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如何真正融入一家企業?導語:空降兵問題是個老問題,不是沒有解決辦法。關鍵在於空降兵自己,本文從空降兵空降到新單位的心態著手,從目標、人事、溝通、文化、改良、調研等方面,簡單做個拋磚引玉!如能有一點可用,不勝欣慰!
空降兵在現代企業中是普遍現象,特別是各大集團公司,往往對各控股子公司或參股公司,派出空降兵主導或參與企業管理。
但許多空降兵在空降的目標公司裡,往往由於“水土不服”,呆不了多久就會拍屁股走人,空降到其它公司或原公司再空降新人來。解決“水土不服”、融入目標公司,是空降兵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筆者經驗,空降兵要融入目標公司,需要做到:
一、 要有長期紮根目標公司的心理準備
空降兵之所以融入不到目標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候鳥”心態,今年來明年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沒時間融到目標公司。
空降兵的到新單位的目的,是要把新單位或者新單位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做好,而要扭轉原來的不利局面,需要時間。所以空降兵到目標單位,一定要克服“候鳥”心態,而是要像大樹一樣紮根在目標公司。
首先,任期要長一點,至少三年,最好五年以上。
空降兵要想盡快得到目標公司的肯定,最好是到任以後,儘快地找機會“施恩”於新公司。施恩的受眾面越廣越好,最好是所有員工。而施恩的方法可以參考下列內容:
首先,如果有欠發工資的情況,最快速度補發工資。一定會得到全體員工的稱讚。
施恩於目標公司員工,可能會增加一些開支或成本,但對你融入公司,快速開啟局面有好處,並且一旦你在新公司建立了威信,那麼心順氣暢的員工所創造的價值會遠遠大於你所付出的。
捨得捨得,敢舍方能得。空降兵必須熟知“捨得”辯證法!
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司也適用於這個道理!
空降兵到目標單位後,要及時的調整中層幹部隊伍,培養自己的嫡系和貼心骨幹。因為只有培養一幫忠心於自己的人,才能分化原來有可能已經結成同盟、準備與你對立的小團體。要做好這方面工作,必須:
首先,要摸底現有幹部配備情況,同時瞭解後備人才建設情況,對要調整和提拔的人員要心中有數。
空降兵到任後,眼睛既要盯著需要解決的老問題,還要仰望星空、面向未來。適時的提出一至兩年可以達成的新的奮鬥目標,然後淡化老問題,宣傳新目標,把全公司員工的思想統一到新目標上來,把全公司員工的智慧和人心凝聚到新目標上來。
首先,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透過深入宣傳,讓新的奮鬥目標人人皆知,個個都懂。
透過新目標運動,可以成功的把員工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目標任務上來,只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就可以把全公司員工的目光凝聚到空降兵身上來,同時,原來存在的主要問題就被淡化為次要問題,成功轉移了員工的注意力,是“一箭多雕”的舉措。
空降兵到新單位後,首要任務是要摸清新單位的各種情況,摸清家底、發現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這就需要空降兵必須下大力氣加強調查研究,並且需要本人親自下去調研:
首先,欲擒故縱。多下基層少表態。基層單位一家一家跑,掌握第一手資料。
當你與員工打成一片時,你自然就融入公司了。
當你與員工打成一片時,員工就會對你吐露心扉,把你當朋友而不是外人。畢竟想和你作對的,只是既得利益小團體。而員工恰恰時既得利益小團體的受害者。
所以,聰明的空降兵,應該善於借力,而如果能借到全體員工的力量,那沒有什麼事辦不成。
新公司的文化,如果不是與戰略目標衝突太大的,儘量保持連續性,而不是去推倒重來。因為員工在文化方面有一個慣性,一朝天子一朝臣,員工能接受。而一個領導換一個文化,多年養成的習慣要調整就比較麻煩,整不好要引起全體員工的牴觸。
所以,空降兵到新單位,首先要融入公司文化。只有繼承才能創新。
空降兵一般都是高層領導,當你到新單位時,一定要注意和經營班子的其它成員保持溝通,決策之前,多聽聽他們的意見,體現出對班子成員的充分尊重,對決策順利透過有好處。
把大家綁在一條船上,先形式上做到同舟共濟,當船駛到江心時,就是事實上同舟共濟了。如果不想同舟共濟,就請下船。船到江心,下船隻能被淹死。
空降兵到新單位以後,切記,不要急於推進疾風驟雨式的“改革”甚至“革命”。要從一些無關痛癢的制度方面著手,逐步改良。
上來就革大多數人的“命”,最後被“革命”的一定是自己。
當改良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逐步引發質變,時機到了,水到渠成!
結論:空降兵問題是問題,也不是問題,關鍵在於空降兵本人。只要空降兵有長期紮根新公司的打算、敢於對員工施恩、注意培養自己的隊伍、用新目標凝聚人心、能放下身段與員工打成一片、融入公司文化、加強班子之間的橫向溝通、推行漸進式改良,那麼融入目標公司不會有大的問題。當然,這八點也不是都要做到,能做到一部分以及在此基礎上有新的、有效的補充,那麼也會快速融入新公司的。
空降兵如何真正融入一家企業?導語:空降兵問題是個老問題,不是沒有解決辦法。關鍵在於空降兵自己,本文從空降兵空降到新單位的心態著手,從目標、人事、溝通、文化、改良、調研等方面,簡單做個拋磚引玉!如能有一點可用,不勝欣慰!
空降兵在現代企業中是普遍現象,特別是各大集團公司,往往對各控股子公司或參股公司,派出空降兵主導或參與企業管理。
但許多空降兵在空降的目標公司裡,往往由於“水土不服”,呆不了多久就會拍屁股走人,空降到其它公司或原公司再空降新人來。解決“水土不服”、融入目標公司,是空降兵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筆者經驗,空降兵要融入目標公司,需要做到:
一、 要有長期紮根目標公司的心理準備
空降兵之所以融入不到目標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候鳥”心態,今年來明年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沒時間融到目標公司。
空降兵的到新單位的目的,是要把新單位或者新單位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做好,而要扭轉原來的不利局面,需要時間。所以空降兵到目標單位,一定要克服“候鳥”心態,而是要像大樹一樣紮根在目標公司。
首先,任期要長一點,至少三年,最好五年以上。
其次,最好把家安在目標公司所在地。如果不想長期在目標公司所在城市居住,可以租套房子,週末或節假日把家屬接過來。這樣給目標公司員工一種長期呆下去的感覺,有利於提高目標公司員工對自己的信任度。其三,人在目標城市、家在目標城市,社保什麼的可以不遷過來。由單位安排在原來的城市繼續交社保即可。 二、 要施恩於目標公司的員工空降兵要想盡快得到目標公司的肯定,最好是到任以後,儘快地找機會“施恩”於新公司。施恩的受眾面越廣越好,最好是所有員工。而施恩的方法可以參考下列內容:
首先,如果有欠發工資的情況,最快速度補發工資。一定會得到全體員工的稱讚。
其次,可以把以後要發的獎金提前發一下,也會贏得員工的口碑。其三,把職工期待的福利問題落實解決好,員工一定會豎大拇指。其四,其它和職工息息相關、但懸而未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及時幫助解決,也是施恩於員工的行為,會贏得一定的口碑的。施恩於目標公司員工,可能會增加一些開支或成本,但對你融入公司,快速開啟局面有好處,並且一旦你在新公司建立了威信,那麼心順氣暢的員工所創造的價值會遠遠大於你所付出的。
捨得捨得,敢舍方能得。空降兵必須熟知“捨得”辯證法!
三、 要培養自己的貼心幹部隊伍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司也適用於這個道理!
空降兵到目標單位後,要及時的調整中層幹部隊伍,培養自己的嫡系和貼心骨幹。因為只有培養一幫忠心於自己的人,才能分化原來有可能已經結成同盟、準備與你對立的小團體。要做好這方面工作,必須:
首先,要摸底現有幹部配備情況,同時瞭解後備人才建設情況,對要調整和提拔的人員要心中有數。
其次,要與班子成員達成一致意見,減少幹部調整的阻力。其三,要對幹部隊伍進行動員,既要增強他們的危機感,也要穩定他們的情緒,不能因調整幹部隊伍而鬧出公司停擺的事件。其四,拿出詳盡科學的調整方案,並且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以堵住下面說三道四的嘴。其五,不能所有幹部都換成自己的人,抓住關鍵崗位,如辦公室主任、財務部主任、人力資源部主任等,把人、財、物的關鍵崗位抓在手裡,其它崗位放給班子其它成員,有利於平衡。 四、 要確立一項新的奮鬥目標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空降兵到任後,眼睛既要盯著需要解決的老問題,還要仰望星空、面向未來。適時的提出一至兩年可以達成的新的奮鬥目標,然後淡化老問題,宣傳新目標,把全公司員工的思想統一到新目標上來,把全公司員工的智慧和人心凝聚到新目標上來。
首先,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透過深入宣傳,讓新的奮鬥目標人人皆知,個個都懂。
其次,要跟蹤目標實施進度,及時報道。必要時,單位的宣傳媒體開通專欄,時時跟蹤,時時報道,讓新目標形成一項人人參與的運動。其三,對新目標的達成進行物質和精神激勵,吸引員工積極投身新目標實踐中來,讓新目標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其四,以新目標進展情況作為年度先進評比的依據……透過新目標運動,可以成功的把員工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目標任務上來,只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就可以把全公司員工的目光凝聚到空降兵身上來,同時,原來存在的主要問題就被淡化為次要問題,成功轉移了員工的注意力,是“一箭多雕”的舉措。
五、 要沉到一線摸清公司情況空降兵到新單位後,首要任務是要摸清新單位的各種情況,摸清家底、發現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這就需要空降兵必須下大力氣加強調查研究,並且需要本人親自下去調研:
首先,欲擒故縱。多下基層少表態。基層單位一家一家跑,掌握第一手資料。
其次,在調研的同時,發現人才,為幹部調整做好鋪墊。其三,注意正式調研與非正式調研相結合。非正式調研就是利用到食堂就餐、晚上陪員工加班等方式,隨意與員工進行交談,態度隨和,與員工打成一片,增強在員工中的親和力。其四,儘可能的不要搞特殊化。比如,同員工一起吃工作餐,一起排隊打餐,到一線去的時候不要西裝革履,而要換上工裝,上下班和員工一起乘單位的通勤車等等。當你與員工打成一片時,你自然就融入公司了。
當你與員工打成一片時,員工就會對你吐露心扉,把你當朋友而不是外人。畢竟想和你作對的,只是既得利益小團體。而員工恰恰時既得利益小團體的受害者。
所以,聰明的空降兵,應該善於借力,而如果能借到全體員工的力量,那沒有什麼事辦不成。
六、 要融入公司的文化新公司的文化,如果不是與戰略目標衝突太大的,儘量保持連續性,而不是去推倒重來。因為員工在文化方面有一個慣性,一朝天子一朝臣,員工能接受。而一個領導換一個文化,多年養成的習慣要調整就比較麻煩,整不好要引起全體員工的牴觸。
所以,空降兵到新單位,首先要融入公司文化。只有繼承才能創新。
其次,要了解當地風俗,入鄉隨俗,漸漸地員工就不會把你當外人。其三,學一些當地的方言土語甚至俗語,這樣便於拉近員工距離。特別是老員工,不會用太正規的書面語言,張口就是積澱幾十年的方言俚語,你如果聽不懂,溝通、交流就會非常困難。 七、 要加強橫向溝通空降兵一般都是高層領導,當你到新單位時,一定要注意和經營班子的其它成員保持溝通,決策之前,多聽聽他們的意見,體現出對班子成員的充分尊重,對決策順利透過有好處。
把大家綁在一條船上,先形式上做到同舟共濟,當船駛到江心時,就是事實上同舟共濟了。如果不想同舟共濟,就請下船。船到江心,下船隻能被淹死。
八、 要“改良”不要“革命”。空降兵到新單位以後,切記,不要急於推進疾風驟雨式的“改革”甚至“革命”。要從一些無關痛癢的制度方面著手,逐步改良。
上來就革大多數人的“命”,最後被“革命”的一定是自己。
當改良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逐步引發質變,時機到了,水到渠成!
結論:空降兵問題是問題,也不是問題,關鍵在於空降兵本人。只要空降兵有長期紮根新公司的打算、敢於對員工施恩、注意培養自己的隊伍、用新目標凝聚人心、能放下身段與員工打成一片、融入公司文化、加強班子之間的橫向溝通、推行漸進式改良,那麼融入目標公司不會有大的問題。當然,這八點也不是都要做到,能做到一部分以及在此基礎上有新的、有效的補充,那麼也會快速融入新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