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985139966

    謝邀。說起張衡,是中國古代最早,最傑出,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他的學識有多方面成就,如文學,製圖,工藝,數學,最突出的是天文學,他在公元132年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銅製精細的微震靈敏測量儀,以八方豎龍吐珠於蛙口表示反向有地震導致傾斜,而這在遠方發生大多人感覺不到,在製成後所發生的公元134年和138年等數次千里外所發生地震中,均被先人感應到被成功認可,且同類儀器西方晚了一千七百年才發明出來。加之張衡同期研製出的星月執行軌跡的渾天儀(銅製),其精準度也被一千多年後(被馬可波羅旅華後)也被西方認可,且稱最早的星跡天體摸型。張衡有如此成就,與他天資好學,和身世大有關係。大致有這三個階段。一,他是河南南陽人,出身東漢官僚世家,其祖父就任漢光武帝的漁陽太守(省部官),他得宜少年就入洛陽的太學院學習,精通五經六藝,且謙虛好學,多才而不驕,第一次顯露是他鑑班固賦,寫了給皇帝諫政的文學體"二京賦"而被召為官。二,他的數術與陰陽學問被皇漢安帝賞識,賜與郎中職,而張不辯人的陰陽,而專研天體之天地大陰陽,這就打開了他成功之道。在寫出"靈憲"與"算岡論"的同時,發明製成渾天儀。三,他一步一臺階,在做漢順帝太史令先後十四年中,終於發明出侯風地動儀。這與他多次研討,漸進而成功是不可分的。以上說明,張衡的天資好學,也得益家世及皇帝的器重(儘管後來聽讒有變,但發明己成),才有這驚世的科學成果。且他的天文學基夲認知規律的成就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被世界稱頌。他的像,被中國和世界幾十所名牌大學所敬立,聯合國也將太陽系中第1802編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 2 # 麼麼兔小小隻

    看得懂黃帝寫的《黃帝佔》,李淳風寫的《乙巳佔》,奇門遁甲裡涉及風角佔的部分,就可以了。

    三國時期的管各(各字不記得咋寫了),因為善望風,智多近妖,信眾甚多,不管去哪兒,沿道兒的人,匍匐滿地,很多人還是吳國大領導的部下高官,這些人平日裡對待大領導尚且沒有這樣虔誠,因為此事,惹來吳國大領導不喜。他占驗未來會發生的事兒,之所以總是應驗,是因為剛好佔經書裡寫了一模一樣的佔辭。沒看過佔經的人,就會覺得他已經聰慧到非人類了。

  • 3 # 讀史之樂

    張衡的家族是南陽的大姓。他的祖父張堪,被人稱為“聖童”,他繼承了家族的優秀基因,自小刻苦向學,“少善屬文”,擅長寫文章,青年時期曾到外地遊學。他先後去了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三輔(今西安市一帶)地區和都城洛陽,並進入太學學習。他興趣廣泛,不僅精通儒學,而且還喜歡研究算學、天文、地理和機械製造等。遊學的經歷為他以後的卓越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為官經歷,不慕權利,為政清廉。

    張衡品學兼優,有才卻不自傲,淡泊名利。東漢時,選官有兩種方式,孝廉和徵辟,孝廉是地方推薦,徵辟是朝廷徵召。雖然屢次被舉為孝廉,朝廷也徵辟他做官,但是都拒絕出仕。

    但是張衡從京師歸來之後,卻擔任南陽太守鮑德的主簿,他是被鮑德的人品學養所吸引,鮑德為人溫厚曠達,有很強的人格魅力。俸祿並不豐厚,但張衡並不以為意,張衡雖是他的下級,但二人頗為和睦,互相欽佩。八年後,鮑德調任京師,張衡即辭官居家。鮑德逝世後,張衡寫祭文抒發追懷之思,可見二人的交情。

    漢安帝素聞張衡名聲,親自下詔徵召他為官,張衡不能拒絕,遂進京,拜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此職和他的興趣愛好很對口,一干就是14年之久。公元136年(永和元年),張衡被外調任河間王劉政的國相,為政清廉。三年後,辭職歸家,被拜為尚書。公元139年(永和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

    二、科學成就,碩果累累,領先世界。

    張衡在地震學、天文學、地理學、數學、氣象學、機械學等方面都頗有建樹。精通天文歷算,創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地動儀。他設計的“候風地動儀”比歐洲的地震儀要早1700多年。第一次正確解釋了月食的成因,說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於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的。

    (八條龍的地動儀模型)

    他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史書記載曾經真實的預測了隴西地震: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他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裡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渾天儀模型)

    寫的天文著作《靈憲》,總結了當時的天文知識,提出“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並認識到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的遠近有關。

    (指南車模型)

    三、文學藝術成就,堪稱大家。

    在文學方面,張衡著有《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南都賦》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風貌、自然風光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歸田賦》《四愁詩》、《同聲歌》等30多篇。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推動了漢代文學的發展。

    在繪畫上,他名列東漢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尤其善畫神獸。傳說張衡聽說建州浦城水中有豕身人首的怪獸,於是前往畫它。但這個怪獸怕人畫它,所以不出來。張衡於是扔掉紙筆,怪獸就出來了,他悄悄地用足趾畫下怪獸的行狀。

    一九五六年南陽重修他的墳墓和讀書檯,郭沫若曾在他的紀念碑上題道:

    “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

    張衡在世界上可與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齊名並提。由於他在天文學上的偉大成就,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月球上的環形山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2003年,國際小行星中心為紀念張衡及其誕生地河南南陽,將小行星9092命名為“南陽星”。

  • 4 # 麗醬每日分享

    說起張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主要成就有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等。

    所以現如今大多數人對張衡的印象就是 專利多論文更多的理科學霸。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曾寫過一首很悽美的《四愁詩》: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傷。

    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這是張衡三首傳世詩篇中最有名的一首,是七言詩歌的首創。除此之外,他還有大量優秀的漢賦作品,被譽為“漢賦四大家”之一。在掌領太史令的十四年時間裡,張衡一方面醉心學術科研,獲得了豐碩成果,另一方面上書針砭時弊,痛斥政治的黑暗和腐朽。這首《四愁詩》講的正是那種願意為國盡忠卻得不到賞識的鬱悶心情,但張衡並沒有選擇放棄和逃避,幾經波折最後在尚書任上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京會迴應特朗普的邀請出訪美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