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鎖的QQ

    無慾無求就真的會幸福嗎?無慾無求是佛門主張的一種修為,一種超脫世俗的境界。

    事實上,人是有社會屬性的,既然存在社會中,受社會環境影響,人就不可能做到無慾無求,人是受慾望支配的,是有了慾望才產生了焦慮,而慾望也是促進自身進步,社會進步的動因。

    國家有不甘於落後的慾望,所以就有了很多之前未有的高科技的誕生。

    人因為有不甘於落後的慾望,所以他總是不斷的增強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其實幸不幸福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同樣的半杯水,有人眼裡是幸福的,有人眼裡是不幸的。同樣,一個穿著破鞋的孩子,有人眼裡是幸福的,有人眼裡是不幸的,這在於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感覺。焦慮其實就是外界施加於我們的壓力,這讓我們痛苦,亦感覺到不幸福,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這個焦慮是源自何處,它的誕生是為了讓我們遇見危機,從而想辦法克服危機。比如我們焦慮最近公司上的人事變動,公司業績不達標的將被辭退,而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應對這個焦慮帶來的事情。焦慮本身並非壞事。

    其實,幸福是相對的,在於人如何看待,就好像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讓我們自己身心更健康,這也是很重要的。

  • 2 # 餘逸遙

    現在在讀《莊子》,不同於《道德經》的玄妙深奧,《莊子》教易學習理解,你可以看看,那種無慾無求無所待的狀態,與你想要的幸福相距多少。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這種狀態,將不再是一時一瞬的片刻歡樂,而是無窮無盡的永久幸福。

  • 3 # 尚善心理

    我認為無慾無求真的能幸福

    人生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種: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我認為第一種和第三種都是無慾無求的狀態,只是他們的境界不同罷了,他們都屬於幸福的人。

    01第一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是幸福的

    這樣一個故事,幾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有一個青年躺在沙灘邊曬太陽,一個智者問他為什麼不去交朋友呢?他說和朋友交往,說不定有利益衝突,會鬧得不愉快。

    智者又問他為什麼不結婚呢,他說結婚了,有可能會離婚,反而不開心。

    智者又問他為什麼不去捕魚呢?

    他回答說,為什麼要捕魚呢?

    智者說,如果你去捕魚的話,你就會賺很多的錢,這樣你就會買很多的船,請很多的水手,然後捕更多的魚。

    青年問,然後呢?

    智者說,然後你就可以愜意的坐在沙灘上曬著太陽,享受Sunny了。

    青年說,可是我現在不就正坐在沙灘上享受著Sunny,無憂無慮嗎?

    這個故事是許多人用來教育那些懶惰不思進取的人,原意是嘲諷這個青年無所作為,虛度光陰。

    可是你靜下心來想一想,無慾無求的他難道不是真的無憂無慮的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嗎?他覺得自己很幸福,那你為什麼要以世俗的煩惱去引導他墜入焦慮掙扎中呢?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一種純粹的、真實的眼光去對待這個世界。

    清華大學一對夫妻辭職,回到山村裡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種,採訪的時候,他認為這樣與世無爭的生活更幸福。

    有的大學生工作幾年之後,寧願回到山窩裡去放羊,返璞歸真,他認為這樣更自在,你能否定他的幸福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桃花源記的生活是多數被城市煩惱焦慮的人所向往的幸福模樣。

    0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人,是焦慮的 ,往往幸福水平比較低。

    比如說他看到錢時,錢不單純是錢,而是錢背後的關係、人際、交易、權力、後果等等,那他的行為就會受以上種種的制約,不能隨心所欲自由的選擇,他又如何能感覺到完全的幸福呢?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有生本能,有死本能,那都是人的天賦慾望。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人的慾望又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並且認為人的不幸福來自於需求沒有被滿足。

    范仲淹雲: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何時能樂?曹操覺得唯有杜康!也就是一醉不醒,因為清醒有慾望就有煩惱。

    03第三種層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是幸福的

    少數人經過了塵世間的喜怒哀樂,繁華與滄桑,金錢、權力等任何世俗的追求已經放下,不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要求自己委屈求全。

    看山就只欣賞山的美,看水就只體驗水的柔,心境平和,無慾無求,天人合一,所以活得瀟灑,幸福度高。

    總之,絕大多數人都處於第二境界,每天為各種慾望而發愁,因此體驗到的幸福度就比較低,因此,佛說開悟,其實就是要我們活得純粹,減少欲求,可能幸福度就高了。

  • 4 # 檸檬愛跑步

    以至人們感嘆“錢多了,幸福少了”,是的,幸福很大程度取決於與財富無關的因素。以下七大原因就是偷走我們幸福的罪魁禍首。1.不善於發現Sunny面生活中有許多積極的、好的方面,但許多人卻忽略了它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小了自己的快樂”是其真實寫照。2.缺乏信念在經過20多年衝刺般的財富賽跑後,一些人除了賺錢,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種缺乏信念與理想的狀態,難以產生長久、快樂的幸福感。3.老愛比較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比來比去,人們的心裡只剩下慾望,沒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麼比別人幸福時,幸福也就離你遠去了。4.不知道奉獻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曾顯示,在生活中多去幫助他人,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但現代社會中,樂於無私奉獻的人越來越少,斤斤計較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總算計著“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做這件事值不值得”,就會生活的很累。5.不知足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但能知足的人越來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換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換更好的,有了錢想賺得更多……這些慾望,指使著人無休止地奔波勞碌,硬撐著去爭取登上那“輝煌”的頂峰。6.相互不信任社會雖然通訊高度發達,但人們的心靈卻漸漸疏遠了。現在的人越來越傾向於“右腦”思維模式,而右腦掌管個體、權力、地位等,對於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來自於左腦的感受,很多時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們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7.過於焦慮購房、子女養育、家庭養老負擔等問題;因對職場晉升空間感到擔憂而產生的工作壓力;朋友同事之間人際關係的處理等都成為了華人的“壓力源”。在大城市中,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孩子,多處於一種煩躁不安的焦慮狀態,這讓人們無法從心底感受到幸福。要想獲得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慾望,要以知足的心態面對生活,明白每個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也許,你沒有華麗的大別墅,卻有溫馨整潔的家和關心愛護你的家人;也許你沒有一呼百應的權力,卻有很多和睦相處、親如手足的好友;也許你沒有奢華珠寶、萬貫家產,卻有千金買不來的健康身體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5 # 使用者8066960177677

    在現實當中,“無慾無求”指的是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毫無生氣、毫無所求像個枯木一樣的存在狀態。我理解的無慾無求,就是你的要求合理,很容易得到滿足。包括愛情中也一樣,你的要求合理,對方能夠輕鬆滿足,不會有壓力,這樣你們才能恩愛,才能幸福。09beauty.cn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博士顧維鈞評價文盲曹錕說他是天生的政治家。是否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