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禾田蘆屋

    我也算是其中一員吧,最開始的時候我其實覺的花錢讀網路小說是非常不值得的,因此只要小說一入V,就棄掉了。可是現在我也開始花錢讀這種快餐小說了。

    其實倒不是我捨不得花錢去買文學小說讀,而是即便是文學小說買回來,我真的也讀不下去。近一年來,我也買了幾本書,但是讀完的很少。我覺得現在不只是我一個人這樣,大家都知道要讀書,應該多讀書,但是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卻少之又少。有很多人,都是不停的往家買書,買了就放在書架上落灰。

    文學小說往往講述的是民族的興衰,家族的榮辱,歷史的程序或是時代的縮影。讀書時要細細品味才能體會書中講的故事,想傳達的思想。

    可是現代社會太浮躁了,大家看書,經常是了學習技能,為了職場上的拼搏,為了再多考一個證,真正有閒心,有時間去看書的人太少了。尤其是現在網路佔據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網路上方便能獲取想知道的東西,花在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而看網路小說也是消磨時間的主要娛樂之一。

    網路文學大部分都是套路來,套路去,好人,壞人,也分的一清二楚,看客只需要隨著故事的發展,高興或悲傷就可以了,不需要想那麼多,看完了,一切也都結束了。快餐文學也就應運快餐社會而生。

    先秦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到處都是思想的火花。現在總感覺文化更像一潭死水,無波無瀾。我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不僅僅是儒家等先人思想的復興,更是現代人創造性思維,創百家之言。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感覺還是任重而道遠。

  • 2 # 待曉兒

    在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歷史不足一百年,甚至都不能稱得上興起。

    網路小說並不低階,文學小說並不高階。我們還原他們本來的名字,一個叫做通俗文學,一個叫做嚴肅文學。自古兩者擂臺戰,嚴肅文學沒贏過不說,還輸得很慘。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認為文學小說高階,網路小說低俗呢?有幾個原因:

    第一,以傳播媒介來有意曲解通俗文學。

    網路小說的特點之一是用網際網路傳播,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在網際網路環境的泥沙混雜導致了人們對網路小說的一種偏見。每一種文學都有經典也都有不足,這個不能成為詬病網路文學的依據。如果認為金庸、瓊瑤等人的作品是經典,如果認為四大名著是經典,那麼也沒有理由去瞧不起網路小說,因為這些都是通俗文學的代表作品。

    第二,混淆時間概念來進行不公平的對比。

    文學革命之後湧現的一大批文學小說,這些作品有一部分被流傳到今天奉為經典。這些是已經經過時間沉澱認為篩選之後的優質作品,但是和它們進行比較的往往是一些新興的流行的作品,還沒有經過時間沉澱修改篩選。這就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是一件很無恥的事情。那麼我們都換一些經過時間沉澱的精品來比較,我不認為金庸提倡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比魯迅等人痛批“吃人”的封建黑暗遜色絲毫,甚至還猶有過之。

    第三,失去文學最重要的價值之後,只能霸佔文壇,標榜正統。

    這是中國文壇最可笑的事情。從事嚴肅文學創作的作家一般瞧不起通俗文學作者。就像魯迅等人同樣瞧不起張恨水等通俗小說家一樣,其實質都是一種內心的恐慌。出現這一情況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缺少讀者。

    嚴肅文學讀者少得可憐,它最輝煌的文學革命時期就是這個樣子。魯迅問他的母親,要給她帶什麼回去。他的母親和他講,帶幾本張恨水的小說吧。這個事情很能說明問題,在絕大多數普通人眼裡,通俗文學的地位要遠高於嚴肅文學。

    但是,因為這一批從事嚴肅文學的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普遍較高,所以嚴肅文學得以成為了近百年來小說屆的正統。直到今天,圈子越來越狹窄的時候,只能透過抹黑競爭對手凸顯正統地位才能苟延殘喘下去。

    其實這個事情一些嚴肅文學的作家也意識到了嚴肅文學文壇在偏離方向,茅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在改變,越來越向通俗行靠攏,麥家的獲獎就是一個證明。

    第四,外來思潮帶偏了中國文壇。

    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尤其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時候,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思潮由國外傳入,並在中國大肆蔓延。這造成的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文學小說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殘雪等人的作品就是受這一衝擊的影響,有興趣瞭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山上的小屋》。像馬原《岡底斯的誘惑》等作品,更是讓人無語。

    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圈子的吹捧。在這個圈子裡的人都是寫作的能手,寫幾篇吹捧的文章不在話下。這一類分析的文章好寫得很,反正大眾連作品都讀不懂,寫成什麼樣子都不算錯。這就是“畫鬼易,畫人難”。

    這個階段嚴肅文壇分裂了,一部分人認為這種思潮是優秀的,中國應該與世界接軌,於是拋棄了中國小說一貫的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寫作方式,轉而走上晦澀扭曲的道路上,像殘雪、馬原等都是這樣。另一批人受了這個思潮影響,但並沒有淪陷,而是尋求與中國本土文化傳統結合,更加通俗化與大眾化,積極地與影視、戲劇等結合起來,麥家是一個典型。

    其實中國的土壤還是比較適合通俗文學的,少一點外來思潮影響,多關注關注本土的實際,不要把各個風格流派的矛盾帶到文壇作品的爭端上來,慢慢地會形成一種屬於中國的文學風格的,這個關鍵不在通俗文學創作者身上,而在所謂的正統文學嚴肅文學能不能放下身段,注重實際。

  • 3 # 亂世小乞丐

    我這有這種感覺,身邊有朋友喜歡看小說,但是卻喜歡看網路小說還花錢去追,我推薦給他看的一些文學作品他卻不看,問他為什麼?他卻說沒意思看一半就想睡覺。當時我就反問不會吧?我看的可帶勁了。裡面有些敘述的能更好反應一些問題。後來我明白了這不是說文學作品不好,你回頭看看現在電影也是一樣一些搞笑電影,動作電影賣的都比文藝類電影好,就這說明了大部分人對文學類作品是屬於那種比較喜歡,但是看起來需要去想一些問題才能看懂。而網路小說直白一些白話文一句話你就能明白作者想說什麼。看起來帶勁。所以就造成了大部分人喜歡看網路小說並願意花錢去看,卻不願意讓文學類小說。因為怕理解不了。可能說一部百萬級的網路小說和紅樓夢,給你時間去閱讀,你願意看哪個?拋開興趣愛好來說,你肯定喜歡網路小說。這是人的一個惰性導致。

  • 4 # 低調大叔

    拿吃做比較,也許有些偏頗。

    嚴肅文學大約是比較貴比較少見的那種菜餚,佛跳牆什麼的,大眾想吃但很少吃,甚至一輩子也沒吃過

    通俗文學就是麥當勞,好吃但是沒營養。至於網文他麼是,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是這玩意兒能吃不能吃,和吃的人是不是sb的問題。

  • 5 # 真能崔

    因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思考中獲得快樂。

    有的人喜歡爽!

    尤其是不用思考的爽!

    無腦爽上癮了,就會想一直爽,不要思考只要爽,腦子你拿去,給我上爽文。快立刻馬上!

    我又受不了上班的苦,壓力又大,本身就累別說戶外活動,就算是打電腦都沒力氣,拿手機看書不就途個輕鬆,圖個爽嗎!真是的。

  • 6 # 艾兒天空

    我覺得這一現象很正常。

    網路小說追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本幾百萬字的小說連載可能要兩三年。每天的更新讀者消費可能就兩三毛。每天花兩三毛看小說對於很多人來說並沒有什麼。

    日積月累才達到一兩百塊錢的程度。

    如果要讀者直接去花一兩百塊錢去訂閱一部完結的網路小說,大多人是不太捨得的。

    慢刀子反而沒這個感覺。

    至於傳統文學作品,中學時代已經看了太多,如今再去看,除非純粹的文學喜好,真得很少有人去接觸。

    而且傳統文學發展這麼多年,出彩的作品卻還是老一輩人的,或是一些國外的名著。真得很令人意外。

    網文的出現順應了時代潮流,而傳統文學卻給人一種漸漸脫離人民群眾、曲高和寡的感覺。

    不得不說這是個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盆栽為何開花越來越小?