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山坡前的coder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對魏延的成見太深了。第一次就要殺掉他,原因是料定魏延最終必反,此後,對魏延時時壓抑,處處提防,唯恐其反,似又難恐其不反而無詞殺之,在未經毛宗崗父子削刪的《三國志通俗演義》裡,他甚至要將魏延與司馬懿一併燒死在上方谷中:臨終又授以楊儀、馬岱錦囊妙計,將真反了的魏延制服。諸葛亮憑魏延腦後的 塊所謂“反骨”將其 眼看死,似乎顯得無理;魏延最後真的反了,似乎又證明諸葛亮有先見之明,“成見“無錯。其實,《三國演義》對諸葛亮與魏延關係的上述描寫,沒有歷史根據,諸葛亮對魏延並無成見。

    《三國演義》所描寫劉備新野大撤退時,經襄陽,劉琮不開城門,魏延挺身助劉備,及魏延在長沙搭救黃忠殺太守韓玄投順劉備,均非史實。所以,也就不可能有諸葛亮眼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之事。據《三國志.魏延傳》,魏延是以部曲身分隨劉備人川的,素有戰功,還為牙門將軍。劉備為漢中王時,管以重將鎮守漢川,眾人以為必委張飛,張飛也以為非已莫屬:然面劉備卻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舉軍皆驚。諸葛亮為劉備軍師,參與軍國大事決策。此事說明劉備與諸葛亮對魏延的器重。後來,諸葛亮駐兵議中,以響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同馬原州制史。兵出北谷口,又以秘延為前鋒。這更說明諸葛亮對魏延的重用不疑。

    據記載,魏延與諸葛亮“不和”只有一件事,是關於北伐戰略問題。陳壽對魏延的評價是“以勇略任”,為人“又性矜高”,頗多進取精神。北伐魏國時,諸葛亮在南鄭與群下商討行動方案。魏延提出自己率兵萬人,從褒中循秦嶺而東,建議諸葛亮出斜谷,兩軍分道而進,會於潼關的戰略,諸葛亮則以謹慎著稱,認為魏延之計於冒險,“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面無虞”,沒有采納規延的建議。魏延因此面認為諸葛亮膽怯,嘆恨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除此之外,不見有諸喜亮猜忌、壓制魏延的記載。其實,諸葛與魏延在北伐戰略上的分歧也並不能說明二人有矛盾、“不和”,因為在軍事會議上各抒已見是很正常的事情。

    魏延與楊儀的關係的確是水火不相容。此二人,魏延以驍勇過人,楊儀以才幹見稱,據《三國志,楊儀傳》。諸葛亮深愛二人之才,常恨二人之不和,在使用上則各盡所能,不忍有所偏度。由此亦可見,諸葛亮對魏延絕無成見。

  • 2 # 吞天曆史

    魏延,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赤壁之戰後,劉備派關羽進攻長沙,韓玄派黃忠迎戰關羽,但二人皆為英雄,惺惺相惜,黃忠不慎馬失前蹄,關羽不忍殺之,黃忠為報關羽不殺之恩,連射兩次空箭,第三次故意射到關羽的盔英,韓玄懷疑黃忠有通敵之嫌,欲斬之,魏延聽聞劉備軍隊已來,斬了韓玄,救下黃忠,獻城投降。

    三國時期,背君弒主是非常不忠的事,魏延過於果斷斬殺其主,諸葛亮認為其“頭生反骨”,不能重用,但劉備非常欣賞魏延,認為是個可塑之才,非常重用,劉備入川時,魏延戰功顯赫,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怕張飛喝酒誤事,任命魏延鎮遠將軍,鎮守漢中,魏延在漢中鎮守了近十年,創造了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無人能破,後隨諸葛亮北伐,提出建議,自領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夏侯琳一定會棄城而走,一向謹慎的諸葛亮覺得此計風險過大,沒有采納,魏延覺得自己一身才能無處施展,暗暗不爽。

    魏延和楊儀一向不和,諸葛亮病情加重,令魏延斷後,魏延因不想被楊儀擺佈,趕在楊儀前,將所過之處的閣道都燒燬殆盡,楊儀派馬岱追上魏延並斬殺之,馬岱獻魏延首級給楊儀,楊儀用腳狠狠踐踏魏延的頭顱並大喊道“庸奴,你還能在作惡嗎?”並屠之三族。

    魏延為人率直,性情中人,做事果斷,有勇有謀,不喜歡拖泥帶水,但是脾氣暴躁,毫無掩飾,與人很難相處,楊儀正是利用了魏延的這種性格而將其滅之。

    作為蜀國的支柱,諸葛亮喜歡有才謙虛之人,魏延雖有才但太愛表現,這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可能有些出入,倘若魏延在曹操帳下,或許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 3 # 槲葉山路

    簡單講,就是魏延不屬於自己派系,所以不待見。

    蜀漢有三個派系,分別是元老派、荊州派、本土派。元老派有關、張、趙、簡雍、孫乾、糜竺等;荊州派有諸葛亮、龐統、霍峻等;本土派是原來劉璋舊部,代表人物有李嚴、法正、孟達、嚴顏等等。

    那麼魏延屬於哪一派系呢?《三國志 蜀書 魏延傳》記: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可見魏延是先主的“部曲”,即私兵,所以魏延屬於如假包換的元老派。之所以沒有關、張、趙有名,是因為魏延屬於元老派中的少壯派,在先主創業前期地位比較低,是元老派中的第二梯隊。

    魏延在先主入蜀以後,提升非常快,被委以方面之責,鎮守蜀國的北大門漢中。而魏延也不負眾望,多年獨當一面,“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多謀善斷,智勇兼備,保障了漢中的安全。

    先主劉備去世的時候,元老派的最重量級的大佬關、張已先其而去,元老派衰微,先主只能託孤於諸葛亮、李嚴,藉以平衡荊州、本土兩派,共同輔佐後主劉禪。諸葛亮執政以後,不斷打擊本土派,經過多輪較量,將本土派首領李嚴拉下去,本土派徹底敗落。

    諸葛亮在打擊本土派的同時,還不斷提拔荊州派人物。在給後主的《前出師表》中,諸葛亮推薦了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其中,郭攸之,南陽人;費禕,江夏人;董允,湖北枝江人;向寵,湖北宜城人。全部都是諸葛亮的老鄉。為什麼不推薦其他地方人物尤其是四川本土人物?不是因為無人可用,而是因為其他人不是自己圈內的罷了。

    後主時期,魏延官至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是能對諸葛亮發起挑戰的重臣。諸葛亮想搞倒魏延不容易,因為魏延鎮守一方、手握重兵、功勳卓著,也沒有能抓得住的把柄。諸葛亮整不倒魏延,就處處與魏延為難,你說東,我偏要西;你說吃飯,我偏要喝湯。而且還散佈謠言,說魏延頭上有反骨,搞得魏延狼狽不堪。至於什麼是反骨?到底是頭上哪塊骨頭?大概連諸葛亮自己也講不清楚。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五丈原前線去世。諸葛亮去世前,沒有將指揮權交給職務僅次於他的魏延,而是交給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幾個人。這時,被諸葛亮一直壓制的魏延終於爆發,在盛怒之中,他率兵搶先南歸,與楊儀爭相上表朝廷,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最後,雙方在南谷口刀兵相見,魏延失敗,被馬岱“追斬之”。對此,陳壽在《三國志·蜀書·魏延傳》中做了一個比較客觀的結論: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諸葛)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但是,不管怎麼說,像魏延這樣一個身經百戰,勳勞赫赫的大將,在矢石交飛的戰場上迭經風險而不死,到頭來卻死於“自己人”的刀下;這還不算,當馬岱提著他的頭去報功時,狷狹陰狠的楊儀竟然“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三國志·蜀書·魏延傳》)這實在是一場悲劇!

    這場悲劇的責任應該由誰承擔?

    對此,《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得也十分清楚:

      延每隨(諸葛)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也就是說,主要責任應該由魏延自己承擔。但是,諸葛亮對魏延處處掣肘,明明知道魏延與楊儀不和,卻偏偏將兩人放到一起製造矛盾,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了嗎?

    魏延墓在漢中。前些年,墓前有石人石馬,現在已移入博物館中。原來,在魏延死後數年,蜀漢朝廷給魏延平反昭雪,以禮改葬,石人石馬就是改葬以後留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M6不到一個月賣出近4000多臺,能搶走宋MAX的份額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