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都惠川化纖有限公司
-
2 # 稻豐年農業
一、新玉米和老玉米的區別
外觀上新玉米子粒光亮、黃色淺,陳玉米子粒幹實、黃色深。這主要和新老玉米營養成分含量有關,新玉米含水量在15%-20%,陳玉米水分在13%-14%。新玉米中含有抗性澱粉,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含有雞群不能消化、吸收的澱粉,老玉米中不含抗性澱粉,這是新老玉米最主要的區別。另外,新玉米的澱粉含量在61%-63%、粗蛋白7.9%-8.2%,陳玉米澱粉含量65.4%,粗蛋白8.7%。
二、新玉米對雞‘造成的危害
1、雞群拉稀、產蛋下降。剛收割的新玉米中,抗性澱粉含量高, 需要經過一個月的熟化,才能轉化成能吸收利用的澱粉。如果新玉米的熟化過程沒有完成,雞吃了不能被消化的澱粉,就會造成雞群拉稀、產蛋下降。
2、 飼料轉化率下降。玉米沒有完全熟化,粗蛋白以及其他營養物質含量低,抗性澱粉含量高。
3、雞群免疫力下降。據調查,新玉米在收割前後約25%已受到黴菌的汙染,在收割過程中造成破粒,儲存時發熱、黴變增多。黴菌毒素造成雞群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很多重大疫情的爆發多是因為黴菌和黴菌毒素存在,尤其是在換用新玉米後,養戶一定要重視黴變問題。
4、採食量下降。新玉米容易黴變,導致飼料的適口性差。
-
3 # 墨韻鄉音黑哥
怎麼挑選新玉米?新玉米對雞有什麼影響?
先來說說怎麼挑選新玉米,分四點:
第一,看
新玉米顏色比較淺黃,因為水分沒有陳玉米那麼幹,表面細紋較小,光滑,不像陳玉米,表面細紋越多的就是陳玉米。
第二,抓
抓的時候它流的越快越多就是舊玉米。
第三,咬
用嘴巴咬的時候,牙齒咬的時候,發出清脆的聲音,就是比較乾的。
第四,捏
用指甲分開玉米胚部凹邊,掐進去有深紋的就是新玉米,破皮比較大,陳玉米是很難捏進去的。
再說說新玉米對雞有什麼影響?
分三點:
第一,抗性澱粉含量高
新玉米抗性澱粉含量高,雞吃了之後不能被消化,造成雞群拉稀,產蛋雞產蛋下降。
第二,有毒物質汙染
剛收回來的玉米大概有25%已受到毒菌的汙染,或者農藥殘留下來在表皮毒性物質,雞吃了之後會造成雞免疫力下降,這是很多養雞戶沒有留意的問題。
第三,採食量下降
新玉米因為有黴變或者是口感比較差,採食量下降,產蛋率下降,甚至有雞出現黴菌中毒,甚至死亡。
總結:新老玉米挑選非常重要,如果是新玉米買回來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儲存,各種有毒物質和水分慢慢散發,讓水分控制在14%到15之間,有必要的話新增脫黴劑,如70%的丙酸鈣,每噸飼料可以加1000克,可以減少黴菌毒素對玉米的汙染,增加玉米的口感性,同時可以給5%的葡萄糖水配合0.1%的維生素c進行排毒。
回覆列表
新玉米如何挑選?
挑選新玉米基本判定標準要求:黴粒小於1%,雜質小於1%,水分在14%-15%。
1、看一下新玉米是否黴變
一般發黴後的玉米表現玉米皮特別容易分離;觀察胚芽,玉米胚芽內部有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區域為發黴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點黑色為優質的玉米;在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黴變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是很苦的;在飽滿度上,黴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飽滿,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的顆粒。
2、 新玉米含水量不宜過大
養殖場使用新玉米水分最好控制在14%-15%,新玉米水分過大儲存過程中容易發生黴變,新玉米水分大降低了飼料的能量濃度,如果不適當的加大玉米比例,這樣配製出來的飼糧營養就不均衡,嚴重的會影響畜禽的生長。
3、新玉米應選擇粒大飽滿的
粒大飽滿的玉米一般澱粉含量高,適口性好,畜禽易消化,轉化率較高,而一些乾癟小粒的玉米最好不要選,雜質較多,粉碎後玉米澱粉也少,適口性也差,利用率較低。
4、儘量買自然風乾的玉米
自然風乾的玉米飽滿度好,表皮光亮;而烘乾的玉米很多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玉米和變質的玉米,烘乾處理後的玉米一般表皮皺褶多,飽滿度差,也不鮮亮。
秋季天氣轉涼,畜禽的採食量上升,但有些卻出現拉稀。
究其原因,一部分是新玉米惹的禍。
有人說,新玉米無非是含水量高點兒,適當多放點兒就能解決。其實,你只說對了一部分。之於新玉米新小麥,科學分析發現,這兩種糧食的結構特點基本相似:都要經過兩次成熟,才能將產能發揮到極致。
剛下市的玉米小麥,含有一種不易被動物吸收的大分子多糖,粘性大,不吸收,吃的稍多,就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不適。
有人用鮮嫩的玉米煮熟或燒熟,多吃幾口就有反應。
新小麥加工成麵粉,吃起來粘性大,口感澀,影響消化。
只有放置一個月以上,讓糧食第二次成熟,使大分子多糖轉化成容易吸收的澱粉,能量才能被很好利用。這個過程叫澱粉化過程。
順便說一句,糧食水分超標不是引起拉稀的原因,只會引起採食量上升,飲水減少,腐敗週期素縮短。
科學的做法:玉米放置一個月以後再用,也可以新陳按一定比例摻合,待一個月以後完全替換。
新玉米的特點:
1. 新玉米下來,需要一個月的後熟期,即,澱粉轉化過程。
如果轉化未完成,則能量不足。
2. 新玉米,水分大,易發黴。
黴菌的衍生物黴菌毒素會破壞機體的免疫系統,大大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
3. 有自作聰明的農戶,因新玉米的營養價值低而新增油脂,結果適得其反,更會加重腹瀉,既浪費錢財,又損害畜禽健康。
新玉米的危害有五:
1. 水份含量大而不穩定。
2. 新玉米成熟滯後性易引起拉稀現象。這個危害,陳玉米就沒有。
3. 黴菌的危害。
4. 注意黴菌和黴菌毒素危害的區別。
5. 新玉米中有毒素的危害、黴菌的危害要大於陳玉米。
新玉米下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新玉米的問題。
然後是對雞的危害
一、玉米收割現狀:
現在的種植業都在走向規模化。玉米的收割只看大體情況,提前收割。看著玉米可以達到收割條件,就整塊地的收割,所以會造成玉米水分不均勻,一般都是水分過高。
在玉米收割過程中,通常都是直接脫粒。這樣節省人工,但是這樣的收割方式,很容易導致玉米胚芽位置受損。胚芽位置受損,加上玉米水分高,很容易侵染黴菌。這樣的黴菌侵染,外觀表現並不明顯。所以很容易被忽視。
搞養殖的現在基本都知道黴菌的危害,黴菌的攝入,會對雞群影響非常大。
二、黴菌的危害:
攝入的黴菌數量多,首先受損的是消化系統,所以最先表現出來的症狀是,頑固性腹瀉,肌胃炎等症狀。隨著黴菌在體內附著,黴菌毒素在雞體開始蓄積,長時間蓄積,會造成雞肝腎受損,免疫抑制,各種病就會接踵而至。導致雞越來越難養。
三、面對黴菌的危害,我們都採取什麼樣的應對呢?
很多人會考慮使用脫黴劑來降低黴菌影響。新增脫黴劑來吸附黴菌,首先說明使用脫黴劑是沒有錯的。但是要明白,脫黴劑不是萬能的,脫黴劑一般對嘔吐毒素等的吸附效果並不理想。在使用脫黴劑的同時,不要掉以輕心,總會有一些漏網之魚進入體內。可以定期的使用制黴菌素,來清除進入體內的黴菌,這樣的話雙管齊下,才能更好的減少黴菌對雞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