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照影

    《題西林壁》是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其中的一首。

    該詩重理趣,可以說是一首哲思詩。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現代詩中,卞之琳有一首《斷章》斷章 ,可對照蘇軾這首詩閱讀。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斷章》作於1935年)

  • 2 # 月下清溪浣舊裟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這首詩借描寫廬山各個不同角度的欣賞效果,深入淺出的表達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那麼寫詩一向大氣磅礴的蘇東波為何會寫出這樣一首哲理小詩呢?其實這首詩是有些獨特的創作背景的。

    該詩是作者與1084年由謫居的黃州改貶汝州時,路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秀美廬山時所作,當時的詩作有若干首,而這首詩是總結之作,也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

    其實,創作這首詩的時候,蘇東波還處在人生的低谷時期,當時他的官職是汝州團練副史,只是一個從八品的閒職(在宋代這個官職常安排給遭貶謫的官員)。只從1079年的“烏臺詩案”後,蘇軾劫後餘生,對官場已經是意興闌珊,加上新舊勢力的排擠,他仍然對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心有餘悸,更加上他身居末流,沒有實權,所以感覺自己鬱郁不得志,故而此後數年間,蘇軾一直寄情山水,無心政治。

    難道蘇軾真的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嗎?非也!說實話,蘇軾作為當時的文壇名宿,青年才俊,怎麼會看不透世事呢,只是他在經歷了殘酷的“烏臺詩案”後,看透了政治官場的爾虞我詐,看透了人心的險惡,他死裡逃生。遭此一劫,他不但看透了人生的複雜,而且看透了官場的虛偽,所以,當詩人深處層巒疊嶂的廬山深處時,他看到了錯綜複雜的山峰,就像錯綜複雜的官場鬥爭一樣,於是,詩人不禁感嘆,發出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低吟。

    深處人生低谷的他早已經看透世態炎涼,看破榮辱得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寄情山水,放浪形骸與江湖,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做法,更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人生哲學。

  • 3 # 紫陌看花始此回

    《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詩人蘇軾在1084年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遊廬山時所作,此時的蘇軾已經歷了王安石變法、“烏臺詩案”等重創,這首詩是很有哲理的,可以解釋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從不同角度看見的廬山,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高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跳出固有圈子,不要片面的看待問題,要多角度考慮問題

  • 4 # 黃土情愫

    《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蘇軾是以廬山多姿多彩的神奇景觀,形象地表現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進而引發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學理念。知人論世、顧及背景。做為朝廷重臣的蘇軾,在元豐二(公元1079)年,以諷刺變法新政,誹謗朝廷之罪(史稱烏臺詩案),於元豐三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歷盡周折,於元豐七年,又被貶為汝州團練副使。蘇軾在去汝州途經廬山時,與友人參寥同登廬山,時值春末夏初,蘇軾見識了廬山一時雲蒸霞蔚,千山披綢,萬峰隱退;一時豔陽高照,千山繪碧,萬峰凝翠的壯觀景象,感悟到其與人生境遇何其相似的哲學理念。元豐七年,四十七歲的蘇軾已過不惑之年,以在廬山的感受作了十餘首詩作,唯獨這首《題西林壁》,道出了他看透世事滄桑、識盡官場險惡、悟徹人生真諦的奧秘。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一脈相承,“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一個道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主觀理念上的弊端;一個表現了一個政治家不畏一切,高瞻遠矚的英雄氣概。烏臺詩案,豈不是主觀上的誤斷和摘章斷句的構陷,一貶再貶,豈不像這纏綿悱惻的煙霧,使人陷入政治的漩渦無力自拔。

  • 5 # 良知修行

    《題西林壁》是中國古代哲理詩的代表之作,其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這首詩有兩個版本。其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書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東坡的《題西林壁》與同時代的王安石的《登飛來峰》有異曲同工之妙。《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安石的詩積極進取,從正面入手,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從反面入手,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首詩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銘。

    《題西林壁》是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好友參寥同遊廬山。因為興致高昂、加上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多首詩歌。《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題西林壁》的結尾兩句是全詩的精華,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較高。“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全詩把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全詩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遊國恩說:此詩的“理”是“局外人有時會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 6 # 瀚墨尋夢

    謝邀請,蘇軾於1084年由黃州(今湖北黃岡)貶所赴汝州(今河南汝南)任團練副使,途中過九江,與友人遊廬山,寫了這首著名詩篇題西林璧,語言異常淺顯,寓意十分深刻,借現代著名學者對此詩的評論,徐中玉評論:局中人常看不到事物全貌和真相,是由於受到認識條件限制的緣故。遊國恩評論:此詩的理是局外人有時會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鄭孟彤評論:此詩得出一個一般性結論,就是通常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宋以前的詩特別是唐詩特點是言志言情,到了宋朝,詩風以言理為特色,尤其是蘇軾,用他的話說"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題西林壁就是典型的語淺意深,因物寓理的寓理詩。宋代寫詩多寓理與宋代理學發達有關。

    關於廬山,心裡有些記憶,十七歲時去軍校,沿長江過九江時,見南岸高處雲霧迷茫中顯一山峰時隱時現,船上人員告訴這就是廬山,留下深刻印象,很想去看看雲霧後面的廬山真面目,中年後兩上廬山,遊過各景點,頭腦裡有零碎的印象,但形不成整個廬山的整體印象,常會因蘇軾的這首詩而引起思考。

    劉旦宅畫,

    明.沈周畫"廬山高"圖,此圖是沈周41歲時為老師陳寬70歲生曰祝壽作品,以廬山的崇高比喻老師的學問和品德,廬山在江西,陳寬江西人,故以廬山高為畫題有特殊意義,此畫是沈周重要代表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正確的餵養拉布拉多幼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