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雲峰123104928

    特徵

    劍葉石斛

    劍葉石斛莖直立,近木質,扁三稜形,長達60釐米,粗約4毫米,基部收狹,向上變細,不分枝,具多個節,節間長約1釐米。葉二列,斜立,稍疏鬆地套迭或互生,厚革質或肉質,兩側壓扁呈短劍狀或匕首狀,長25-40毫米,寬4-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擴大呈緊抱於莖的鞘,向上葉逐漸退化而成鞘狀。

    花序側生於無葉的莖上部,具1-2朵花,幾無花序柄;花苞片很小,長約1毫米;花梗和子房長約6毫米;花很小,白色;中萼片近卵形,長3-5毫米,寬1.6-2毫米,先端鈍,具3條脈;側萼片斜卵狀三角形,近蕊柱一側邊緣長3.5-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很歪斜,具5條脈;萼囊狹窄,長5-7毫米;花瓣長圓形,與中萼片等長而較窄,先端圓鈍;唇瓣白色帶微紅色,貼生於蕊柱足末端,近匙形,長8-10毫米,寬4-6毫米,先端圓形,前端邊緣具圓鈍的齒,唇盤中央具3-5條縱貫的脊突;蕊柱很短,藥帽前端邊緣具微齒。

    蒴果橢圓形,長4-7毫米。花期3-9月,果期10-11月。

    產地生境

    生於海拔260-270米的山地林緣樹幹上和林下岩石上。產中國福建南部(南靖)、香港、海南(三亞市、保亭、樂東等)、廣西西南部(大新)、雲南南部(勐臘、景洪、勐海)。分佈於印度東北部、緬甸、寮國、越南、高棉、泰國。模式標本採自印度東北部。

    生長習性

    劍葉石斛是一種喜陰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溫暖、潮溼、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陰半陽的環境,1月平均氣溫高於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適宜生長溫度為15到28度,適宜生長空氣溼度為60%以上,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屬氣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採用的基質最好能通風透氣濾水,在適宜的溫度溼度下,生長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強。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後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分株方式

    選地

    選地、整地 根據其生長習性,石斛類栽培地宜選半陰半陽的環境,空氣溼度在80%以上,冬季氣溫在0℃以上地區。人工可控環境也可,樹種應以黃桷樹、梨樹、樟樹等且應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幹粗大的活樹,石塊地也應在陰涼、溼潤地區,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質。

    分株

    選擇生長較密的值株.開過花後.將其從盆中取出,除去老很從叢生莖的基部切開,分切時盡最少傷根系,只掩剪開相互連線的很狀呈部位,根部用手位開,不必用刀切。以主株為一組,再將老根進一步剪除。將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質並壓實,即成新的植株。

    分芽

    盆裁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莖的頂部或基部長有小植株時,可以進行切芽育苗。選擇具有3-4片葉,2-3條根,根長4-5釐米的小植株,從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苗植入盆中即可。汪意要淺植。栽培2年後一般可開花成為商品花。

    扦插

    扦插育苗可以結合花後換盆和分株時一起進行。石觸蘭多具有細長、帶肉質的莖,莖上有許多節,節上能長芽,所以能用扦播育苗植。選擇未開花且較充實的整做播條,將技條切成數段,每段具2-3個節,在傷口上塗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莖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蘚和泥炭混合的基質中,一半露在外面,放於半陰、潮溼處。插後1周不必澆水,然後經常噴霧保溼,適當遮陰。經過1-2個月,在節部有新芽長出,新芽下部長出2-3條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將新植株連向老莖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開花。扦插時間以4-8月為好。

    栽培技術

    選盆

    通常選用四壁多孔的塑膠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蘚、樹皮塊、木炭塊等作盆栽材料。根據蘭苗的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備用。盆底要多墊大瓦片或碎磚塊,深度至盆底約1/3處,然後將蘭苗放於盆中央,並在一旁插一細竹竿以固定蘭苗,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與根之間用材料隔開。

    澆水

    栽植初期先放在陰涼陰涼並有散射光處,僅向葉面上噴些水,勿向盆內澆水。約10-15天后,待萌發出新根後兩移至陰棚下養護。生長季節澆水要乾溼相間保持適度幹薄餅肥水。生長旺盛期樹每天澆水一次,乾旱季節和炎夏還需經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並要注意通風良好。冬季休眠期應少澆水。後期空氣溼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溼,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

    溫度

    剛移栽的組培苗對水分很敏感,缺水則生長緩慢、乾枯、成活率低。而噴霧過多則漬水爛根,溫度高、溼度大時還易引發軟腐病大規模發生。移栽後一週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溼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週後,植株開始發新根,空氣溼度可保持在70%-80%。種植畦乾溼交潛有利於髮根長芽。忌強光直射,春秋兩季早上可見Sunny,冬季可置光照充足處,其他時間置於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風的地方。越冬溫度保持在8-10℃即可。

    施肥

    由於石斛類為氣生根,因此要噴施適宜的葉面肥作為營養液,以供給植株充足的養分,利早髮根長芽。葉面肥可以選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腐植酸類等,以及進口三元複合肥和稀釋的MS培養基等。一般移栽後一週,植株新根發生後開始噴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鉀或磷酸二氫鉀,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長出新芽後每隔10-15天噴3‰的三元複合肥等。生長地貧瘠應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後,以氮肥混合豬牛糞及河泥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後用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調勻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修枝

    石斛生長地的都閉度在60%左右,因此要經常對附生樹進行整枝修剪,以免過於廕庇或鬱閉度不夠。每年春天前發新整時,結合採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併除去病莖、弱莖以及病者根,栽種6-8年後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育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找個有錢任性一點的物件好,還是窮一點的物件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