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極致探索表哥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中國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是統領中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主線,是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根本途徑。

      ——胡錦濤

      企業缺乏創新會帶來什麼結果?

      成功改變的人一定是勇於創新的人!

      成功的企業也一定是勇於創新的企業!

      總之,思維方式的創新比知識的創新更重要,只要思維方式有所創新,就能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知識。

      傳說朱元璋小時孤苦,但胸懷大志。一次和小夥伴玩當皇帝的遊戲,規則是把八九個筐子壘在一起,誰能坐上去誰就能當皇帝。別人都用一種方法壘,人還沒上去筐子就塌了。而朱元璋卻採用另一種方法壘,最終穩穩地坐到了筐上。朱元璋用什麼方法壘,現在已不得而知。但無疑問的是,正是因為他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最終才成就了與眾不同的事業。

      這就不由讓人想到了當今企業的發展現狀,眾所周知,現在已經是一個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大企業可以靠大規模投資、大規模推廣去贏得優勢,去生存發展,那麼,小企業、尤其是基礎更薄,資本更小,甚至還是一個院子幾個工人的農業小企業靠什麼生存發展,靠什麼贏得競爭優勢呢?

      答案很簡單,和朱元璋一樣,靠與眾不同,靠創新。

      創新是什麼?創新就是在企業中引入新的東西,可以是一個新的思想,一種新的方法或一種新的裝置,它很像發明,也需要高度的創造性。但更多的是把問題的解決方法成功地應用到市場中,我們不必為創新而搞發明,因為,中國的市場中有很多的創造性的方法可以拿來為我所用。

      思維方式的創新是一個很重要卻很少有人研究的課題。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像外行那樣思考,像內行那樣做事。”外行心態為什麼能夠形成思維方式創新?因為外行不懂規矩和方圓,不清楚什麼是習慣和慣例,不知道什麼是現狀,不瞭解什麼是禁忌,而規矩、習慣、現狀、禁忌都是創新最大的障礙。譚老師發現,很多行業的突破都是因為有幾個“外行”的介入。在營銷缺乏創新的時代,“外行”的價值可能比內行更重要。對於那些相對封閉的行業更是如此,一定要引入領先行業的人才進入,才能啟用行業。希望集團的創始人陳育新提出“要永遠保持外行心態”,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心態。筆者在十多個行業的服務經歷表明,跨行業的經驗非常重要。因為跨行業的經驗本身就是創新,並且已經經過其他行業檢驗,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創新。

      翻開國家政府報告或企業集團戰略規劃,“創新”往往是被提及最多的詞語之一,這無疑是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給我們整個社會帶來的寶貴思潮,讓我們走出曾經的固步自封與閉關鎖國。企業培訓講師譚小芳先與您分享一個案例——

      在白天氣溫高達45度,晚上又低至5度的辛巴維(威),能不能建造一座不能用空調,但室內溫度必須恆溫在22度的環保大廈?邏輯上這個不成立,所以無法做到,但運用水平思維的交叉創意法就做到了,米克皮爾斯運用白蟻冢穴如何保持恆溫而確保繁衍的原理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不用電、氣裝置(空調)而能確保室內恆溫22度的東關大廈,把不可能變成了令人驚歎的事實。

     所以說,創新思維從何而來呢?譚小芳認為,我們要像佛教中的禪宗一樣進行修煉。禪的意思是"思維修"或"靜慮",屬於菩薩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種修行的方法,用當代的語言來解釋,即不用語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證,以期頓悟。

      我們鼓勵創新的思想,我們更為強調讓創新的思想轉化為實在的價值,只有能為社會、企業、個人帶來價值提升的創新才是有效的創新。這種價值的提升需要我們將創意透過行動轉化為一種成果。譚老師建議企業鼓勵員工持續學習,並努力為員工的創新提供便利條件,這不僅包括創新所需要的工作條件,還應包括鼓勵創新的氛圍和激勵創新的機制。

      透過很多國際公司,我們都看到一些曾舉起創新旗幟的行業巨鱷因為不思進取而走向衰落,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我們也看到一些身處高位的人沾沾自喜,拍著胸脯跟人保證公司裡一切都運轉正常,其實公司已經緩緩地走向下坡路了。

      譚小芳老師也看到國內諸多企業進行的管理方式是與“創新”的前提背道而馳的。那麼創新的提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企業員工有“自由的思考與表達”的環境和權力,而且要保證不會因為意見的不一致而受到不正常的待遇。可以想象,能做這一點的企業有幾家。所以,“創新”自然也是無本之木,口頭說說而已,對於大多企業管理者來說:對“創新”的態度只是“葉公好龍”。

      但譚小芳老師同時認為:國內企業多數確實需要依靠創新來克服“馬太效應”獲得後發優勢,但必須指出的是,創新不能靠一個點子或幾個人或者某專案一蹴而就,要孕育出創新和支撐創新都依賴於紮實的基礎管理工作,而這正是某些企業管理者所忽略的問題。具體來說,企業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創新——

      1、服務創新

      著名的IBM公司在廣告中強調的“IBM就是服務”,正反映了該公司十分重視產品服務的思想。產品服務創新就是強調不斷改進和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推出新的服務專案和服務措施,力圖讓消費者得到最大的滿足或滿意。

      2、知識創新

      據說,一個當代的博士生,僅能掌握不到人類知識總量的1%,剩下的99%都不懂,其中還有4%是他根本不知道還有這種知識存在。中國企業的經理人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偏低,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回絕新的知識呢?所以,知識創新既是大家忽視的地方,也是需要提高和創新的地方。

      3、心態創新

      譚小芳老師建議每一位企業員工、老員工、經理人都像一位新僱員第一天在公司上班一樣,對企業的各個方面都進行提問。還記得在我們上班的第一天,我們會問許多問題——我們為什麼做這件事情?——我們如何使它發生?——它的目標是什麼?——它意味著什麼?但我們在單位中工作的時間越長,就越難做到這一點。我們在工作中的時間越長,我們問的問題越少,我們也就變得越自滿。大家都多問具有探索性的問題,並進行更仔細地傾聽,這樣你就能夠理解的更為深刻。然後,我們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必定能找出創新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也許有人認為這些基礎管理問題不值得大動干戈的追究和完善,但筆者認為有沒有紮實的基礎管理,結果大不一樣,舉個日常例子,我們會發現某些地方政府建設的豪華公共廁所沒多少時間就變的汙濁糜臭不堪,而麥當勞的廁所卻永遠光潔如新,為什麼?細心觀察可以發現,麥當勞制定了詳細的廁所要清潔到何種程度的標準、以及使用什麼清潔工具如何操作的標準流程,並且還有相應的培訓和核查制度。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日本前女大臣曾負責過某酒店衛生清潔工作,她洗刷了三次抽水馬桶後其主管檢查並不滿意,於是主管親自示範如何清洗,並在清洗完之後用杯子舀了馬桶裡的水喝了下去告訴她這就是清潔工作的自我檢查標準,她被極大的震動了,於是重新努力清洗並最終也自豪的舀了馬桶裡的水一飲而盡。

      因此,譚老師強調——我們的企業在以創新求發展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夯實基礎管理,只有真正建立起一套高效完整科學的管理體系,用規則化、程式化、科學化來系統性的塑造和改變員工的行為,提高整體的組織能力,才能為創新提供孕育和發展的土壤。

  • 2 # 職場小書童

    一、容錯機制

    在倡導創新的時候,敢不敢讓員工大膽的犯錯誤?

    員工因為創新犯了錯誤,敢不敢給員工兜底?

    二、稽核機制

    對於創新專案,是怎麼進行評估稽核的?

    比如Google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所謂的牙刷測試:是會成為必需品而不是偶爾用用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喻少女初長成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