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問人生

    我覺得是,對於熟人因為知根知底,總表現的比較真實面目,對於陌生人,或者不夠了解的人,總是會有一份警惕,不輕易表現真實的自己,在道德上就會有不同表現。

  • 2 # 智祥

    當你道德到足夠高的高度,你會發現自己身邊,全是好人、當你道德強大時,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而當你最弱的時候,欺負你的人最多,也最容易受委屈。

  • 3 # 皖北財經與民風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其實這種情況是很普遍,不是某個人才有的。要想搞清楚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們還得從人的內向、外向的性格氣質的生理特徵說起。

    大腦決定外向或內向

    有人就認為: 一個人內向還是外向是因為性格。其實這只是在表面上看起來如此,如果我們從深層次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所表現出來的內向或外向,是因為你的大腦習慣向你發出什麼指令:衝刺還是觀望。

    我們人的大部分行為是受到潛意識的支配的。當我們的意識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的時候畢竟是少數時間。

    當遇到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的大腦說:衝啊,別怕!別後退!你會外向、健談一些,也會敢於在公眾場合發言。

    但是如果你的大腦說:不行!觀察一下,別誤判形式!你就會更仔細的觀察環境、揣摩別人是怎麼想的或者把自己退縮到一個相對安全的領域。

    害羞、害怕尷尬是正常現象

    我見過很多內向的人在特定場合中巴拉巴拉說個不停,也見過內向的人不斷鍛鍊自己,能夠出口成章地發言。也見過自信的小夥伴逐漸變成一個沉默的人。外向或內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那外向一定就好嗎?

    簡單地根據外向或內向來評判性格好壞並不全面、科學。

    內向的人通常更加細心、有洞察力和執行力。相比和其他人溝通、社交,內向的人想喜歡自己研究或看書學習。在很多領域內向的人能帶來更多的創造性成就。

    面對熟人和陌生人,大腦執行機制不同

    我們面對陌生人和熟人為什麼會產生區別呢?

    大腦相當精密,面對熟人和陌生人,大腦運行了兩套機制。

    美國心理學大咖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解釋:人的大腦有兩個系統: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啟用的是習慣思維。面對熟人,大腦直接啟動了系統1,在比較舒服和習慣的情況下,人不會設防,講起話來也就跟平時說話一樣,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說什麼說什麼。當遇到陌生人時,大腦裡面沒有設定好的與其相處和說話時比較慣用的模式。

    這就需要啟動系統2,但系統2通常比較懶,只有在大腦啟動系統1沒有找到慣用的路徑後,才會啟動,這當然要耗費一定的時間。

    所以面對陌生人,我們不可能反應那麼迅速,對話時不會那麼自如。用常人的理解就是比較內向了。

    學會正視自己的性格

    1、陌生人面前內向和熟人面前外向的性格理論解釋

    2、與熟悉的人侃侃而談就一定是外向的嗎?

    外向的人與內向的人和熟人交流,並不能作為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依據,比如,內向的人同樣和自己熟悉的朋友同事聊起來也是侃侃而談,你能判斷這人就外向嗎?顯然不能,這是一個假象。

    3、陌生人前內向,熟人前外向的正確的理解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人,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其實這就是一個人是外向性格還是內向性格的問題。那麼從這一點上來說,透過與陌生人交流這一生活場景才是更容易判斷一個人內向和外向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說,陌生人面前內向,熟人面前外向,其實是內向性格的一種正常不過的表現而已。

    一直都在聽別人用自己所謂的經驗和閱歷來教育我“要開朗,多跟別人交往”“這是社會,你必須要習慣”。但是我一直在想,這些人的所謂經驗真的適合我嗎?這個社會的風氣我就必須要順從嗎?我無法忽視面對人群時內心的疲憊和不安,也沒辦法遺忘跟別人互相客套時心情的煩躁和陰鬱,畢竟過多的社交只會讓我感覺頹喪難受。無論我怎樣向別人解釋我的性格,他們大多也只是嘲笑“那只是一個藉口,你還是不成熟。”

  • 4 # 秦緣

    好一個有人說?說這話的,估計只是極少數人。面對熟人和陌生人有兩種不同的道德面孔,我認為只是個別人。首先對待好人和壞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抱有不同的看法,好人心地善良,我們友好相待。壞人心存不善,所以我們要預防為主,心裡都留了一手,害怕壞人借錢或者接車或者幹其它違法亂紀的事情。對待熟人和陌生人兩種不同的道德,我認為是心理作用。對待熟人,因為很熟悉,所以對他的脾氣秉性,人格都比較瞭解,所以不會心存顧慮。陌生人沒有接觸過,沒有深入的瞭解,但是不會是敵對的關係。所以我認為對待每個人都不應該是兩面派,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社會很複雜,人心需要慢慢了解。

  • 5 # 愛豆心理

    道德面孔的內涵是什麼,需要我們界定清楚。但面對陌生人和熟人我們的道德評價確有不同。用人際溝通分析學來講,Ta自我狀態: 伯恩認為這是一種前後一致的感受、經驗模式,且該模式與一種前後一致的行為模式直接相關。

    如何判斷我處於何種自我狀態?分幾種自我狀態?

    1.自我狀態分為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兒童自我狀態。

    2.當我按照小時候的方式行為、思考和感受時,我就處在兒童自我狀態時,用C表示; 當我按照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的行為、思考和感受時,我就處在父母自我狀態中,用P表示;當我運用成年人擁有的所有能力時,對身邊發生之事做出當下直接的反應,我就處在成人自我狀態中,用A表示。

    當我們面對不同的人我們的自我狀態會大不相同。我們的想法情緒和行為這一套模式都不一樣,這並不是我們刻意為之,而是一種不自覺的自動模式。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熟人,親朋好友時,我們經常會處於兒童自我狀態或者父母自我狀態,即使他們做了一件違背公德或者道德的事,我們會用父母自我狀態進行評價,比如他平時是個非常不錯的人,辦事非常靠譜,也是遵紀守法遵守道德的良好公民。這次一定不是他故意為之,一定有一個重要的理由。

    如果他是陌生人,我們就會用成人自我狀態根據現實條件規則進行判定,他做了一件違反公德或者不道德的事件,他應該收到相應的譴責和懲罰,並且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負責。而不是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由於自我狀態的不一致一定會導致評價的不一致。

  • 6 # 尚善心理

    01 我認為道德面孔是不變的。

    道德面孔即道德觀,我認為道德觀是內化於人的穩定的關於道德方面的價值觀。道德觀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是個人對善惡的看法和約束自我行為的規範準則,因此,面對熟人和陌生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道德觀應該是不變的。

    02 面對熟人和陌生人,變的只是責任心。

    上面我說在面對熟人和陌生人時,道德面孔是不變的,那麼,很多人就會反駁,那為什麼自己的親戚生病會毫不猶豫的捐款,面對陌生人就會躊躇再三,看到陌生人呼救,很多人會無動於衷,如果是自己的親人,則會奮不顧身,這難道不是不同的道德面孔嗎?

    我的答案是這是因為責任心的不同。華人是以血緣家庭來劃分群體的,潛意識裡就覺得對自己的家庭,親屬都負有相應的責任,而陌生人則超然於責任之外。但這並不能夠說明道德面孔不一致。

    比如一個女孩碰到壞人,周圍有很多的陌生人,如果她大聲呼喊救救我,因為責任分散的原因,很可能周圍沒有人會挺身而出。

    但如果她大聲呼喊那個穿白色衣服的男孩請救我,那個穿藍色衣服的大叔請救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個穿白色衣服的男孩和這個穿藍色衣服的大叔是個有道德的人,那他們可能就會挺身而出救人。如果他們兩個是毫無道德的人,也就可以漠然置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年男人捨不得花錢買衣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