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樓
-
2 # 影視圈Magazine
姜文《鬼子來了》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文藝男青年的自我追求。
姜文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導演,他本身很會創造樂趣。我喜歡的不是他電影本身,而是他對電影構架的安排以及情節發展與時間的掌控,還有他的電影語言都很有他自己的特點,比如他電影中喜歡透過角色們的很正常的對話來表現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但是有時由於他給角色的話語權太多了,使得觀眾對電影的核心理解或是說導演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並不能夠真正的領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的《Sunny燦爛的日子》和《一步之遙》以及其他作品都有這樣的特點,不過他創造的很自然的幽默讓觀眾感覺很舒服而不生硬,這可能也和電影導演本身的性格有關吧。
談到這部電影,可能有些人沒看過,在中國它還被列為禁片,雖然它獲得了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不過因為這部電影是戰爭題材而且對於華人而言導演立場比較中立或是有些美化侵略者的行為,使得片子中農民的形象有些愚鈍,而侵略者的形象並沒有可惡到人神共憤,特別是在對生命的裁斷上,日本人對華人民的殺害與華人部隊軍官的不分青紅皂白的裁殺都有更真實的歷史表述,但是這種有些中立或是曖昧處理歷史事件的故事,特別是針對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和傷害的歷史事件上,國家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影片搬上國家的熒幕的,這是國家意識形態的選擇,而不是對於這部片子的否定,在國際的價值觀和人性共有的審美中,這部影片是完全符合國際價值觀的,要不也不會獲得國際大獎。
由於姜文所選的題材比較特殊,涉及到國家的屈辱歷史和政治立場等方面的問題,許多東西都不能去觸碰、去發揮,對於個體而言,我是很贊同姜文電影視野中所塑造的人性的複雜性,或是所呈現的複雜的人性,還有表述的歷史的藝術性,這些都是姜文作為一個城市文藝男青年對於自己信仰和認知的追求,雖然有些線是不可觸碰的,但是他的疑慮與反叛都是他對自己的堅持,這就是我對他讚賞。
-
3 # 艾斯娛樂
姜文的《鬼子來了》這部片子,可以說是姜文導演目前所有作品中名列前2的作品。
另一部前2根據觀眾個人喜好可能會有所不同,有人可能是《太陽》,或者《子彈》《燦爛》。
說回《鬼子》,這部片子的黑白處理不是為了假裝深沉,高深。他的這種操作是為了更好的詮釋對電影主旨的表達。
如果認真看這部電影,可以發現,它闡述和嘲諷的是民族的劣根性,某些群體的無知,以及喪失自主判斷能力。完全被人利用恐懼,利誘所支配。
直到最後大聚會被屠殺,人頭落地才剛剛有點醒悟。
而黑白色的運用,是一種表達,當想要闡述陰暗,可悲,嘲諷等意思時姜文的黑白就會隨影而行。
如果說這片子沒有被和諧,那姜文的影響力,還有之後的作品,可能都會在一個不同的層面進行表達。
這部片子的“夭折”對姜文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打擊,相信都不會淺。
感謝姜文導演拍了這部好作品,也可惜他已經被某些東西左右。
-
4 # 雪寶寶愛電影
與我們通常可以看到的抗戰題材影視作品相比,《鬼子來了》的特別之處在於,全片只有兩撥主要人物:
淪陷區的農民;
淪陷區的日軍。
沒了!沒了!在這裡,國軍和共軍的敵後武裝只是若隱若現的存在:
國軍只在最後接受日軍投降的時候出現了一下下;
片頭那個神秘的「我」有可能來自共軍敵後游擊隊——也只是有可能了,導演似乎並沒有意願告訴觀眾明確答案;
六旺進城見到的那個五隊長,僅止於口述,而且還是六旺混亂不堪的口述,從中可以聽出來,他們對敵後抗日武裝非常陌生。
弱小的中國農民就這樣獨自面對著強大的日軍!
可是這群農民的生活狀態卻十分耐人尋味:
八年了,他們沒有形成一丁點有效的抗日武裝。
日軍每天奏著軍樂巡村,給孩子發糖,成年人二脖子也湊到近前,熱情地喊著「森塞」(日語:先生),換一塊糖,便得意自己在日本人那裡有面子。
他們偷情,他們八卦,他們爭吵,他們斤斤計較,他們佔小便宜,他們計劃著結婚,好像那個巨大的危險並不存在。
日本人欺負他們,限制他們;他們怕日本人,也恨日本人,但是也就僅止於此了,他們似乎並沒打算做點什麼,因為日子雖然難受,基本還過得下去。
日軍就是懸在這群農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會落下),也是已經衝到眼前的灰犀牛(大機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可是他們渾然不覺。到最後,他們竟然天真地以為真的可以換到日本人的糧食,還毫無戒備地跟日本人一起狂歡。
最後,在一個看起來最安全的時刻——天皇已經發布停戰詔書之後,那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了,全村百姓被屠殺。
像很多人看《阿Q正傳》的感覺一樣,我第一遍看《鬼子來了》的時候也是嘲笑居多,再多看幾遍,也就笑不出來了——我們哪個人不是同樣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呢?
-
5 # 小偉看大片
《鬼子來了》是姜文導演的電影中比較出彩的一部。
看這部電影一開始完全是衝著花屋小三郎的那段搞笑拜年去的,而從頭至尾看完卻發現此影片蘊含著很大的哲理。
首先,影片真實的反應了抗日戰爭時期純樸的勞動人民的真實現狀,他們懼怕日本鬼子,同時也不想招惹任何人給自己或者村子帶來麻煩,所以花屋小三郎和翻譯官董漢臣並不受待見,一開始當爹孃一樣供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隨著時間的流逝,村民們發現最開始的那個‘我’一直都沒再出現,他們決定殺死這兩個人,卻在誰去執行上犯了難。馬大三最終被選為殺人者,執行後被村民們疏遠,不論是哪個年代,誰會跟一個殺了人的人交往呢?
幸好馬大三留了一個心眼,把兩個人藏起來了。最後去縣城找的大師,還有“含笑九泉”的傳聞,這也與電影末尾相呼應。大師最終也不得手,才講他倆送回憲兵隊換糧食,這其實是愚蠢的行為,最終事情敗露慘遭屠殺。
整部電影的感情色彩較重,從一個普通村民的視角出發,描繪出了與以往抗日片不一樣的場景,諷刺意味極好,是一部出色的影片,值得一看。
-
6 # 所有人的教育
樓上的人說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就不重複了,這個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兩個唱大鼓的,日本兵在的時候就唱協和萬歲,日本兵被打跑了,就唱夾著尾巴回家,這純粹就是一個微觀層面上的,權力產生文字的例子。
-
7 # 使用者9635759201700
為什麼會捱打,我們總說落後就要捱打,但實際上我們捱打的時候大部分時間不落後。還是毛主席老人家說的好,人家為什麼敢欺負我們,主要是我們沒有組織起來,一盤散沙。
回覆列表
我說過,《鬼子來了》是姜文最出色的電影之一,之二是《Sunny燦爛的日子》。我覺得姜文只有這兩部片子堪稱他的巔峰之作。
我看過 《鬼子來了》的原著小說尤鳳偉的《生存》, 比著電影真是差遠了。 在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細節上,電影真是錦上添花。片子描述了農民馬大三在游擊隊半夜抓到一個日本俘虜、一個翻譯“寄存”在他家裡,並且讓他先審問一下為開頭,馬大三和全村百姓面對日本俘虜“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的心理,把村民的愚昧、麻木、狡黠、膽小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這部片子也就是因為醜化中國農民形象而沒有過審。姜文私自把片子送到國外參展並獲獎,導致了影片被徹底封殺。
影片還是有光明的尾巴的。馬大三等農民居然相信日本人的宣傳,把日本俘虜送回軍營,換回了幾大車糧食。後來迎接他們的是日本人的大屠殺。認清日本人兇惡面目的馬大三後來終於覺悟,但這是日本人投降了,馬大三就去殺日本俘虜以報仇,因而自己反而成了殺人犯。
這部有反諷意味的反映二戰的中國電影,幾乎是唯一能夠與歐美此類電影相媲美的影片。這部片子讓人自豪,它的遭遇也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