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968花果山
-
2 # 漫談歐洲EuropeTalk
宋代儒學的發展首先得益於統治者的重視。
儒家思想得到真正發展強大是在漢武帝時期,大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此並不是說消滅除了儒家以外的思想,而是要以禮儀之國,要有為而治。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大地,到唐朝時期,儒、佛、道等思想並行發展,成就了盛唐文化。但在唐朝滅亡後的幾百年戰亂中,儒家思想又一次遠離政權的視野。到了宋太祖立國以後,因鑑於前代之失,便極力挽救這種頹廢的風氣,積極提倡文教,獎勵儒學,力崇實踐,專致於修養。
直到宋朝的統一,儒家思想才再一次得以重視,並出現一大批著名儒學思想家。宋初學者針對五代的混亂,為挽回世道人心,再度提倡儒學,併為了能與佛學相抗衡,尤其著意於儒家思想的“形上學“的體系的建立。
以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新儒學思想被稱為程朱理學。儒家思想在宋代發展達到頂峰,大多數科舉學子都拜倒在朱子門戶,此時一位年少狷狂的儒學傳承人摒棄了教條思想,汲取儒、釋、道等多家之精華,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理念,並構築了陽明心理學,再一次推動了儒家思想的更新發展。
-
3 # 素黎9
原因如下:1、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製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2、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3、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絡。“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
4 # 輝大少39885331
答:南北宋三百年來的趙家天下,先由黃袍加身的宋太祖趙匡胤開始,根本就沒有想統一中華,因而玉斧一揮,割掉中國北方燕雲十六洲,任其自生而形成後來的遼、金、元朝。趙匡胤原想體養生息,待國力充足以財力贏得北方統一。而到了其兄弟趙匡義繼位做皇帝,宋太宗喜歡讀書學問,並繼承他哥哥的政策,避免軍人將領參政議政,而更加的重文輕武,起用文人來處理軍機大事,且授以大權。從此便養成三百年來趙家子孫皇帝獨尊儒術以取仕,而被後人視為‘守文弱主’而已。
趙宋三百年的天下,於後人來講似乎柔弱不堪,雖有精兵強將,卻未能一統天下。追根溯源且來看看趙家兄弟的身世背景及個性特點。(1)趙匡胤兄弟,出身軍人世家,生性存順,尊重母教,他們的母親杜太后亦可說是賢母的典型。(2)趙家兄弟自小南征北戰,屢立軍功而被軍士所擁護,但其深知戰爭帶來的痛苦和禍害,殊不知一將功成萬骨枯,特別是老百姓有太多的悲慘,因此日愈產生重文厭武的心理。因而王朝建立以後棄武從文,全力培養儒道之士,也造成內定戰略失策的致命傷。
宋朝文風興盛,文人墨客多不勝數,宋儒理學影響後世甚深,二程(程顥,程頤)一系傳承的朱子(朱熹)學派建立權威,“四書”的朱著章句之學亦迂曲了周公,孔儒的原著學說,且長達八個世紀之久。因而自近代廢舊立新,苦難的中國開啟新革命征程,中華才重新建立。
-
5 # 綠野農夫961
這是當時實際情況的必然選擇儒家的前世今生
儒家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流派起源於周朝。眾所周知,周朝建國是以小邦滅大國而成立的。周只原來是商的諸候國。這樣以來,周就難免會有篡國的嫌疑。
周朝成立後,一部《周禮》,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溫柔的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周朝自此開始了一種全新的治國模式,即用禮教來確定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儒家也自此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樣的一句: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這句話裡,論述了儒家和法家兩種不同的治國理念。顯然,孔子認為儒家的理念要更先進一些。
但我們都知道,儒家的理論在治國方面往往會過於理想化,在落後的古代,依靠道德感召的力量來維護社會秩序顯然是完不成任務的。因而,漢之前,儒家並沒有太突出的地位。
直到西漢,董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的觀點。這一觀點真正意義上解決了皇帝和皇位合法性的問題。對於維護當時的封建統治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儒家成為中華文化正宗,和歷朝的皇家開始了通力合作。
宋朝的實際情況封建王朝,就像孔子所說,治國無非是儒法兩道。但對於當時的北宋來說,在剛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戰亂之後,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最希望也最需要的都是和平。從這一點上來說,儒家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因為儒家倡導的是用禮來確定上下尊卑,維護社會秩序。這樣以來,文官就成為治世的主角,而武將則沒有太多的用處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北宋可以杯酒釋兵權的原因。
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限於當時的實際情況,很多關於國家治理的方針政策都不可能制定的很仔細,這就給政策的執行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而這一點恰好是儒家的強項。因為在儒家看來,很多沒有辦法具體的東西,都可以透過儒家的道德層面給出合理的解釋,並以此來號召天下臣民。
但我們都知道,儘管自西漢以來,儒家被奉為正朔,但實際在治國上,歷代多是採用外儒內法的思想。比如李廣之所以難封,就是因為其實際情況不符合當時封候的法度。如果從儒家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因而,對於北宋來說,這種近似於空殼的儒家理論是不能滿足治國需要的,這就需要儒家理論有進一步的發展。因而在這種背景下,有了宋初儒家的北宋五子,有了宋中期的儒家復興,有了南宋的朱熹理學。
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儒家在宋朝的治國,固然有其先進的一面,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諸多的弊政。 -
6 # 銀湖豪宅部劉強
五代十國軍閥混戰,你方唱罷我登場。
趙匡胤黃袍加身,可大字不識的武夫治不了國,他們手握重兵自己又睡不好覺。
靈機一動,趙官家把軍權歸攏舊攏,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儒生手無縛雞之力,整天吵來吵去,下班逛青樓。只會磕頭不會造反。
搞惦。
-
7 # 有份歷史
重文輕武
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為了避免往後別人像自己一樣發動兵變,採取杯酒釋兵權,整個宋朝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基調,國家高度重視思想,經濟的建設,主張文以治天下,儒學的思想很好契合了宋朝統治。
歷史所趨宋之前的盛唐出現了文化大繁榮,儒釋道出現了合一趨勢,但到了中晚唐,文人又開始復興儒教。
宋朝重經濟,商業發達,流動商人對於統治極為不利,於是興起了新儒學—理學,理學主張三綱五常,重倫理,因此儒學為統治者所推崇。
回覆列表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形成了藩鎮割據局面,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的延續。這期間由於武將掌權,擁兵自重,政權走馬燈地頻繁更換,皇帝更象割韭菜似的,誰厲害誰做。戰亂頻繁,人民深受其苦。
宋太祖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重新整合了中華民族。為了防止武將專權,政權頻繁更替的弊端,採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宋代限制武官權力,推崇儒學,大大提高文人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
具體表現在增加科考次數,增加錄取名額,把大量的文人吸收到政權內部。同時軍事上用文人決策和監軍。
這些重文抑武的政策,提高了讀書人的社會地位,使宋代社會形成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但軍事上用文人決策和監軍,牽制了武官軍事才能的發揮,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造成宋代軍事上長期處於.羸弱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