的說法就是: 脾胃受傷的人,會影響全身氣血能量的輸送,隨著身體臟腑經絡的日益虧損,人的身體就會日漸消瘦。脾胃受損的人,可以透過調整飲食來達到調理脾胃的目的。
所以,脾胃虛寒的孩子,飲食上就需要選擇相對溫熱的食物,生冷寒涼等容易加重脾胃虛寒的食物,可能就需要少吃或者不吃。
溫熱的食物首選就是米油,米油可以是大米油,小米油或者是二米油,暖暖的給孩子喝上一碗,從脾胃一直溫暖到骨子裡。
2、椒鹽包熱敷
粗鹽放鐵鍋裡炒熱,等到粗鹽有蹦蹦的響聲之後,再放入10~20粒花椒,炒出濃濃的花椒味起鍋,晾一兩分鐘,裝進布袋裡熱敷肚子。可以放到微波爐裡反覆加熱。
注意事項: 孩子有積食熱症的時候不適合使用,比如說口臭,大便臭,手心燙,愛喝水,出汗多等,需要先解決積食的問題,再調理脾胃虛寒的情況。
3、艾灸
艾灸中脘穴,中脘在肚臍上4寸即五個手指的寬度,小孩自己的手指。也就是心窩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小孩胃腸系統的虛寒問題都可以灸,比如,不消化拉稀、受寒拉稀等,積食引起的臭不可聞的,不能灸。如果孩子出現明顯的熱症,比如說頭面部長疙瘩、舌質變紅,舌苔變得比較乾燥,就需要暫停艾灸的方法。
4、南懷瑾臍貼
5、運動
想方設法引導孩子動起來,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是簡單的蹦蹦跳跳也好,追逐打鬧也好,或者是選擇一項孩子感興趣的運動也好。總之,就是讓孩子動起來。
6、泡腳
睡前讓孩子用溫熱水泡下腳,泡個十來分鐘左右,一週泡兩三次。既有助於睡眠,也有助於脾胃消化。
脾陰失調的原因脾陰失調一般是指脾的陰液失調,即脾陰虛而言。是指脾本身出了問題,脾不能正常運化分佈水液,陰虛就容易生內熱。此時可以想象一下水嘟嘟的葡萄放到蒸房裡變成葡萄乾的過程,陰虛的孩子就是不斷在這樣的烘烤中,變得乾巴。缺乏水液滋潤的孩子,就像缺水的小樹苗一樣,很快就會乾枯發蔫。
《脾胃論》有云: 脾陰虛多由飲食不節,如恣食辛辣、香燥,酗酒等,導致火氣傷中,耗傷脾陰,或積鬱憂思,內傷勞倦等,使虛火妄動,消爍陰津,暗傷精血,從而損及脾陰。由此可見,脾陰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跟飲食不節有一定的關係,比如孩子比較喜歡吃辛辣、麻辣的食物,還有牛羊肉等熱性的肉類,導致火氣傷著了脾胃,產生了脾陰虛的情況。
脾陰虛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
脾陰虛的孩子會表現出: 食慾減退、口唇比較乾燥,有些孩子比較愛舔嘴唇,大便乾燥秘結,胃部容易有灼熱感,體形比較消瘦,舌質比較紅,舌苔比較少,有些孩子的舌苔芒刺比較明顯等。
護理思路: 飲食引起的陰虛的狀況,就需要給孩子調整飲食。
調整飲食:
吃些五穀雜糧,五穀雜糧在孩子的身體發育是非常重要的。要學會吃地瓜、紅薯、南瓜、青菜、蓮藕這些。如果透過飲食的調整,孩子陰虛的狀態解除了,熱證解除了,裡邊津液就充足了,那麼孩子乾瘦的情況就會得到緩解。
情志不舒、肝火旺的原因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家長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家庭氛圍不和諧,讓他焦慮、緊張,那麼這個孩子的的脾胃系統就會失常,失常以後身體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就會下降,生長、發育就容易出問題。
我們應該都知道木是克土的,肝屬木,脾屬土,肝木旺就會克脾土。如果肝中的邪火太旺,上躥到了脾,就會影響到脾的功能。脾主要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一旦受到影響,就容易出現不想吃飯的症狀。然後,邪火會灼燒蒸騰掉津液,所以情志不暢,肝火旺的孩子,也會出現比較瘦弱的情況。
護理思路: 疏肝解鬱,讓孩子學會釋放不好的情緒
1、學會溝通
選擇跟溝通相關的繪本,讓孩子懂得有了不好的情緒要表達出來,然後父母根據孩子的情緒,選擇一些發洩的途徑,比如說運動、帶孩子去爬山、去大聲的唱歌,把不好的情緒釋放出來,避免對身體產生淤堵。
2、推拿
清肝:肝經穴,在孩子的食指指尖到指根的這段距離上。用自己的手指的食指和中指八字固定住孩子的手掌,然後用然後用自己的拇指和無名指做一個搭配,將孩子的食指完全暴露出來。然後由指根往指尖方向推,也就是往外推。一分鐘推的頻率是180次
推脾土:
脾土,大拇指外側螺紋處,每分鐘100次左右。
不光是脾胃的問題,而是身體整體缺津液身體整體缺津液引起孩子比較瘦弱的問題,可能處理起來就比較複雜些,需要求助中醫大夫綜合調理。但是調整的思路,都可以嘗試著從飲食上開始,吃合適的食物,做到飲食有節,不過飢過飽對脾胃產生損害,孩子的情況也不會更差的。
孩子比較瘦,常見的是上面三種原因引起的,更多的是存在餵養上的不合適產生的。家長只要意識到跟餵養有關,根據孩子情況調整,孩子都會慢慢改善。當然,也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天生體質比較差,或者是某一方面的疾病引起,就需要面診大夫查詢原因,綜合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