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書生

    如今的孩子的教育已經成了家長和學校頭疼的問題。孩子們也動不動用代溝或者叛逆期來做擋箭牌。但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是一個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今年9月10日是第七個“世界預防自殺日”,“每當秒針輕輕滑動30下,就有一個人選擇離開這個世界。”這是第六個“世界預防自殺日”釋出的公告。調查顯示,自殺已經成為中國15歲到34歲的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每年中國有225萬人自殺,其中25萬人自殺死亡。

    看到於俊卿老師寫的《留住生命》博文,從這篇博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青春期孩子自殺所佔的比率之多,“在短短的10天裡就出現了4起跳樓、2起服毒學生自殺事件。從初中到高中,只有15歲左右,都是些花季少年。”

    近期深圳疾控中心進行的一次覆蓋市級直屬的18間學校針對青少年心理調查的結果顯示,兩成受訪的青少年有自殺傾向。 過去12個月裡,有12.1%的受試學生曾考慮過自殺,6.6%的學生做過自殺計劃;2.2%的學生採取措施試圖自殺。

    自殺行為的發生為什麼是這樣呢?!為什麼自殺的悲劇屢屢發生呢?!

    一、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1、性生理與性心理的不平衡

    第二性徵發育後,身體發生劇烈生理變化,心理上充滿疑慮,恐懼,迷惑不解,對自己的性發育現象,躲躲閃閃,本能地對異性疏遠和反感。隨後又出現強烈的性衝動、性意識,產生懷春心理。對異性又開始注意和關心,尤其是對自己仰慕的同齡異性有好感,產生接近和追求的心理。初二年級下期表現較為突出,他們希望在交往、接觸中吸引異性對自己的注意和好感,開始追求異性和戀愛。因此在學校組織活動中,表現出積極、主動和注重儀表的態勢,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達到引起他人重視的目的。

    2、社會性的約束與自我獨立的矛盾衝突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在初二學生中比較普遍和突出。這也是導致不良行為的重要原因。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對無視其“自我意識”存在的外界因素,常想方設法予以對抗和反對。其主要表現為:對教師和家長的教導、勸說和約束要求不肯聽從,犟頭倔腦、任性。對明知合理的教育措施和行為規範,不分是非一概反對。經常強詞奪理或從中作梗,高唱反調,有時故意表現出令人不滿的淘氣和搗亂。如果教育者採取懲罰手段(責罵、批評、停課等)其情緒更為對立,表現出“橫豎橫”的心理行為。再如在課堂上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滿意,故意表現不愛聽講,做小動作,提一些怪題刁難老師,有時說一些俏皮話,引起鬨堂大笑,擾亂課堂秩序,引以為樂。但對有興趣的課程和內容對待心目中尊敬的老師講課,還是能專心聽講的,這些學生智力不低,思維活躍,不滿現狀。另外還有些學生表現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漠視任何紀律和社會法規、抱著“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的人生態度,在進步生中表現尤為突出。

    產生自卑心理的學生表現:

    一是消沉即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抑鬱寡歡,不苟言笑,慢慢地與同學疏遠、對立起來。二是多疑。總認為老師、同學都看不起他,心境處於一種緊張的“提防”狀態。往往使自己陷入悲觀失望,孤獨境地。在初二、初三學生中學習成績處於中等者表現較為突出。他們時常自己看不起自己,主要來自客觀和主觀方面的原因。客觀上有的學生在這過渡期裡因長得不漂亮、因家境貧寒、因體質弱、因成績差而自卑;主觀上是嚴重缺乏自信心。

    二、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引發自殺的心理因素

    (一)父母過高期望和使用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給孩子造成的學習心理壓力

    10月7日、9日兩天時間內,常州連續發生兩起學生跳樓身亡事件,一名15歲的初三女孩和一名年僅13歲的初一男孩分別從12樓和11樓縱身跳下不治而亡。跳樓的6名學生成績都比較優秀,其中一人為學生幹部,性格開朗,其他5人稍稍內向一點,但沒有一人生活在單親家庭中。輕生原因包括學習壓力過大、受到心理承受不了的某種打擊、和父母發生爭吵等3個方面。

    很多父母都認為當今社會沒有學歷,學習不好就沒有出路,就沒有前途,在這種心理狀態的驅使下,讓自己孩子的把學習當成他們的學生階段唯一要做到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一概由父母代替。這些家長對孩子學習採用的督促方式是:叨嘮、指責、抱怨、打罵、挑毛病、相互推諉等等。

    試想一個成人在這種環境下,在長達12年(小學到高中畢業)學習緊張、缺少娛樂活動,主要的任務都是學習,缺少娛樂、缺少理解、得不到有效的溝通,受到多方壓力、找不到自我等等的環境下,會怎麼樣?會不會瘋?會不會看不到光明?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孩子為什麼學習不好?孩子為什麼理解不了父母?孩子為什麼會和父母有如此大的親子裂痕?孩子為什麼不信任父母?.........

    這一切都可以從這個孩子給家長的真實告白中找到答案!這是這個孩子的心聲,這心聲不僅僅發自這個孩子,而是眾多家庭教育缺失的家庭中的孩子心聲!如果他的父母看到這封信後,還是不醒悟,還是不從中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誤區,主動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話,會發生什麼?悲劇即將上演.........

    (二)抗挫能力低,對生活失去信心

    現今社會,孩子多半都是獨生子,很多家庭出現了1>6現象,即一個孩子比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重要,家裡所有的人都在為這個一個孩子服務,孩子缺少了體驗生活的機會,有的就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生怕孩子受到半點委屈和傷害,豈不知這樣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是溫室的花朵,是沙雕、是稻草,經不起半點的風吹雨打。

    自己的事不會自己做:

    1、背書包 2、收拾書包、文具 3、學校掃除 4、個人衛生

    李開復在招聘大學生的時候,透過應聘的大學生這樣回覆李開復:我回家問問我父母,他們要是同意我來工作,我就來。我父母讓我搞計算機行業,說有前景,李開復問:你們的父母懂得計算機行業嗎?大學生回答:不懂,他們連上網,郵件都不懂。

    由此我們看到現今的孩子是父母決定他們的一生,而不是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人際交往中狀況、心態:

    1、同學之間相互排斥 2、受不得老師的一點批評 3、看不慣別人 4、自己就是一切,別人都要為我服務 5、不願意幫助同學,認為幫助他了,他就超過我了

    這些心理狀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是學習好了,他們的內心也是脆弱的,找不到自我,我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用我操心,我的所有的一切都會有父母來辦,活著無意義,一旦在外面遇到挫折,他們的心靈上就彷彿遭受了重創,無法自拔,首選的就是自殺,其次殺他。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缺失就是父母無原則的溺愛造成的,包辦代替孩子做事情就是阻礙孩子的成長,阻礙孩子自我鍛鍊。

    (四)異性交往——早戀

    青春期學生早戀、交往過密都是牽動家長神經的問題。

    當自己家的孩子發生了早戀,或家長看到孩子和某個異性有接觸就會很敏感。就會偷看孩子日記,找老師,找同學瞭解情況,而面對孩子的時候剩下來的只有劈頭蓋臉的呵斥、指責、打罵了。試想當我們想向人訴說自己的煩惱的時候,先聽到的是反對、是不理解、是打罵,我們還會向這個人訴說嗎?其實當孩子處於青春期的時候,出現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家長不要過分的緊張,先了解清楚事情,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這就需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以上的分析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觸及了部分內容。這個問題涉及到多方面,我建議遇到這種問題的家長應該更多的思考自己做家長自身的問題,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樣的話,問題可能就不會那麼複雜糟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不喜歡上體育,老師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