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
2 # 子屠龍
1593年的“碧蹄館戰役”,明軍以少敵多大戰1天,最終雙方退去。這場戰役到底誰贏?中日韓史料記載差異較大,贏家是誰有爭議。
話說,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3年)農曆正月初八,明朝援朝軍隊出現在平壤城下,統帥李如松親自壓陣地,西、北、南三面圍攻城池。
小西行長的平壤守軍敗走,旗開得勝的李如松派查大受等人追擊日軍,他們在碧蹄館(漢城郊外)以南的礪石峴遭遇日軍,交戰小勝一場。
李如松得到漢城日軍棄城的線報,立刻帶著3000騎兵馳援查大受,正月二十六日明軍在碧蹄館遭遇日軍。
立花宗茂帶著3000人誘敵成功,李如松帶人殺入埋伏圈,日本伏軍小早川隆景部8000人、小早川秀包等3人的5000人先後投入戰場。吉川廣家、黑田長政、石田三成等日軍也紛紛趕到加入。
李如松所部陷入日軍的包圍之中,碧蹄館一帶水田眾多很不利於明朝騎兵作戰,李如松躍馬衝至陣前,“與手下驍將數十人親自馳射” 。明軍多為李如松的東北親兵,無不奮勇殺敵,遂與日軍陷入僵持。
血戰一整天后,楊元率領的明朝援軍趕到,從日軍尚未合攏的北面打開出口,被困的明軍退出包圍圈。
日本的史料誇大明軍的數量,認為李如松帶來2萬多的軍隊,這顯然不合常理。因為到達北韓的明朝援軍才4萬,李如松夜間追趕日軍,不可能帶著一半的兵力。3000變2萬人,這數字變動可不少,事實是史料記載的差異就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李如松會冒險追擊窮寇呢?原因有二:一是假情報所誤,李如松以為漢城的日軍已經退走;二是北韓方面的後勤補給不力,李如松不得不冒險開進。
那麼,到底誰才是碧蹄館戰役的贏家呢?還真不好說,李如松陷入敵圍自然損兵折將,但日軍的損失也相當慘重,比如立花宗茂的先鋒軍從戰前3000人降為戰後1132人。可見,交戰雙方都有忌憚,這也是佔優勢兵力的日軍不敢追擊李如松的原因。問一句,你覺得誰才是碧蹄館的贏家呢?
-
3 # 小院之觀
從戰果上來說,碧蹄館之戰日軍算是小勝,因為畢竟逼退了明軍,不過幾萬人包圍幾千明軍,還被對手全身而退,同時傷亡還大於明軍,日軍也難免臉上無光。不過對大明來說,這場戰役也不算勝利,明軍差點被包圍全殲還損兵折將,這在之後對主將李如松影響很大。
這場戰役,對明日雙方之後的態度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碧蹄館遭受打擊後,李如松變得戰意消沉,逐漸喪失了進取之心,他先退到開城,只留下了副總兵查大受率領幾千明軍留守在臨津江岸,後又退往平壤,留遊擊將軍王必迪駐守開城。不過李如松變得消極,並不完全是因為碧蹄館之戰的影響,在這時候,明軍內部發生了矛盾。
大明調集的是全國的精兵,包括浙兵、川兵等南兵,而李如松是遼東將領,他自率的是北兵,在上報朝廷表功時候,他多少存有私心,以報北兵殺敵為主,而對南兵的戰績有所忽略,比如,在平壤之戰中奮勇先登的名將駱尚志就是浙軍將領,但沒有得到應有的表彰,而南兵中又流傳北兵冒殺北韓平民冒功的傳說,南兵和北兵因此發生矛盾。
不光是在士兵層面,在上下級方面,李如松也遇到了麻煩,李如松雖有指揮權,但只是提督,經略宋應昌在他之上,明朝和宋朝一樣都是文人領軍,李如松在平壤和碧蹄館遭受的損失需要增補,要經過宋應昌的批准,而宋應昌在戰略上又與李如松產生不同意見,兩人爭執不下,李如松的要求宋應昌也就壓而不發,這樣矛盾就更為累積。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如松沒有進兵也是理智的舉動,在上下不合,內部矛盾的情況下倉促進兵,危險反而更大。
這裡還有必要提一下北韓軍的作戰,在陸戰上朝軍乏善可陳,毫無閃光點,只是作為明軍的輔助部隊,擔負向導、警戒、運輸等功能,但在海戰上,由於李舜臣的存在,北韓水軍大放光彩,從5月6日起到7月6日的閒山島海戰,北韓水軍在李舜臣的率領下連戰連捷,日軍水軍完全喪失了制海權,導致糧草供應出現困難,這也是日軍在後來要求議和的原因之一,李舜臣也因戰功被封為二品正憲大夫、三道水師統制使。
不過在10月4日李舜臣與日軍進行的決戰——釜山浦海戰中,李舜臣遭遇了慘敗,北韓將領鄭運中彈身亡,李舜臣本人也險些被俘,失去大量戰船的李舜臣從此不再敢輕易襲擊日軍戰艦,只敢攻擊運輸船。
1593年6月,日軍和明軍都陷入了缺糧的窘境,加上瘟疫的流行,兩軍一時都無力再戰,於是日本派出使節同明朝議和。長期的遠征使得明朝也有些不堪支援,加上擊敗日軍的目的已經達到,如果要將日軍徹底殲滅,恐怕大明還要付出無數的人力財力,於是在朝中主和派的建議下,萬曆也樂得順水推舟,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詔書內容如下:冊封詔書內容如下:
“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翻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 。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 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佔之隔。當茲盛際,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士,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茲特封爾為日本國王,賜之誥命。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於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綸言,永尊聲教。欽哉! ”不過實際上,日軍提出的條件和明朝答應的條件完全不同,在這裡面搗鬼的是代表明朝談判的沈惟敬,由於其他人不通日語,沈惟敬擅自答應了日本提出的與明朝和親、割讓北韓四道、北韓送質日本等無理條件,而對內卻又隱瞞,只說日本答應受封、撤離北韓、與北韓修好等條件。試圖瞞天過海,從中撈取好處,當然最後沈惟敬被識破,被捉拿正法,不過這是兩年以後了。
兩年後,正是因為沈惟敬的自作聰明暴露後,豐臣秀吉在1597年又發動了第二次戰爭,這次戰爭,比第一次更加激烈,朝軍一樣不堪一擊,只得再次請大明天兵平亂,這就是第二次北韓之役了。
1588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開始對外作戰,以期獲得更多土地。1592年,日軍渡海侵入朝鮮,並發動了戰爭。明朝聞後,集結以遼東軍為主力的部隊,由李如松統領,奔赴朝鮮戰場。關於此次“抗倭援朝”,由於中日史料在戰役過程和細節上的記載差異較大,使得這場戰爭充滿了爭議性,尤其體現在明朝的出兵規模和損失上。
回覆列表
其實是日軍敗了。我們首先要看日軍侵略的目的,如果真的是希望獲取北韓土地的話,那兩次抗日援朝的結果是,沒有在北韓獲得一寸屬於日本的土地。如果是希望獲取明朝相等的地位,那又沒有得到。相反,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這次的戰爭。日本還是不敢平視中國,輕視大陸政權。可以說這種情況時在甲午戰爭後,日本才俯視中國,認為自己是亞洲霸主的。
如果再聯絡到後來的日本變局,就會發現,日本人輸的非常徹底。參戰的大名在回國後,在軍隊上都可以說是損失慘重的,尤其是豐臣秀吉麾下的軍隊。可以說都是因為北韓戰場的關係,導致的實力大減,而後來敵對的德川軍隊,幾乎沒有在北韓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也是因為北韓戰爭的關係,豐成秀吉統治集團內部,在北韓戰場誘發的各種矛盾在後來總爆發。這就是後來的關原之戰。
筆者就以豐臣秀吉集團的幾個人物的命運來說明北韓戰場的影響吧,
蔚山之戰中的日軍將領加藤清正投敵,投降德川軍。
平壤之戰的小西行長,以及碧蹄館與明軍交手的石田三成被斬首處死。
被中朝聯軍重創的九州王島津軍被德川政權處罰,吐出九州大片土地,以至於後來島津家險些破產滅門。
然後回過頭說中國,有人認為北韓戰場也改變了中國,這種看法是對的。比如遼東軍因為北韓戰場,傷亡較重,才給了後來努爾哈赤崛起的機會。所以中國是輸家。
這個就屬於事後諸葛亮了。即使在後來的明金戰爭中,女真人即使到了山海關之戰中,也沒有徹底征服中國的底氣。甚至於進入北京後,多爾袞也十分害怕漢地人的造反。
而且早在薩爾滸之戰中,明軍就有可能戰勝女真軍。當時距離萬曆北韓戰爭已經過去十幾年了。可見給了女真崛起的這個說法,不能算完全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