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豆551
-
2 # 小兵讀史
元朝是有科舉制度的,但是他的官制制度十分操蛋,它規定漢人和蒙古人一同為官,並且漢人就算是堯舜禹轉世也當不了地方官的一把手,同時科舉制度在選取官員上也是為自己族人量身定製的,能考上的漢人少之又少!說白了,有這個制度,但跟你沒什麼關係!所以也會跟人一種錯覺,覺得元朝沒有科舉制度。其實就是民族政策歧視嚴重!當時把人分為四等,漢人是最低等!並且始終用各種政策來壓制漢人,在前期的時候蒙古人認為宋朝和金朝的文人誤國,認為科舉虛誕,所以沒有設立科舉。但在中後期重新開啟了科舉考試,但剛剛我說了,開啟了,漢人也根本得不到重要!形同虛設。
-
3 # 等等我15541896
前期沒科舉,也沒辦法,元朝少數民族太多,他們強烈反對科舉,做官主要靠出身、軍功、恩蔭和推舉。
中後期開始科舉,分民族考,普通漢人一組、蒙古人和各族怯薛歹一組,其他少數民族一組。基本上考上的都是漢人或漢化的人,純種少數民族基本重在參與。
-
4 # 一貳一橙
元朝其實是有科舉制度的,窩闊臺入主中原時舉行過一次,共錄取了四千名漢族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就一直藉口不舉行科舉,直到半個世紀後的仁宗時期,才把科舉提上了章程。
元朝對金朝的科舉制度借鑑之處較多,而且裡面透露著濃濃的民族歧視味道。
元朝科舉制元朝將當時統治下的民眾分為四等,第一等為蒙古人;第二等為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少數民族);第三等為漢人(原先在北方從遼、金接手過來的漢族人士);第四等為南人(原宋朝區域:長江以南的漢人和西南少數民族)。
並規定:蒙古人、色目人只需考兩場,第一場是經問五條(從四書中出題,用朱熹章句集註),第二場考策(以時務出題,五百字以上即可)。而漢人(不論南北)要考三場,第一場是明經經疑二問(同樣是四書出題,朱熹章句集註),第二場是古賦、詔誥、章表一道,第三場考策一道(從經史時務出題,但需要一千字以上)。我們先不論考試內容有多難寫,單從考試場數、考試要求就可以看出:元朝對漢人入仕的制約程度。而且規定:若蒙古人、色目人去參加漢人的三場考試內容並透過者,所授予的官職可以提高一等。
以第一名賜進士及第來說,漢人所能授予的官職是從六品,但如果蒙古人或者色目人考中的話,則授予正六品的官制,第二名、第三名以此類推。
不過即使給自己人開了一路綠燈,可元朝一共舉行了十六次科考,錄取人數超過百人的只有兩次,終元朝九十七年,所錄取的進士也只有1133人,完全不能和唐宋相比,甚至連遼金也比不上。(值得一提的是,元朝是第一次把程朱理學推上科舉考試的,併成為明清兩朝的主要考試內容)。
而除了科舉選士之外,元朝也同樣有學校貢舉配合,這和漢朝的舉孝廉差不多,都是地方直接向皇帝推薦人才的做法。但貢舉制並不是定製,也沒有經常性的進行,只是作為科舉制的附屬,偶爾用之而已。上圖為元朝元統元年,考中進士的劉伯溫
-
5 # 圖文繪歷史
先說一下元朝官吏的管理制度,可大致分為三等,即官、首領官、吏。官是部門或地方長官,首領官是協助官員管理吏的層級,吏就是辦事人員,官和首領官有品級,吏無品級。以御史臺為例,御史大夫、中丞是官,經歷、都事屬於首領官,下面的譯史、通事、文書屬於吏。元朝的官吏非常複雜臃腫,路府州縣管理混亂,直到泰定帝時期,比較重視漢文化,祭祀孔子、開設經筵進講、拒接廢黜科舉、還有任用漢官進行改制,官場稍有效果時泰定帝掛了,又重蹈覆轍。
耶律楚材,蒙古帝國重臣,擔任宰相14年。
而元朝的選官制度大致分為三種,世襲、推舉、科舉。蒙古貴族、王公大臣都是世襲罔替的,路府州縣都分封給蒙古諸王、功臣,這些人自己任命官員,向自己封地派駐官員,與地方官共同管理,形成體制混亂,耶律楚材等朝官曾堅決反對,但被窩闊臺拒絕,並且蒙古大汗一登位就會大封一次,導致全國達魯花赤滿天飛,,當時漢地110萬戶,就有70%被分封。
元朝怯薛軍,普通士兵相當於千戶,為元朝入仕一大途徑。
推舉,這個制度來源已久,蒙古大汗都是各個王推選出來的,所以推舉制在蒙古王公貴族內深入人心,元朝官員選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各地的推薦,當然推薦的肯定是自己人,有才無才次要的,比如元朝的禁衛軍,也稱為怯薛軍,最早由成吉思汗組建的部隊,只要是這個部隊出來的,不僅享受一系列的特權,推薦到地方起步就是首領官;然後是設立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由各地推薦王公貴族子弟入學,畢業後充任各級官吏。
元仁宗時開科舉,漢人應試以程朱理學為標準用書。
科舉,這裡主要把元朝科舉講一下,前面講過蒙古宰相耶律楚材曾建議減少世襲,起用科舉,雖辦過幾次,但選拔的舉子僅僅是戶口等級提升、免除部分徭役,根本沒機會入仕做官,一直到元仁宗時才恢復科舉,分成蒙古、色目、漢人三個考場,題目、要求不相同,考試後各取100人,共300舉人,再從300裡取100人為進士。
劉伯溫,元末科舉進士,初授8品縣丞,止於6品副提舉。
從以上可以看出,元朝雖然曾恢復科舉,但規模非常有限,每3年一次科舉僅錄取百人,整個元朝陸續的科舉共錄用1300人左右,在元朝官員隊伍中,靠科舉入仕的非常少,很多為官一輩子也只混個七品,擔任一些教授、文學侍從等低階官吏,咱們熟悉的施耐庵就是元朝進士,派到錢塘當個小官,還被排擠,最後辭官隱居寫水滸,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也是元朝進士,封8品縣丞,受排擠辭官回鄉。
-
6 # 木子夏錦論史
首先,元朝並不是一直都沒有科舉制度,在元朝初期確實廢除了科舉制度,但到了1313年,推崇漢化的元仁宗正式下詔恢復科舉制度,前後共舉行了16次科舉。所以元朝是有科舉的,只不過是斷斷續續進行!
那麼,在元朝選官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世襲。在元朝統治者等級制度非常明確,甚至將人歸為“四等”,分別為蒙古人、色目人(多為西域人)、漢人、南人(最後征服南宋境內的南方漢人),整個制度還有部分奴隸社會的形態,統治者並沒有將整個社會融入到一起,仍然把自己限定在一個小圈子內,所以在官員的選拔,尤其是重要高官的利用上,主要以世襲製為主,確保統治階級內部的“純潔”!
二是恩蔭制。主要就是祖輩父輩立下大公或則有特殊的地位,而使得子輩在入學入仕方面享有特殊的待遇,這個有點類似於世襲制,本質上還是年輕一輩“啃老”,對國家的發展難以有多大貢獻。
三是推舉制。這個從子面上的意思就很明確了,想要透過推舉制當官,首先得有“關係”,而且這個關係還肯定得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或政治地位的,基本上就是達官貴人了,要獲得他們的推薦,一個普通老百姓的難度可想而知了,而且以元朝官員的素質本身就將人分高低貴賤,碰上個好的,能識才的,那真是幸運,遇上不好的,就只有被埋沒的命!
四是循胥吏(小公務員)升進為官僚。在宋朝,官是官,胥厲是胥厲,分開明確,但元朝由於沒有科舉,官員短缺,就以推舉或考試的方法晉升為官。
最後就是科舉考試。科舉在元朝斷斷續續的進行,也是文人從政的主要途徑,元朝存在的時間是1271年到1368年,不足百年,而正式實行科舉制則是在1313年元仁宗時期,此時建國都近50年了,1314年既在全國設定17個考場,舉行鄉試,1315年在大都舉行復試和殿試,作為元朝以來的首次科舉,稱之為“延祐復科”。
這基本上是元朝期間主要的選官方式,從這些方式中就可以看出,難以為國家選出有用之才,整個社會的結構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在倒退,只能一步步走向衰落,歷史這證明了世界上曾經最強悍的一個國家僅存了不足百年!
回覆列表
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漢人被稱作漢狗,毫無地位。官員都是蒙古人自己,語言也不通,這些蒙古人除了殺人就是忙著混血播種,把蒙古基因傳遍半個亞歐大陸,其它沒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