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越再現彼岸

    隋朝正統上來講只有兩位皇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最後弒君的是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隋煬帝的禁衛軍。隋煬帝打算飲毒酒自殺,叛軍不允許,直接勒死了隋煬帝。

    隋煬帝之後隋朝有幾位皇帝?李唐是不是弒君奪天下?

    雖然宇文化及等人勒死了隋煬帝楊廣,但也不敢擅自建立王朝,於是就有了隋朝的幾個小皇帝。

    一、隋秦王楊浩(605-618年)

    宇文化及勒死隋煬帝后,改立隋煬帝的侄子秦王楊浩為隋朝皇帝。楊浩是隋文帝楊堅第三子秦王楊俊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當時陪伴隋煬帝南巡。秦王楊俊和隋煬帝都是獨孤伽羅的兒子。

    不出半年,隋秦王楊浩和自己的親弟弟同時被宇文化及毒死,宇文化及自己建立了“許”,為帝王。

    二、隋恭帝楊侑(605-619年)。

    隋煬帝南巡之時,安排自己已故皇太子楊昭的第三子代王楊侑鎮守長安,他是隋煬帝的孫子。617年,李淵攻佔長安之後,於12月18日擁立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他實際上是李淵擁立的傀儡。

    618年6月,李淵覺得隋煬帝楊廣已經被殺,於是逼迫隋恭帝楊侑退位,自立為帝,將他降封為酅國公。619年5月12日,酅國公楊侑病死,也有一說為李淵害死,諡號“恭皇帝”。

    三、皇泰帝楊侗(604-619年,也可稱隋恭帝)。

    隋煬帝南巡之時,安排已故皇太子楊昭的第二個兒子越王楊侗留守洛陽,他也是隋煬帝的孫子。618年3月,皇甫無逸、王世充等人擁立為帝,年號皇泰,此時已經得知隋煬帝被害。

    王世充很快獲得權勢,誅殺了楊侗的一些心腹大臣。619年四月,逼迫楊侗禪位於王世充,降封楊侗為潞國公,食邑五千戶。同年5月,楊侗被王世充派人勒死,諡號為“恭皇帝”。

    這三位帝王相繼病死或者遇害,尤其是長安的楊侑和洛陽的楊同時在619年5月去世,確實令後人產生疑問。

    此外,皇泰帝楊侗繼位之後追諡了一位隋朝的皇帝,也就是隋煬帝的皇太子楊昭,皇泰帝楊侗的父親。(皇泰帝楊侗劇照)

    四、隋孝成皇帝楊昭(584-606年)。

    楊昭是隋煬帝和蕭皇后的長子,病逝於606年,605年被封太子,去世時23歲。皇泰帝楊侗繼位之後追諡了自己的父親為孝成皇帝,廟號世宗。

    隋煬帝死後,先後三位隋朝的末代帝王被擁立,或者病死、或者被害,後世唐朝對這些小皇帝們一般都不予承認。再者隋恭帝楊侗是否被殺還是一個謎團,他的爵位後來被楊氏族人繼承。隋煬帝的大女兒南陽公主等竇建德誅殺了宇文化及之後,將自己的親生兒子宇文禪師連坐處死,然後遁入空門,而女婿宇文士及(宇文成都弟弟)投奔李唐,得到重用。

    隋煬帝被殺之後,各地割據政權大都屠殺了隋煬帝楊廣的直系後人,基本沒有留下什麼活口。(宇文成都劇照,宇文化及的兒子中沒有這個名字,只有宇文承基、宇文承趾,同時被竇建德所殺)

    李淵靠的是手中的軍隊,征討四方,最終奪得天下,並非弒君而得到天下的。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是否效仿他的父親李淵?

    李淵也沒有發動什麼政變,只是把傀儡皇帝隋恭帝楊侑廢了,當時長安的所有權力都在李淵手中,李世民也不存在效仿父親李淵的情況。

    李淵在征戰過程中重用自己的次子李世民,而文官集團則有太子李建成負責,本來一文一武是李淵的左右手,但皇帝的位置只有一個,李淵等天下大定之後,偏向太子李建成一方,壓迫李世民一方。雙方應該是文官集團和武官功臣集團之間的較量。

    626年7月2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在皇宮北門玄武門展開決戰,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隨後,太子李建成的兒子們和齊王李元吉的兒子們等男性全部被殺害,而且刪除了宗族族譜。宇文化及的親弟弟宇文士及也參與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是功臣之一,這和小說演義大相徑庭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並沒有馬上登基為帝,而是軟禁了李淵,封自己為皇太子,然後開始調整朝廷的內部各種勢力,封賞功臣,勸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們投誠,並且加以重用。如文臣中的魏徵、武將中薛萬徹等,將波及面降到最低限度。(現在的玄武門)

    626年9月3日,李淵被奉為太上皇,李世民正式成為皇帝,此時距離玄武門之變已經2個月了。

  • 2 # 孤寡老人講歷史

    嚴格來說,唐朝是奪位,而不是篡位。篡位是在名分未定前,以臣弒君,或以子弒父,以弟弒兄等形式謀奪皇位,最主要的是天下人和主流道德觀是否認可你不是篡位,比如曹丕、司馬炎等,搞出一個禪位的方式,善待前朝皇帝,天下人就只會認為是普通的朝代更迭。就算是不放心前朝皇帝,想殺掉,也要先走完禪位的形式,再殺就不是篡位。

    唐高祖李淵起兵的時候,隋朝已經亂了,隋煬帝的一些做法在反對派的宣傳攻勢下,已經讓天下人都認為他是暴君,隋朝的政策是暴政,到處都是反王,李淵起兵的道德約束已經沒有了,起兵是正義的,效忠隋朝和楊廣在當時的天下人眼裡反而是助紂為孽,當然,宣傳上要以幫助楊廣恢復善政為主,而不是明目張膽的說要取代他。

    並且,李淵在攻進長安後,是先立楊廣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自己為丞相、唐王輔政,因為這個時候楊廣還活著,不管他殘暴與否,他還是名正言順的天下人心目中的君,可以反,可以廢,但不能隨便殺,誰殺誰就揹負上弒君的罪名,再取代隋朝就沒有好名聲了。

    楊廣最後是死在寵臣宇文化及手中,宇文化及弒君建國是為篡位,結果他率部西進,一路都是阻攔,先前反對楊廣的諸侯一個個都拿他當靶子,輪番上陣搞他,宇文化及不死都不行,這就是弒君給他帶來的麻煩。

    名義是很重要的,楊廣走上歪路,你可以勸說,可以糾正,稍許用點暴力手段都行,他是皇帝的時候就是不能殺他,皇帝是被稱為君父,父親怎麼能殺呢?名義上絕對是違背上下五千年以來的道德價值觀,宇文化及也應該先搞出一處禪位的把戲,只不過以楊廣的傲氣和尊嚴,不可能辦到罷了。

    李淵在得知楊廣死後,馬上搞出了禪位的把戲,但只要走過這個形式,他就不是篡位,無非是李淵沒有曹丕和司馬炎那樣的肚量,後來把楊侑搞死了。當然,老楊家也沒有這個肚量,當初楊堅也是在禪位完成後搞死了北周的小皇帝。但再怎麼說,李淵的皇位也只能是說“奪”,而不是“篡”,不僅僅是有禪位的形式,而是當時的大多數民意也認可唐取代隋,這就足夠了。

    至於李世民搞出“玄武門事變”,殺兄殺弟逼父,接近於篡位(太子也算是君),但皇帝李淵畢竟沒死,而且事變之後以在位皇帝的名義給了李世民名分,也好歹給了李世民殺兄殺弟的官方理由,所以,也只能算得上是奪位,即便手段殘酷了點,把兩兄弟的後代都殺了個精光,後世也都公認李世民是奪位,而不是篡位。

  • 3 # 黃有培

    李淵在太源稱帝,是順勢而為,在隋末大動盪的年代,群雄割據,自立為王。李淵是隋朝的舊臣,但是隋煬帝並不是死於李淵之手,而是被宇文化及所殺。所以李淵不併算篡位弒君。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禪讓,自己稱帝。應該算是篡位弒君。不過李世民篡位弒君可是順應民心,將帥擁戴。因為唐朝的江山全是李世民及其將士們打下來的。秦王李世民的功勞在百姓和將士們的眼中是最大的。而且李世民在繼位之後,勤政愛民。實現了貞觀之治,開創一個大唐盛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榮威iMAX8到店了,實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