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個子小腿可不短
-
2 # 電影獵奇社
感覺不好一方面是星爺的確有點走下坡路,另一方面部分粉絲太極端,敗壞路人好感。
拋開這些因素只談《新喜》的話,如夢和尹天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物。
《喜劇之王》中的尹天仇是一個明明演個龍套,但他非要把綠葉當成紅花來演,是一個演技一般又有點偏執到神經質的人。
尹天仇對“盒飯”的追求,就是人最根本的“混口飯吃”。尹天仇沒戲拍,就會餓肚子,所以“盒飯”就是對他的認可,代表他以後不用捱餓。
而臥底事件則真正讓尹天仇演了一次紅花,也因此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演技其實很一般,所以不再執著於演戲。最後的結局不過是完成了村頭舞臺劇《雷雨》,娟姐到場助陣,也算是尹最後給自己的交代。
而《新喜》中的如夢,她只是想蹭戲,不管是龍套還是主演都無所謂。相比尹天仇,如夢除了偏執,她還有父母在背後支撐,所以她沒有“混口飯吃”的小人物心態,她也完全不像是一個努力了十幾年還在努力的人,更像是個剛踏入社會的小孩子。
十幾年就算是一個跑龍套的,也應該有一點點演技,有一點點醒悟了,至少應該對這社會有一點點了解了。對不起,她沒有,她更像是一個吸毒的,中毒太深…
放個好看的閨蜜有什麼用?就為了證明十幾年都當不了主角的女主,再次當不了女主嗎?
就算努力會成功,但是拜託,不要對努力有什麼誤解啊,努力是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是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是要有積累和醒悟的啊。
尹天仇的那叫夢想,如夢的叫做夢。她只是一味的堅持罷了,並沒有真正努力過。
然而諷刺的是,如夢最後一朝被賞識,竟然成功了,這才是對那些真正努力奮鬥才成功的演員的侮辱。
-
3 # 東北喬丹
一般續作要麼超過前作,要麼不如前作。很少說地位相同。我和之前看了網上的文章。所以先看了《喜劇之王》,後來又忍不住看了《新喜劇之王》。對這兩部作品都沒啥特別的感覺,沒有感覺眼前一亮。不過兩部電影都不錯。那麼多人說《喜劇之王》是經典,我不想批判。審美觀不同,可能我欣賞不了它的好。至於《新喜劇之王》單純看這一部電影,也不錯,起碼不該被批評成爛片。
-
4 # 雋永宜人
因為那些都是些溫室裡的花朵,沒吃過苦的官二代富二代,或者是沒經過生活閱歷,3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心裡,周星馳的電影就是無厘頭搞笑的,《新喜劇之王》並沒有滿足他們的觀看心理,所以反差比較大。相反,一些有過生活經歷的80後70後都很喜歡這部電影,周星馳的電影不是為了搞笑而搞笑的。我這句話寫的有些癟嘴,但就是這個意思,此電影必是經典,封神之作,什麼叫經典?就是銘記於心回味無窮,每一遍看都有不同的體會,就像當年的《大話西遊》票房慘敗,輿論媒體一邊倒的批評,現在大家看看,是不是已經成為眾人膜拜的經典之作,當初那些批評的人呢?怎麼都沒了?難道是墳頭草一米高了?
-
5 # 拉大鋸扯大劇
所有人都覺得好看是不正常的,有人覺得好看,有人覺得不好看才是正常的。
不過你所說的“有些人”覺得不好看,這部分是在增加的。為什麼呢?
百花齊放和一枝獨秀我還很小的時候,大約是80-90年代,那個時候大陸基本沒有搞笑題材電影,要麼是紅色題材比如《地道戰》《地雷戰》《紅孩子》《小兵張嘎》;要麼是……咳咳,記不住了,總之都很嚴肅。而香港電影題材更廣,相對來說也更加搞笑,這可能和當時香港人的心態有關係,大家都比較開心。香港電影相對於大陸來說就是百花齊放,而周星馳相對於香港電影就是一枝獨秀了。但I是今天要說的《新喜劇之王》卻不怎麼“秀”了,這就想好人生病一樣,先從頭昏,打噴嚏開始一樣,只不過當時大家沒太當回事,只是感覺不舒服而已,真正到了病入膏肓才會發出這樣的問題來。
周星馳電影,不是周星馳的電影我最反感的就是當前某些導演(無論出名與否)在片頭打上某某導演作品。一部電影的好壞是全體工作人員的結果,你是導演、你是演員也是其中一部分,所以這麼說是有問題的,到了周星馳這裡問題就更大了。
能看出我要說的來嗎?從《少林足球》開始,周星馳對於電影的影響已經很大了,甚至可以說這部電影完全是周星馳自己的電影了。那麼問題來了,周星馳電影=周星馳的電影嗎?我們可以把《少林足球》以前的電影定義為周星馳電影,以後的是周星馳的電影。窮兵黷武必將走向衰落。你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是我想有一點關注周星馳電影的人可能會有所感觸,當你們談論《大話西遊》的時候,你可能想到“技安”;當你想到《唐伯虎點秋香》你會想到谷德昭;當你重看《逃學威龍》的時候,可能會想到羅大佑的《皇后大道東》,其實你仔細想想“周星馳”真的是一群優秀的人,在恰當的時候完成了一部美好的作品。
《少林足球》後你還能想到誰?沒有了,只有周星馳。這點其實比江郎才盡更嚴重。再重複一下重點,電影是一群人的產品不是某個人,儘管你很強。
電影沒有衰落,只是被慢慢取代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大家看電影的時間少了!
比起長篇大論來,我更喜歡看搞笑的短影片,某手啊,某音啊,等等有很多,我何必要看電影呢?《某某大本營》《奔跑吧,某弟》《老爺爺去哪》貌似這許多年來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關注,為什麼?短平快,不需要你思考,看著樂呵就得啦。一下子文藝圈變成了娛樂圈,娛樂圈啊,同志們,我都開始喜歡袁姍姍了,這不是丟人的事!一部電影投資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票房呢,盈利呢?誰去真心做?誰去真心演,更要命的是,誰在看?怎麼看?《愛笑會議室》《愛情公寓》甚至可以追溯到《我愛我家》《武林外傳》他們的投資肯定很小,你看那個場景,你看當初出演的人,絕對是“短平快”的代表(不是說他們LOW啊,我自己很喜歡)。電影被取代,就好像你聽京劇一樣,一出《鍘美案》恐怕你只聽過“駙馬爺,近前看端詳……”說到這裡你能明白不?周星馳只是電影人裡面的一員,他一樣逃不過自然規律,會江郎才盡也會跟不上時代。只是這一點來的早與晚罷了。
回頭再來扯一下《新喜劇之王》第一,我不知道誰是喜劇之王,這個片名我就反感,從第一部開始。
第二,如果非要說第一部是講述周星馳自己的故事,那麼我倒覺的,還是比較接地氣的,我們看著周星馳從“宋兵乙”變成大咖一步步走來,我們瞭解,所有有代入感。可以說我們是看著他的電影長大的;但是《新》的主角呢,我們可以看著她變老,還有你說來說去也只不過是你們表演人的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不能產生共鳴!(由於電影我沒有看完,我只看了開頭2分鐘)只能說這麼多了。
第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奧斯卡,當然評判標準也不一樣,所以你覺得好就是好,你覺得差未必差,同理不要太在意了。更差的可能是下一部呢!
-
6 # 杜拉拉電影社
首先就是星爺的經典電影 是由他本人出演的。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人能把他的風格表演的淋漓盡致,這也是《新喜劇之王》的口碑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的主要原因。
其次《喜劇之王》已成經典,想要超越何其困難啊,就算星爺本人出演也未必能夠真正的超越。
一部分影迷對星爺的期望太高了,即使拍出一部好的電影,但是並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值,所以自然會有些失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部分的經典都是多年以後才被封神,數年之後誰又能保證這部《新喜劇之王》不會被大部分觀眾認可,最後封神?
回覆列表
首先並不是 新喜劇之王不好,而是 喜劇之王 是星爺巔峰之作 而新喜劇之王則是另一個故事.影迷們帶著 喜劇之王 的期待去看新喜劇之王倆個故事並不相連。 如果以一個新電影去看的話影片還是不錯的。星爺出演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聲音了? 最後希望我有生之年還能在熒屏看到星爺出演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