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梧桐樹邊羽
-
2 # 使用者60397079085
你怎麼欣賞王建的《野池》這首詩?
王建,字仲初,潁川人。唐朝大曆十年進士,初為渭南尉,歷秘書丞,侍御史。大和中岀為陝州司馬,從軍寒上,後歸咸陽,卜居原上。王建與韓愈、白居易等相交。而與張籍為摯友,工於樂府,並與張籍齊名。
王建《野池》詩云: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我們首先按照律絕的平仄格律來分析一下吧!第一句“連秋堤”三字叫做“三平尾”,在律絕中是不允許岀現的。第二句“菱花結實”與第一句“野池水滿”平仄不對。這第三句倒是符合律絕的平仄要求的了。第四句的“魚東西”又是一個“三平尾”了。
所以,《野池》是一首古絕,而不是一首律絕。古絕,是不需要講究平仄的。
其次,我們瞭解一下這首詩在寫些什麼。第一句:野外的池塘裡,水已經很滿,快跟堤壩頂端一般高了。第二句:菱花已經結滿果實,蒲葉也十分茂盛。第三句:雨已經停下來,Sunny灑在河口之上,風也跟著停了下來。第四句:蜻蜓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地飛翔,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
可以看出,這四句詩都是寫景的。雖然都是寫景,但是前三句都是描寫安靜的物象,而第四句是描寫運動中的物象。有動有靜,動靜配合,動靜相宜。這是這首詩的寫作方法,也是這首詩的風格。
一首詩專門寫景有什麼用呢?有一種寫作的方法叫做㝢情於景,就是作品全篇都是寫景,它㝢了什麼情在其中,你要認真去體會方能得知。或者說,你還要了解作者的處境及情緒才能夠得知。王建在寫此詩時,可能正好沒有什麼煩惱的事情纏於其身吧,而且又來到池塘邊上,不就寫下了這首反映其閒適心態的詩了。
王建的詩是很有生活氣息的。比如那《新嫁娘》中的一首雲: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方才嫁到婆婆家的新媳婦兒,第三日下廚做飯煨湯,因為不知道婆婆的口味,就先叫小姑子嘗一下是否合乎婆婆的要求。寫得唯妙唯肖,同時反映出媳婦對婆婆要孝順的心情,也折射出媳婦怕婆婆責怪的心態。
以上說的兩首詩都是古絕的體式。要說到律絕,王建也寫得不錯的。你比如說那首《十五夜望月》,詩云: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一首詩,它的平仄韻律很協調,所以是一首很好的律絕。前兩句寫景,為後二句提供了環境。後二句抒情,說的是相同的一箇中秋月夜,而各人的喜怒哀樂不同。尤其是最後一句以唱嘆的口氣說岀來,使人感慨萬端。第四句中,“秋思”二字可能就是人們所說的詩眼吧!秋天是個使人發愁的季節。“思”,現代科學認為是大腦的功能,而古代中國中醫學則認為它是“心”的功能。既然思是由心來操作的,有心字在“秋”的下面,肯定是愁思不斷了。而這個愁思也就是“秋思”。
所以,王建的詩也很不錯。尤其是這一首,使人感到有餘音繞樑的感覺。
-
3 # 詩詞桃花源
我們分兩步來看這首七言古絕《野池》。
一、簡析
我們來看這首詩: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詩記秋天某個閒逸之情的片段。可能是一次野外出遊,剛經歷了一場秋雨,一路狼狽,俄而雨停風止,秋陽高照,為之一爽,又恰好路過一野水池塘,見菱葉、游魚和蜻蜓,一下子似乎有了很生氣勃勃的東西,為野遊添上了異樣的色彩,不僅眼前一亮,心頭更是一喜,於是當口隨吟,一首古絕誕生了。
之所以說是古絕,是因為通篇不講格律,只是押韻。這是這首詩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是第三句為全詩之由來,或者說是詩人作詩的引線,爆點。不經秋雨洗禮的野外,是不會風色如斯的。秋日蕭蕭,草枯水竭,落葉滿地,不是經雨,如何秋水滿堤、野池漫溢,一時菱花浮動,蒲葉一洗如新?
這兩句呈現了秋雨的結果,第三句算是作了交代跟提示,詩人描寫的是一個雨後的世界,清爽,透亮。最後一句的魚與蜻蜓一派動感,在寂寥的秋日更顯得尤其生機可愛。“上下”與“東西”,以各自的情態,何等自由!詩人閒適的好心情也展露無遺。
平心而論,是一首野行的隨性之作,有觀察、有情趣也有筆致,是可讀性強的作品,最後一句也頗有感覺,只是類似的表達太多,整個詩又不能像有些作品那樣意境絕美或涵義豐富(比如張志和《漁歌子》、王駕《雨晴》),顯得這首詩並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這首詩在王建作品中也不算突出。
二、對比張建同類作品如何?
王建跟張籍齊名,兩人都是新樂府幹將,其中王建還以宮詞聞名,製造了不少宮廷八卦。他最為人熟悉的作品,可能就是那首記民俗風情的小詩《新嫁娘詞》,淳樸本色,風趣十足。此外,他的七絕《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雨過山村》也極有名。前者有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後者同寫閒情,而與《野池》截然不同。
我們可以將兩首絕句稍作對比。《雨過山村》雲: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不說用詞造意,哪怕僅僅讀下來的感受,這一首也比《野池》迷人。儘管這個寫的是春天山村的風光。
首先詞句上,《雨過山村》更為上口,那種清詞麗句字字流淌著的唇香,讓人流連忘返,而讀《野池》沒有這個親和力度。其次煉意造境上,《雨過山村》幾乎一字一意,畫面橫生,且給人極大的協和之美,那種渾然感又非《野水》所有。
最後一點,同為七絕,《野池》只有閒情野趣,而《雨過山村》還寫到了人,寫到了農忙時節,於美之外也能看到底層人的辛苦,可以說賦予了閒趣更多生活層面的東西,這樣的涵蓋當然是超越《野池》了。
-
4 # 閒來話文史
王建創作《野池》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但這首詩穿越千年,依然被人喜愛。短短的28個字,生動形象,色彩斑斕,勾出一幅美麗的秋景圖。
王建是中唐詩人,他的摯友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張籍,寫有“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著名詩句。王建與張籍同窗十年,兩人情趣相投,樂於學習,且家境都不富有。
《野池》的構詞通俗淺顯,易於理解,詩的全文是: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實蒲葉齊。川口雨晴風復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實蒲葉齊。野外的池塘水都滿滿的了,與河堤的高度都一樣了,菱花的果實飽滿,蒲葉也非常茂盛。
川口雨晴風復止,蜻蜓上下魚東西。這裡的川口指的是河口。河口的雨停了,風住了,太陽出來了,歡快的蜻蜓四處飛躍,無憂無慮的魚兒在水中游玩。
詩人把眼前的秋色好似就這樣隨隨便便的寫出來了,沒有華麗的修飾,樸實而自然,但仔細讀來,哪有這麼簡單,看似輕鬆的信手拈來,實則構思奇巧,令人回味,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
5 # 荼蘼香晚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賞析:
王健是中唐重要詩人,前承杜甫,後啟元白,擅長樂府,以《宮詞》出名,佳作甚多,與張籍齊名。這首詩並不出名,也不是絕句,而是古體,但這首詩還是充分體現了王建詩歌的特點。
【極於纖悉,無不至到】王建詩細碎,以細微處鋪陳其事。這首詩寫了“池水”、“秋堤”、“菱花”、“蒲葉”、“雨”、“風”、“蜻蜓”、“魚”,然後對八物細節進行描述,池水是滿,秋堤與水相接,菱花結出菱角,蒲葉平齊,雨停了,風也停了,蜻蜓在飛,魚在遊。
若說讀此詩有什麼收穫,可以從中學習如何狀物。
【別有頓挫】王建詩擅長描寫村野,但不是一味鋪陳,而是善於變化。這首詩前三句都是靜物,最後一句的蜻蜓上下飛,魚兒東西遊,畫面頓然靈動起來。
若說讀此詩還有什麼收穫,動靜結合是讓文章生動起來最簡單實用的手法。
【其源出於漢代歌謠】“蜻蜓上下魚東西”一句,恍然有“魚戲蓮葉東”之味,不見繁章,而自然清妙。
無情不成詩,這首詩是體現王建寫詩之時的閒適之情,猶如今人看到美景就想拍照,其情一也。
適合小學生中學生詠讀,細細體會,當有所獲。
-
6 # 青巖詩話
王建《野池》唯一的亮點,就是最後一句:“蜻蜓上下魚東西”。前面三句都是敷衍。全詩純寫景,無寄託,若無末句出彩,則一無是處。
我確信,作者寫此詩的衝動,就在於路過雨後初晴的野池時看到蜻蜓飛魚兒遊,腦子裡面即刻蹦出“蜻蜓上下魚東西”一句。“魚東西”這措辭太容易了,源自六朝樂府。但在此能與“蜻蜓上下”形成有趣對比。由於“魚東西”三個連續平聲字不符合絕句格律要求,於是乾脆湊上三句,就當新樂府吧。
我嘗試把王建詩調整一下:
野池
雨餘秋水溢秋堤,
樹色初黃蒲葉齊。
川口無風吹落日,
蜻蜓上下魚東西。
如果要賦予更多意蘊,假設在該環境中送別,則可寫成——
雨後送友人西行:
水滿橫塘蒲葉齊,
斜風送雨過秋堤。
蜻蜓上下驚魚散,
人與殘陽並向西。
附王建原詩:
野池
野池水滿連秋堤,
菱花結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止,
蜻蜓上下魚東西。
回覆列表
王建,字仲初,中唐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從軍後白髮入仕,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王建與韓愈、白居易等中唐名人都有來往,在這些璀璨人士輝映之下,詩名不顯。倒是從年輕時就和張籍要好,一起寫樂府詩,世稱張王樂府。
由於從軍和長期處於下僚,王建的詩題材廣泛、格式不拘、生活氣息濃厚,反映了社會現實,思想也比較深刻。語言則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一般都是篇幅短小的歌行體。
《野池》也是一首古體詩。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復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古體詩就不用看平仄的,首句“三平尾”、結句“三平尾”都是大忌,不過既然成詩,想必在當時或者當地的口音中念起來,應該還是有些起伏吧。
但是我們用普通話念起來感覺並不怎麼好。
看內容,也就是寫了秋天野外一個小池子的景緻。
首句寫明時間、地點:“野池水滿連秋堤,”野外池子的水在秋天漲滿了,和堤壩一個高度了。
第二句繼續寫景:“菱花結實蒲葉齊。”菱花已經結了果實,蒲葉茂盛。
第三句寫天氣變化:“川口雨晴風復止,”河口雨過天晴,風兒定下來了。
第四句繼續寫風定下來之後的景色:“蜻蜓上下魚東西。”蜻蜓上下翻飛,魚兒游來游去。
很簡單、自然、清新的一首小詩,就像一副畫兒一樣,也沒什麼深意,也沒什麼志向。也許有什麼寄託吧,但是並不強烈。文字並不是很吸引人去探究背後的意思,又沒有王維那種空洞得讓人麻木的意境。“夜靜春山空。”看王維的三平尾,和王建的寫景詩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水平的詩放到現在的舊體詩人裡面,可能值得一誇,可是那是唐朝,是隨便一擼就是大詩人一串的盛唐啊。
所以,詩名不顯也是情有可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