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世勳1

    1、歷史因素

    晚清時期,經過數次征戰,清朝的軍隊已經被洋人打得潰不成軍,於是慈禧太后下令編練新軍。由於朝廷財政吃緊,無力支付軍費,所以當時採用的是各省督撫自行籌資練軍的政策。這樣一來,軍隊根本不受朝廷控制,新軍成了各位封疆大吏的自家軍隊。最典型的就是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和張之洞的一鎮一協。

    慈禧死後,這批新軍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亂世英雄”,他們抓住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戰爭等機會乘勢而起,裂土自立,奠定了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局面的基礎。袁世凱在時,對這些地方軍閥還有一定的威懾作用,當袁世凱死後,他手下的這些人勢均力敵,誰也不服輸,軍閥混戰也就應運而生了。

    2、國際因素

    袁世凱死後,沒有培養出一個絕對權威的接班人,而此時影響中國政局的主要勢力——英、美、法、德、俄、日等國都把精力放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無力兼顧中國。但他們又不希望中國有一個統一獨立、全力對外的強力政府,於是列強開始扶植地方勢力來保護自己的在華利益。

    當時的各大軍閥背後都有外國勢力的支援,這些“支援”包括軍火、資金、技術等。比如北洋三大派系中段祺瑞的皖系背後是日本勢力,馮國璋的直系背後是英美勢力,張作霖背後的奉系背後也是日本勢力。

  • 2 # 不是一隻好鳥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歷史的沿革。民國軍閥的基礎來自於清朝的新軍和巡防營。巡防營是挑選舊綠營和勇營的精壯另外招募一批普通百姓組成的,後來招安的土匪(東北的鬍子張作霖)也編入巡防營,這是形成軍閥的一股勢力。新軍分為北洋新軍和革命黨新軍。當時清政府編練北洋六鎮之外已沒有經濟實力編練更多的新軍,只好把編練新軍下放給了地方政府。雖然仍然名義上歸屬中央,但是中央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權,導致各種革命黨派的方便滲透不但加速了清廷的滅亡也給軍閥的形成提供了基礎,這也因此在推翻清廷後應為革命派別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新軍閥。北洋六鎮在袁世凱活著的時候沒有分裂,但是袁世凱死後,沒有一個有足夠威望的人可以統一北洋派系。還有一些小的軍閥在夾縫之中苟延殘喘就不列舉分析了。

    這些軍閥形成的歷史原因、途徑和勢力各不同造成的。

    第二個就是中央權力威望的喪失,無力再去掌控地方。導致地方上形成名為從屬中央事實上割據的局面。最有可能結束這一切的是袁世凱,袁世凱不但當上了終身大總統還倒行逆施痴心妄想當皇帝,導致北洋內失人心,外部人人喊打,最後身死名敗。

    第三個就是外部勢力的干預,帝國主義自然不希望中國能夠形成一個強大中央政府,所以在經濟上和軍事上支援各個地方軍閥,這就造成了遍地軍閥混戰的局面。

    最大責任人肯定是袁世凱。但是造成軍閥混戰的局面不是每一個華人的願望,只是隨了帝國主義的意。

  • 3 # 曾銘瀾

    太平天國,捻軍起義,地方駐軍開始多了的基礎,袁世凱稱帝,各地方派系此時彼落爭地盤,當時巡閱使級別最高,管二三省軍政大權,督軍管一省,護軍使嗎通常都是軍長,師長。鎮守使通常都是旅長,有駐地加干預民政,財政了。後來隨便封了。

  • 4 # 桓m3

    1916年至1928年,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軍閥混戰的局面。長達十幾年的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當時的政治局面格外混亂。1928年,張學良主持大局,宣佈東北旗幟。自此,全國再無北洋五色旗,北洋軍閥時代就此落幕。說到北洋軍閥,就不得提到一個人,袁世凱。

    早在和太平天國作戰時期,,清朝庭的軍隊八旗和綠營戰鬥力低下,接連吃敗仗。於是朝庭任命了43個團練協辦大臣,比較著名的有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在征討太平天國時立下汗馬功勞,一舉平定這次起義。但隨著清廷的衰落及日益腐敗,地方團練的勢力也日趨擴大,已經可以影響到中央的政策決定。民國軍閥無不於這些地方團練有千絲萬縷的瓜葛。

    自1840至1894年,清朝共與英、法、日進行過四次戰爭,四戰皆敗,要抵禦強敵,必須進行軍制改革,建立一支強大的新式陸軍,新軍的核心以袁世凱受命組建的軍隊為主。從小站練軍始,直至直隸總督時期編練北洋六鎮,袁世凱用十年時間完成了新軍的建立。

    但當時的清政府因庚子賠款囊中羞澀,除袁世凱的新軍外,各省組建的新軍經費由各省自行負擔,此舉雖減輕朝廷財政負擔,但壞處在於清庭己無法掌握其控制權,為以後各地軍閥的出現埋下伏筆。

    北洋新軍在核心架構上是以袁世凱於小站練兵時所訓練的軍官做為軍隊骨幹,對於袁世凱個人的效忠性比清朝廷的大,北洋新軍‘’只知袁宮保,而不知朝庭‘’這些北洋新軍高階軍官們,就成了後來的北洋軍閥,而地方新軍則成為各地軍閥之骨幹。

    袁世凱在世時,手下這些北洋高官對袁世凱還有一定的忌憚,當他死後,這些人勢均力敵,誰也不服輸。地方上軍閥乘勢而起,裂土自立,奠定了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局面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帝國主義無暇顧及中國,在華勢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他們擔心中國取得獨立地位,使得各國在華利益遭到損失,轉而尋求建立地方上的統治代言人,向軍閥提供經濟、技術上的支援。帝國主義與封建軍閥相互利用,形成“分而治之”的政治格局。例如日本支援段琪瑞張作霖,英國至此曹錕、吳佩孚、孫傳芳。

    軍閥割據混戰產生的各個軍閥:

    1、直係軍閥:以直隸人馮國璋為首領的一派。馮死後,曹錕、吳佩孚繼起首領。

    2、皖系軍閥: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為首的一派,被稱為皖系軍閥。系北洋軍閥的主力,勢力最大。

    3、奉系軍閥:奉系軍閥因其首領張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

    4、晉系軍閥:晉系軍閥集團統治山西38年之久。晉系軍閥集團以閻錫山為首領。

    5、滇系軍閥:滇軍是舊中國軍閥割據時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軍閥勢力。以唐繼堯為首的一些新軍軍官稱霸西南的軍閥隊伍。

    6、桂系軍閥:民國時期以廣西及當地人為中心結成的一個軍政派系。依時間和代表人物可以分以下兩派:陸榮廷等為代表的舊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等為代表的新桂系。

  • 5 # 尋找不答應

    一、八國聯軍侵華後,慈禧太后認為傳統軍隊是沒辦法抵抗西方侵略的,於是實行新政,編練新軍!但由於《辛丑條約》的簽訂,朝廷根本就拿不出練新軍的錢,集全國的財力物力也就編練出六個鎮七萬人左右的兵力。這六個鎮也就是後來的“北洋六鎮”,除第一鎮比較聽朝廷指揮外,其餘五鎮都聽袁世凱的,朝廷指揮不動。

    二、除了中央練兵,地方也需編練新軍,按計劃差不多要練三十個鎮的兵力!但是由於朝廷沒錢,所以兵源和軍餉都是由地方總督和巡撫自行籌集,朝廷不過問,編練的軍隊實際上和中央無關了!這樣就造成了“兵為將有,將為私有”的局面。而且,地方勢力開始坐大,有反抗中央的實力。

    三、民國時期,民黨這邊主要是依靠新軍起義,起義成功後,實行的是“都督”制度,開啟了“武夫亂國”的惡例。各省的都督擁有軍、政、財三大權力,為了各自的利益開始征伐不斷。各地的小勢力,稍有個幾十上百號人就敢自稱督軍、司令,相互爭奪地盤。此外國內的財團也很不安分,紛紛扶持各自的勢力,企圖在亂世中分一杯羹。像清末狀元、民國實業家張謇就提出“蘇人治蘇”這樣分裂國家的主張。

    四、袁世凱死後,國家局勢更加混亂,軍閥混戰愈加頻繁。特別是後來北洋六鎮分裂,原本的北洋軍閥攻伐不斷,形成好幾股勢力。國外帝國主義勢力也插手中國內政,扶持各自的代理人,阻止中國統一,比如說日本!清朝時期,日本就扶持孫中山的勢力來搞亂分裂中國;等到民黨勢力大增時,又轉頭去幫袁世凱打擊民黨。再後來,又乘機搞掉袁世凱,轉扶持袁世凱的北洋殘餘勢力!從民國建立之前到東北易幟,日本一直在阻止中國統一強大!民國軍閥割據那麼多年,和帝國主義的有意挑撥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學英語直接找外教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