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字科普—新雷第一聲
-
2 # 90逅小菻
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十分熟悉,它是一種必須的調味品,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鹽就是其中的之一。鹽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也是一種有鹹味的無色或白色結晶體,成分是氯化鈉,用來製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也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有“海鹽”、“池鹽”、“井鹽”、“岩鹽”等種類)。
鹽,篆文(監,察看)(滷,鹼粒),表示察看曬槽中海水蒸發後留下的滷性晶體。
造字:在曬槽裡提取、監製一種無色或白色結晶固體,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廣泛用於食物調料和防腐劑。隸書將篆文的“皿”寫成
-
3 # 星展2TOM
非常好!
漢字博大精深,隨時一個字必然有莫大的淵源。具體到“鹽”字。本人認為:
一,其平源於人的本能:味覺。
二,身體功能感受。古人在無意中吃了此物,頓感神清氣爽,渾身衝滿力量。有一種奇妙的體驗!
三,鑑於以上看法,”鹽”就流存下來了。而且成了必須品。
-
4 # 老薑聰蒜
鹽字目前未發現甲骨文,在甲骨文時代,由於造字使用少,造字少,所以一字多義,一字多用。因此,商代沒有鹽字,叫“滷”。
滷字在甲骨文裡,是象形字,字形像鹽裝在一個容器仙,其中的小點就是鹽粒。本義就是容器中裝的鹽,引申為鹽粒,在古代,既指鹽,也指鹽水製作的食物。
後來,由於滷字常與“莽”字組成了片語,意義發生了變化,在周朝後期,人們另外製作了一個鹽字。代表滷。
關於鹽有美麗的傳說,重慶市巫溪縣,是旅遊勝地,“野人”、“懸棺”、“古棧道”,吸引了不少志士探尋謎蹤。那鑿在懸巖峭壁之中的一個個小方孔——古棧道,其實就是遠古時期運銷鹽道路。
傳說早在先秦時代,有一姓袁的獵人,常在大巴山裡打獵。一天,袁氏在大巴山深處發現了一隻白鹿,不忍射殺,緊追不捨見山洞有泉水湧出,遂用手捧喝,味鹹微苦,知道是鹽泉。至此,人們置鍋用柴炭煎鹽,漸漸人煙雲集,形成一個鹽鎮。
人們認為那隻白鹿是龍,在山洞口打造了一隻龍頭,讓鹽泉從龍口噴出,並取名為“白鹿鹽泉”,或曰“白龍泉”;為紀念獵人的功績,鹽鎮取名為袁溪鎮,即寧廠古鎮的前身。
-
5 # 小漢字見大歷史
鹹也。從鹵,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
從「鹵」,「監」聲,yan是零聲母音節ian的改寫,韻頭【i】可做半母音【j】(喻三)。
那麼,「鹽」和「監」古音同為談部字,見群旁紐雙聲:
所以「鹽、鹼、鹹」一聲之轉。如:「檻(kan3)」從「監」得聲,「減」從「鹹」得聲。又如「甲鴨、揭謁、尹君」等形聲字。
我猜測這個音變是不是大概有點類似「耶穌」:英語讀jesus——讀「基薩斯」,而希臘語「Ιησούς」讀「耶穌斯」。所以中文「耶穌、約翰(John)」都是翻譯自希臘語寫的《聖經》。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唐代景教甚至將「耶穌」翻譯為「移鼠」。其實,最早的拉丁字母沒有「J」,「J」是從「I」中分化出來的。「J」在日耳曼語系的英語裡發「dʒ」音。《說文》釋「鹽」雲「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可見「鹽」是指「煮出來的海鹽」,「宿沙」就是鹽業師祖「宿沙氏」,「宿沙」在古籍中也寫作「夙沙」。
清人段玉裁的註解為: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滷也。天生曰滷。人生曰鹽。.......古者夙沙初作䰞海鹽。「夙」大徐作「宿」。古「宿、夙」通用。《左傳》有「夙沙衞」。《呂覽》注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困學紀聞》引魯連子曰:古善漁者,宿沙瞿子。又曰:宿沙瞿子善煑鹽。雖說《說文》記載「宿沙初作煮海鹽」,但因為古代的「海」不一定是指今天的「大海」,所以,關於「鹽業祖師:宿沙」是在那個地方「煮鹽」?也是有爭議的。
今天,中國至少有四個地方:山西運城、江蘇鹽城、山東壽光、山東膠州。而且這四個地方都一本正經的拜鹽宗,都有鹽宗廟。
山西運城的鹽宗廟學者王明德等認為山東壽光萊州灣是宿沙煮鹽的地方:
王明德, & 張春華. (2013). 鹽宗“宿沙氏”考. 管子學刊(2), 57-61.如果一定要在四個地方做出選擇的話,我認為「宿沙煮鹽」最有可能在在齊國故地,山東環渤海灣一帶:壽光、濱州,這一帶海邊有鹽鹼地,有含鹽量很高的滷水:
其次,有《左傳》等文獻的支援。如:《春秋·左傳》記載的魯襄公時代的「夙沙亂齊」,「夙沙」也就是「少傅夙沙衛」,說明春秋時代齊國有宿沙氏族的存在。「魚鹽之利」是齊國強大最核心的因素,鹽在古代是戰略資源也是稅收之源。
不過話說回來,我認為「宿沙」是炎黃時代的神話傳說人物,離左傳時代也有兩千年,不管你依據文獻怎麼考,可信度是很低的,意義不大。
目前所見的出土文獻,「鹽」字始見於戰國:
引自:李學勤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頁1037商代甲骨文中沒有「鹽」字,學者季旭昇在論文《談覃鹽》一文中指出,商代金文中「覃」就是「鹽」的初文。
詳見:談覃鹽. (2002). 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覃」從滷(西)從「」,全字像「鹽滷在器」之形:
古人云:「天生曰滷,人生曰鹽」,那麼,「滷」就是天然鹽粒。
古文字的「鹵、西」是很像的,經常訛混,「鹵」就是「西」字中加上表示「鹽粒」的「點」:
所以,《說文》的解釋是:
鹵,西方鹹地也。從西省,象鹽形。安定有鹵縣。東方謂之㡿,西方謂之鹵。「鹵」解釋成「西方鹹地」有一定道理,是符合中國地理的:
漢代的安定郡,今天的山西北部、寧夏、甘肅一帶(黃河中上游),這一帶從古至今都是鹽鹼地是很多的:
「鹵縣」也就是今天山西北部的繁峙縣,「地多滷土(鹽鹼地)」而得名: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滷縣。又代郡滷成縣。 雍正《山西通志》卷五十七古蹟::滷城,在(繁峙)縣東百里故福都,週三裡一百步,有東、西南、西北三門。本漢縣,地多滷土,因名綜上所述:「鹵」是古代中國西部所產鹽的專稱,這些鹽不需要煮,是天然的鹽結晶。這就是「鹵」的造字意圖:從「西」從「灬(鹽粒)」。而東方海鹽需要煮才能得到鹽結晶。故曰:「天生曰滷,人生曰鹽」。那麼,商周、秦漢時代的中國一東一西產鹽,西方曰「滷」,東方曰「鹽」:----------------------------------------------------
我看到《騰訊網》有一篇文章叫做《從漢字“鹽”的前世今生,看古代中國製鹽文化》,將「鹽」的各部分成解讀成:
「煮鹽」難道有「人」還不行,還要要「大臣」?這有多牽強?
《說文》解釋「鹽」是「從鹵,監聲」的形聲字,在沒有明確可靠的證據,絕對不可以將漢字的「聲符」以「意符」進行過度解讀。
「臣」在「監」中表示「眼睛」,而不是什麼「大臣」。「臣、目」共取一像:一隻睜開的眼,豎者為「臣」,橫者為「目」:
「臣」是睜、瞋的初文,假借表示「臣服」。漢字中大概只有「宦」字中的「臣」表示「臣僕」,用的是「臣」的假借義。
古文字中「臣」當做表意偏旁,一般都是表示「眼睛」,與「目」通用,除「監」以外還有如「臧、朢(望)」。
回覆列表
鹽,遠古部族名,是一個姓,可以看做婚合字,即土部族、卜部族、皿部族經多代通婚形成的後代記號,分族後有鹽姓。鹽,多數人認為是“鹽”繁體,其實它是另一個姓字。請百度一下《中國姓氏研究報告》、《漢字統一的途徑是什麼》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