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晞的生活日常
-
2 # 揚聲器去覓食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我多年,直到現在才有了一些眉目,這其中主要是因為同一個問題的兩種說法,這得從小時候說起,小時候跟著大人去趕集買東西,總是看見他們討價還價,然後回去就聽大人說,這做生意的往往是熟人賺熟人的錢,所以得講價。
慢慢的自己長大了,當自己親身經歷過銷售行業後,又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問題還是同一個問題的兩種說法,有很多老闆和生意人都會講這樣的話,那就是最好不要做熟人的生意,這話漸漸的越聽越多,似乎意思是這熟人的生意就不好做,後來慢慢的接觸經歷過後才慢慢的明白。
當自己進入到銷售行業後,聽到的第一課就是人脈,一提及這頓覺矛盾,居然說要跟顧客搞好關係,那不是矛盾嗎?不是說熟人生意最不好做嗎?於是陷入了困惑,不過這只是短時間的,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最後經歷過一些實實在在的銷售活動後才知道這裡面的含義。
首先人脈這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關係網的重要性在銷售中那可是至關重要的,在此就不去講這個話題,重點的來講一下這個熟人生意的話題,到底熟人生意能不能做,好不好做?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熟人生意不好做?
講到這就想到了另外一句話,在沒錢也不要找親戚借錢,相信提到這句話很多人都會深有感觸,其實做生意也一樣,有句話叫買賣不成仁義在,也有句話叫做有的生意不賺錢也的做,這一點對於做生意買賣的人來講是最清楚不過了,越是熟人越不好開價,因為不管你喊高喊低,不管你給他什麼價格,他始終有一個意識,那就是你賺了他錢,就算你一分不賺,他也認為你賺了他錢,更有甚者就算你虧了錢,他還是認為你賺了他的錢。
這是很多人不願意做熟人生意的一個原因,另外做了熟人生意,你得還欠了人家一個人情,哪怕你就是沒賺錢賣給他東西,他不但不感激,不但覺得你賺了他錢,而且還會告訴你他照顧你生意了。這還沒完,很多生意人不願意做熟人生意的原因還有一點,那就是賒賬,不光價格給的低,而且是賒賬,這生意人最怕的就是欠賬,影響資金流通,所以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
對於賒欠這事,讓人惱火的是,熟人由於太熟悉,又不好催,所以賬期往往是遙遙無期,也有很多人出現時間過久忘記了,最後礙於情面不了了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最後自認倒黴,還有一種情況,在買東西的時候明明給了最低的價格,甚至是本價,但欠款後最後還款時候故意又砍價,又少給錢,這樣的人更讓人受不了。
這些總總的原因使得很多人都不願意做熟人的生意,對於熟人之間的買賣還有一個麻煩的就是售後,即使你沒賺錢,但出現問題你得妥善處理,否則有可能沒賺錢還得罪人,招來閒言閒語,所以很多老闆寧可貴了賣他人,也不便宜賣熟人。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熟人生意都這樣,有的人就比較明辨是非,不會跟熟人講價,按常價購買,而且通情達理,因為開門做生意必定要盈利,這才是生存之本,互助互利,錢不可能一個人賺完,該讓別人賺的錢就得讓別人去賺。
還有一種人,就是做生意的人,因為講到誠信必須是買賣雙方的事,所以還得提及一下關於賣家的話題,有些人做生意也一樣的很過分,所以這裡講到不願意做熟人的生意還有這樣一層意思,就是不願意買熟人的東西,因為有的賣家也是挺離譜的,給整個親朋好友圈子帶來極大不利,這種人你若不買他的東西臉拉得老長,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東西是最好的是最實惠的,往往鼓吹自己的產品有多麼的好,可事實上並非如此,更有甚者會貶低其它的同類產品,他們這樣的賣家希望熟人重複購買的慾望很強,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跟熟人的關係是假,希望你買他產品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生意人耐以生存的根本是信用誠信,作為顧客才會放心,只有誠信加信用這樣才會建立良好的互動環境,才能更好的促進合作發展。
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好的消費意識和經營意識,這樣在商家和顧客之間建立起相互對換思維的形式下,才會有愉快的商業合作,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都會一視同仁。
說白了就是,你想把最好的給他,好的哪有便宜的,你不賺他錢,他也覺得貴
-
3 # 蜀鄉二姐V
有“心計”的人,不跟熟人做生意。因為是熟人,欠你的錢可以不給;貨不好了,你也不好意思退貨;宰你一刀你也不好還價……
一個熟人帶了他的一個朋友來買一臺電視機,因為同介紹人關係挺好,張雲親自選了一臺並讓出納按批發價給開了發票。那“二道熟人”當時也沒說什麼,只說第二天把支票送來。當時天近黃昏,張雲便邀請兩位到附近的飯店吃了晚飯。其實那頓飯已經超出賣電視的利潤。事過一星期,對方沒把支票交來。出納員便按名片地址找去。結果回來攤著雙手說,見到那位家電銷售部的老闆,他倒沒說什麼,只是他手底下的夥計抱怨買貴了。張雲擔心引起誤會,當即趕了去,對那位老闆坦誠相告:“我不可能靠這筆業務發財,也就沒有必要把給你的價高出別的顧客,從而使自己堵上兩扇門”。對方笑笑,竟提出一個大出意料的建議:“你乾脆在我這裡也買點東西吧!”順著他的視線,張雲看見他店裡盡是家電用品,而自己並不缺這些東西,便遺憾的拒絕了。張雲有些失望,那位老闆隨即說:“這樣吧,等幾天手頭松點就給你送去,就幾天,行不行?”“就幾天”,便又成了一筆“爛賬”。
2000年7月的一天,劉星的一個熟人跑來他這兒訂一批辦公用品,聲言他的公司剛成立,貸款沒下來,但新開張時費用超支,故先把貨拉走,等開張後立即把貨款送來。完了,還補上一句:“信不信得過我朋友?”話到這份上,劉星不答應顯然不合適了,但還是讓他打了欠條,寫明還款日期。
可是時間過去三年,劉星熟人的公司早開張了,摩托車變成了長安麵包車,又變成了小轎車。他也沒有上門,更別說還款之事了。期間劉星也打電話或直接上門找過他。一提欠款,他不是推說貸款沒下來,就是大訴苦經。一副煞有介事的悲痛狀,彷彿他剛從舊社會過來,你不拍屁股走人,再說下去他就難免追到你家討口飯吃似的。
儘管有充分的理由,劉星還不曾想拉他去對簿公堂。因為是“朋友”,不管你在法律上能否取勝,在輿論上恐怕已經“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俗話說,生意場上無父子。之所以這句話流傳多年,時至今日仍在教誨我輩,就因為人們很難做到這點。畢竟,華人的血管裡流淌著東方人的親情之血,在“義”與“利”的衝突中,往往是理智的“利”讓位給感情的“義”。但在實際的商戰中,以“義”代“利”不僅違背追求最大利潤這一商界最高原則,也常常帶來事與願違的隱患。
有“心計”的人不跟熟人做生意,可能有人會納悶:都說“熟人多了好辦事”,你怎麼會害怕熟人呢?
當然,不要同熟人做生意,並非一成不變。但初涉商海便抱著靠自己的膽子、朋友的路子,一不小心就發了大財的想法卻是危險的。最根本的是,既然置身商界,就應該嚴格遵循為商的原則進行“遊戲”。
生意場上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
-
4 # 超氣人少年組合
和熟人做生意只要是觀點上的分歧會導致本身關係的破裂。生意講究的是利益,但凡利益就需要規矩來規範,但是熟人之間講的是人情,那麼在遇到分歧的時候肯定有一方要做出讓步,這就會導致利益損失。和生意夥伴可以用合同來約束,但是熟人之間隔著一層情份,規矩就難以執行了。
-
5 # 胖媽帶倆娃
這個問題我最有權威回答了,我做生意的啊時候跟熟人做熟人覺得我你賺他很多錢,等到我不做生意的時候吧裝修房子找熟人最後鬧的難堪
回覆列表
熟人買賣,你賣給他多少錢,都會覺得你掙他錢,賣給他多便宜也不領情!
你的成本、時間、服務人家都不看在眼裡
寧願被別人騙,讓別人掙錢,也不支援認識的人
因為他心裡總是在想,你到底掙了他多少錢?
而不是你幫他省了多少錢!
買東西也同理,我臉皮薄,買熟人的東西覺得不會問價,不會挑三揀四,怕別人說這麼熟了還這麼龜毛。就算買了東西有問題,也不會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