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有知道
-
2 # 張呵呵2
這是帛書版,大道廢,案有仁義,就是說君主失道後,臣工會把仁義擺上來。仁義再失,會把禮搬出來,禮再失會把法定出來,小威不足,大威再上,大威也不頂了,那改朝換代再來一遍。還有信不足,案有不信等。
通行本: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生孝慈。說的辯證又統一,也符合有無相生,前後相隨的道,也符合久暴生仁,大亂大治的客觀實際。
老子對仁啊道啊沒啥主觀傾向,只是個名,描述了事物真相,想法論述道對萬物的約束支配(法)過程。告訴世人那些教化一方的智慧之人定會崔生禍害一方的大偽之人,熱鬧非凡的盛世也會有狼煙四起的大亂相繼,如此禍福相隨,往復不已。帛書版和通行版並不矛盾,可互相補充著閱讀。
-
3 # 專題
老子先生在道經中對禮義等世俗倫理之學是極端排斥的,所以有"絕學無憂"的觀點。但是在德經中他對世俗倫理之學有了包容性轉變。老子先生認為只要以"道"為尊,那麼就可以萬法歸一,世俗倫理、狡黠奸詐、奇技淫巧等學問就可以在道的約束牽引下不在為害人間,反而能利用這些造福百姓。綱舉目張,如果治國的根本觀點迷失,那麼世俗倫理等學問就會成為口是心非愚弄百姓、為害天下的幫兇。偉人說過"立場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很多知識都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你基於什麼樣的動機使用這些知識。
-
4 # 為啥名字要求唯一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與諸君所持相左,在此致歉。只因主流解者們直譯了經文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實在是…淺薄可笑之至。
讀書,尤其是理論性強的內容,首先應考慮的是其背後的背景、假設和前題。否則連文章在講什麼都沒搞懂就去解,得到結果就和用廚藝去解讀醫學解剖一樣荒唐。
道德經的成書在春秋時期,但其理論形成當比比學界認定要早。先說其成書年代,儒家還不是後世的儒家,當時孔子還在創業初期,領著那三五個學生,到處拉資源,找專案。老子得有多先知就在那個時代批評儒學?是吃飽撐的,還是收了孔子天價的好處?因此,老子講仁義與儒學無關!(關於成書年代有疑問的,建議學習一點兒甲骨文,道德經中許多用字用的是金文、篆字前的本字,而非衍生字,若是後世偽作,也是偽的夠辛苦的!)
那麼不是批評儒家思想了,這段是在說道的先進性嗎?說有了道就不用其他的了。這就是“大師”的解讀?有比這更扯的嗎?誰強調先進性,不是找個更強的說話?再說一遍,那個時代沒儒家,因此“仁義”跟愛恨情仇、吃穿用度的詞彙一樣,都是簡單詞彙,沒有任何高地貴賤之分。“仁義”和“狗屎”在詞性的重量上沒有分別!因此,說“道”的先進性,就一定不會用這些詞。就像華為只會與蘋果、三星比一樣。因為和其他品牌比只會拉低自身檔次。所以,這段與道的先進性無關!
那麼經文究竟在說什麼?道是什麼?是道法自然!道的核心就是自然而然(那個時代沒自然界的說法,理解錯的,自己去面壁)。什麼是自然而然?就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因此,“大道廢”,說的是理解道的途徑荒廢了。為什麼理解道的途徑會荒廢呢?因為人們的生活已經太好了,大多數人不需要看著月亮、樹影來計算時間,不用依靠星辰、動植物的行為判斷年景的好壞,不用依靠氣味、腳印尋找或躲避野獸和敵人。因此人們怎能會有理解道的機會呢?道就在這些自然而然的事物中啊!因此說“大道廢”。
“有仁義”,看全文的結構,全部是,因為不怎麼樣了,所以有了什麼。後面的什麼都是前面怎麼樣原本自然而然的東西。因此,有仁義,不是說仁義不好,恰恰相反,仁義是道最自然的表露。為啥這麼說啊?遠古時候,自然環境很惡劣的,人類在其中比螻蟻也強不了多少。因此,只有和其他人擰成一股繩,共同面對外界的挑戰才是生存之本。靠啥跟別人擰成一股繩啊?靠仁義!因為不一視同仁,沒有仁愛之心,其他人就會防範你,沒有信義、不講恩義人們就會遠離你。防範你、遠離你,在那個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人是隻有死路的。基於自然選擇也是“仁義”才是最自然而然的。
“智慧出,有大偽”智慧從哪出啊?智慧究竟是啥意思啊?順道而行不就是最大的智慧嗎?因此智慧出,是指智慧與道出離。為啥智慧會與道出離啊?因為有了仁義的概念啊!原本幾個兄弟一起獵象,前面有個山谷,幾個人一合計,把它引到山谷裡,用石頭砸死了。這就是智慧!這多自然啊。但有人為了一己之私,把兄弟引到谷裡,再偽裝不知。這不就是偽嗎?因此,順應自然講求仁義的智慧才是道德,出離了順應自然和仁義的智慧,會引出偽來。道的反面不正是偽嗎?也因此,原文中,“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當是一句。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因為偽,自然而然就親朋疏離了,自然而然孝慈就顯得珍貴了。因為孝慈本是仁義在親朋間最自然而然的事啊,疏離了才會懷念吧。六親不和,無有孝慈,諸侯間開始兵戎相見,國家混亂才是最自然的事吧?因此又開始懷念忠誠與實幹的品質了。
整篇文字都是基於道的特質推導社會發展的影響,以及因此帶來的思想變革。通篇沒有一個字與好壞有關,更沒有要求人們如何去做。因此不宜過度解讀。
下面根據以上解讀,梳理全篇梗概,望讀友指正:
道、偽是相對的概念,道的本來面目就是自然而然,但人們感知道的途徑越來越少了,因此有賢人將道在人類社會中的正常應用“仁義”提出來,本意是讓人們可以貼近道。但卻因此將“智慧”的概念分離出來。在社會實踐中,原本遵從仁義的智慧就是道最自然的表達。但智慧概念的出離,促使其可以單獨應用,這不正是偽的由來嗎?
因為偽,所以人們天然的信任關係被打破了,所以彼此間開始防範、疏遠,時人常常感嘆人心不古,“孝慈”不在。但孝慈本應是六親間最自然而然的關係,不是嗎?百姓都是如此,諸侯又怎能倖免,他們的誘惑只有更大,要知他們原本也是六親。因此國家混亂,諸侯相征伐,君臣防範、弄權結黨…… 這都是因為偽啊!也因此,忠誠與實幹的臣德才會讓人懷念吧!
-
5 # 易痴道人
謝邀,大道與仁義二者並不矛盾,但大道高於仁義之存在,當人們不識大道的時候,便以“仁義“二字來裝飾自己,慧智與大偽也不是並行不悖的,當人們失去大智大慧(即認識受侷限時),便以虛偽的小智小慧來掩飾自己的無知,孝慈本是人的本能,當人失去本心,私慾膨脹,六親不和時,卻以孝慈來標榜自己,以此遮蓋自己的缺陷,人類的聚散本是自然需要而形成的,聚則成國,散則歸道,當人類聚合缺乏順其自然的大道時,首領便以“忠臣“來強制人們歸化,不符合大道之理,由此也造成人心思思變,昏亂不堪。詩經的“誓將去汝,適彼樂土”便是最具體詮釋。
-
6 # 尚蕊默然
不能道之簡按論語中說是一個矛盾體……但在地方差異和民族差異下產生矛盾體是尊重也是一種奮鬥的比較……才轉為道
-
7 # 一路走過一路感悟
本來沒有道,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道。
其實那句話最後的那句話是借用,放到大道層面應該這樣講:萬物相互作用碰撞多了也就有了道。
後人遵從的只是萬物自己運動所造化出來的規律!
本來沒有道,則是大道不廢的情況!純如白紙如同透明!
有了各種碰撞,白紙上有了黑白對應,因為各種不同的生物走出了不同的路,就有了黑白碰撞,為了保持住白,就有了仁義!這是大道已廢!
回覆列表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裡的道指的是一種準則,準則被廢棄了,仁義也就體現出來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仁義被集中體現的一種方式,並不是是大道存而無仁義。仁義一直都在,只是大道存焉,皆仁義,無有顯。
就像一潭水,至清,再倒入一瓶清水,還是清的。這裡的一潭水,看做道存在時的仁義,所以再倒入仁義也不會明顯,而如果平時的水是髒的,那麼倒入的一瓶水就像一股清流,讓人容易看得清。
所以說這裡並沒有對仁義有絲毫否定,只是告訴大家仁義更容易顯現的機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